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日夜電影觀后感2021年
抗疫紀錄片《武漢日夜》,以醫院重癥監護室醫護人員及病患為主線,以深夜運送孕婦的志愿者為輔線,展現與疫情抗爭、與死神決斗,這些“平凡人”不舍晝夜、不惜生死、守望相助、共克難關。那么你知道電影《武漢日夜》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武漢日夜電影觀后感2021年,希望你喜歡。
武漢日夜電影觀后感2021年1
1月6日,首部戰疫紀錄電影《武漢日夜》發布預告片,并開啟全面預售,影片以平實的語言講述了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900萬武漢人與來自全國各地醫療系統及其他行業的一線人員,一起打響武漢抗擊新冠疫情阻擊戰。影片以疫情最前沿醫院重癥監護室的醫護人員及病患為主線,以深夜孕婦運送志愿者為輔線,表現了平凡的醫護人員及百姓在疫情面前不舍晝夜、不惜生死、守望相助、攻克難關的感人至深的故事。
預告片結尾空曠的長江邊,銀色天空下綠燈亮起的鏡頭傳遞“蒼穹之下,生命之燈點亮”。提前觀影的閆少非、饒曙光、周黎明、史航、李紅、譚政、李鎮、賽人等百位影評人力薦這部“沒有一句話外音”的紀錄電影。
編劇史航表示,“《武漢日夜》找到了面對疫情題材的唯一正確的打開方式,誠懇,持重,周密,克制,這里的一日長逾百年。”影評人賽人認為“這是一部不需要評說的電影。每個人都有屬于他們的日與夜,每個人的日與夜都值得記錄。”多名女性影評人表達“無法平靜看完,完全不知道在下一個鏡頭里他的命運會是什么”。也有影評人覺得“鏡頭很克制,我看得也很平靜,但是聽到結尾周迅的主題曲《你真好》,我突然淚崩了。
《武漢日夜》的導演、編劇曹金玲曾參與編劇《我的早更女友》《在世界中心呼喚愛》《七十七天》,均獲得良好的口碑,2019年她導演的影片《莫爾道嘎》在開羅歌劇院舉行了盛大的世界首映,該片也是唯一入圍第42屆開羅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華語片。《武漢日夜》的剪輯指導由奧斯卡學院會員李博和曾提名奧斯卡金像獎的黃子墨共同擔當。聲音指導由李丹楓擔任,他曾以《白日焰火》《暴裂無聲》《地球最后的夜晚》獲得諸多音效類獎項。
著名音樂人常石磊為《武漢日夜》的音樂保駕護航,由他作曲的電影主題曲《你真好》一經上線,感動萬千網友。“你真好,你真好,太多的我也做不到,為你我要過得更好。”伴隨著電影人周迅的傾情獻唱,也讓廣大觀眾對這部紀錄電影更加充滿期待。
武漢日夜電影觀后感2021年2
《武漢日夜》呈現在觀眾面前的人物、畫面是最真實的,也是最打動我的,相信也能讓觀眾真切體會到這種真實的力量。
1月6日,首部戰疫紀錄電影《武漢日夜》發布預告片,并開啟全面預售。《武漢日夜》導演曹金玲說,她相信真實的力量。《武漢日夜》由1000多個小時的素材精煉而來,是30多個攝像師共同完成的,他們來自湖北廣播電視臺、武漢電視臺、《長江日報》等武漢媒體的攝影記者、攝影師。
曹金玲導演的上一部作品、環保題材的《莫爾道嘎》,入圍第42屆開羅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臨危受命”的她之所以扛起《武漢日夜》這部紀錄片的創作大旗,是因為她相信真實的力量比高超的電影技巧更容易留在觀眾心間。
曹金玲說,她接觸到這個紀錄片項目時已是4月底,拍攝工作基本完成,素材量非常大,多位攝影師從去年1月23日武漢暫時關閉離漢通道開始拍攝,涉及抗擊疫情的方方面面,有些畫面讓她深受觸動,她決心盡全力把這個紀錄電影做好。
《武漢日夜》基于2020年新冠疫情真實背景,展現患者、醫護人員、志愿者、下沉干部、社區居民等人物眾生相, 借助真實視角探尋普通人的不平凡,平實記錄平凡英雄的偉大之處。影片內容全部為2020年初武漢疫情期間拍攝的真實場景和人物,力求記錄疫情下,抗疫醫護和普通百姓最真實的生存和生活狀況。
武漢日夜電影觀后感2021年3
我們堅信,待到春暖花開,我們定可赴江城,共賞十里櫻花。
——題記
這個冬天有點冷
多年后,后人們提起:己亥末,庚子春,荊楚大疫,染者數萬,眾惶恐,舉國防,皆閉戶,道無車舟,萬巷空寂。
2019年的冬天,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從武漢席卷而來。本該是充滿歡聲笑語的春節,顯得格外寂寞。商場和電影院都關門了,街道上也空空蕩蕩的。
這個冬天有點暖
誰不愛惜自己的生命?誰不想與家人擁抱,共度新年?
