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博物館的觀后感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觀眾培養自己的批判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其他觀眾的作品或場所。怎么寫好電影博物館的觀后感?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電影博物館的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電影博物館的觀后感篇1
溫州博物館是一所綜合性的地方博物館,創建于1958年,原址在江心嶼。20__年,位于世紀廣場西側的新館落成并正式對外開放。該館建筑面積26000平方米,館內展區總面積8000平方米。該館設有歷史館、書畫館、陶瓷館、自然館、工藝館等五個專題陳列。該館擁有文物2萬多件,有20個門類,而尤以陶瓷器、彩塑、書畫為特色。五月三號,我和瑞賢一起去參觀了溫州博物館。
買了票,我們進入展廳,就看見一樓大廳里的花崗巖壁面上懸掛著九幅中國傳統神話題材的銅雕壁畫:盤古開天、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精衛填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神農伏羲、燧人取火、大禹治水。這些浮雕都很漂亮,但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后羿射日了,這是一個很精彩的畫面:后羿身上背著箭袋,手里拿著箭弩和箭,眼睛專注地望向東方,準備把箭射向太陽。這些浮雕都表現出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大廳里有一個“孔子系列”的大型彩石玉雕,這個玉雕分為孔廟、孔子周游列國、孔子事跡圖、春滿神話州四部分。“孔子系列”是溫州已故工藝美術大師吳進德生前的扛鼎之作。“孔子系列”歷時三年,花費45000個工時,耗用黃金10斤,用玉10余噸。其中孔廟是我最欣賞的,它長6.3米,寬5.7米,高3.45米,它精仿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以岫巖玉為主要原料,底座是由花梨木精制而成的。它的每個細節都很講究,特別是雕刻,更是精益求精。來看“孔子系列”的人,沒有一個是不拍手叫好的。
聽導游說,整個系列是運用了圓雕、浮雕、透雕、鏤雕、線刻、陰刻、貼金、鑲嵌等多種技法。它在1997年被評為吉尼斯世界最大玉雕珍品,同年六月參加“北京全國首屆十大民間藝術家精品展。”1999年應邀前往昆明參展。它具有極高的藝術與收藏價值。我們在大廳里還看到了拋石機,蒙古軍就是靠它,攻下了久攻不下的襄陽城,因此又稱“襄陽炮”。
一樓大廳里還有個蒙古包,它的形狀是上圓錐下圓柱的,我正在外面看得入迷,這時,瑞賢提議去蒙古包里看一下,我們就進去了,里面有四根木柱,每根木柱上都刻著龍。還有三張茶幾,一張古代皇上坐的“龍椅”。墻壁上都“刻”著網格,還掛著成吉思汗的畫像。
我們還去歷史館和自然館里看了一下。歷史館主要分為公元前1的溫州大事記、近代的溫州大事記和當代的溫州大事記三個版塊,每個版塊都用梗概、人物事跡和出土文物,來說明我們溫州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五千年。
自然館有鳥類、禽獸、魚類、貝類等多個主題陳列,我們快要到出口的時候,忽然看見那里有五六頭恐龍,最后一只恐龍,它的頭時而伸高、時而降低,還發出巨大的響聲,讓我很害怕。
我們又走進了休閑吧,我們剛進大門,就看見里面有一個湖泊,湖泊里游著五彩斑斕的魚兒,湖中的假山石和噴泉,也成了一大亮點,
噴泉下雨般丁冬的聲音,讓人心曠神怡。
參觀完博物館后,想著參觀過的種.種情景,不僅發出感嘆:博物館不僅讓我們看到了許多平時看不到的東西,還讓我們有了很多樂趣。
電影博物館的觀后感篇2
浙江省博物館始建于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是浙江省內最大的集收藏、陳列、研究于一體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館藏文物達十萬余件,其中河姆渡文化的陶器、漆器、木器、骨器和象牙制品,良渚文化的玉器和絲織品;越國的青銅器,越窯、龍泉窯、南宋官窯等窯口的青瓷,會稽古銅鏡和湖州古銅鏡;明清浙籍書畫家的作品等,均為聞名遐邇的文化瑰寶。
浙江省博物館舊館址的一部分為江南著名藏書樓文瀾閣。1993年,浙江省博物館改擴建工程竣工,新館占地面積20400平方米,博物館里有幾個場館,分別是歷史文物館、青瓷館、書畫館、錢幣館、工藝館、禮品館、呂霞光藝術館、常書鴻美術館、明清家具館、精品館等十個展館。館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單體建筑和連廊組合而成,構成了“園中館,館中園”的獨特格局,樓閣亭榭,以長廊逶迤相連,掩映于湖光山色間,成為天堂杭州一處耀眼的文化新景點。
浙江省博物館舊名西湖博物館,1931年更名為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改稱浙江省博物館。該館原設歷史文化和自然科學兩大業務部門,1980年分出歷史部文物組,成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4年分出自然科學部,成立浙江省自然博物館。
浙江省博物館是浙江省內最大的集收藏、陳列、研究于一體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有關數據顯示,該館館藏文物十萬余件,其中一級品158件。藏品有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的人工栽培稻和漆碗;良渚文化的綢片和麻布;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各種青銅兵器、青銅農具、印紋陶和原始瓷;從東漢至明代各個青瓷窯系的一批標本;還有超多的古今書畫。不久我們參觀完了,便回家了。
電影博物館的觀后感篇3
杭州歷史博物館坐落于古木參天的吳山中麓糧道山18號,與城隍閣和清河坊古街近在咫尺,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近7000平方米,共設10個展廳,展館分正副兩樓,共有基本陳列廳8個,臨時展廳2個。
來到博物館門前,只見一塊巨大的石碑上刻著“杭州歷史博物館”七個大字,不仔細看,還會以為這是一個裝飾品呢!
