《美麗心靈》電影觀看心得
《美麗心靈》整部影片的節奏以舒緩為主,在當主人公納什遇到激烈的矛盾沖突時,影片的節奏就會隨之發生改變。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美麗心靈》電影觀看心得(7篇),衷心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
《美麗心靈》電影觀看心得篇1
主人公約翰·納什是個天才數學家,但每一個天才都總有他不為人知的疼痛。而影片主人公所承受壓力與折磨更是非常人所能理解的。
“這里是一個美麗的頭腦。智慧與勇氣在痛苦與脆弱中獲得勝利。”這是大家對主人公的評論。你曾這樣過嗎?孤獨到連朋友都只存在在幻想的世界,所有美好幸福,人生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存在在這世界的。我想我語言太貧乏,無法形容的確切讓每個人懂。
不過我覺得主人公依然是幸運的,他有這樣一位偉大的妻子,妻子的愛就像一座屹立的山又是一灣平靜的湖水。她即為納什擋住了來自社會的輿論,承擔了生活的壓力。即使在最糟糕的時候也選擇相信了丈夫。
我不能忘記電影里的一幕,妻子握著丈夫的手說,你不要害怕,你在這里,妻子用丈夫的手貼著心臟的位子。我哭了,眼淚一滴一滴落下來。很久沒有被感動了,以為自己已經被麻木了的心,突然就不可抑制的顫抖起來。我想那就是愛,愛總是有力量令人忍不住動容。
分裂癥患者的納什,在妻子的巨大的愛與信任下,擺脫了幻想中的人對自己的控制,重新投入生活,成為了諾貝爾獎的獲得者。這是一幅動人的生命畫卷,它刻畫了一個年少的人如何一步步走向絕望無助,又被愛拯救獲得巨大成功。這不是一部愛情片,但愛無論在什么地方都是讓人無法忽略的美好而又神圣的存在。
我想到了現在的這個世界,人們越來越看淡愛,越來越多的人利用愛。執子之手,與子攜老,變成了一個美好的神話。信任流失,愛與錢財搭上了直接的關系。人們不愿意付出,只夢想得到,我覺得越來越難以理解的這個畸形的世界。
《美麗心靈》是一劑藥,這個與世隔絕的主人公獲得了它,于是他走出陰霾。我們都需要這一劑藥,學會相信。
《美麗心靈》電影觀看心得篇2
電影《美麗心靈》講的是:一個孤獨的天才數學家約翰·納什不善于交際,整天沉迷于一件事:尋找一個有真正創意的理論。他經常顯示他與眾不同的自信與自負,并撰寫出了關于博弈論的論文——“競爭中的數學”,大膽地將現代經濟之父亞當·斯密的理論作出了不同的解釋。從此他的生活發生了改變。但不幸的是,他得了精神分裂癥,讓他在以后的30年里一直飽受思維與情緒錯亂的困擾。當他的妻子知道他得了精神分裂癥后,他的妻子沒有放棄他,而他亦沒有自暴自棄,堅強地與自己的心理疾病作斗爭。
剛看這部電影時,我開始想為什么這部電影的名字是“美麗心靈”而不是其他。看完這部電影后,“堅持”兩字浮現腦海,我才真正地明白它的含義。
“美麗心靈”美在納什對興趣的堅持。他一直堅信尋找一個真正有創意的理論是他應該從事的事情。他為此堅持不懈,終于把人們接受了150多年的理論推翻,并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在當今時代,一部分人為了追求物質財富放棄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些什么。我們應該要像納什一樣堅持自己喜歡的事物,并為此不懈地奮斗,這樣我的精神世界才不會空虛,人生才不會有遺憾。
“美麗心靈”美在納什對自己信念的堅持。納什得了精神分裂癥后,他沒有自暴自棄,勇敢地去面對。他為了他的家人以及他的興趣愛好,停止了吃藥。不管別人怎么看待他,他都堅強地活著并與自己的疾病作斗爭。這就是他對人生的信念。人的一生并不是一直一帆風順的,人生途中難免會有痛苦和不幸。不同的人信念不同,對待人生的態度也不同。在遭遇痛苦和不幸時,有些人選擇逃避,有些人卻選擇面對和奮斗。當我們選擇逃避時,我們就可能渾渾噩噩地度過我們的人生,這樣的人生便充滿黑暗;當我們選擇面對并堅持自己的信念時,我們便能度過這個黑暗的時期,最終便會迎來光明。
