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電影觀后感范文
寫觀后感可以通過文字表達對作品或創作者的情感和態度。這里給大家分享萬能電影觀后感范文,方便大家寫萬能電影觀后感范文時參考。
萬能電影觀后感范文篇1
昨日是電影《唐山大地震》全球首映,我與家人朋友有幸觀看了此片,感覺震撼頗大。我是唐山人,經歷過那場地震災難(當時我八周歲,剛上小學二年級)。下面就以唐山一個普通百姓的角度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最讓人感動的是大災大難面前的親情!徐帆飾演的母親和張國強實驗的父親(以下省略簡稱母親、父親)在災難發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無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種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員演繹得絲絲入扣,絲毫看不出他們是在表演!在父親搶救孩子無果遇難后,面對“救姐姐還是救弟弟”,母親最后做出的痛苦抉擇過程,被徐帆演繹得真實、感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選擇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為母親,任何一個人都很難抉擇,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擇啊!震后奶奶、姑姑來唐山要帶方達回濟南,面臨骨肉分離,母親的無奈何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對母親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愛之情!
二是真實反映了人民軍隊的抗震救災中的巨大貢獻和犧牲。無論是唐山還是汶川,解放軍永遠沖在救災最前線,從分體現出人民軍隊戰爭時期是人民和平的保護神,災難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護神!
萬能電影觀后感范文篇2
今日,我看完《南京大屠殺》紀實片后,心境久久不能平靜,心中是憤怒,悲傷。
三十萬同胞,倒在日軍機槍的掃射下,倒在日軍一把把刺刀下,倒在空中落下的炸彈下。古老的南京城血流成河。你看,那扭曲的同胞的臉和驚慌失措的難民。你聽,那絕望的兒童的哭喊……尸臭和血腥彌漫了整個南京城,令人觸目驚心地殺戮在街頭巷尾進行著。我身臨其境般目睹這場慘無人道的屠殺。我的心在滴血。30萬多的同胞呀!尸體堆積的山處處血流成渠。硝煙彌漫在血色的空中,令人淚下。槍殺、活埋、刀砍……他們在肆意殘殺我們的同胞,那是中華民族遭受的浩劫。
過去的歷史是無法改寫的,那恥辱的一頁將永遠警醒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落后就要挨打。日本人曾狂妄地認為屠殺能夠征服一切,但中華民族的血沒有白流。你看,神六飛天,嫦娥探月;這一切都向世界證明了中華民族的強大。
南京大屠殺永遠是中國人不能忘記的國恥。為了不讓歷史重演,我們會努力學習,奮發圖強,強我中華!
萬能電影觀后感范文篇3
今天我們觀看了《七七事變》的愛國電影。我心中的感觸很大。
在這部影片中,我知道了日本人曾經侵略過中國。中國的老百姓深受其害,許多人離開妻子、兒女,上陣去抗日,可最總大部分人戰死沙場一去不回。
在日本剛開始攻擊我中國的百姓,占領我們的土地的時候,當時的領導人蔣介石認為日本是彈丸小國,不足以對他的統治造成威脅,堅持不抵抗的政策,而我們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主席認為應該全面反擊,導致了東北、華北等地的淪陷,就是因為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讓我們富饒的東北地區被占領了,東北人民淪為亡國奴。難道蔣介石口中的造不成任何威脅就是這個意思嗎?當看到這里,我心里仿佛生起千丈怒火,多少祖國的花朵在家園被一群外國人踐踏、踩踏,當時有一個場景,日本人教育自己的孩子說:"這是中國的饅頭,想吃的話就去攻打中國,因為那是我們的土地!"日本人的野心是何其之大?而這時的中國領導人蔣介石還沒反應過來,等到八年抗戰結束,已經有數不清的戰士死在戰地,像南京大屠殺中的,手無寸鐵的老百姓也沒能幸免,在這段時間里,涌現出很多愛國英雄人物拼命地抵抗,在這屈辱的歷史中寫下了一卷又一卷不朽的傳奇。
現在國家強大了,有了自衛的能力,而那些英雄卻沒有看到這激動人心的一幕,因為他們已經永遠永遠地長眠于地下了……
看完了影片,我想起了上個學期學過的一句話,"不忘國恥,振興中華"!以后,我要好好學習,為祖國出力,讓這樣屈辱的歷史不再重演!
