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優秀觀后感范文
你了解嗎?取材于真實故事的《綠皮書》,電影以黑人主顧與白人司機跨越南美的公路之旅為展開。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綠皮書》優秀觀后感范文5篇,衷心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
《綠皮書》優秀觀后感范文篇1
本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故事的背景發生在1962年,這是一個神奇的年份,是黎明開始前最黑暗的時刻,1963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聯合國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宣言》,美國的30個州也相應的公布了反對歧視黑人的法律,但這30個州中卻沒有一個南方地區……唐雪莉是一名著名的黑人鋼琴演奏家,為了前往南方地區雇傭了一個剛剛失業的白人司機托尼,雪莉雖然是一個黑人,卻過著紳士一般的生活,而托尼雖然是白人卻過著有色人種的生活,沒什么文化,通過一些簡單的苦力活維持著生計。
在一起開車南下的過程中,兩個人矛盾不斷,白人開車,黑人坐車,在那個年代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人們像看動物一樣注視著這對搭檔,每到一個地方人們都無法理解為什么白人可以服侍黑人呢?從人們臉上我們看到的是不解和疑惑,從雪莉臉上我們看到的是憐憫和無奈。他們正經歷著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誤解。
雪莉可以被邀請上臺演奏,但他所表演的酒店卻拒絕讓他進餐和入住,人們欣賞著雪莉的美妙音樂的同時,卻打心里認為雪莉是個低人一等的黑人。雪莉受到的不平等待遇遠非如此。許多餐廳和旅館都禁止黑人入內,警察會無事生非,甚至連服裝店都拒絕賣給雪莉博士衣服。托尼為雪莉的擺平了大多的困難,卻不能改變人們心里的想法,為雪莉的遭遇憤憤不平,而雪莉卻早已習以為常,雪莉為什么選擇來南方開音樂會,他只是想證明,有色人種并不是低賤的人種,一個靈魂的高低貴賤與膚色無關。在相處過程中,兩人開始慢慢放下偏見,找到了彼此的歸屬感,并收獲了一段長久的友誼……
“世界上孤獨的人總害怕邁出第一步”膚色、階級、性格天差地遠的兩個男人,因為音樂而結緣,因為公路旅行而成為一生朋友。改變人心有時候才華并不夠,還需要勇敢,歷史上的綠皮書(黑人行動指南)就像一顆小石子,投入黑白分明的美國社會,激起輕小而美麗的漣漪。
《綠皮書》優秀觀后感范文篇2
在昨天晚上的時候,我觀看了《綠皮書》這部電影。使我感觸頗深,一回想起就感慨萬千。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托尼·利普應聘唐·雪利的工作——當一名司機,負責唐·雪利的巡回演出以及宿舍和鋼琴。可是唐·雪利是個黑人,而托尼·利普則不喜歡黑人,甚至討厭黑人,把黑人用過的水杯統統都丟在垃圾桶里。但是后來托尼·利普改掉了這種偏見的壞毛病,而唐·雪利也漸漸地從十分嚴肅、不愛說話變成了時常微笑、說話比較多的人。最后托尼·利普完成了任務,回到了自己家過圣誕節,唐·雪利也來了,因為托尼·利普離家兩個月,所以要寫信。而他不會寫,于是唐·雪利就給托尼·利普指導。所以唐·雪利進入這個白人家庭受到了款待。
這部影片其實很好的揭露了人性的假丑惡。演出了種族之間的歧視,說明了白人在一定程度上看不起黑人,認為他們都沒有什么才能。舉個例子:唐·雪利就是一位黑人鋼琴家,他彈出來的曲子美妙無比。可是他之所以獲得臺下白人的掌聲,是因為他彈出的音樂是使他們感到高雅。一旦唐·雪利下了表演臺,他就又變成了白人口中的“老黑”和“茄子”。許多商店、餐廳都對黑人有非常大的約束。還有一次,唐·雪利要上廁所,明明有那么好的廁所,他們卻讓他上遠處一個破舊不堪的小廁所。是啊!一個大師、世界級的鋼琴手,就因為唐·雪利是黑人,那些看似高雅的白人們就開始排擠他。所以,從現在做起,請大家淡化膚色的不同,看重他們身上的優點。如果你這樣去做了,你一定會被尊敬與受到回報的。
《綠皮書》優秀觀后感范文篇3
暴力永遠無法取勝,托尼,堅守尊嚴才會贏,因為自尊總能讓你占理。——《綠皮書》
綠皮書,一本普普通通的本子,卻決定了黑人在美國絕對不能做的事情和絕對不能去的地方。這無疑是荒誕而可笑的,但是這種事確確實實存在了。
一位黑人鋼琴家被請去表演,演出過程中他想上廁所,于是走向了旁邊的公共廁所,但是立刻有人擋住了他,對他說,
“對不起先生,您不能進入這間廁所”。
鋼琴家問,“是里面有人嗎?”