“美麗心靈”的美還表現在納什的妻子對他的堅持。她一直沒有放棄得了精神分裂癥的納什,一直在身邊鼓勵和支持他。她所表現出來的鋼鐵般的意志讓人佩服并且感動不已。她對納什的愛不禁讓人動容,如果沒有她的堅持,或許納什的人生會是另一種模樣。這種堅持,這種愛,無論是來自家人或是伴侶,我們都應該好好珍惜。
堅持對于我們任何一個人來說都很重要。不管做任何事情,如果自己不堅持,那也只能是一事無成。如果劉謙不堅持他的興趣和夢想,那么他不會成為如此著名的魔術師。我們應該有一顆“美麗心靈”,對自己認定的事堅持到底,堅持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并努力奮斗,以堅持的態度對待自己的人生。
《美麗心靈》電影觀看心得篇3
其實科學家的傳記電影不好拍,容易枯燥。面對這類題材,編劇、導演通常會將重點放在描寫人物的日常生活,挖掘他作為普通人的喜怒哀樂,而較少正面反映他的工作研究、他的智慧。
《美麗心靈》讓我們耳目一新,首先納什不是一位普通的科學家,他有著傳奇般的人生。影片的與眾不同,更在于它對科學家內心世界的深入探尋與智慧才華的展示。主人公納什一出場就表現令人驚嘆,他居然將玻璃杯折射的五彩光線完美重合在同學的領帶格紋上。他在談戀愛中看星空畫圖案、甚至求婚,都顯示出一個數學天才的特質與浪漫,饒有興趣,否則艾麗西亞也不會愛上他。
關于諜戰,我認為是最重要的成功之處。既豐富了影片內容,又增加了懸念和神秘感,還揭示了主人公所處的1950年代美蘇冷戰時代背景。導演將納什的幻想與現實結合的如此之妙,觀眾都信以為真,直到后面才恍然大悟。我覺得這部分雖然是納什神經分裂造成的幻想,其實也能夠感覺到創作者對那個時代冷峻的反映和批評,軍方以國家安全為名義,讓一個思想單純的科學家受了傷害。冷戰不是虛幻的荒.唐,而是歷史的真實。
這部影片細節非常出彩,而且前后呼應。比如片子前面作為研究生的納什,在茶廳看到一群教授將自己的鋼筆,放在一位德高望重老教授面前,表達尊敬與致敬之意,片尾納什自己也得到了這份殊榮。比如納什與艾麗西亞第一次約會,她送給納什一塊手帕,片尾納什在諾貝爾領獎臺上又從兜里取出了這塊手帕。比如納什在宿舍窗前終于寫出有關博弈論的論文,窗外雪花紛紛,緩緩的拉鏡頭,雪停日出。還有圖書館如藝術櫥窗般的數學公式等等。
兩位主演演技相當了得,尤其扮演納什的羅素.克勞,曾以《角斗士》硬漢形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他將一個有精神分裂癥的天才數學家表演的特別到位,他專注的神情,走路的步態,準確塑造了人物形象。前兩天看《救贖之路》,康納利扮演了一位兒子死于車禍的堅強母親。在這部影片里,她演的是堅強的妻子,戲份更多,表演更好。
觀影前麗靜留了作業,美麗心靈從哪幾方面闡釋。我想,納什對數學的熱愛和矢志不渝的探索是美麗的,他和妻子之間始終如一的愛是美麗的,納什對抗并戰勝病魔的頑強毅力是美麗的。甚至玻璃窗上的那些公式,讓我覺得數學也是美麗的。
《美麗心靈》電影觀看心得篇4
JohnNash精密的思維,內向的性格,以及隱藏很深的好勝心。在天才的背后是潦倒的生活,糟糕的交際,極度自負的個性讓他瞧不起任何人。而獲得獎項之后逐漸開始變得老實,不再鋒芒畢露,開始講學,開始學會勤勤懇懇。產生超多幻覺,幻想自己是解密高手,在黑夜里潛進密室進行縝密的密電計算。甚至遇到要追殺自己的敵人,在演講中公然離席,在自己所能看見的世界里和多年的朋友形影不離。反抗和斗爭到最后還是在妻子的勸慰下開始進行心理治療。