萬能電影觀后感范文篇4
觀看《孤注一擲》后,感悟頗多。一是要恪守本心,腳踏實地。片尾中采訪網賭的受害者不少是看到他人的“奢靡生活”而希冀“快錢”,最后外債纏身,更有甚者走向極端,我們要踏踏實實工作和生活。二是要克己慎獨,靜心守拙。顧天之沉迷賭博,摧殘了自己的心理,傷害了親人,最終走向了毀滅。三是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犯罪集團里的很多人從最開始的逃跑反抗到后面的漠視退縮,忘記了自己的初衷,最終鐵窗落淚。
萬能電影觀后感范文篇5
“如果你有夢想,就要去捍衛它!”
這是影片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一句話。看完影片,心中有著太多感觸,因為我并不確定幸福是否會如約而至,但是我確定,如果我有夢想,如果我很勇敢的去追逐夢想,我也可以像影片中的主人克里斯一樣,在不經意間聽到幸福的敲門聲。
《當幸福來敲門》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克里斯·加德納正是現在著名的黑人投資專家。在他的身上,我們看見了來之不易的成功,當然也不能忽視生活給予他的種.種痛苦和挫折,但是,他透過痛苦和挫折告訴我們:夢想,什么時候來臨其實都不算太晚,只要我們還有力氣去追逐,我們也會有實現夢想的那一天。
影片中,克里斯由于貧困失業還不上銀行貸款而被銀行沒收房屋和車輛,妻子也離他而去,他帶著年幼的兒子生活。這是一段痛苦的生活:他住過出租的房屋、睡過地鐵衛生間、睡過列車的座椅、睡過政府救濟站,但他沒有尋求別人的幫助,沒有博取大家的同情,他仍帶著樂觀的心態去工作,希望通過努力去改變自己的困境,他沒有被現實所打敗,依然堅持著自己的夢想。還記得在電影中的一個片段,克里斯把自己僅有的錢借給了忘帶錢的上司打車,即使貧困潦倒到如此地步,他自己也從不忘記去幫助別人。面對自己艱難的境遇,他沒有怨天尤人,他用行動證明:當生活拋棄了我們,我們還有自己和那些從未放棄過的夢想!當我們處于困境、前途渺茫的時候,我們唯有記住責任,堅持夢想。
人生也是如此起起落落,生活也會給我們下絆子、上帝會給我們巨大的困難,但我們唯有不斷的努力,才會感到幸福!影片沒有華麗的臺詞,沒有鮮亮的服飾,卻總能觸碰到我們的內心,激起我們對夢想的渴望和對幸福的渴望。我們不要害怕困在路上,在路上才能看見夢想的回首,在路上才能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困難與挫折中還蘊藏著我們期待的未來,在路上才能看見幸福正在向你狂奔而來。
“叩、叩、叩……”
你聽見幸福的敲門聲了嗎?
