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泰坦尼克號觀后感范文大全
《泰坦尼克號》講述了處于不同階層的兩個人窮畫家杰克和貴族女露絲拋棄世俗的偏見墜入愛河,最終杰克把生命的機會讓給了露絲的感人故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這部影片的觀后感,歡迎大家閱讀!
《泰坦尼克號》觀后感一
當動聽的歌曲《我心永恒》回蕩在耳畔,我就會想起電影《泰坦尼克號》男女主角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在危急時候,可以為對方付出生命的代價。這艘“永不沉沒的輪船”要沉沒的時候,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我們人類是那么的渺小。沒能坐上救生艇的人們紛紛跳入刺骨的海水中,呼喊聲、哭泣聲連成一片,大家都在海面上用力地掙扎著。可沒過多久,原本鬧哄哄的海面上,一下子平靜下來了。只見,人們的眉毛上、頭發上……都結上了厚厚的一層冰。大家設想一下,在寒冷的深夜,這海水有多么得冷,難怪剛才還是一片喧鬧聲,現在卻悄無聲息了。雖然最后有一艘救生艇來搜救,但是來晚了,落水的1000多人中,連女主角在內,只救上來六人,其他人永遠消失了,消失在這茫茫大海中。看到這里,我不禁心頭一震,為什么號稱“宇宙第一”的人類,卻在大自然面前屈服了,手無縛雞之力呢?為什么號稱“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會沉沒呢?這都是人類的虛榮心所導致的,船長經不住設計師的誘惑,想讓全世界都知道他的大名,乘此機會“火”一把,明知有冰川,還下令輪船全速前進。當看見冰山時,因速度太快來不及轉向,撞向了冰山,發生了這場史無前例的大災難。
在這場大災難中,有許多溫暖的場景。一對老夫婦,當船將要沉沒時,兩個人緊緊的擁抱在一起,一起等待死神的降臨。在這個時候,有了家人的陪伴,還有什么可以害怕的呢?一位母親,面對如此大的災難,還像平常一樣,給孩子講故事,親吻孩子,讓孩子們安詳的進入夢香,這是多么崇高的母愛啊!
電影播放完后,我的心里暖融融的,坐在沙發上,久久的沉思:一方面為那麼豪華的船的沉沒而惋惜,為那麼多人與大船一起葬身大海而痛心。另一方面,我為杰克、船長等人的高尚行為感到敬佩。同時我也明白了《泰坦尼克號》的主題,那就是一個人類共同追求的,又十分需要的東西,愛。杰克因為愛自己的女友,所以甘愿犧牲自己也要讓女友好好活著。船長因為愛自己的船客,所以能在危難面前鎮定自若的安排救生艇讓老人、孩子和婦女們逃亡,這種愛是高尚的,同時我認為這種愛已經升華成為一種責任。大家都知道,人是不能沒有愛的。一個人,沒有父母的慈愛,心靈就會感到十分壓抑;一個家庭,沒有長幼之間的互愛,就不會有幸福和美;人類沒有相互間的愛,就不會有群體的凝聚力和社會的文明。愛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力量。人類不能沒有愛。我認為愛是互相的,你給他人愛,他人也會把最真誠的愛給你。到那時,世界將變成一個美好的人間。
《泰坦尼克號》觀后感二
新版的泰坦尼克號并沒有多什么新劇情,imax加上3d的視覺效果,其實看完之后并不會給你留下多深刻的印象,
感動和震撼你的永遠只是劇情,新版的視覺效果只是給你一個噱頭和理由去重溫這部經典的影片,所以經典的電影,無論用什么方式重溫,它永遠都是如此溫暖。