影片的英文名是ABeautifulMind,當時就跟同學一齊探討過關于翻譯的問題,為何是心靈而不是大腦。字典不可置否我們的翻譯是正確的,然而看過了電影之后發覺,電影所要反應的并不是主人公有多天才,大腦有多發達,而是在講述一個天才背后的生活,天才心里的世界。
電影所要表達的并非是一個聰明絕頂的伙計如何由自負到潦倒,而是在講述他扭曲的心靈,對學術的高度要求以及對旁人目光的極端在意下,導致產生幻覺,開始對自己的人生進行虛擬規劃,當他的智力到達必須高度的時候他的心智卻仍停滯不前,也就是說心靈無法帶動大腦,生活與現實脫節。
在看完整部電影的時候班主任告訴我們,他的意圖只是期望我們明白,先做人后做事。
在生活中沒有天才和蠢材之分,沒有精英和平民之分,不好正因盲目追求學術上的成就而脫離社會脫離生活,而片名所指的美麗心靈大概也是講心智成熟的人,重點在于是一個成熟的人而非僅僅是一具擁有超群智力的軀殼。
當你活著的時候,走在路上,你是一個平凡的人,而不是學術精英,不是天才,你過著和別人一樣普通的生活,要學會尊重生活。
天才的真敵人是天才,蠢貨的對手也是蠢貨,你永遠也別想打敗的人其實是你自己。你永遠也別想敷衍的其實是生活。
《美麗心靈》電影觀看心得篇5
一個人如果長期處在一種興奮的精神狀態中,心臟應該會感覺負荷不了吧,看到他迫切計算,迫切得出原始理論,迫切成功,迫切……看到一半,連我都感覺自己的神經繃得太久,而感覺有些心慌了。
所以,我很佩服主人翁,不是因為他對很多人都認為枯燥無味的數學的那種癡狂,我個人是喜歡數學的,數學可以帶給人一種成就感,不管付出多少勞累,解出難題那一刻它帶給你的喜悅,雖然就那么一小片刻,但是你會覺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了。我佩服他的是他的毅力。客觀上來說,他的外貌,他的舉止動作,看上去就是個書呆子,加上他常常喃喃自語說些數學的公式理論,甚至跟自己的競爭對手下棋,由一開始的驕傲到最后輸了的那一幕,給人的結論就是他是個死讀書的書呆子。但事實呢,他的確為數學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也算一種毅力吧,但他絕不是書呆子,他感覺課堂上的知識不能滿足他的時候,他毅然勇敢地選擇自學而不去課堂,這一點是那些唯書至上的真正書呆子永遠也不會有的。
電影名字叫美麗心靈,我想說的應該是男主角的妻子了。她美麗大方,心地善良,更難能可貴的是她深深地愛著這位被上帝遺忘的數學癡兒。跟其他女孩子不一樣的是她懂他,懂他的坦誠,正因為懂他愛他,所以她寬容理解他在她生日約會上遲到,答應他的求婚,正因為愛,她默默忍受他得了精神分裂癥的事實,耐心等待他康復,辛苦加班養家糊口,獨自照顧小孩,面對他一次次的病發,甚至有一次他因停止服藥又犯病差點把他們的小孩子淹死在浴缸里,她的痛苦一點也不會比生病的人少。于是John和醫生都認為她應該離開,否則有可能會受傷。這時John承認自己沒把握會不會傷害自己的妻子,他無奈也無助,因為愛妻子,他不愿自己做出傷害妻子的事,所以,他讓妻子離開。但是,這位美麗的妻子并沒有接受醫生和丈夫的建議,暫時把孩子送到娘家之后,選擇永遠站在丈夫身邊支持他,愛是一種信仰,有希望生活才有陽光。她對丈夫說,她必須相信。就這樣一天天,她鼓勵著自己的丈夫去融入集體社會,即使腦海中那些幻想的人物從沒間斷過對他的騷擾,盡管因為自己的精神病在人們面前大出洋相,受人嘲笑,卻十年如一日堅持下去,我想是因為有著妻子的支持吧,還有朋友的幫助。到了老年,他才成功的讓自己生活的正常和輕松起來,同時,他年輕時發表的理論在漫長的歲月的過程中被很好的應用在經濟生產和其它許多領域,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他獲得了若貝爾獎。他得獎時說的話說出了對自己妻子的感動,其實也是妻子那顆美麗的心靈的真實寫照,或者說這顆美麗的心靈拯救了另一顆美麗的心靈。