萬能電影觀后感范文篇6
影片《辛德勒的名單》是大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于1993年拍攝的一部轟動世界的宏篇巨制。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是納粹黨黨員。他善于利用與納粹軍官的關系謀取最大的利潤。在被占的波蘭,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廠只使用猶太人。然而這些人得到了這份工作就等于得到了暫時的安全,作為戰爭的生產者而免受屠殺。然而納粹對猶太人殘酷的迫害使辛德勒越來越不滿。這時辛德勒只有一個想法,盡可能多的保護猶太人,使其免受奧斯威辛的死亡威脅。他制定了一份聲稱工廠正常運轉所必需的工人名單,通過賄賂納粹官員,使他們的一一幸存下來。他越來越受到了納粹的懷疑,但他每次都很機智地躲過了迫害,一如既往地冒著生命危險營救猶太人。
我覺得納粹簡直是太殘忍了!像瘋子一樣地迫害猶太人,可以說是不把猶太人當人:他們命令軍官把猶太人關到條件極差的集中營;有用的就留著干一些事,只要干的事稍微有一點點不好就會被殺死,甚好至這些軍官只要心情不就會亂殺人;那些老弱病殘的就更別說了,只有送到奧斯威辛就先把頭發剪了,再把他們毒死,最后用火燒掉。
我覺得辛德勒是一個好人,是一個有同情心的好人。也可以說是納粹黨里的`正常人。因為在戰爭這個殘酷的現實社會里,所有的人的人格都已經扭曲變形了。但是辛德勒沒有,他還是一個正常人,他還有人格,還有作為一個人的基本良知:剛剛開始他用猶太人是為了賺錢,因為猶太人是最便宜的勞工,當然人肯定有一點貪心;后來他良心發現納粹真的很壞、很殘忍、于是他就開始用錢救猶太人……
可見和平真的很可貴啊!我們應該盡力去維護它!
萬能電影觀后感范文篇7
震撼人心的自然風光,神秘的好望角,遼闊的野生動物園,南非是一個多彩繽紛的國度;早期的種族隔離政策、以及一直存在的種族歧視,讓南非也成為了一個黑白分明的國度。
第一位兩度獲得英國文學最高獎——布克獎的南非白人小說家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JohnMaxwellCoetzee),也是非洲第五位、南非第三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直用敏銳的目光洞察著南非漫長的種族隔離史所遺留下來的創傷記憶。他將殖民、反殖民的歷史主題與后現代的自由言說精神有機鏈接,將其融入到文字中,譜寫出了一系列鑲嵌在歷史與當下創傷和悲劇的故事。
同為南非人(現已入籍加拿大)的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NeillBlomkamp),其作品《第九區》的內容構思源自他年幼時在南非種族隔離時期的經歷,故事也影射了后種族隔離時代的南非依然存在的強制拆遷與種族驅逐等問題。
無論是生活在南非的何種人群,都無法避免地在這片璀璨的土地上,隨著歷史的車輪與種族斗爭的主題抗爭著,而隨著很多人一起的、長期的努力,這片地域已不再是黑白分明,開始趨于融和。在這其中,“自由斗士”納爾遜·羅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elsonRolihlahlaMandela),這位最著名的南非之子,這位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終其一生都在努力抗爭。
影片《曼德拉》根據1995年發表的曼德拉同名自傳改編,影片回憶了他的成長歷程,記錄了曼德拉由一名革命戰士變成了一名和平斗士,把一個嚴重種族分裂的國家變成平等和諧國度的全過程。我們也可以通過影片清楚地看到偏見是怎樣一步一步演變、擴大為仇恨乃至殺戮,而人類至今仍未根除的人種歧視。