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在人們慌張的逃離武漢時,堅定的走上通往武漢的路就,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17年前是您,抗擊非典護人民安全。您說:“把所有病危的病人送到我這里來。”17年后,還是您,84歲,親自掛帥出征,奔赴抗疫一線。您讓大家千萬不要去武漢,可您卻毅然地坐上通注武漢的列車。我仿佛看見您疲倦地靠在座位上,思索著如何幫助我們度過疫情。84歲,本該是安享晚年的年紀,可您卻堅定地領導三十萬白衣天使,走在抗疫第一線。是的,這是鐘南山院士。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是醫護人員們不顧危險,奔走在抗疫第一線。是警察,社區工作人員們為我們筑起生命的“防火墻”;是工人們用自己的努力與艱辛,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跡;14億中華兒女空前的團結。
魯迅說:“有一份熱,發一份光。”這個冬天有點暖,祖國的身影拂去了心里的不安,再沒有什么暗淡。
這個冬天藏著未來
所有陰霾之下都匿藏著柳暗花明的希望,希望的火苗于凍土之下熊熊燃燒;布衣之下流淌著滾燙的熱血,悄然凝聚著震撼人心的力量。
我看到,每天的新增確診病例在不斷的減少,康復的人越來越多,特效藥的研究也有了新的進展。這一刻,武漢沒有孤軍奮戰,他的背后是14億中華兒女;中國也沒有于孤軍奮戰,他的背后是整個世界。
我們堅信,待到看暖花開時,定可以再赴江城,共賞十里櫻花。
武漢日夜電影觀后感2021年4
疫情給我的感覺就好像天空中突現一片巨大無比的烏云,赫然籠罩在我們頭頂,來勢洶洶且久久不散,使每個人都猝不及防,但卻又不得不直面現實。深入疫情之中后我發現,這場“意外”不僅僅是“意外”,更是一場真正的人民戰爭,我們每個人都是戰士。在這場殘酷的全民阻擊戰中,中華兒女們的同心同德,成為了奪取全面勝利的最核心力量,在跨步走上抗“疫”一線之后,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這種力量的磅礴與偉大。
2018年,我以選調生的身份考入武漢市,分配于湖北武漢江夏區法泗街道辦事處,2020年是我在武漢工作的第三個年頭。今年春節后,2月7日,我結束14天的居家自我隔離,從河南回到武漢,下車后,站在空無一人的高鐵站臺旁邊,看著繼續南下列車的背影,想起臨行前父母的殷殷囑托:“記得做好防護!”不禁鼻子微酸,轉而昂頭走出車站。在站到這座城市天空下的一剎那,我發現天還是藍的,樹還是綠的,鳥兒的歌聲依然清脆……我回到了這座“英雄的城市”。我知道自己即將近距離地參與到疫情這場大考之中,與無數沖鋒在一線的戰士們并肩作戰,在一道道“必答題”面前,我也成為了“執筆者”之一。
回到街道,立即下村。當時全國疫情形勢十分嚴峻,武漢的疫情態勢正處于高位運行期,基層防控工作也在白熱化階段。村內正在緊張落實卡口建設、24小時值守,需要一絲不茍做到嚴防死守,牢牢把住人民群眾的“健康關口”;同時重點對村民們的日常需求、物資供應進行由點到面地全方位保障,搖身一變成為了人民群眾的“生活管家”;再者還要“兼職”成為一名宣傳員,及時向村民們解讀上級政策與規章制度,科普科學防疫知識,把出現的謠言扼殺在搖籃里,努力做一只在鄰里坊間傳遞戰“疫”信心的“小喇叭”。第一天下村時,聽村書記說,“村里的干部的年都是在村部里和卡點上過的,但沒有人有怨言,都在默默做事……”很多年輕人也主動加入到志愿服務隊伍中,成為了村里疫情防控中一道靚麗且堅固的特殊戰線。
2月22日,根據街道防疫工作安排,我當晚便前往并入住到街道設置的密接留觀隔離點內,成為“攻堅小分隊”的一員。隔離點由我街一所希望小學改造而成,基礎設施尚不完善,生活條件也有限,我在每天在做好對接上級防控指揮部進行數據報送之余,還要實時根據隔離群眾的需求來協調后勤物資保障,并配合同事照料入住人員的日常起居,有一家來得比較急,控制高血壓藥物忘在家里,便急忙幫助聯系取回;有一家娃娃需要做作業,屋內燈光不夠,便想辦法找來桌椅臺燈,照亮孩子的求知路……2月27日,隔離點中有三名成員檢測出核酸呈陽性,當即聯系醫院,送往城區安置治療。送走患者后,我們工作人員不約而同地笑著并互相鼓勵彼此,然后立即開始對轉出患者的房間進行消毒處理、床上用品更換等清潔工作,為下一名隔離人員的順利入住創造條件。在隔離點參與值守的十天內,我看到了大家伙快然的樂觀與動人的坦誠,感受到了暖心的溫情與堅定的信念,這十天的值守經歷,不亞于一段令人難忘的旅行,收獲的足以使我回味一生。