很喜歡女主角跟男主角一段對白,宇宙有多大,沒人可以精確的證明,人們說宇宙是無窮大的,因為很多跡象這樣顯示,而人們也這樣相信著,愛情也是這樣的,為人們信仰著。我覺得愛情就像宇宙一樣,是有魔力的。
《美麗心靈》電影觀看心得篇6
《美麗心靈》又名《納什傳》,20__年12月在美國上映,該片以著名數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翰·納什為原型,講述了納什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前跌宕起伏的人生。
在學術研究中,納什是一位很有天賦的數學家,他醉心于數學研究且富有批判和質疑精神,在研究生期間發明了對世界經濟、軍事、數學都具有重要影響的博弈理論。但在生活中,他是一個性格怪癖的人,從不與人交往,即使與人交流也是說話非常直接,絲毫不給人留情面。因此,他是一個孤獨的人,沒有朋友。隨著性格越來越封閉、與人交流越來越少,他最終患上了嚴重的精神分裂癥,經常性的出現幻覺,為此身邊的人都漸漸疏遠和放棄了他。但只有一個人從始至終一直陪伴在他左右,未曾遠離,那就是他的妻子——艾麗西亞·納什。納什與妻子相識于課堂,妻子是納什的學生,兩人因學術相識、相知、相愛,最終走進婚姻的殿堂。在納什被確診為精神分裂癥的時候,妻子已經懷孕,得知這一消息的妻子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與悲痛,但妻子沒有選擇放棄,她堅強的守在丈夫身邊,鼓勵、引導、幫助丈夫治療以及繼續從事學術研究。幾十年的風風雨雨終于迎來了曙光,納什66歲的時候因其提出的博弈理論而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此外,他也已經能夠控制自己的病情,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影片中,納什具有不畏權威的質疑精神和永不放棄的堅定信念。他不滿足與當時已有的權威理論,認為這些學說由許多瑕疵。因此,他要建立他自己的學術理論。即使被人對他冷嘲熱諷,他也不受干擾,盡情徜徉在自己的研究中,小小的事物也能令他聯想到數學,一個酒杯、一條領帶他都不會放過。周圍的人雖然給他帶來了許多難以承受的壓力,但是他沒有因此退縮,他反而激勵著自己。因為他有耐心,他不能失敗,他努力不懈的繼續研究。終于,他發表的博弈論,推翻了150年來牢不可破的經濟理論,給世界經濟理論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應該可以看出,勇氣與堅持應該使我們畢生所堅持的信念,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輕言放棄,不能違背自己的初心,即使面對千難萬險,也要勇敢前行。
正如當今的中國,我們面對著美國發起的貿易戰,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巨大的沖擊,經濟形勢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行。我國全體人民在國家的堅強領導下,團結一致,自強自立,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加強自身建設,共同為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文化實力的提升做出貢獻。此外,我國的科技工作者不畏權威,用于挑戰和質疑,有力的打破了西方勢力的科技封鎖與壟斷,使我國的科學技術走上了獨立自主的道路,也為貿易戰的勝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未來,我國必將昂首挺胸的屹立在世界之巔。