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圓明園觀后感五篇范文
看完一部經(jīng)典作品以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火燒圓明園觀后感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火燒圓明園觀后感【篇一】
1860年10月18日——我們應該銘記于心的日子,因為在歷史的篇章上,這是帝國主義火燒圓明園的日子。圓明園的毀滅,即見證了帝國主義的傷天害理,令人發(fā)指的罪證,也證明了那時清朝的腐敗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閉上眼睛,我好似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燒圓明園的場面,也看到了法國和英國這兩個強盜在肆無忌憚的犯著罪惡。我可以聽到他們在驕傲的笑著,笑著他們的勝利,笑著他們的偉大,笑著中國的腐敗。
其實,這段歷史是我最不愿意面對的歷史,因為它是中國歷史上的屈辱,也是作為每個中國人心底最疼的地方。我想,是個中國人。就一定仇恨妄自尊大,毫無避諱的燒殺搶掠的帝國主義吧!這不是我在夸大其詞,而是他們的做法真的不能不讓中國人氣憤,不能不讓全世界所茍同.
對于圓明園,我是心存驕傲的。不管它曾經(jīng)是否被帝國摧毀,也不管它現(xiàn)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說,它集我國幾千年優(yōu)秀造園藝術之大成,把我國古典園林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當年,凡目睹過其盛況的人,都說它確實是好。一些西方人,對中國園林刮目相看,也正是從圓明園開始的。總之,圓明園為我們這個文明古國贏得過榮譽,曾經(jīng)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在搶劫圓明園的時候,隨軍的神職人員在圓明園被焚毀前居然大言不慚地說:“都拿走吧,再過半小時,所有的東西都將被燒掉。這是拯救,而不是搶劫。”這是令中國人所憤怒的,我不知道他們?yōu)槭裁纯梢宰龅竭@么的自圓其說。
我想,圓明園的毀滅。不僅是令中國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類所嘆息的,也是歷史上的一大遺憾。我想,現(xiàn)在的英國和法國應該抱有抱歉之心了吧!畢竟他們的做法實在太過分,太可惡了!可是,網(wǎng)上的一條消息,徹底把我震撼了:對于圓明園一事,帝國中有的沒有記載,有的甚至是慶祝勝利之類言語。他們這般的自我吹噓,我真的被震撼了。他們難道不該覺得在圓明園一事上,他們的做法可恥之極嗎?沒有記載,這不是小人的做法嗎!敢做不敢當,這不是和當年日本對于二戰(zhàn)時的'殘暴行為不以承認的可恥做法一樣嗎!
法國著名歷史學家伯納·布立賽曾說過:圓明園劫難是中國歷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災難。他一直堅持自己的態(tài)度:對于歷史上所犯的錯誤和罪行,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
是呀!那畢竟已是歷史,是不可改變的。現(xiàn)在我們應該做的就是不要再讓這篇歷史在以后重演。我們要把這篇羞辱的歷史銘記于心。成為我們加油的指引標。歷史是不可改變的,它將永遠記錄在每一代的人心中。但是,它可以改變以后,改變將來我們的生活。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有責任為了以后中國美好的將來奮斗。從現(xiàn)在努力,為了新中國,為了歷史不再記錄像火燒圓明園這樣的屈辱史
火燒圓明園觀后感【篇二】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繞經(jīng)北京城東北郊直撲圓明園。
圓明園,一個令國人既自豪又痛惜的名字,曾經(jīng)讓多少人為之魂牽夢繞……
融中國古代藝術之精華,以園中之園的藝術手法,將詩情畫意融于千變?nèi)f化景象之中,經(jīng)過法國、八國聯(lián)軍的兩次洗劫,園中建筑被燒毀,文物被搶劫,奇跡和神話般的園林建筑,歷時一百五十余年,便毀于一旦……
槍支、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清軍不堪一擊,一面是大炮的狂轟濫炸,一面卻是皇帝的悠閑沐浴。
悲,清政府的腐朽無能;痛,民族的冷漠和衰落;恨,侵略者的野蠻和無恥,留給我們的,只是那一處處的斷壁殘巖,雜草叢生……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頁屈辱史;這一屈辱史,給每個中國人敲響了警鐘:落后就要挨打!也許,沒有那一頁屈辱史,我們中國人便不知道“落后就要挨打”這個道理,便會繼續(xù)昏庸,以使民族走向滅亡。
歷史,留給我們的慘痛教訓,也許喚醒了許多中國人。
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大悲劇。豪華壯觀的皇家園林——圓明園,往日的輝煌宮殿、參天古樹,都化為了灰燼……
被焚燒后的斷壁殘巖,向我們訴說著歷史。
如今的圓明園,只有幾根石柱,還屹立在那里。
它像一座紀念碑,記錄著英法聯(lián)軍摧殘中華文明的滔天罪行。
火燒圓明園觀后感【篇三】
