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
在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和雅克·貝漢一起合作的都是他的老搭檔。該片也是克里斯·巴哈蒂一鳴驚人的導演處女作。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最新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篇1
如果你,做了一個班主任,面對很多很多問題學生,你會怎么做?恐怕所有人都會覺得,我是不是應該狠下心來一個一個好好懲罰,讓他們聽我的話?那么,你的方法雖然看起來可行,但是你和這位成功的學監方法看起來就不是那么的一樣了。
這位學監,一直嘗試用自己的行為來感化學生們。然而那個令人厭惡的校長看起來并不是很喜歡這么一個學監的方法。他一直都在所謂的“虐待”學生。
包括后來,來了一個叫做蒙丹的學生。他其實后來也從一個壞孩子便成了一個正常的孩子,但是這個校長,甚至抽嘴巴子來逼迫這個學生承認自己偷了錢。
這不是很變態嗎?
由此我們不僅可以得到一些教育的法則和對我們來說深刻的啟示,更是揭穿了一些學校老師抑或于校長的騙局。很多有權有勢的學生,家長買通了老師和校長,甚至在學校里胡作非為也沒有人來管,但是一些心底著實善良的人卻會被老師無緣無故地批評。
盡管那么多的事情真是令人難以啟齒,但是也不可否認,我們應該正視我們自己的問題。很多時候啊,我們不僅僅是為了我們的學業,更是為了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
像是那位學監,哪怕是被一些學生威脅,也同樣會盡力而為,宣揚正義,為學生的前程打下基礎。
“池塘之底”,容納的可不僅僅是希望,更托起了一個承載夢想的少年!
最新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篇2
看了《放牛班的春天》之后,我的心情十分復雜,這其中經歷過憤怒,傷心,更有欣喜、感動。
我欣喜是因為,里面有很多讓我噴笑不止的表現。比如那些小孩子各個都是惡作劇高手。有個人辛苦弄好的頭發,被另一只手摸了一下,他的頭“噌”的一下全亂了。還有馬修老師,他也很可愛。有一次,他上完課急匆匆地跑到房間里隨便擦擦鞋子,穿上馬甲,拿一點日用品拍拍臉,那個樣子像《神偷奶爸》里的小女孩用手拍怕臉一模一樣,搞笑極了。本來笑點低的我現在已經笑得上氣不接下氣了。
讓我感動的是因為一個人——馬修老師。他不顧一切地違反校規,目的卻是為了那些曾經無“惡”不作的孩子。馬修老師并不懲罰那些犯了錯的學生,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原諒,用盡各種方法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后果。我真的由衷的佩服馬修老師的耐心啊。還有一次馬修老師去睡覺,路上發現了那群學生用唱歌罵他。但是,他沒有生氣、沒有責備,笑著說“有幾個好嗓子說不定有希望”,這樣的肚量非一般人能比。想著這幾個片段,我的眼眶不禁紅了,他們看似身在福中不知福,但是他們的心早已被這個善良的老師一點一點地融化了。
這就是我喜歡的原因,因為這部電影可以讓我從另一個角度感受了老師與學生的美好關系。有時候,我們需要用心地做好自己,體諒老師。
最新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篇3
國慶期間,我看了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著名的指揮家因為母親的葬禮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鄉,遇到了兒時的同學,打開一本日記本,回憶起了以前的往事……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個調皮的學生因為惡作劇,刺傷了神父的眼睛,剛來學校做學監的馬修知道這件事情后,一開始想把惡作劇的那個孩子拎出來,關到禁閉室去。但在途中,看到校長狠狠地拎著一個孩子的耳朵把他拉到禁閉室里去時,他又于心不忍了,于是決定和學生私下解決這件事。他對這個孩子說:“我可以不說出這件事是你做的,但在神父的眼睛沒有好之前,你必須一直當他的護理員,你愿意嗎?”孩子立馬說道:“我愿意!”看到這里,我覺得這個馬修老師真好,如果換成別的老師,估計早就大發雷霆,還會喊這個學生的家長過來了呢!