那人回答,“不是的。”
黑人鋼琴家說,“好的,我知道原因了。但是我現在需要上廁所,返回住處上廁所會浪費很多時間。”
沒想到負責人說了一句令他有些震驚的話,“沒關系,我們愿意等。”
這無疑給了他心靈重重的一擊。寧愿浪費眾人這么多時間,也不愿意讓他就近上個廁所。可見這樣的種族歧視已經深深的刻在了白人的骨子里,很多年都難以改變。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他的司機是個白人,一個粗魯的人,邋里邋遢,不修邊幅,他們去南方準備給當地的人演出,他們走進當地的一個西裝店,店主本來以為是司機要買衣服,當司機問,衣服可以試試嗎?店主回答,當然可以。但是等到店主發現要試衣服的是那位黑人鋼琴家的時候,趕緊出來說,對不起,如果你想穿上這件衣服,必須買下來,如果你試了不買,這件衣服就賣不出去了。氣的鋼琴家憤然離去。
一個國家能夠把人種歧視做到這種程度,足夠引起人們的深思,在這樣不公平的制度之下,美國夢是不是把平等的機會擺在每個人面前。
《綠皮書》優秀觀后感范文篇4
電影《綠皮書》里的時代背景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種族隔離嚴重的時代。
60年代的美國,種族歧視根深蒂固。南部多州在交通、住宿、餐飲等方面對于黑人多有歧視性政策。而《綠皮書》就是為這樣的歧視而誕生。它全稱為《黑人駕駛者綠皮書》。它詳細標注哪些旅社、酒吧、加油站是“黑人允許”,幫助黑人同胞們規避風險。
電影名《綠皮書》是一本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黑人出行指南。在1962年,白人至上運動在美國又一次掀起小高潮,黑人郵政員格林編寫了這本小冊子,指出哪些旅店和餐廳可以讓黑人入住和就餐。電影的兩位男主角拿著這本綠皮書開車趕往美國各地巡演。一位是著名的黑人音樂家唐,一位是在夜總會打工的白人托尼,被召來當唐的司機。除此之外,電影還展現了很多層面的糾葛:種族歧視、同族不平等、主仆之間、音樂家的社會地位、家庭關系等等。
這部電影通過隱晦的角度和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唐的態度來講述了當時社會的嚴重種族歧視。在北部離紐約還不遠時,并沒有出現對黑人的歧視態度。但當他們逐漸南下去進行音樂會時,田地里耕作的農民默默地看著他,生活中就漸漸出現了愈發嚴重的種族歧視。
服裝店的店主不愿給唐試衣服,俱樂部里的人隨意地毆打這位鋼琴家,在晚上,他被警察拉下車隨意盤問,在他的音樂會前,他甚至不能進餐廳用餐……他深知自己只是被那些“有品位”的人們利用的工具而已。在傾盆大雨的道路上,唐眼含熱淚地喊出,我不夠黑人,我不夠白人,甚至不夠男人。一路上忍受的折磨和歧視瞬間爆發出來。這就像是一句靈魂拷問,直擊我們的心靈。
“想改變人心,需要的是勇氣。”唐完全可以待在城堡一樣的房子里,坐在國王椅上優雅地彈琴,而不是狼狽不堪地,被人歧視著開南部巡回演奏會。這一程,唐不是為了的要巡演,他是要去南部,去找回自己。
《綠皮書》優秀觀后感范文篇5
我總感到這個世界博大、慈愛、寬容,自然允許各種各樣的人存在,她一視同仁,讓他們生活在同樣的陽光下。
托尼和雪利博士坐在車里吃炸雞,我認為是《綠皮書》的高光片段之一。不關乎階層和種族,兩個人只是開懷地吃著炸雞,雪利博士把雞骨頭扔出車窗的時候像放飛一只鳥。讓我想到他一生如何有過這樣恣意快樂的時刻呢。雪利博士的確擁有華麗的好生活,但白人給他的只是假惺惺的尊重,他貧窮的同胞也不接受他,他沒有歸處。所以,他也在別人不知道的時候苦苦掙扎在自己的不幸里。聲淚俱下的雨夜,托尼第一次能夠剝開博士高貴、矜持的外表,看一看真正的他。本質跟自己一樣,胸腔里流淌著熱血,心頭有愛有恨。
那個平安夜,博士全情投入地彈奏,為美麗難忘的夜晚,為平民酒吧里熱情洋溢的客人,為他自己。他樂在其中,姿態飛揚卓越,勝過任何一次于奢麗的大廳。最后,是博士把托尼送回家,那個其樂融融燈火通明的地方,有人在等他,而博士獨自回到輝煌的寂寞宮殿。我以為又是冷酒一般悠長苦澀的結局,但敲門聲再次響了。門開的一剎那,寂靜無聲,面面相覷那一刻,我真有些擔心托尼的親人會把雪利拒之門外,幸好,下一秒,眾人歡慶,把他擁入了房間。
天地之間,雪利博士孤身一人,朝著無盡的黑暗前行。但幸好托尼伸出了一雙溫暖的手,拉住了他,拉住了那一絲希望。我們每個人都盼望有一雙手在無助的時候來臨,有時生活會給你很沉重的打擊,但請別放棄希望,因為,它終會來臨。
這是一個與他人和自己和解的故事,看完只覺得心里被溫情填滿。
愿你我都能與孤獨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