影片所呈現的曼德拉首先是個平凡的黑人。對于他的政績沒有拔高地贊美,對于他的牢獄之苦也沒有過度煽情。作為公認的世界上具有杰出政治與民族調解才能的標志性人物,曼德拉因由長期不懈地與實行種族隔離政策的政府進行斗爭而聞名,但他并非一個好戰者。實際上,生性溫良、優雅堅定的他和他所做的戰斗,都是首先被當時政治環境逼迫極致所產生的反應。與此同時,為了民主事業的成功他同樣付出了昂貴的代價,如家人的生活少了他作為丈夫和兒子需要承擔的責任,孩子的成長缺失了他作為父親的陪伴,當然還包括27年的自由。
試圖在一部長約一百五十分鐘的電影里來展現曼德拉這個人、他的遭遇和他如何看待世界和仇敵,完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電影運用了猶如意識流一般的敘事手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從赤腳通山走的鄉村男孩開始講起,看他成為高呼自由萬歲的熱血青年律師;然后從反政府的武裝革命領袖,到落難被監禁、放逐及勞役,最終獲釋后促成了民主選舉的成功。影片在講述人物的成長、磨難坎坷的生命轉折之時,頗具意識流的風格,即便人物的成長是跳躍性的片段,但曼德拉的思想和精神特質始終如流水一般“流動”,沒有停滯和空白,也完全不受時間空間的束縛和客觀現實的制約,強調了現在與過去不可分割。
所以,貫徹此片的是曼德拉的精神所在,在這種精神上附著的,是面對人生種種境遇的堅忍、積極、優雅穩健的態度。在很多個鏡頭里,曼德拉的身體四周都有圈微弱的光。雖然這只是在拍攝的時候,演員背后也放置了照明設備而已。但這樣的人為設置并不突兀,因為無論從何種角度看來,曼德拉的的確確是一位充滿了光芒的偉人,他所擁有的智慧之光、和平之光,和那堅如磐石的信念之光。
萬能電影觀后感范文篇8
我屬于很難會被科幻電影打動的那類觀眾,但是《阿凡達》不僅打動了我,還讓我感受到一種靈異的能量,讓我這樣的凡人在哪怕短暫的時間內靈魂出竅,像影片中那位下肢癱瘓的男主角杰克一樣,得以從另一個星球人眼里審視自己所屬的人類。
在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盜天火送給人類,惹怒了主神。宙斯不僅將普羅米修斯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上被鷹啄食,并且聯合諸神打造了一位美女——潘多拉,讓她攜著一個裝滿災難的魔匣嫁給普羅米修斯的弟弟,在新婚之夜打開魔匣:瘟疫、嫉妒、罪惡、貪婪等種.種劣性充斥人間……潘多拉成了傳播災難的罪魁禍首。在卡梅隆導演的這部影片里,人類別有用心地將自己想要攻擊并占有的那個星球命名為“潘多拉”,無疑是給侵略賦予“正義”的名義。潘多拉星球=災星,既然是災星,便出師有名。
杰克當初之所以愿意替代死去的弟弟當一名“阿凡達戰士”,用真身的思維操縱作為間諜的“代身”去潘多拉星球歷險,是出于兩個自私的目的:一是人類的自私(掠奪外星球資源),二是個體的自私(獲得行走的能力)。然而,人類既要滿足自己膨脹的欲望,又虛偽地為其披上合法的外衣,甚至冒充神的名義。“阿凡達”在梵文中,意為“神在凡間的轉世化身”。
然而,當杰克來到潘多拉星球之后,卻發現這個被人類渲染為毒氣蒸騰、妖魔聚生的恐怖地方,其實是一個巨樹參天、山巒懸浮、湖泊棋布、植物斑斕、美麗無比的奇幻花園。那里的生物雖然面目猙獰、威力無比、脾氣可怕,但它們對杰克的攻擊只是因為寧靜被侵擾,與其說是攻擊,不如說是自衛,它們習慣了含羞草的掩護和夜色的靜謐。在雨林里居住的土著部落——納美人,雖然虎鼻豹眼、藍色皮膚、身材高大、奔跑如獸,但他們善良友好、團結互愛、恪守諾言、正直勇敢,并且有著與大自然通靈的本性,受到夏娃女神的庇護。沒過兩天,杰克就被部落人的真誠友好深深打動,并愛上了那位救過他性命并教給他語言和生存本領的首領女兒,并為成為部落的成員感到安全和溫暖。
我想,經過一系列讓人心驚肉跳的叢林歷險之后,我與電影院里的所有觀眾都和杰克一樣被潛移默化地“洗腦”,我們逐漸剔除了自己身上暴力的“獸性”,恢復了已在消費文明進程中正不斷喪失的溫暖“人性”。
