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電影觀后感作文600字
《勇士》這部經典影片獲得了師生們的一致點贊,它激勵著我們繼承并發揚老一輩革命家的光榮傳統和艱苦樸素的長征精神,為祖國的建設事業做出應有貢獻。那么你知道《勇士》的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勇士電影觀后感作文600字,希望你喜歡。
勇士電影觀后感作文600字1
作為紀念長征勝利的80周年革命大片,《勇士》的上映自然有著重大的意義,同時相較于現在五花八門的青春片和動輒超級英雄拯救地球的神片,《勇士》的革命精神和愛國主義價值觀的傳承對當下信仰缺失的中國社會不啻為一種醍醐灌頂的心靈震撼。現在的年輕人太需要當年戰爭歲月中的那種精神信念了,如今的我們之所以能如此安逸自在極盡享受之能事幸福生活在和平的土地上呼吸自由的空氣而不用擔心是否還能見到明天的太陽,這全靠革命先烈們英勇無畏的忘我犧牲換來的,如果沒有他們的艱苦奮斗和矢志不渝的信念,也許今天的你我將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民不聊生的苦難中哀鴻遍野。
所以作為中華兒女的一員,無論在任何時代都不能忘掉血與火的歲月中勇士們的慷慨悲歌和他們所書寫的偉大事跡。佛教中有“上報四重恩”的偈頌,其中有一條就叫作“國家恩”。革命先烈為了什么可以不顧一切投入血與火的抗爭,不就是為了國家的和平、民族的興盛嗎?有些影評人本著高人一籌的思想境界不經意間指摘著內戰的大不韙,打著和平主義的旗號反對內戰的諸多不仁不義,甚或舉出美國和韓國的一些影片作為佐證。對于這種觀點,我并無異議,但凡事都有例外,并不是所有的內戰都是非人道的,有些內戰是順勢而為,替天行道,比如“辛亥革命”,有些內戰則是迫不得已,比如“長征”。評價一段歷史應該客觀公正地評判,而不應該站在理想主義的制高點上進行論斷。
言歸正傳,回到電影本身上來。影片以1935年5月紅軍飛奪瀘定橋這一著名的真實革命歷史事件為原形,基本上真實演繹了當年紅軍勇士兩晝夜行軍320里、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全貌,較之80年代的老版電影《飛奪瀘定橋》更加身臨其境、震撼人心,加之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推波助瀾,各種場面的戰斗如叢林伏擊戰、搶攻戰、炮戰、群戰、對壘戰都呈現得格外壯觀,不僅子彈橫飛清晰可見,甚至濃濃炮火或偷襲的子彈的呼嘯都能讓人緊張得喘不過氣來,看著紅軍戰士在敵人的偷襲下無聲倒地,一陣無以抑制的悲哀便油然而生,很多戰士沒能跑完240里的山路就陸續口吐白沫累死在中途,更何況還有瓢潑的大雨和敵人的圍追堵截,這是多么不可思議的壯舉,也幾乎是不可能創造的奇跡,每一項都足以載入世界紀錄,每一項都值得全世界肅然起敬——這精神不分國界、不分種族、不分國籍,謹是對勇士發自內心的嘆服。
勇士電影觀后感作文600字2
今天早上看了電影《勇士》,我覺得雖然是以綜合格斗為題材的,但更多的是親情與人性,電影勇士觀后感。湯米和布蘭登是親兄弟,卻出生在不幸的家庭。父親是個優秀的拳擊手教練,卻有酗酒的惡習,經常打他們的母親,母親和湯米逃到外地,布蘭登卻為了愛情選擇留下,并且認為父親會繼續訓練他,但現實卻很失望。湯米和母親去了外地后生活得相當苦,最后母親病死他鄉,湯米也去了伊拉克參軍。布蘭登成為了一名物理老師,并且有一個很幸福的家庭。
布蘭登需要錢償還房貸,當時已是走投無路,觀后感《電影勇士觀后感》。湯米為了照顧最親密戰友的遺孀和兒子,也非常需要錢。當時斯巴達格斗賽的獎金是500萬美金,無疑是非常誘人的,兄弟兩因為不同的原因都參加了比賽。比賽剛開始有16個人,都是世界級的重量選手。我一直覺得布蘭登不夠強大,但看到他和比他強大很多的手候格斗時,看到她被別人打沒有反擊之力,我的整個心都揪起來了,但他總會在最關鍵的時候使出他特有的一招,用腿想辦法夾住對方,直到對方認輸。湯米剛好相反,他是力量型的,總是最快的速度達到對方。