杭州歷史博物館共分三層,我們首先來到了一樓展廳。一樓主要由原始社會——南北朝時期展廳、隋唐五代時期展廳、運河廳組成。一樓展廳中間,有一個用碧玉做的池子,一眼望去,很難發現池子里沒有水。這時,五代十國幾個墓葬的星象圖介紹吸引了我。一個電子盤上,可以顯示每個墓葬的星象圖。按下按鈕,音響里還會播出星象圖介紹。在觀看這些文物的同時,我也感嘆,我國古時的天文技術真發達。在一樓,還有五代越窯青瓷褐彩卷草紋蓋罐等許多瓷器。
接著,我們來到了二樓。二樓主要由兩宋時期展廳、元明清時期展廳、百年老店、臨時展廳組成。走在樓梯上就可以看見許多建筑物,這里布置了古代的模擬街景。走在模擬街景里,就像漫步在老街,兩邊都是筆莊、棉花店和茶館,真是幻影成像。這幻影成像展示了南宋杭州為都城時的繁華景象。在二樓還有胡雪巖故居,唐朝的黑釉缽,姚伯多兄弟造像碑,藍釉描金貫耳大瓶等。參觀了二樓,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呀!
然后,我們來到了三樓。三樓主要由郵票廳、書畫廳組成。郵票廳里的數字定位系統,使同學們十分興奮。我們把放大鏡移到郵票上,一按按鈕,電子顯示屏上就顯示出郵票的放大圖和相關的信息。在郵票廳里,有工業戰線上的'婦女,金魚,丹頂鶴等五顏六色的郵票。我在郵票廳里看到了不同國家,不同年代的郵票,豐富了我們的國際知識。
走進杭州歷史博物館,在領略優秀歷史文化底蘊的同時,也激蕩著精致和諧,大氣開放的新時代人文精神的回想。
電影博物館的觀后感篇4
五顏六色的顏料,構成了我那調色盤似的童年。紅色代表喜悅、灰色代表悲哀、綠色代表驚奇……正是這一種.種色彩的出現,使我時常回憶起那像按了錄像帶的后退鍵的往事。那天一大早,我隨著媽媽一同來到歷史博物館。車上有說有笑,好不開心!
這是我對博物館的憧憬度隨之上升。最后到了目的地!哇!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幢古香古色的三層建筑。金色的房頂,紫色的門窗,加上那飛翹著的房檐,顯得十分的典雅壯觀。歷史博物館分上下兩層。館內收藏了超多的古書、古畫、古瓷、古硯……充分的表現出了歷史博物館的長久歷史。“這次我可真是大飽眼福了!”我不緊不慢的自言自語道。
在一樓大展廳的正面墻上,掛著歷代名人像:有南宋理學家朱熹、有明代天文學家齊顏槐,還有中國的鐵道鼻祖詹天佑……畫像的左邊是一排展櫥,展櫥里擺放著一方方巧奪天工、形態萬千的硯臺,展櫥里還陳列著牙雕、石雕、木雕和各式各樣的玉器、陶器……我覺得最搞笑的要算一尊彩色的花鳥瓷瓶了。瓶上有幾枝藍色玫瑰和三五只黃鶯,栩栩如生。忽然背后傳來了一聲“多美阿!”的贊嘆。原先,媽媽正在欣賞一尊唐代菩薩像。媽媽拉著我的手,向我解釋著她對這尊雕塑的理解……媽媽說完后,我看看媽媽又看看雕塑,似懂非懂的點點頭,隨之也擠出“真美!”倆字。原先一尊雕塑蘊含著這么深刻得內涵。
看來我還真來對了,能夠欣賞到這么多的歷史文物,讓我的視覺細胞又來了一次沖擊。哈哈!你們也來參觀吧!