影片里最讓我感動的場景之一,是杰克的身體在黑色的叢林里被閃著神異光芒的靈樹種子所包裹,那些種子就像輕盈飄浮的楊花柳絮,像在大海里浮游的透明海蜇,發著內源的光,傳遞著和諧的信息。部落首領的女兒就是因為看到一枚靈樹種子落到已經拉弓欲射的箭頭上,才沒有射殺不速之客,相反大戰群狼,救了他性命;她就是因為看到無數靈樹種子落到陌生人身上,她才相信了他,并決定將他帶回部落,不僅教她騎馬駕鳥,彎弓射箭,還帶他去看部落的神樹,與他在神樹下接吻交歡。
杰克愛上了納美人,也出賣了納美人。根據他提供的準確信息,人類的戰機和飛船來到這片和諧之地,展開殘酷的殺戮,炸斷了納美人棲居的巨樹,將茂盛的綠林變成一片火海和焦土。面對人類的殘暴,杰克毅然背叛了同類,在善良與正義的驅使下,他在“真身的所屬”與“化身的所屬”之間選擇了后者,他用人類抗爭的勇氣和智慧帶領從來沒有經歷過戰爭的納美人與人類決戰!在彩色的飛鳥與金屬的飛船之間,我們都將勝利的期待給了飛鳥,都將正義的支持給了弱者,都像杰克一樣義無反顧地背叛了人類。
這種背叛也是正義的審判,審判的是人類日益膨脹的霸道、殘忍、謊言與貪婪(唯我獨尊的霸道,無視生靈的殘忍,扮神裝圣的謊言,占有一切的貪婪)。我們借助杰克的眼睛看到了潘多拉魔匣里飛出的邪惡附體,意識到真正的潘多拉星球并不是我們所命名的那個,而是正在我們手中走向毀滅的地球!人類自稱是盜火者的后代——普羅米修斯的后代,但是我們卻用盜來的火在做些什么?普羅米修斯不怕遭到主神的懲罰而將天火偷到人間,是為給人類光明和溫暖,是為讓人類幸福地存活。而人類呢?卻將火變成摧毀自然、涂炭生靈的武器。背叛了普羅米修斯初衷的人類,還配稱自己是普羅米修斯的后代嗎?
說《阿凡達》表達了“保護環境”和“反對霸權”兩個主題,我一點不覺得是“拔高”。我恍然明白了自己以前為什么不愛看《未來世界》或《星球大戰》之類的科幻片,原因是我從骨子里抵抗人類日益強大的暴力傾向、占有欲望和缺少節制的征服野心。在那些片子里,人類永遠是扮演趾高氣揚、目無一切的征服者角色。而在《阿凡達》里,人類第一次戰勝了自我。影片的結尾,在靈樹之下,杰克的元神在納美人祈禱下從真身飛進了化身。當他突然睜眼的時候,我的心發出快樂的尖叫,無數的靈樹種子匯聚到一起,光芒萬丈。
我興奮地發現:膾炙人口的希臘神話在世代轉述的過程中發生了錯誤。傳說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為了拯救人類而偷偷放到魔匣底層的“希望”還沒有來得及飛出來,潘多拉就把盒子扣上了。事實并非如此,“希望”飛出來了,始終飄在我們周圍,只是我們肉眼沒有看到罷了。也許我們看到了,但是由于相信了誤傳,所以對它視而不見。
今晚,從電影院出來,走在夜色籠罩的街道,我看到了“希望”,并且聽到邁克杰克遜在納美人的星球上唱《拯救世界》。我相信許多人都跟我一樣看到了在空氣中飄舞、閃著熒光的靈樹的種子,相信許多人都跟我一樣感覺到越來越多的種子正落到自己身上。
萬能電影觀后感范文篇9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鎖寒。更喜岷山千里雪,紅軍過后盡開顏。”這首氣勢磅礴的片頭曲,將我帶進了《長征》這部電視連續劇。這部片子再現了萬里長征的艱難征途,一幅幅戰火紛飛的畫面,一個個感人肺腑的場景,令我熱血沸騰、激情澎湃。
1934年,蔣介石不顧日本軍國主義入侵東北三省,侵略我們中華民族的事實,依然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對紅軍中央蘇區進行第五次圍剿。由于蘇聯來的顧問李德和中央主要負責人博古的錯誤指揮,紅軍反圍剿失敗,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開始兩萬五千里長征。長征初期的錯誤指揮,使紅軍連連失利、損失慘重,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紅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率領部隊為紅軍殿后,等到大部隊撤退后,他們只剩下四五百人,待他們要撤退時,湘江已被封鎖,他們只能退回湘西打游擊。不料陳師長腹部中彈,他命令其他戰士撤退,自己來掩護,不幸被敵人抓住。在敵人抬著他去邀功的路上,陳師長把自己的腸子掏出來扯斷,最后壯烈犧牲,犧牲是他年僅29歲。紅軍這種寧可犧牲自我,保全集體的團隊精神使我感動至深、難以忘懷。