暑假期間,電影頻道播放了許多愛國主義教育影片,這些影片以精彩的情節(jié)、感人的細節(jié)和深刻的內(nèi)容,留給我深思和啟迪。在這些影片中,讓我感受最深、感慨最多的是《火燒圓明園》這部電影。
《火燒圓明園》講述了十九世紀中葉發(fā)生在中國大地上的國恥。八國聯(lián)軍侵入中國,英法聯(lián)軍進逼北京,清王朝昏庸無能,咸豐帝置百姓安危于不顧,率嬪妃及大臣避居承德,英法聯(lián)軍仗著洋槍洋炮攻入北京城,這些驕橫野蠻的強盜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們將圓明園搶劫一空之后,為掩蓋滔天罪行,縱火焚毀了這座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
看著熊熊大火,我的心在悲哀,為清政府的無能悲哀,為失去中國人心中的天堂悲哀,為失去祖國的文化而悲哀。
看著熊熊大火,我的心就像油煎一樣,痛恨毀滅圓明園的強盜,痛恨毀滅圓明園的英法聯(lián)軍,痛恨使圓明園毀滅的腐敗無能的清政府。
看著熊熊大火,我恨不得沖上去把大火熄滅,恨不得把這些可恥可惡的強盜們趕出去,恨不得去問問清政府當時你們到哪里去了?可是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大火燒,燒,燒……這把火燒毀世界上建造時間最長的皇家園林,這把火燒毀了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園林,這把火燒毀了世界上建筑景觀最多的皇家園林。這把火燒毀了世界上最珍貴的皇家園林,這把火燒毀了……
我要問一問侵略者,你們憑什么在中國的土地上燒殺搶掠?你們憑什么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八道?你們憑什么……?現(xiàn)在我知道答案了:落后就要挨打。我們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我們清政府的閉關自守,我們清政府的驕傲自滿,讓我們中國成為了一個落后的國家,成為了一個任人欺凌的國家,成為了一個東亞病夫。
梁啟超曾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現(xiàn)在我知道,這把火可以燒毀舉世聞名的圓明園,卻燒不毀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燒不毀中華民族的仇恨,更燒不毀中國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做為少年的我們應該”加倍努力地學習真本領,長大以后為中國的繁榮昌盛、為保衛(wèi)自己的家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再也不讓任何侵略者踏進中國領土一步!
火燒圓明園觀后感【篇四】
今天讀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我在沉默。這是一種被刺痛后的沉默,內(nèi)心像在被火燃燒。大火連燒了三天三夜整個圓明園化為灰燼,那火燒圓明園的的一刻,我們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侵入我國北京,闖入圓明園,而慈禧太后帶著皇帝逃出了京城。英法聯(lián)軍瘋狂地搶奪、毀壞、火燒園中寶藏文物、古建筑,這幫侵略軍在中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滔天大罪。那是我們中國歷史上最悲哀最黑暗的歷史時期,是我們中國人應該永遠銘記的一段屈辱的歷史。
圓明園在沒有被英法聯(lián)軍燒毀以前,曾是那么輝煌燦爛: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村鄉(xiāng)野,圓明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造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寧的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等。還有許多景物是根據(jù)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瑤臺、武陵色……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筑,還有西洋景觀,漫步園內(nèi)猶如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景色,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可以說,她是中國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是我國建筑和文化的典范。不僅如此,圓明園中還珍藏著無數(shù)的無價之寶,更有極為罕見的歷史典籍和豐富珍藏的歷史文物、金銀珍寶、宋元陶瓷、歷史書畫等,堪稱人類文化的寶庫之一。可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闖進圓明園,瘋狂地進行搶劫,他們見物就搶,每個強盜都把口袋裝得滿滿的,更可惡的是將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打得粉碎……英法聯(lián)軍把圓明園洗劫一空之后,為了銷臟滅跡,掩蓋罪行,竟下令火燒她,大火足足燒了三天三夜,大地在顫抖,人們在哭泣,舉世聞名的圓明園從此變成了廢墟……