電影博物館的觀后感篇5
今天,我和父母去了上海博物館。一下車,博物館前八座宏偉的漢白玉雕像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博物館由方形底座和巨型穹頂組成,分為四層,各有特色。一樓是青銅博物館,二樓是陶瓷博物館,三樓是書畫博物館,四樓是貨幣博物館。
我們帶著有序的參觀團隊進入博物館大廳,首先來到青銅博物館。里面的青銅器令人眼花繚亂,達丁、西尊、黃丸等青銅器歷史悠久。達丁鑄造于公元前10世紀末,幾千年前,古人就能創造出如此精美圖案的宏偉青銅器,真是令人驚嘆!
參觀完青銅博物館后,我們來到了陶瓷博物館。我發現了兩件非常不同的瓷器。一種叫如潘瑤,是北宋時期的一種茶壺。它的質地很硬,直到現在都沒有磨損的痕跡。我覺得一定是古代無名藝人的心血。相反,大汶口文化中的黑陶空心高柄杯,質輕易碎,壁厚只有一毫米,故稱“蛋殼陶”。
看了這么多文物,我最喜歡的是青花瓷。雪白的瓷器上畫著藍龍。這些龍栩栩如生,有的光著頭,仿佛在找人比拼;有的兩條龍糾纏在一起,好像在打架;有的努力飛向天空,仿佛摘太陽……看著這些矯健的龍,不禁暗暗贊嘆古代藝術家豐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工藝。
一天飛逝而過,很快就離開了博物館。回頭看看身后的博物館,我深深地感覺到,中國的古代文物絕不是純粹的藝術品,而是時代的象征。青銅器、瓷器、雕塑、繪畫和書法沉淀了中國五千年的文明,訴說著歷史的滄桑。我為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感到驕傲!
電影博物館的觀后感篇6
放寒假了,為了緩解緊張的學習氣氛,放松一下我的心境,我和爸爸媽媽一齊來到北京看望我的哥哥。
到達北京的第二天早晨,哥哥帶我去參觀《中國軍事博物館》。那天,老天爺仿佛是不太高興一般,黑著臉刮著凜冽的北風,天氣干冷干冷的。我一出門,就和刺骨的北風撞了個滿懷,我不禁打了個冷戰。“哇塞,好一個透心涼啊!”我大聲地對哥哥說。刺骨的寒風似乎也壓制不住我喜悅的心境,我一路上說啊笑啊,不知不覺就到了今日的目的地——中國軍事博物館。
一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輛黑色的老牌紅旗轎車,它們分別是毛爺爺和朱爺爺所使用過的專車。車身黑亮亮的閃閃發光,款式雖然沒有此刻的轎車時髦,但也不失莊重和氣派。讓人看到它就能夠想象得到,它的主人必須是兩位了不起的偉人。
順著走道向里走,就更讓我們大開眼界了。我的左邊是一排老式的戰斗機,其中讓我記憶最深的是p-51野馬和079兩架戰斗機,別看它們的外表脆弱,但因為強大的攻擊力使其屢屢立下戰功。雖然他們已有很多年的歷史,但依然保存著昔日的光亮和榮譽的光芒。戰斗機的后面,是一排整齊的美式重機槍,還有山炮、迫擊炮、火箭炮和高射炮,這些大多是從小日本和國民黨手中繳獲的。
我的右邊排列著各種坦克和戰車,有超大笨重的美、蘇式的大型坦克和精致小巧日式的坦克,它們有的是蘇聯紅軍饋贈給我們的,但大多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英勇的八路軍、解放軍從敵人手中繳獲的。讓我最喜歡的坦克59式中型坦克和83式水陸坦克,我想,戰爭年代它們肯定為我們的軍隊立下了顯赫的戰功吧。
盡管一樓的軍械很精彩,可是二樓的軍刀和各種各樣槍支的展示,更令我興奮不已。我們沿著樓梯向上走,走廊兩旁的陳列柜里展示著各式各樣的軍刀和各種類型型號的槍支。左側主要陳列的是軍刀,大多是抗戰時期我軍繳獲日本鬼子的長、短軍刀和戰刀,它們款式精致做工十分精細,由此可見當時小日本的手工業還是很發達的。右側展示的是槍支,槍是主要的作戰工具,我的眼前越發的光亮了起來。陸續映入我眼簾的手槍、步槍、沖鋒槍、輕機槍、重機槍……“哇哇噻!”我的眼睛不夠用了,有我在電視上最熟悉的“王八盒子”、“三八大蓋”、“歪把子”等等。我盯著眼前的這些軍械,被那帥氣、霸氣、威嚴的“名槍們”給深深的吸引住了。我迫不及待的用我手中的照相機“啪嗒、啪嗒”使勁兒地拍著照……
時間過得真快啊!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中午,我和哥哥戀戀不舍的離開了軍事博物館。
人回到了家里,我的心我的腦仿佛依然還停留在軍事博物館的展廳內。我的腦海里像放電影一樣,來回翻轉著那精彩的一幕幕,我激動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我一向在想,那么多的老式武器,基本都是打仗時從敵人手中繳獲來的。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我們的祖國還很貧窮落后,沒有像樣的兵工廠,更沒有我們的軍工科技。打仗時所使用的武器,有些是蘇聯友軍支援我們的,更多一些是從敵人手里繳獲的。
