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紀錄片觀后感2020
《大國崛起》在梳理了每個大國崛起的主要歷程之后,最后都有一個結語,對每個國家的崛起及其影響進行簡評,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大國崛起紀錄片觀后感5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大國崛起紀錄片觀后感1
大國的崛起,撇開科技創新不說,就是要:(1)形成民族國家;(2)把自己的老百姓當人;然后,(3)把別國的老百姓當人,(4)國與國之間的界限消失;再次,(5)對其他物種平等尊重,物種之間的界限消失;再次,(6)發現新的生命形態,平等尊重新的生命形態,不同生命形態之間界線消失。很多地方還停留在(1),打個不停;有的國家到了(2),有的還在努力中;基本上還沒有到(3),后面的更加要慢慢來了。
互聯網技術,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語音翻譯、正念(mindfulness)、基因技術等等,正在推動人與人之間的聯結、面對問題時更為智慧的應對策略的發現,情緒穩定性的不斷提升,國與國之間界線的瓦解?曾經看到有篇文章說,人腦中神經元個數達860億,用復雜性的語言來說,個體增加到一定程度,集體表現就會變得非常復雜;人類個體正在接近100億,人類的集體智能因此也正趨向某種臨界?
佛家倡導眾生平等,現代人要通過證實才能相信。曾經聽到這樣的預言,隨著人類的進步,以后會發現修羅界,然后還會跟他們發生戰爭。很難想像。
一切創新都是觀念創新,都是在沒有想到的地方實現突破。既然是認知邊界之外的,如何進行計劃呢?能精準計劃的,都是確定性的東西,已經100%地認識到了,否則總有不確定性存在。這個不確定性,在更高的智慧看來,或許也是確定的;但智慧沒有達到這個程度,就沒法打包票,就有不確定性。容忍這個不確定性,一時心平氣和,但很可能就沒法進步;不能容忍,或者是進步了,或者,弄不好就會有抑郁癥。這個度不好把握。
大國崛起紀錄片觀后感2
巨浪拍打著岸邊嶙峋的怪石,海風呼嘯在這片荒涼的土地,唯有一座燈塔寂寞地立在薩格里什的海岸上,守望者廣闊無限的大西洋與伊比利亞半島上一座座奢華的教堂。
15世紀的葡萄牙,一個風雨飄搖的小國,土地貧瘠,卻又戰火不斷。內憂外患,危機四伏,而利潤巨大的香料貿易之路被阿拉伯人設卡重重阻攔。這個弱小的國家被逼到了絕境,唯一的選擇便開辟未知的海域。在恩里克王子的竭力支持下,葡萄牙人突破了已知世界的盡頭,沿非洲西海岸南下,收獲了難以計量的財富。而鄰國西班牙剛剛收復失地,完成統一。為了民族生存,西班牙毅然走上了航海之路。在這種清形中,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達·伽馬到達了印度,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種種壯舉,為兩個國家帶來了無數財富。
然而財富卻蒙蔽了雙眼,兩個國家自持航海發達,財富眾多,便不愿去發展新興的工商業。一座座奢華建筑拔地而起,王公大臣們紙醉金迷,不思進取,全然不知隨著工業崛起,歷史已將他們淘汰。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西歐兩個小國的崛起與沒落猶如警鐘長鳴,讓人在歷史的進程中永不停歇前進的步伐。
大國崛起紀錄片觀后感3
在華盛頓的組織下召開了制憲會議,總統制共和國首開先例,并且讓美國擁有了自己的憲法,界定了個人州政府以及聯邦在經濟運行之間的分工,使得各種分工都明晰化,且美國人第一次把專利權寫入了憲法。林肯領導的南北戰爭解放了黑奴,簽署的《宅地法》讓更多的人擁有土地,讓更多的人擁有解決生計的機會。
西進運動為很多愛冒險的人提供了機會,為不愛冒險的人提供了創造新生活的可能,使得人們可以在屬于自己的地方安定下來。西進為美國社會的穩定繁榮提供了安全保障呢。西部大片肥沃的土地、豐富的水資源以及地底下儲藏的巨大財富,吸引著成千上萬人奔赴西部。再加上為了鼓勵開發,政府寬松的土地政策也促進了西部的開發,使西部農業迅速發展。
在西進運動中,人們根據西部地區的自然條件,在俄亥俄州到密蘇里中部平原地區,建立起以小麥為主要產品的農場主的邊疆,使這里成為“世界的面包籃”。從密蘇里河流域到西部落基山之間山丘起伏地帶,成為美國的肉食供應基地。遠西部加利福尼亞等太平洋沿岸發現金礦后,成為礦業邊疆,進而這里的農業、工業、商業、銀行業、交通運輸業發展起來。南部也得到了廣泛的開發,成為“棉花王國”。
成千上萬勞動群眾征服自然的壯舉構成了西進運動的主流。拓荒者生活異常艱苦,但艱難的生活培養了他們勤勉、堅韌不拔和無所畏懼的精神。西進運動不僅給人們提供了土地,還給人們提供了發財致富的機會,使人們有機會表現出勇氣和堅強的意志。這種生活鑄就了美國人鮮明的個性:粗狂、無拘無束,但富有責任心和使命感;他們雄心勃勃、胸襟開闊,富有創造力;他們崇拜個人奮斗,樂于助人;他們追求民主,追求財富,放眼未來,時刻準備著出發去追求更美好的前景。
