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逃出生天觀后感范文
《逃出生天》有不少主旋律的情節。只是導演彭順彭發兄弟在操作上,沒有強行插入硬宣傳,沒有極力宣揚個人英雄主義或是公共職能部門的努力,著力刻畫災難面前的眾生相,避免《逃出生天》成為“救災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影逃出生天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電影逃出生天觀后感范文1
今年國慶檔上映的大小影片中,其中有兩部對比非常強烈。一部是徐克導演的《狄仁杰之神都龍王》,另一部則是彭發、彭順兩兄弟執導的《逃出生天》。題材上,兩部片一古一今,相映成趣。視覺上,前者挑戰水下3D,后者更是打出了“真火真3D”的Slogan。兩強相較,真真是典型的“水火不容”。不過,單就接地氣這一環節而言,倒是后者更勝出一籌。因為,它講述的就是一個發生在當下廣州市內的火災故事。
大都市高樓大廈突然發生火災,無數人被困火海,命懸一線。此事看似遙遠,實則離我們很近。北京央視大褲衩起火、上海靜安區高層住宅大火等諸多意外事故想必至今仍令很多人記憶猶新。不過,能親眼目睹或經歷火災的畢竟是極少數人,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恐怕還是缺乏一定的直觀印象,而《逃出生天》的上映,不僅彌補了華語片現實題材中都市災難片的一個空白,更是借助3D這一先進電影技術讓我們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火災事故到底是怎樣一回事。而且也因為確實是“真火真3D”的拍攝,所以那些翻滾的濃煙、四散的火星及肆虐的火苗真真撲面而來,令人很快就能產生代入感,仿佛真的置身火場,和一眾主演們同呼吸、共命運。
另外,當火災真的發生時,該如何逃生,如何利用某些工具或地形自助及互助,此片更是給我們上了非常生動的一課。所謂“寓教于樂”,莫過于此。這對于長期生活在鋼筋水泥構筑的都市叢林里,平時只顧忙于生計而忽略遇險求生的常識及技能的我們來說,著實是除了觀影之外的特別收獲。
除了火災這一元素外,彭氏兄弟還非常善于因地制宜地利用衍生元素來設計更多更驚險的橋段。譬如在30層高臺讓人徒手沿著起重機支架逃命,單一兩個俯拍特寫鏡頭,在3D效果下就足以令人頭暈目眩,更別提導演還安排主演劉青云和馬浴柯上演高空失足求生戰了,那一幕,絕對能看得人手心冒汗、心驚膽顫!
如果說《逃出生天》中的火災逃生是在場面上震撼人心的話,那么主人公們在命懸一線時的即時反應則更是在人性上沖擊人的心靈是坐以待斃,還是奮勇求生?是自顧保命,還是舍己救人?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人性每分每秒都面臨著嚴峻考驗。其中,既不乏古天樂那般至情至性的熱血男兒,劉青云那般大公無私的冷面大叔,也不缺陳思成那般膽小怯懦的敬業醫生,李心潔那般母愛泛濫的善良人妻,更有馬浴柯那般喪心病狂的殺人搶劫犯若置身事外,我們或許還可以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對這些人肆意進行褒貶評判,但若反之,試問誰又能保證自己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問心無愧,對得起天地良心的?要知道,即便冷靜執拗如劉青云,若妻子因他先救助旁人而意外葬身火海,只怕他的后半生也一定會在無盡的愧疚中度過吧?