我的座位選擇的很有意思,我是一個人去的,前面是一對中年情侶,右手邊是一對年輕情侶,左手邊是兩個一起來的阿姨。在船沉沒的那一段時間里,我可以清晰地聽到他們哭泣的聲音,就像他們可以清晰的聽到我哽咽的聲音一樣。我們每個人的感情經歷都是不同的,對愛情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觀影時的感情狀態也是不同的,但是就在此時此刻,竟然在體會著相同的感動。
觀影結束的時候,我走在街道上,狠狠地吸了幾口煙讓自己冷靜下來。15年的時光,這個世界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但是人們對于愛情的感動似乎從未改變著。我有時候會想,但是又真的不知道如果泰坦尼克號順利地駛達了目的地,Jack和Rose會不會永遠在一起。而現實是,Rose在后來嫁給了別人,有著她幸福的一生。但是,這并不影響這段感情的真摯和偉大,他們的愛情在泰坦尼克號行駛在廣袤的大海上的時候,仍然如此的美麗和炫目。因為在那個時候,兩個人是如此真實而不可自拔,甘愿犧牲的深愛著對方,我想在那時那地,這就是真正的愛情了。
即使是很多年以后重溫這部電影,Jack和Rose第一次出現的時候,你還是會想,哇,真的好美;看到Jack在船頭擁抱著Rose在風中飛翔,你還是會感覺異常的甜蜜和溫暖;我心永恒響起的時候,你還是會在心中涌起一陣感動;看到船沉沒的時候,老爺爺在傾斜的床上擁著老奶奶的時候,Jack沉入海底的時候,你還是會哽咽,會流淚,會體會到內心最柔軟的聲音;電影落幕的時候,你的心還是像起伏的海浪,久久不能平靜。
所以,不管你現在是在甜蜜的.享受愛情,還是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感覺到冷淡和絕望,不管你現在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如果有機會,重新看一遍泰坦尼克號,無論是影院的新版本還是在家的老版本,你會知道,你心里對于美麗愛情的憧憬和向往從來沒有幻滅。
這種感覺跟現實就根本無關,而只與愛情有關,而你,永遠都在相信著愛情,無論它曾經,正在,或者將會,在海上或者是生命里,短暫或者永久的綻放著。
《泰坦尼克號》觀后感三
年輕的杰克·道森和露絲·戴維·凱特在從英國到美國的泰坦尼克號豪華客輪上相識,并準備抵達美國后私奔。不幸,客輪在途中撞上冰山沉沒了。
提起這部影片,一想到的除了那驚心動魄的場面、感人至深的愛、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露絲的眼神。那在生死邊緣,卻毫不絕望的眼神。
人在死亡面前如此渺小。于是,極度的恐慌,和因此而產生的種種丑惡的行為便全都表現得一覽無遺:為了存活,有人在海面將別人的頭往水里溺,自己靠此浮在海上;為了登上婦女、兒童優先的救生船,一個男人用錢買通船員;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可以乘坐70多人的救生船只承載了十幾人,而船上的人因擔心自己的性命,竟不愿去救客輪上眾多患難的人,包括親人在內。這些現象多么可惡而現實。然而,人性中的美好總是多于丑惡:大多數的男人們遵守著制度,將妻子、兒女送上希望之船后,自己留在泰坦尼克號上;沉著冷靜的船員們作好殉職的準備,安排著乘客有序登上救生船;當船身傾斜,人們紛紛向后滑去時,有人緊抱著柱子,另一只手去拉別人的手;當影片的兩位主角被席卷而來的海水追逐,卻看見一個無人照看的孩子不知所措地大哭時,毅然抱起那個孩子,帶他一起逃亡……這些,就是面對生死抉擇時,崇高的精神與高尚的做法。