比賽之前兄弟兩曾見過一面,湯米恨哥哥當初拋下他和母親,也恨父親曾經對母親所做的一切。最后一場是兄弟兩人的決斗,弟弟帶著對哥哥的恨意下手特別很,哥哥基本上處于挨打的狀態,到第二回合開始有轉機,哥哥用他慣有的一招弄傷了弟弟的肩膀,并且不斷地對弟弟道歉,勸弟弟放棄比賽,當他說出“Iloveyou”的時候,弟弟投降了,兄弟兩人多年的積怨也消除了。兩兄弟都是不到懸崖不勒馬的勇士,是什么讓他們如此感人,我相信,是在那一刻,我們都走進了他們的內心世界,看到了他們各自受傷的靈魂,卻依舊執著的站在那里的靈魂。在那一刻,雖然熒幕并沒有給出什么閃回的記憶,可是,我們腦中卻不斷閃現著他們各自苦難的記憶。
湯米原諒父親的過程也很感人,父親意識到了自己當年的錯誤,已經戒酒三年多,想彌補對兄弟兩曾經的傷害,卻不管怎么做都得不到他們的原諒,通過訓練師的接觸和比賽的整個過程,兄弟兩最后都原諒了父親。
結尾的音樂也將劇情推到了高潮,勇士不會被任何困難屈服,只會在愛和親情面前投降。影片遠比我描述的精彩,絕對值得一看!
勇士電影觀后感作文600字3
這周,我看了一個名叫《勇士》的電影,以前總聽說長征的事情,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看完后才明白了長征有多么感人、多么偉大,我被深深的吸引了。
1934年,蔣介石不顧日本軍國主義入侵東北三省,侵略我們中華民族的事實,依舊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對紅軍中央蘇區進行了五次大圍剿,在反圍剿失敗后,紅軍進行了戰略轉移,開始了人類歷史上震驚中外的壯舉——兩萬五千里長征。
整個長征的過程是那么的艱苦,沒有食物,沒有交通工具,物資極度匱乏,再加上惡劣的自然環境以及國民黨部隊的攔截追擊,但是紅軍戰士排除萬難,在毛主席的帶領下勇敢的浴血奮戰,經歷了無數場戰斗,爬雪山過草地,走了兩年的時間,終于到達了延安,取得了勝利。在整個長征的戰斗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飛奪瀘定橋”。
1935年5月,紅軍的先頭部隊強渡大渡河成功后,國民黨就調集了大量的兵力增援瀘定橋,企圖把紅軍的隊伍切開,但先頭部隊的戰士們用兩天的時間走了一百六十公里趕在敵人增援部隊的前面到達。而后續紅軍部隊組織了二十二名勇士的突擊隊,攀著只剩下鐵鏈的‘鐵索橋’,冒著對面橋頭堡敵人的槍林彈雨,匍匐前進,他們的身下大渡河水流湍急,一旦失手或受傷落入水中則必死無疑。但勇士們仍然冒著密集的炮火,勇敢頑強的向前沖,一個掉下去了,下一個沖上來,受傷的戰士在要掉下去那一刻還在向敵人射擊。
他們知道他們只能前進,在他們身后有毛主席,有黨中央,有千千萬萬個紅軍戰士。最后剩下的勇士們沖破了敵人在橋頭堡的火墻,沖進了瀘定城,和后續上來的紅軍戰士一起徹底消滅了國民黨的部隊。這次戰斗的勝利粉碎了蔣介石要把紅軍消滅在大渡河以南的企圖。為長征的勝利大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長征的路上象這樣的戰斗還少嗎?湘江戰役、強渡烏江、四渡赤水還有金沙江、臘子口。有多少紅軍戰士犧牲在戰場上;有多少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跡;有多少愛國志士拋頭顱灑熱血。
其實從一開始紅軍就勝利了,因為他是正義之師。紅軍深得民心、團結奮戰、保衛祖國。無論是大渡河還是金沙江;無論是爬雪山還是過草地;無論蔣介石的部隊有多少炮彈;也無論多么少的食物和多么惡劣的天氣。這一切都無法阻擋紅軍的步伐。
勇士們的偉大不僅僅是他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長征讓我們感到了正義的力量,長征忘我的大無畏精神和排除萬難勇往直前的氣魄深深的感動著我們每一代人。