說到底,太多時候,不過是一念之差,而已。
電影逃出生天觀后感范文2
近日得空,無意看了一部免費電影《逃出生天》。影片通過廣州天河某商業大廈發生的一場重大火災,形象地展示了消防員兄弟與火災奮力相博的驚險場面,通過幾組家庭與簡單的人物關系,生動地刻畫了人性在面臨突發重大災難時做出的各種反應與客觀選擇。最終,智慧、團結一心凝結成一股神奇力量,在千鈞一發之際化險為夷,成功逃離漫漫火海。彰顯了中國消防人專業、睿智、冷靜、勇敢面對災難,積極主動樂觀地想辦法解決問題克服艱險和不畏困難的精神。
新時代,由各種安全引發的意外事故,導致群死群傷事件層出不窮。人們在享受高科技帶來愉悅與便利的同時,也背負著意外傷害的重大風險。自古以來就有“水火無情”的俗語流傳,有些大得災害,有時連高科技都束手無策無能為力。只有國家大力加強安全教育,人人重視日常安全,學會自我防護與基礎救治,就有可能避免不必要的災難損失。
影片主演由劉青云與古天樂扮演的消防世家兩兄弟與另外一對消防從業兩父子,他們對消防事業的熱愛與職責擔當,與他們密切相關的愛人與戀人、有過一面之緣的一家三口、一個在混亂之際為金錢喪失人格理智的鉆石店店員、一個愛財送命的金店老板、一個懦弱只求自保的小醫生,不同場景做出不同選擇擁有不同結局。正義感、使命感夾雜著普通人常有的公私選擇。通過一場生死經歷,使原有的情義進一步得到升華。
只有在面對生死、利益、危機時刻才能彰顯一個人的人性之本和人性之美。有人被利益熏心,只顧自己掙錢,鋌而走險,忽視大樓禁止堆放雜物和違禁化學品;有人在日常從業中麻痹大意,在機房重地丟下一枚煙頭,引發一場災難;有人火災發生后,冷靜沉著,正確地引導大眾出逃;有人在火災來臨之際,不顧個人生命,還在瘋狂攬金裝鉆石;有人見死不救,只求自身安危;有人頑強拼搏,用盡全身力氣;有人借機報復,奪仇人之命等等,親情、家庭、愛情、同伴等,不同階層不同角度,揭示了人性的復雜與多樣。睿智的消防員兄弟,從業始終堅守職業使命,用科學的操作規程和自身的過硬素質,逃過一場場驚心動魄的爆炸場面。
新時代,安全面臨新形勢新責任。密集都市圈、摩天大樓、一旦發生火災,逃生和救援也有一定難度。只有把日常安全部署到位,責任到人,堅決去掉僥幸心理,按規范管理,就能避免火災發生。另外,人們對消防常識和自我防護常識還需加強,一個是心理素質一個技能操作,從小學生就應該普及。
電影逃出生天觀后感范文3
《逃出生天》這部電影講述了__的一座大廈發生火災的故事。大廈起火是因為維修工人在地庫機房違規抽煙,煙頭沒有完全熄滅,飄落的火星引燃麻袋引發火災,再加上隔火層有租戶違規堆放化學藥品,導致火勢蔓延失控。
電影主角大軍和阿強是兩兄弟,哥哥大軍是消防隊隊長,接到報警后,他立即帶領消防隊員奔赴火災現場。曾經的消防員阿強現在是大廈里某消防器材公司的老板。面對這次突如其來的災難,兄弟兩人聯手合作,展開了生死大營救。他們利用自己專業的消防知識和技術,在茫茫火海中一次次與死神抗爭,奮不顧身地營救被困的人,終于帶領大家成功逃離火海并撲滅了大火。
電影中的火災場面非常震撼,我受到了很大的觸動。英勇的消防員不怕犧牲、冒死救災;貪婪的珠寶檢測工趁火打劫,最終還是沒有落得好下場;小女孩的爸爸在最后一刻為了救妻子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給我留下較深印象的是電影中的醫生,他在被熊熊大火包圍的時候看到一個無助的小女孩倒在地上,為了保命他沒有去救小女孩,侮辱了“白衣天使”的光榮稱號。后來,他良心發現,追悔莫及。當保安由于呼吸道不暢通,面臨生命危險時,醫生發揮救死扶傷的'精神,坦然面對隨時可能發生的死亡危險,冷靜、認真地幫他做完手術,救了保安的生命。走出火場后,他又顧不上休息,立即投入現場的搶救工作中。醫生這種知錯就改的精神值得我學習。