火燒圓明園觀后感【篇五】
“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洗劫,一個縱火,仿佛得勝之后,便可以行竊了……兩個得勝這,一個塞滿了腰包,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筐。他們手挽著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將受到歷史制裁的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祥。”以上這段文字是法國作家雨果在1861年寫的對英法兩軍行動的`氣憤。2010年,英國、法國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xié)會世界最大的兩個文物匪徒,英國、法國火燒圓明園同時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xié)會世界最大的文物覆滅罪惡。英法兩國發(fā)明了兩項無恥的世界之最。
圓明園最初是康熙賞給四子(即后來的雍正皇帝)的花園。“圓明園”是由康熙天子命名,并御書三字匾牌。“圓而入神,正人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雍正的如斯說明,可以說是封建統(tǒng)治階層標榜明君賢相的幻想尺度。圓明園自建園起,至1860年10月毀滅的之間近150年間,歷代皇帝都對其改建裝飾。例如,乾隆皇帝在位60年,對圓明園歲歲營構,日日修華,浚水移石,費銀千萬。除了對圓明園進行部分增建,改建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并入了綺春園。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圓明三園的格式基礎構成。嘉慶朝,重要對綺春園進行修理跟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合之一。道光朝時,國是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撒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擺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廢棄圓明園的改建和裝潢。因為它承載著一個封建王朝十三代帝王的幻想。
天朝上國,地大物博,百萬帶甲,萬里膏壤。這是對中國的實在寫照。而圓明園便是這泱泱大國的標記。圓明園的造價是多少,恐怕誰也說不清。它的范圍之大與它的神奇是咱們所有人都嘆為觀止。康乾盛世時,大清帝國領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財產(chǎn)。因而帝王們有資本為取悅一個本人愛好的女子為她樹立她喜歡的草原與建造。
帝國的危機,從滿清入關便已經(jīng)開始。在大清帝國占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財富時,統(tǒng)治者以此自居,以為中國事世界上最壯大的國家。他們目空所有,屢次謝絕與其余國家互通有無,視“科技”為玩物喪志的貨色,開端了閉關鎖國的時期。當清帝們大肆修造這座體現(xiàn)中國地大物博的亙古無匹的皇家園林時,他們?nèi)f萬沒想到就在此時西方國家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進步的產(chǎn)業(yè)革命,正在一步一步地超出中國。大英帝國把搶來的黃金白銀換成堅船利炮;法蘭西用無數(shù)財寶打造出一支舉世無雙的火槍軍隊;日本全國省吃儉用造“吉野號”,每一個國度都在整理自己的軍備,每一個民族都在打造自己的兵器。而滿清王朝卻對世界的變更毫無發(fā)覺,帝國的統(tǒng)治者在圓明園中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
那么大清帝國的遠景是可預感的,它注定要從綺麗的天國中墜落,這樣悲劇的運氣是無奈逃脫的!只管我是中國人,然而我必需否認做作生存法令是正確的(至少在很大范疇內(nèi),它是準確且實用的)。當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輕松叩開清國剛鎖上未幾的國門時,它證明了天然生存規(guī)律。事實證實,武力永遠是最強盛的力氣,對弱者來說,世界上是不存在情理,只有暴力。由于道理不是道德,道德是良心釀造,而道理卻能夠用暴力改寫。
圓明園終極滅絕了,實在我們在交戰(zhàn)之初的戰(zhàn)況便可知,5人的渺小代價擊敗帝國的三萬雄師,腐朽朝綱、散漫軍紀、落伍武器是決不可能禁止得了列強們從我們手里掠奪他們想要的東西。圓明園必須會毀。然而圓明園的滾滾烈火在很長一段時光仍沒能灼醒千百年來被孔孟之道所禁錮的國人的對抗與覺悟。雨果的話“我難以設想,擁有著近乎無限財富的中華,軍艦竟然是木質(zhì)的,槍炮居然比英國落后了一個世紀,國民居然無法吃飽穿暖。”無窮的苦艱,這就是中華民族。
圓明園毀了,這座積聚了中華千年文明的神奇的東方園林,就這么毀了!今天的我們只能在滿目瘡痍、斷壁殘垣中尋找那份失蹤的美妙。它的消滅,引起中國人乃至世界的悲嘆與可惜。它的斷壁殘骸仰天怒嘯,喚醒著中華民族。它提示我們牢記辱沒辛酸的歷史,鞭策我們發(fā)奮圖強。作為中國人,必需要以強大的實力來保衛(wèi)著我們這個古老的上等民族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