勇士電影觀后感作文600字4
《勇士》講述的是紅軍長征中強渡大渡河這一段故事,以飛奪瀘定橋作為收尾。影片取名《勇士》,那么,何為勇士?勇士也會憤怒,會悲傷,會絕望,但他的與眾不同在于能保持理性,分析情況,用有限的條件,創造無限的可能。戰友犧牲?抹一抹眼淚接著前進。橋板被拆?用鐵鍋做的盾牌開辟出路來。一句”前進“的背后當然有恐懼,只是勇者知道害怕不會帶來任何好處,敵人就在身后,前進才能迎來希望,這份堅韌正是勇者的美學。勝利之后的從容淡定,總是令人向往,讓人以為這就是勇士該有的模樣,但勝利之前的血與淚才是成為勇士的必經之路。
震撼!最深刻的感受還是震撼!有血性,有黨性,《勇士》,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電影。 首先,就取景來說,很美,有竹林有動物有生氣,有石灘的氣勢磅礴,有大渡河的波浪滔天,從頭到尾滲透著中式紀錄片的大氣與意境,人物的面部表情以及細節掌握得十分到位。
其次,電影情感豐沛而多樣,使觀眾身臨其境,無論是神槍手老余與女兒的親情糾葛,還是紅軍哥哥與小女孩的戰場兄妹情誼,亦或是團長與戰士們之間的兄弟情義,都催人淚下,直擊人靈魂的最深處。然而最動我淚點的,還是中央軍炮手田生才與紅軍青年王冬宇的故事,紅軍小弟為了向炮手學習如何打炮,在炮手行進途中想要放棄的時候,選擇了背著炮手奔跑,只是為了學習打炮技能,然而,終是體力不支離開人世,這一打擊,讓炮手堅定了內心,為了紅軍奉獻自己,最終完成紅軍小弟的心愿。那一幕,看得我眼眶濕潤,心中酸澀卻不知如何言說。
最后,若是要說唯一有些不足的,就是某些鏡頭可能顯得有點刻意了,導致情感的抒發略有些生硬,但總體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值得群眾多遍品嘗欣賞。
勇士電影觀后感作文600字5
隨著紅十月的到來,也隨著抗戰紀念月的到來,抗戰、諜戰影視劇也陸續登場,其中不乏像《勇士》這樣的戰爭大戲。
戰爭動作大片《勇士》講述的是紅軍長征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故事。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是我在中學歷史課本上就學到的知識,但從影視影像上看到,《勇士》還是第一次。片中,紅四團官兵晝夜奔襲120公里后,在黃開湘團長(李東學)的帶領下,22名突擊隊敢死隊員,不顧槍林彈雨,冒著敵人的炮火,成功飛奪瀘定橋。
這是一次歷史的重溫,也是一次熱血的再沸。通過影像的還原和記錄,看過慘烈的戰爭場面,我,對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更加珍惜了!
《勇士》雖然是一部主旋律愛國主義教育大片,但在制作打造上,卻頗具商業氛圍,目的也是為了讓更多的觀眾走進影院,接受洗禮和教育。
《勇士》導演是寧海強,其最擅長的就是軍旅、軍事動作影視劇。之前的《彈道無痕》《百團大戰》《生死大營救》《中國兄弟連》等影視劇都是他的代表作。
編劇趙冬苓、趙寧宇也來頭不小。主要作品有人所共知的《紅高粱》《孔繁森》《趙氏孤兒》等。
《勇士》的槍炮、爆炸、動作戲份,在內地戰爭動作大片中,可謂打出了新高度,這離自然離不開動作指導羅禮賢的功勞。喜歡看動作片的觀眾,對羅禮賢一定不會陌生。早到吳宇森的《喋血雙雄》《喋血街頭》,再到成龍的《霹靂火》《超級警察》,再到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以及甄子丹的《特殊身份》,他的動作設計、飛車設計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為影片火爆的關鍵因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