還有一個場景也令我難以忘記:當后來成為指揮家的莫杭治因為辱罵院長而被關禁閉,釋放出來后罰做清潔工作,聽見馬修訓練他的同學們合唱,每天放學后獨自一個人偷偷在教室里練習唱歌時,馬修發現后并沒有責怪他,而是給他“開小灶”……
看完這部電影,我知道了音樂或許可以改變一切,更敬佩馬修這樣的老師,用他善良而又寬容的胸懷愛護著那些在別人眼里調皮搗蛋的孩子們。是他發現了孩子們的優點和潛能,并鼓勵孩子們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孩子們才茁壯地成長。
在我的眼里,我們的班主任張老師就是像馬修一樣的老師,在班上孩子們調皮搗蛋犯錯的時候,她常常是耐心地詢問同學們犯錯的原因,并常常用幽默的語言來教導同學,既讓同學認識到錯誤,又不傷害他的自尊。想到這里,我覺得我們班的同學真是很幸福啊!
最新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篇4
首先映入我眼簾的,就是一群“有問題的叛逆少年”,但他們在新學監馬修的帶領下,慢慢的轉變,這正是安徒生的童話中丑小鴨褪變成天鵝的故事。
《在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兩種教育形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是校長哈森的嚴厲派,這似乎讓我想到了傳統的教育模式。在中國古代盛行的私塾中,從來就是先生想打便打,想罵就罵,而且禁錮學生的思想,背不過文章便拿戒尺責罰。只不過與現在不一樣的是,古時候的學生都很聽話,用戒尺也能使學生拿到好成績。
但是現在,21世紀里,學生愈發叛逆,像彈簧一樣,老師硬,則他硬;老師軟,則他更硬。有的老師也懶得理會,便保持一貫傳統教育的思想——不打不成才。
二是學監馬修的思想派,他的教育方式也代表了一種開放教育。老師從來就不打罵學生,而是靠“溫暖”來感化學生,就算學生再不聽話,但學生“冰冷的心”也會有融化的那一刻。電影中的小男孩皮埃爾開始也是一個叛逆十足的少年,但馬修卻發現了他異常的唱歌天賦。他美妙的歌聲深深地震撼了我,是什么讓這個叛逆少年最終成長為一位優秀的音樂家的?是馬修的堅持不懈,是他的火熱的心,終于感化了學生。
這兩種教育我都經歷過,我也被老師打過罵過。我也遇到過像馬修一樣的老師,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靈。在電影中馬修最終戰勝了哈森,思想派戰勝了嚴厲派。但在現實生活中,這兩種教育模式還依然并存著,但不管怎樣,老師都是為了學生好,都是為了學生們的未來!
最新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篇5
讀了放牛班的春天后,我感到老師是多么的強大,值得尊敬!使我又一次受到了良好的師尊教育。“池塘之底”是一個住滿調皮孩子的學校,因為里面有許多都是父母離異,沒有人管孩子,所以非常調皮。
馬修是一名剛被調到這所學校的新學監,校長是一個性格暴戾的人,我真不明白怎會有這樣的校長,他虐待學生,大家都討厭他,但是太怕了。馬修以前是一名音樂家,他總拿著一個包夾,因為他決定教孩子們音樂,馬修很幽默,對孩子們非常好,大家都很有興趣地學,如果馬修看見哪個孩子要被校長罰了,他回去求情,他十分善良!
