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有關革命電影觀后感400
紅色電影是指紅色題材的電影。“紅色電影”中的“紅色”是指流貫在作品血脈中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義的思想風貌,,下面由小編給你們帶來,歡迎查閱。
革命電影觀后感1
電影《誘狼》是為了紀念抗日戰爭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獻禮影片,故事講述了著名的“黃土嶺戰役”,開國少將曾雍雅在擔任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游擊隊支隊長時,充當狼誘子,將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引入伏擊圈并最終擊斃的黃土嶺之戰的歷史事件。小編有幸看了電影《誘狼》的點映,下面和大家說說電影《誘狼》觀后感。
影片《誘狼》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以經典戰例黃土嶺戰役為背景,重現當年擔任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第三支隊支隊長曾雍雅智誘日軍中將阿部規秀及其所屬部隊進入我軍包圍圈,最終被我八路軍一舉殲滅的精彩故事。
被稱為日軍“名將之花”的阿部規秀官至中將,是歷史上我八路軍擊斃的日軍最高將領,他所率領過的部隊,幾乎百戰百勝。其人作戰風格殘忍,手下沒有俘虜,他對任何一個作戰時未接到命令而后退的士兵,給予的懲罰都是燒死、分尸,不許其自殺。日軍有針對性的安排阿部規秀對付我八路軍和游擊隊,他的死宣告了日軍這一戰略的失敗,也震驚了整個日本。當時《朝日新聞》以“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報道了阿部規秀被擊斃的戰斗經過。黃土嶺戰役的勝利,再次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所謂神話,展現了八路軍高超的戰術素養,極大地鼓舞了當時全國的抗戰士氣。
革命電影觀后感2
反映八路軍在太行山脈黃土嶺擊斃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的電影《誘狼》即將上映,很多朋友問我,電影誘狼好看嗎?電影誘狼講的是什么?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誘狼》這部電影。
1939年11月,我八路軍與日軍精銳獨立混成旅激戰太行山脈黃土嶺,在日本軍界被譽為“名將之花”的中將阿部規秀命喪于此。這是抗戰以來八路軍擊斃的日軍最高級別將領,此舉極大地振奮和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日信心。76年后,電影《誘狼》藝術再現了這一著名戰役。
擅長軍旅、戰爭題材的國家一級導演安瀾執導,集結了鞏崢、陸彭、羅昱焜、侯勇、高明、墨陽等著名演員。該片通過大規模實拍和大量特效技術,真實再現歷史場景,深情譜寫了以晉察冀軍區第一分區第三游擊支隊支隊長曾雍雅為代表的八路軍將士浴血殺敵、保家衛國的英雄壯舉。
影片除了有90后的年輕演員加盟,還有侯勇、高明等老戲骨前來助陣。
小編有話說:這樣一部影片,不去電影院看真的太可惜了。誘狼,一部認真用心的電影,一部真誠的電影,一部值得看的電影。崢主的付出我們看得都好心疼,高明老師如此認真令人感動,陸彭老師,從亮劍就知道他。衡量一部抗戰影視作品夠不夠用心看他的語言。
革命電影觀后感3
一個中國人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陰影,南京大屠殺——使一個人間天堂變成了一座可怕的死城;30多萬人的性命被日本鬼子殘忍的奪去了。當我看完這部影片后,我的心被日本鬼子兇殘的行為震撼了。
1937年12月13日,日本很快就占領了我國的南京。他們有組織,有預謀的開始了他們那可怕的行動。一進入南京城,便用機關槍掃射中國人,僅僅六周的時間,原本繁榮的南京城變成了到處散發著尸體腐爛的氣味的死城。
為什么?我們泱泱大國,居然遭到那一個小小的日本的百般蹂躪?在那六周的時間里,不知有多少人被活埋。讓我過目不忘的是兩個日本鬼子竟然舉行殺人比賽,把一條條的人命當作游戲!還有一次在一陣機關槍的掃射后有一個很小很小的孩子活了下來,孩子的哭聲引起了小日本的注意。一個軍官想一刀殺死他,可是,這是另一個日本人用手攔了一下,慢慢走向小孩。我本以為他還有一點人性,可他的行為卻讓我的心更加的震撼!他竟然往那個孩子的身上放了一個炸彈,一個小孩的性命就這樣失去了。我好想問一下他們:你們還有沒有良知?你們還是不是人生父母養的.?怎么會這么殘忍?在那六周里,30多萬人呀!
日本人曾狂妄的認為屠殺可以征服一切,可寧死不屈的江姐,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還有成千上萬的愛國英雄們,它們拋頭顱,灑熱血。這無疑給了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個有力的回擊,讓中國重新站立在東方。我想:過去中國之所以遭到小小日本的蹂躪,是因為我們的落后,俗話說落后就要挨打,八國聯軍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南京大屠殺觀后感400字3篇南京大屠殺觀后感400字3篇。當然,睡獅已蘇醒,如今的新中國就像一條巨龍在騰飛,如一顆明珠璀璨的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作為21世紀的中國人,我們要更加發奮學習。我們要牢記這段歷史,用自己的力量振興中華!