面對別國的公然挑釁,我們國家有信心、有實力、有底牌,在任何貿易戰面前給予強有力的反擊,讓別國為自己不負責任的霸道行為付出代價。我們國家有意愿、有誠心、有行動,與世界各國一道,積極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權威,共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與此同時,處在各行各業的我們,也應該像納什一樣,像我們的國家一樣,在任何時候,遇到任何困難,都不能輕言放棄,不能違背自己的初心,向著自己的夢想而一步步的努力,即使遇到萬險艱難,也要勇往直前,努力活成自己想成為的樣子,一步步靠自己去爭取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美麗心靈》電影觀看心得篇7
我是冒著害怕走出了這一步,也是很久未嘗試的通過文字將我的內心完全開放給我的世界,給我身邊的熟人。
小時候,一個人寫過一些文章。但都造詣不高,也未能獲得家人或者朋友的賞識,倒是有幾次童年的作文記憶讓我至今難忘。滿懷欣喜地拿著稚嫩的作文稿,投向吉林街小學打印店。投稿這個舉動,到底對于現在的時代,有多么遙遠,只能在懷舊感里慢慢找尋了。
說回這部片電影,實在是讓我的孤獨與另一個世界的孤獨相通,在電影里我得到了現實世界得不到的認同感與喜悅感。相信這也是電影為什么如此受二十一世紀的人們青睞的原因。不止于時代,不止于國家,不止于心靈的距離,文學的魅力大概就是將人們的心靈聯系在同一個世界。而我的世界,我的孤獨,也只能通過文學找到慰藉。因此,不得已通過它來打開我自己,不感到那股無法抗拒的孤獨。
說回影片,主人翁是約翰·納什一名傳奇的數學家。
生平簡歷大家可以通過百度,或者相關傳記電影《美麗心靈》了解一下。
約翰.納什先生是數學家,對于我們英專生而言數學可能是我們無法超越的一個領域。
我也如此,雖然高中數學敗在它的腳下,復讀一年也曾成魔一樣的執著于計算的精準度,最后的失敗,讓我徹底放棄了這門學科。并非因為不理解,數學的原理,而是計算的過程,精準的如此美妙,對于那種美,很可惜我只能通過文學意義上的感知去理解,難以觸及其實景,可以通過想象來彌補。或許這成了我最終進入,文學的世界的一個轉折點。數學領域因為計算的精準無法掌握之后,我一頭是扎進了中國文學的世界,由古文至現代散文,說明文,到最后小說,和較難的雜文都開始自己研讀。無法理解這種與生俱來的求知感,但是十分感謝,并且為之癡迷。或許,我和納什先生有著相似之處的偏執,對文字的情感難以控制,如同他對數學的癡迷一般。但為何害怕,是因為我看到了他的故事,導致的不幸,讓我連忙寫了此文。
主人公的特點是智商超群,說話容易得罪人。其實還好啦,我也沒覺得納什先生能冠以“智商超群”這么夸大的名號,但卻是讓觀影的影迷們,尤其是對數學懷有感情的人,甚至是曾經被數學拋棄的我們,領略到數學的精妙之所在。如果需要提及,對于這門學科它教會我的,可能是放棄。我是一個常常,把放棄掛在嘴邊的人,但心里很難真正釋懷。心口不一的特點,也并非只被賦予多愁善感的女人。我也不太理解為什么,自己會染上這樣的心理特征。影片將納什的不同尋常之處,是通過男性女性的吸引表現出來的,似乎在偉大的數學家科學家也難以逃脫性別的魔掌,這也應證了部分代表最后都是以同性戀結束一生的,還好本作品的納什不是如此。他是再正常的不過的男性,甚至通過對他不諳世事的語言描寫,超越了世俗的束縛,以異性之間無以言表之事(我們中國尤為明顯吧),脫口而出,展現了作為數學家的他的獨特與直率。我倒也是與他相似,生活里直率到有時候難以與人相處。害怕被冠以孤僻和異于常人的名號,無奈被迫收斂,隱藏想法,我打算今后都用作文,暗藏在字里行間,表述出來,這可能是我最后的自尊與幽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