貝比諾很可憐,父母死了,他不相信,校長就騙他星期六父母就來了。馬修發現莫安琦很有音樂的天賦,所以成了他的合唱團的獨唱。我認為這是最好的結局了,可是誰知道呢?一場大火就灰飛煙滅了,其實馬修救了孩子們,因為他帶他們去玩捉迷藏了,但是校長卻為他沒有看守學校而解雇了馬修。之后,其他的老師投訴了校長,這所學校就這樣消失了。貝比諾無處可歸,執著的請求馬修帶他走,馬修心軟就帶他走了。
馬修用他的方式造就了善良的孩子們,我為哈山校長的殘忍而感到十分憤恨,對孩子的遭遇而感到十分心疼,對孩子們遇到馬修而感到十分開心,對被比諾的執著而感到十分快樂!我還是不能忘記馬修臨走的那天,孩子們把門鎖起來(不讓校長阻止)對著窗口寫下自己的名字和祝福扔給馬修,對著窗口合唱送行!馬修幸福得流下了眼淚,他曾說過,雖然他沒有妻子,但他有六十個孩子!?這部電影真的很勵志,他告訴我,要看準自己的優點,有了夢想,就去追夢,只要真心的對待一個人,就一定有回報!
最新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篇6
王老師在音樂課上給我們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說的是音樂家皮埃爾回到故鄉,回憶起往事。皮埃爾小時候非常調皮,他有著天使的面孔和魔鬼的心腸,沒有人喜歡他。放牛班的孩子們都是缺乏管教的孩子,自從馬修老師來了之后,大家就開始改變了。馬修老師教孩子們唱歌,還組成了一個合唱團。馬修老師發現了皮埃爾天生的好嗓子,還發現皮埃爾在晚上偷偷演唱黑板上沒被擦掉的歌曲。馬修老師發現皮埃爾其實是個非常喜歡音樂的孩子,而且還很勤奮,馬修老師用音樂改變這些頑皮的孩子們,但是院長不喜歡馬修老師的做法,后來馬修老師被院長辭退了。皮埃爾的媽媽聽從了馬修老師的建議,把皮埃爾送進了音樂學校,最終成為了一名音樂家。
我很喜歡電影里的主題曲和插曲,感覺就像天籟之音,每個人的聲音都那么美妙,聽上去感覺像飛一樣,特別是皮埃爾的聲音,那么動聽,就像是天使在歌唱。我覺得春天就是指馬修老師,是馬修老師用音樂改變了這個放牛班,給放牛班帶了春天的陽光,溫暖和快樂。馬修老師很愛這些孩子,費盡心血教育孩子們。我特別喜歡馬修老師,喜歡他像春天一樣走進孩子們的心里,用愛,用音樂,帶給孩子們幸福!
最新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篇7
這個寒假,我參加了濱江街道海東社區的一個活動,就是看《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為了讓我們懂得享受生活、發現身邊美好的東西。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在一所寄宿學校里,有一堆淘氣的學生,他們喜歡搞惡作劇,可自從馬修老師來了以后,用音樂感化了他們,讓他們懂得了信任和感激。在這群孩子中,有一位叫皮埃爾的男孩,以前因為喜歡偷竊,屢次逃學,可后來馬修老師發現他有音樂天賦,讓他去里昂音樂學院上學,使他成為了法國有名的音樂指揮家。
馬修老師是一個內心善良的小人物,在多年顛沛流離仍然無法在音樂上取得成就后,來到學校當老師,面對一群無法無天的同學,選擇了用音樂來感化他們,在音樂的感召下,孩子們內心中陽光的一面慢慢呈現,但他最后卻被無能而殘暴的校長趕走。他對大家很好,允許我們犯錯,從不用粗暴的手法來對待我們的胡鬧,善于發現我們的優點與潛力,并且鼓勵我們,指導我們。
校長一直混在校長職位上只知道作威作福的混蛋。他時時刻刻都在將自己的權力運用到極致,在他的天地中,你只能選擇服從,不允許任何人挑戰他的權威。馬修老師剛到學校時,見面幾句話,就將他的性格暴露無遺,比如回話時候要加上校長大人。在他的世界,對自己有利的,就是好的,對自己有威脅的,那就是壞的。我們小心翼翼的生活著,防備他的“犯錯,處罰”原則,但是私下里我們用最惡毒的語言攻擊他,偷他的錢,燒他的房。雖然這斗爭是破壞,但是只要能讓他焦頭爛額,大發雷霆,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就像剛上學時,我一直不愛唱歌,但姜老師反復讓我們去聽,讓我們體會,終于讓我可以大膽去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