西進運動徹底改變了美國的面貌:大片荒地被開墾出來,大批資本主義農場建立起來,西部農業的發展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糧食、原料、出口產品和國內市場;西部資源的開發利用還滿足了工業發展的需要,交通運輸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西進運動還培育了美國人民的拓荒精神,特別是美國在西部大開發中所體現出的不畏艱苦、不斷尋找新的土地、新的財富的牛仔精神、邊疆精神,后來成為美國人樂觀開朗、勇于開拓、探索不止的民族精神。
美國的崛起之路看似不長,但是同樣透露了其艱辛與不易,今天回看美國的崛起,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也有很多。因為是管理學的博客所以說得只是一些我認為與管理有關的東西。
大國崛起紀錄片觀后感4
《大國崛起》這部記錄片講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美國九個曾經在世界歷史舞臺上擁有輝煌經歷的風云大國的興衰,為討論國家發展問題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歷史資源和文明資源,這部片子不光讓我知道了很多的歷史知識,也告訴我怎樣從歷史故事中去思考和分析一些有意義的問題。在每個國家崛起的故事中都有一個深刻的道理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
西班牙、葡萄牙這兩個小國讓歐洲人開始認識世界,他們憑借海樣迅速成為了世界強國,開始在世界瘋狂的掠奪財富,當時世界金銀總產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要有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氣和好奇心才能使我們擁有更多的財富,當時中國的鄭和下西洋要比哥倫布等還要早幾十年,而大明王朝僅僅是為了向世界宣揚天威,因而走上了閉關自守的道路。荷蘭這個國家好像除了商業利潤對政治毫無興趣,他們注重資本和商業超過一切,他們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聯合股份公司-東印度公司,壟斷了當時全球貿易的一半,憑借一系列現代金融和商業制度的創立,成為17世界的強國。無窮無盡的資本力量可以創造奇跡。英國的崛起說明了國家的興盛需要科技與文化的支持,法國和德國的崛起和失利則告訴我們一個國家不能僅僅依靠武力成為強國。
作為亞洲唯一躋身列強的國家,作為亞洲唯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日本的崛起和其它國家是不同的,它不像西班牙的勇猛冒險,不像英國式的工業革命,而是靠的學習和變革。俄羅斯的改革和日本類似,用歐洲的先進技術實現了自己富國強兵的目的。美國的崛起則告訴我們要尋求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大國崛起紀錄片觀后感5
1453年,奧斯曼帝國興起,滅掉了東羅馬帝國,西歐其他國家要發展必須開辟新航道。15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相繼開辟了新航路,拓展了人類的活動空間和范圍;另外,這一時期文藝復興運動興起(誕生了文藝史上的三顆星,但丁、彼得拉克和薄咖丘),喚醒了人類的覺醒,激發了積極進取和創造的精神,奠定了大國發展的基礎。
葡萄牙最早將歐洲、亞洲和非洲三大州連接在一起,是世界上首個殖民帝國,15-16世紀是葡萄牙的全盛時期。1297年葡萄牙從西班牙分離出來,成為歐洲第一個獨立的國家。由于當時鼠疫泛濫,葡萄牙人抵抗住了這次災難,人口急劇膨脹,但是由于國內缺乏生活必需品和對外交換的物資,社會動蕩不安。
當內部矛盾無法解決時,只好尋求對外擴張,由于地處大西洋沿岸,尋求海上擴張,組織遠航,與東方開展貿易(殖民侵略)是最好的選擇。
1415年,葡萄牙人向南航行,相繼占領北非摩洛哥,隨著航海勢力的發展,又占領了亞速爾群島等,并開始對這些群島進行殖民統治,攫取了大量物資,刺激了國內經濟發展。隨后又進入非洲西部海岸,到達非洲其他國家,大肆掠奪當地黃金。這一時期,葡萄牙王室看到了遠洋航行的商機,將其作為一項使命大力發展。
迪亞士帶著探險團隊,繼續向非洲西海岸航行。1487年,到達非洲最南端『風暴角』,迪亞士本想繼續航行,因為他們的目標是到達印度,與東方國家開展貿易,但是由于遠洋航行過程中損失慘重,船員們不同意迪亞士繼續探索,他只好帶著船隊原路返回。
其實當時,迪亞士已經找到了通往印度的新航線,在返回的路上他們將非洲的『風暴角』,重新命名為『好望角』(好望角巨浪洶涌,有6米以上的巨浪)。這段時期葡萄牙積累的航海資料圖為日后開辟印度新航線起到重要作用。
1497年,達伽馬率領船員橫穿印度洋,到達了印度,他們沒有想到印度如此繁華,在這個地方搶了許多香料,帶回國家的時候拍賣這些貨物所獲的費用是遠洋航海費用的60倍,從此國內供應的絲綢、香料不斷。達伽馬第一次開辟了從歐洲經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航路,葡萄牙人開始了在印度洋上的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