還有許多令人感動的細節,無不表現著對待死亡的從容與鎮靜:三等艙中年輕的母親知道生存的希望渺茫得如同幻影,便講著美麗的童話使孩子安然入睡;年老的夫婦流著淚輕輕相擁,安詳地躺在床上等待死神降臨;船上的演奏者們拉著一曲曲哀傷的樂曲,在生命的尾聲最后一次合作;年邁的船長走進船長室,選擇將生命的最后一刻交給這融入了他人生最大熱情與輝煌的地方;女主角露絲不愿與杰克分離,在救生船往下放時,勇敢地跳上泰坦尼克號的窗口。對她來說,生命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對生命的留戀。
露絲曾有這么一段內心獨白,大致如下:“我的生活永遠被乏味的事所占據。無休止的聚餐、舞會、賽馬、劃艇,交往的就這幾個人。沒有人真正地關心我。我感到自己就像站在一座高高的懸崖邊,無法回頭。”露絲的父親死后,露絲所擁有的家產不多了。母親為使女兒嫁給富豪的兒子,逼她繼續在相互奉承、崇拜金錢的烏煙瘴氣的上流社交圈中過著淑女的生活。她就像坐在秋千上,高高地蕩起,心卻忽然空掉,很空很空。于是她選擇了跳海,但被杰克解救了,杰克還解救了她的心。他在頭等艙的晚宴上勇敢地談論著自己的觀點“享受每一天”。并帶著露絲在無拘無束、真誠、熱情的三等艙聚會上盡情地玩耍。他使露絲感受到了充實、快樂的平民生活,告訴了她生命的意義所在。
杰克是個頑強、樂觀的人,他的這種精神感染了露絲。泰坦尼克號沉沒之后,露絲和杰克找到了一張竹筏。經過一場驚險、辛苦的逃亡,他們在海上被疲憊和寒冷折磨得精疲力竭。活下去的決心讓他們不停地說話,只有不停地說話,才有生存的可能。滿天星斗在夜空中閃閃爍爍,這本應是個浪漫的夜晚,卻發生了歷史上最慘重的一次沉船事件。除705人獲救外,1515人患難。北大西洋的海面上漂浮著一群群穿著救生衣的尸體。只有一艘救生船回來救人。船員的探照燈燈光在海面上來回地尋找活著的人。凍得瑟瑟發抖的露絲看到了希望之光,她滿心喜悅地想喚醒杰克。可是她的呼喊顯得那么蒼白無力,杰克在沉睡中已無力醒來。露絲的熱淚滑過冰涼的臉。救生船此時正往遠方駛去。露絲眼中含著痛苦的神色將杰克的尸體放入海洋,哆嗦著爬下竹筏——她要履行她的諾言,她曾答應過杰克一定要活下去。“Come back, come back, come back……”露絲孱弱的呼喚伴隨著堅定的眼神,那眼神透著無比的決心,蘊涵著對生命無限的渴求,她在絕望的邊緣拼命掙扎,頑強地與死神搏斗。她必須登上救生船,否則她會被茫無涯際的黑暗與死的沉寂所吞噬,她的靈魂會在北大西洋刺骨的寒水中融化。她不要在剛領悟了生命的意義之后就失去了它,她不要違背她親口答應的諾言。她顫抖著游向一個已死的船員,取過他掛著的口哨,用所有的力氣吹響了它,吹響了她對生命的熱愛,吹響了她對世間萬物的留戀,吹響了她對一切美好事物的眷念。上帝聽見了她虔誠的禱告,救生船調轉方向,朝哨聲響起的地方駛來。探照燈明亮的燈光照在了露絲寫滿堅強的臉上,她終于在救生船上溫暖的毯子里沉沉睡熟了。睜開雙眼時,她看到了旭日柔和的光芒。黑暗過去了。
《泰坦尼克號》給了我太多的感觸。記得五年前看這部影片時,被其中驚心動魄的場面所震撼,偶爾也會在心中柔軟的沙灘上留下一行足跡。但現在,是完完全全地被它感動了,也將它深深地印入了記憶之中。甚至在除夕夜放煙火時,看到那煙火在漆黑的夜空中上升,綻放,再落下,竟會想起泰坦尼克號遇難時,船長發出的求救信號。煙火同樣上升至遼闊的星空,綻放,落到無垠的海面上。而船上天真的小女孩因看到了美麗的煙花而高興地笑了。想起來仍覺得心痛。
人的感觸總會隨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深,就如五年前的我只把《泰坦尼克號》當作驚險片,而如今卻被它深深感動。
《泰坦尼克號》觀后感四
“你相信有人為一見鐘情的愛情獻出生命嗎?”當一個朋友成為好朋友,我忍不住會這樣問他。如果他回答:不相信。我覺得真遺憾:如何和他談論《泰坦尼克號》呢?他看《泰坦尼克號》不會被感動的。象一塊堅硬的石頭,不會理睬雨水的溫柔。