能夠想象,當時偉大的中國人民是多么的英勇,多么的頑強。正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解放軍,他們英勇抗戰、不畏犧牲的精神,在武器物資極其缺乏的情景下,憑著對祖國的熱愛,對敵人的痛恨,用“小米加步槍”趕走了來勢洶洶的日本侵略者,打敗了武器精良的國民黨反動派。無數革命先烈用自我的鮮血很生命,捍衛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三大偉大戰役的最終勝利。
時過境遷,如今我們偉大祖國已不再是那個貧窮落后的弱國了。我們祖國的軍事科技在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們的軍工科學家們自我研制,我們自我的軍工企業制造武器裝備,“中國產”的新式武器,也在不斷的更新換代。一輩又一輩的中國人,用自我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建設著我們的家園;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國防科技人,進一步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為祖國國防科技的發展,為我們偉大的祖國能更加繁榮富強,在夜以繼日、嘔心瀝血的繼續奮斗著!他們辛勞的付出和辛勤汗水,換來了更高科技含量的軍工科技成果!
參觀了軍事博物館以后,我的內心很受感觸。小小的我,也是驕傲的中國人中的一員,在祖國媽媽強大的懷抱中,過著衣食無憂、平安幸福的生活。經過看到的、想到的和我深刻地感悟反思,我已經明白今后的我應當做些什么,應當怎樣樣去努力了!
電影博物館的觀后感篇7
今天我和同學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踏進了新疆博物館,初進博物館就被它氣勢磅礴的雄偉外觀所折服。
博物館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雄偉莊嚴,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物產豐富,可謂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我們是星期一去的,一個笑容燦爛的塔吉克解說員領著我們一行人對博物館進行了參觀。新疆博物館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石頭,看起來與平常的東西沒什么兩樣,但它卻是塔吉克人民勤勞智慧勇敢頑強的象征。解說員告訴我們它們過去曾經有著輝煌的歷史,它們是塔吉克人民那段悲壯的抵御外辱的歷史的見證,雖然我的腦子始終不能融入到那個神秘的世界,但石頭的歷史事跡足以使我震撼,另外我們還觀看了一些少數民族的工藝品和文物。博物館展品的布置與陳列極富想象力,分為各種不同的展區,有蒙古區,哈薩克區,塔吉克區及文物展區,還有一些絲毛麻織物、文書、木雕、泥塑傭像及紙本絹本人物,花鳥繪畫,具有斯基泰文化的青銅器,以及新疆各兄弟民族的服飾與工藝品構成的獨具一格的藏品特色,此外,還有部分古生物化石和古尸標本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新疆古墓中發現的古人類的遺體。由于時間關系,這次系統詳細的參觀了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古代書法藝術精品展,不禁感慨自治區的文化底蘊之博,物產資源之博,藝術內涵之博。新疆的歷史中填充著無數色彩繽紛的故事,承載著朝廷權威的皇家玉璽,記錄著世代變遷的竹簡,刻畫著滄海桑田的鐵器銅器,象征著雍容華貴的玉器古玩,還有留著戰爭疤痕的民間遺物,每一件都在給我們講述著自己說不完的經歷和史實。
參觀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我們還是依依不舍舍的站在大廳,有的照相,有的記錄,大家都認為這次團活動搞得非常有意義,不但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同時也讓我們對新疆的傳統文化有所了解,希望在今后我們團支部還能組織更多類似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