武漢日夜電影觀后感2021年5
武漢擬“火線”提拔10名戰疫干部,廣州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發展黨員70名,河南堅守抗疫一線的583名白衣戰士“火線”入黨……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醫護人員、基層干部、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中涌現出一大批先進分子,他們在戰疫最前線經受考驗、砥礪擔當,面向鮮紅黨旗浴火淬煉、砥礪初心,展現著新時代共產黨員的本色。
千錘百煉的鋼最硬,風吹雨打的松最挺。這次新冠疫情,傳播速度快,感染范圍廣,防控難度大。越是嚴峻的斗爭,越能考驗黨員的政治素質、黨性原則、初心使命。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以守護人民群眾生命為職責,以沖鋒在前、英勇奮戰為使命,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最緊張的時刻,許多黨員醫護人員、黨員基層工作者冒著常人無法承受的巨大風險和困難,扛起最危險、最艱巨的任務,經受住了“火線”檢驗,盡顯人民情懷和英雄本色。
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示:“對在斗爭一線表現突出的入黨積極分子,可火線發展入黨。”中共中央印發《關于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的通知》,提出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考察、識別、評價、使用干部的重要要求。開展“火線”提拔干部、“火線”吸納黨員工作,意義深遠,影響重大。這是充實干部隊伍和黨員隊伍、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必然要求,也能凝聚起先鋒示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證。
“火線”提拔、“火線”入黨,對黨員干部個人而言,是一種崇高的榮譽,也是一種巨大的鼓舞。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不管是于危難時搶救生命還是于細微處保障民生,不管是冒著風險靠前指揮調度還是辛勞工作日夜執勤站崗,一個個抗疫戰士,平日里便是崗位上的先鋒,在“火線”經受靈魂的洗禮和非凡的考驗,更見真心和信念,更顯忠誠與擔當,經過黨支部研究同意、上級黨組織批準,在嚴格把關之下,光榮地加入了黨組織,也為抗疫一線黨組織注入新的戰斗力量。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火線”提拔、“火線”入黨,形成了崇尚英雄、崇尚實干、崇尚奉獻的激勵導向,鼓舞更多信念堅定、為民服務、敢于擔當、勇于沖鋒的黨員干部涌現出來,在疫情防控一線形成了守初心、擔使命的戰斗熱潮。當前,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廣大黨員、干部需要像那些優秀共產黨員一樣,增強必勝之心,堅決防控疫情;增強責任之心,積極擔當作為;增強仁愛之心,紓解群眾憂難;增強謹慎之心,防范風險挑戰。9000萬黨員用行動展現初心使命、政治本色,凝聚14億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任何困難都難不住中國。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是一場大戰,更是一場大考。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黨旗飄揚;哪里最危險,哪里就有黨徽閃耀。廣大黨員干部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一定能在經受“火線”考驗中增強黨性、提升本領,努力創造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光榮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