現實生活中,我也要多學習消防知識,從自我做起,注意防火安全,杜絕火災隱患。另外,要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電影逃出生天觀后感范文4
將人置身于災難之中,然后進行營救,具備戲份的先天性緊張、激烈。這種營救戲的看點則在于正反兩方面實打實的較量。人與人對抗的營救戰,如《拯救大兵瑞恩》、《逃離德黑蘭》等等,都是于感官刺激上非常耀眼的。當然,也存在人與自然的營救戰,如《泰坦尼克號》。這些電影,以人的死亡為達摩克利斯之劍,通過環環相扣的環節來展現人性的沖突與掙扎。從電影的可視性而言,這一類型的片子,擁有便利的先決條件。
如果說《泰坦尼克號》是以水葬的方式展示人性在死亡面前的恐怖、掙扎與超越的話,那劉青云、古天樂主演的這部電影《逃出生天》無疑是以火葬的方式承接了一個古老的電影命題。這一類型的電影,首先必須要以場面戲來還原災難現場,通過高度地還原來展示恐怖,最終通過恐怖的死亡意識來喚醒人在生命面前的高貴品質。
在電影的場面設計與特效制作上,《逃出生天》穩扎穩打,大有逼平好萊塢同等制作經費電影的趨勢。對烈火場面的還原,在一定程度上會給影迷造成窒息感。水葬悲情,火葬同樣虐心。該片的最大看點便是帶領影院觀眾進入一個烈火逃生的真實世界,雖然這個世界是以展示消防員的高大全形象為主旋律特色呈現的,但這絲毫不影響其成為中國至今為止最優秀的特效電影之一的影史地位了。
為配合緊張刺激的場面戲份更好的存在,《逃出生天》劇情在人物性格的設定上遵循了每個出場人物都帶有自身特點與性格弱點的創造模式。夫妻矛盾、兄弟矛盾、金錢矛盾、利己主義的矛盾沖突等,在這場火災中,集中于一個狹小的生存空間內呈現。在死亡面前,沒有超越金錢主義、利己主義的,因為自己的錯誤而推動了整個劇情的向前發展,同時也造就了無法逃脫死亡的悲劇命運。
電影《逃出生天》在處理反面人物的結局命運的手法上,簡練干脆,不拖泥帶水。偷鉆石且想著先人一步逃生的兩兄弟,一個高空墜落,一個葬身火海,免于“逃生后被繩之以法”的俗套劇情。冥冥中自有懲戒的啟示意義,未嘗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影像學展現。
在正面人物的性格沖突中,夫妻矛盾和兄弟矛盾,顯然讓位于生存對抗死亡的矛盾。劉青云飾演的消防員角色,以個人的犧牲主義換來全體的逃離火海,我們可以苛責主旋律對高大全形象的熱衷,但也不能忽略作為個人生命在死亡面前升起的俠義之心。這種犧牲精神,帶來整部電影對火葬的超越,與水葬的“泰坦尼克”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然,《泰坦尼克號》最終以死亡結束,用愛情來實現了生死之間的終極界限,而《逃出生天》則以未死來實現一種求生意志的堅定信念,缺少超越,但多了幾分對觀眾在火災面前被虐內心的撫慰。該部電影,人物性格的張力雖然不如《泰坦尼克號》,但也基本完成了對每一個出場人物的快速描摹,且應用讓觀眾目不暇接的災難轉場,來很好地提升了平均成績。
災難面前,自然會反思人性,但同時也會升起人對自身創造的科學技術的一種別味警惕。泰坦尼克號因其大而亡命深海,《逃出生天》的高樓也是因其高,而很難實現救援。該部電影,借用劉青云飾演的消防員之口,說出“樓越蓋越高,救援越來越難,總得有人種地,總得有人救援”的反思之語,算是很好地繼承了這種對科技的反思精神。
有場面,有人性,有反思,《逃出生天》給中國的災難電影帶來一個好的開局。
電影逃出生天觀后感范文5