革命電影觀后感4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虐者先是對南京進行了野蠻的轟炸,接著又沖進城里,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南京的三十多萬同胞慘死在日本侵略者的炸彈下和血淋淋的刺刀下。日本侵略者像野獸一樣把中國人當靶子打,打中了還發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笑。更令人憤怒的是兩個日本軍官把屠殺中國人當游戲,進行了比賽,他們用日本軍刀各親手砍死一百多人,就這樣兩百多中國人慘死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下。
我看了這個電影后,憤怒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痛恨日本侵略者。這件事雖過去70多年了,但我們不能忘卻這段慘痛的歷史教訓。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為什么被日本這樣一個小國侵略。因為因為那時的中國貧窮落后。現在的中國經過幾代人的奮斗終于強大起來了。再沒有人敢輕視中國了。我們青少年一代一定要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努力學習,艱苦奮斗,把我們的國家建設的更加繁榮昌盛。
革命電影觀后感5
今天,我看了一部愛國主義影片——《雞毛信》。它講的是12歲的海娃歷盡艱辛送一份雞毛信的故事。
《雞毛信》主要講了小英雄海娃在抗日戰爭時期,他一邊放羊,一邊放哨。有一天,海娃的爸爸讓海娃把一封十分緊急的雞毛信交給張連長。
在送信的過程中,海娃遇到了鬼子,眼看鬼子就要來了,可雞毛信怎么辦呢?他靈機一動,把信拴在了老羊的尾巴下。可他和老羊都被抓走了,鬼子們還吃了海娃的羊。他趁鬼子睡熟時,把信偷走了。誰知半路把信掉了,找到信時鬼子又來了。鬼子們用槍打上了海娃,但海娃最終還是將信送到了張連長手里。八路軍根據提供的情報打敗了鬼子。
通過看《雞毛信》,我深深地被海娃的機智,勇敢的精神感動,我們應該向海娃學習!
革命電影觀后感6
今天,我看了電影《雞毛信》,影片講的是12歲小英雄海娃送雞毛信的故事。
抗日戰爭時期,海娃一邊放羊,一邊放哨。有一天,爸爸給他一個重要的任務,把一封非常緊急的雞毛信交給八路軍張連長。在送信的時候,海娃遇到了鬼子,眼看鬼子要到跟前了,可雞毛信怎么辦呢?海娃想了想,用衣服上的布條把信拴在了老羊的尾巴底下,鬼子把海娃和羊都抓走了。鬼子們到了村子,沒找到糧食,他們就放火砸東西,晚上還吃了海娃放的羊。后來海娃趁鬼子睡熟的時候悄悄的來到羊圈,拿起雞毛信逃了出去。可是半路上海娃把信丟了,海娃又回去找。終于找到了信,鬼子又追來了。鬼子讓海娃帶路,海娃把鬼子帶到了石公山,石公山的路崎嶇不平非常難走,鬼子跟不上了,海娃趕緊向山上跑去,鬼子發現后馬上開槍,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勇敢的向山上爬去,最后終于把雞毛信交到張連長的手里。八路軍根據雞毛信里提供的情報和作戰圖,打下了炮樓取得了勝利。
看了《雞毛信》這部電影,我知道了在抗日戰爭時期,有許多像海娃這樣的`小英雄。他們和我的年齡差不多大,可是他們很懂事,為抗日做了很多事情。相比較之下,我們真的是生活在蜜糖里,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不做好該做的事呢?我深深體會到,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我以后更要努力地學習,堅持鍛煉身體,為未來走上工作崗位打好堅實的基礎。
革命電影觀后感7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當電影里傳來堅定、雄壯的旋律,我心中不禁熱血沸騰,仿佛回到了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抗戰時期……
《地道戰》這部影片講述了1942——1944年間,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進行“大掃蕩”,冀中人民團結一心,利用結合了冀中人民智慧與力量的地道戰來消滅日本侵略軍的故事。面對日本侵略軍“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他們毫不畏懼,利用百里長的地道和冀中人民的智慧、勇敢和力量,把鬼子打得驚慌逃竄、片甲不留。
小小的屏幕牽動著我的心,時而激動緊張、時而放松開懷。印象最深刻的是冀中人民用墻上的小眼兒左打一槍,右放一炮,鬼子們在十字路口竄來跑去,我們捧腹大笑。此刻,我恨不得鉆進屏幕,親手扛起槍,把鬼子打個稀巴爛!
百里的地道蜿蜒曲折,埋伏著的神兵充滿了智慧。是什么讓他們如此機智勇猛,贏得勝利?是他們必勝的信心,是他們機智的頭腦,是他們團結的力量。雖然他們沒有高科技的武器,但他們有最“聰明” 的“土”辦法――地道。他們有共同的民族魂――愛國情。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定會為捍衛自己的尊嚴而不屈奮斗;不管敵人多么強大和殘忍,只要團結堅持就一定能勝利!
《地道戰》給我們的精神是永遠不能磨滅的,讓我們共同來銘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