十年前,看《泰坦尼克號》,為此情感動。十年后,再看《泰坦尼克號》,仍為此情感動。即使,只是坐在房間,故事只是發生在小小的屏幕里,還是一樣的沉船,一樣的愛情。
看《泰坦尼克號》許多次了。懷疑人性的時候,會看看《泰坦尼克號》。沒有什么好電影可以看的時候,再溫習一遍《泰坦尼克號》。很早就想寫寫《泰坦尼克號》的觀后感,只是這樣的感覺難以用語言表達。語言最精致,也比不上電影的震撼。現在閱讀文字,很少被感動,而欣賞電影,常常淚盈眼眶。可能只有電影才能完美演繹動人的愛情,其他的都無法。
我總想:一艘最豪華的郵船的沉沒,只是為了譜就一曲永恒的愛情悲歌。而一段凄美愛情的誕生,卻讓泰坦尼克號和它一起永垂不朽,流傳在需要愛情的人群之間,溫暖每一顆相信愛情的心靈。
看《泰坦尼克號》,總想起兩個愛情故事,一個是莎士比亞的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一個是中國的民間傳說《梁山伯和祝英臺》。都是為愛人而徇情的傳說,都是因為家族壓力而破滅的凄美愛情!只要世界上還有文學,《羅密歐與朱麗葉》一定不會消失。只要還有一個中國人活著,《梁山伯和祝英臺》一定會繼續流傳。只要世界上還有電影,《泰坦尼克號》肯定在眾多影迷的影碟上,翻來覆去地播放。甚至,世界上沒有了電影,《泰坦尼克號》也會通過另種媒介,繼續著。
《泰坦尼克號》的愛情,相比以上的兩個愛情,更加純粹、干凈、有力、直接植入靈魂最柔軟的深處。因為杰克和羅絲的愛情不是由于世俗而幻滅,而是災難。如此動人的愛情,在悲愴的災難面前,努力抵御其帶來的毀滅,最后讓災難成為它的注腳。猶如一朵盛開的曇花,非常想開的更長久些,更長久些,最后不得不讓凋謝注釋它曾經的燦爛。
杰克和羅絲的愛情是完美,但是冰山嫉妒這個完美,沉船嫉妒這個完美,海水嫉妒這個完美,所以它們一起打碎了這個完美。如水晶嘩的一聲,摔在巖石上,粉碎了。看到如此完美的愛情被毀滅,我們禁不住地流淚,好像為他們在哭,其實都為自己而哭。哭自己曾經那么刻骨銘心的愛情,在生命中妖嬈地豐滿過,經不住各種小小的災難,嘩的一聲,消瘦了,枯干了。于是生命里的最美麗的渡船,沉沒了。原來以為可以借這葉小小的扁舟,就能劃過人生的苦海。誰知道,它就這樣沉了,沉了,慢慢地沉沒于心海,淹了,淹了,被時間的流沙悄悄地淹沒了。
《泰坦尼克號》觀后感五
還記得第一次看泰坦尼克號的時候,心潮澎湃,思緒萬千。那種刻骨銘心的無私的愛永遠是愛情故事里的最經典的永恒,那場巨大災難里被奪走的生命永遠都讓人扼腕嘆息。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毀給人看,而我希望至此之后不再有類似的悲劇。
最近再一次看了3D版的泰坦尼克號,依然經典與震撼。此時關注的不僅僅是依舊動人的愛情,更是關注著這場悲劇中的每一個細節。在奢華的頭等艙里,Rose的內心里并沒有真正的快樂,因為沒有人關注她的內心,她并沒有沉浸在這貴族的`奢靡生活中,外在的物質享受反而讓她更加痛苦,以至于有了自殺的念頭,而一切幸福的開始只源于真正關心她內心的人的出現。回到現實社會里,我們有多少年輕的生命的逝去是因為缺少真正的愛與關懷。無論是朋友之間、師生之間、父母與孩子之間,越來越缺乏真正對內心的關懷。或許快節奏的社會讓我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我們需要去努力打拼換回幸福的生活,但物質條件的改善并不能讓人們獲得真正的快樂和幸福,人們內心的壓力需要發泄,需要有人傾聽,需要有親切的問候。無論何時,都不要忘了自己內心的需要,不要忘了朋友、家人最需要的東西,那就是精神上的鼓勵、情感上的關懷,甚至只是一句“你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