災難片和科幻片一樣,是華語片領域的稀缺品種,其中災難片更是十年難得一遇(請無視《超強臺風》之類東東),即使技術最成熟的火災題材,嚴格來說也只有1996年的《十萬火急》。成龍那部《重案組》勉強可算半部,剩下無線電視劇《烈火雄心》,規模不大,夠不上災難。這幾部作品都是港產,大陸尚沒有此類嘗試,但是想象一下,大陸若拍火災大片,估計會出現領導高度重視、召開緊急會議、現場指揮若定、幸存者感恩戴德、政府表彰大會,為了襯托消防員機智英勇,生命財產的損失越小越好,最好能把火災扼殺在萌芽……得了,沒法看了。
所以最早聽聞《逃出生天》是部合拍片,我很是擔心,會不會出于某些荒唐的審核標準,把好端端一部災難救險片拍成上述那個情形。直到坐進影院,我慢慢放了心,影片雖然頌揚廣州消防局,還指名道姓的把火災放在一個真實的地址,卻并未有主旋律電影那些生硬造作的歌功頌德。其“港味”,是近年來合拍片里最濃的,這不僅僅有賴于一眾港星熟臉大唱主角,更因為無論從人物塑造、場景調度、劇作起承轉合,都看得出浸淫港片多年的彭氏兄弟的看家本領。也難怪,我早該想到,他們又不是第一次搞合拍片,如何在港產風味和合拍規則間取得均衡,他們早已輕車熟路。要不是消防車上的廣州字樣不時閃現,《逃出生天》完全能夠冠名《十萬火急2》,以一部純港片的面貌出現。
劉青云和古天樂在大銀幕上有過幾次交集?怕是資深港片迷也要扳一扳手指才能答上來。按理說,讓這對好基友演起親兄弟,別扭是難免的。好在影片要突出的是兩兄弟的性格相沖,以此鍛造張力。劉青云外冷內熱,恪守命令,處處職責當先,又不擅表達親情,觀眾和李心潔一樣,一開始多半覺得他冷漠無情,直到劫后余生時才能觸碰到他飽含人性的一面。古天樂更通曉人情,懂得變通,更像一個動作英雄,從西裝革履步下跑車的青年才俊,到身陷巨災重拾本領仗義救人的絕地悍將,有幾分漫畫大俠般的感染力和親和力。如此主角定位,也和兩人此前諸多銀幕形象重疊,常看港片的觀眾,大概會沉浸在這份熟悉感里,沖淡了兄弟關系帶來的些許不適應。更何況,兩人都長這么黑,倒也真有幾分兄弟相啦。
作為“首部華語3D災難大片”,技術上不會令人失望。3D是真3D,火舌灼人,煙霧彌漫,高空攀爬,地板塌陷,電梯驚魂,動作掌控力足夠,彭兄弟當年一鳴驚人時的功力猶在,景深也來助一把力。其實,真要毀掉什么標志性建筑,技術肯定不是問題,彭兄弟十多年前就在《見鬼》上演過城市災難。我相信他們預想過更壯觀的天際爆破、飛機遇難、大廈傾塌,只是囿于合拍片審查制度。可喜的是他們沒有被縛住手腳,借用了動作片持續新鮮感的技法,幾個驚險段落除開視覺沖擊力,更像一場場和觀眾的腦力比賽:開篇強調消防系統無懈可擊,巨災從何而生?眾人逃到隔火層,眼看大難已去,火魔從何侵入?大吊車逃生井然有序,怎樣再生枝節?消防公司里看似固若金湯,又從何處生出波瀾?誰都明白一馳之后必要一張,接下來要上演另一場人火大戰,智力的角力引發懸念,真相又多半叫人猜不到,避免了災難片炫耀特效之余易陷入的麻木可期。
有人說本片抄襲了韓國的《摩天樓》,此話真不知從何說起。兩片除了都是大廈火災題材,都是群戲(嚴格來說這幾乎是災難片標配),起火的緣由、逃生的路徑、遇襲的情狀、主要主角的聚散離合,到高潮處的大拯救策略,均沒有一處重合,甚至連兩座大廈的職能(公寓樓和寫字樓)都截然不一樣,非但沒有抄襲,反而就應是彭兄弟刻意回避《摩天樓》才對。而且《摩天樓》敘述權貴逃脫、窮人喪生、英雄壯烈捐軀,有針砭時弊的諷刺和一抹杯具氛圍,《逃出生天》重視家庭親情,令人厭惡的貪婪鬼遭報應不爽,雖有犧牲者,最終眾人也都能得到相應圓滿。觀察結尾逃生者的身份,有父子、母女、兄弟、夫妻和一個(疑似)單身漢,幾乎囊括了所有觀眾群身份,典型的'合家歡電影。我原本還擔心,彭兄弟會把多年拍鬼片的技巧用進災難片里,但實際上,除了第一個爆炸之外,既沒有一驚一乍的驚嚇,也沒有血肉模糊的駭人,在親情掛帥下,演奏了一段壯闊但不爆烈、殘酷中洋溢溫馨的英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