遵義會議后,毛澤東重新指揮紅軍作戰,局面才有所好轉。毛澤東指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過雪山草地,把蔣介石的幾十萬軍隊遠遠甩在后面。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飛奪瀘定橋”。1935年5月,紅軍在強渡大渡河成功后,國民黨調集大量兵力增援瀘定橋,企圖把紅軍的隊伍切開,但先頭部隊的戰士們用兩天的時間走了一百六十公里,趕在敵人增援部隊的前面到達。紅軍組織了二十二名勇士的突擊隊,攀著只剩下鐵鏈的“鐵索橋”,冒著對面橋頭堡敵人的槍林彈雨,匍匐前進。他們身下的大渡河水流湍急,一旦失手或受傷落入水中則必死無疑。但勇士們依然冒著密集的炮火,勇敢頑強的向前沖,一個掉下去,下一個沖上來,受傷的戰士在要掉下去那一刻還在向敵人射擊。勇士們沖破了敵人在橋頭堡的火墻,沖進了瀘定城,和后續上來的紅軍戰士一起消滅了國民黨的部隊。
紅軍過雪山草地異常艱難。央金山海拔四千多米高,終年積雪、空氣稀薄,翻越雪山時,為了躲避敵人的飛機轟炸,紅軍常常半夜起來爬山,許多紅軍戰士身上還穿著單衣,天上一會兒下著大雨,一會兒又下起大雪,有些戰士由于饑寒交迫走著走著就倒下去了。草地更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沼澤地不但有瘴氣、氣候惡劣、變化無常,不時還會遇到青草遮蓋的深水坑,稍不注意就會陷進去淹死。紅軍過草地時靠吃野菜和草根充饑,渴了喝沼澤中的積水,有些戰士不幸中毒,永遠長眠于草地上。作戰的疲勞、負傷的身體加上饑餓,使很多紅軍戰士體弱多病,不少戰士未能走出草地,一具具烈士的遺體成為明顯的路標。
經過一次次戰斗,沖破一次次包圍,克服一個個難關,英勇頑強的紅軍戰士終于到達了陜北,長征取得了最終勝利。在整個長征的368個日日夜夜里,他們一共爬過了18座崇山峻嶺,渡過了24條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個省份,占領過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個地方軍閥部隊的包圍,挺進和順利通過了6個不同的少數民族地區。沒有食物,沒有交通工具,物資極度匱乏,面對30萬武裝精良的敵人,在一個地球上最為險峻的地帶迂回穿插,最終征服了兩萬五千里的艱難險阻。
《長征》讓我領略了中國共產黨人豪情萬丈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感受到中國革命的波瀾壯闊和艱辛曲折,體會到我們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如今我們生活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創造的和平年代,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做為一名學生,我要用“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征服學習、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條條大河,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讀書,絕不能浪費光陰、虛度年華,要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