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電影狼圖騰觀后感
在寫觀后感的過程中,可以引用電影中的經典臺詞或引用他人的評論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和感受。如何才能寫出優秀的觀看電影狼圖騰觀后感?這里給大家分享觀看電影狼圖騰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觀看電影狼圖騰觀后感篇1
電影肯定和小說不同,其實小說中很多是心理描寫,還有大量游牧和農業文明對比的描寫,真要拍了,大概又有人要說“這是搞分裂!”
電影是要賺錢的,只有書迷的電影市場是失敗的。電影版《狼圖騰》是拍給全世界影迷看的,不僅僅是給書迷看。
其實整部電影相當不錯,特別是對于一些有過“下放”經驗的人來說,一些畫面和情節很熟悉。更多人,看電影就是為了眼睛快活,今天狼一出來就有人贊嘆“狼好漂亮呀!”當摔殺小狼情節出現時,全場倒吸冷氣聲不絕于耳。
想想也是,《狼圖騰》小說出版時間到現在已經隔了十好幾年,很多價值觀已經發現了改變。本身有些東西還是敏感話題,萬一拍了大概要給禁掉了。本來小說就是對人類破壞大自然的行為,進行反思。如今沙化、霧霾中的人們,更是身切感受到破壞大自然帶來的災難后果。現在草原鼠患嚴重,此片如果能喚起人們對狼的同情,讓狼重返草原,這也許才是作者真正希望的`結果。
小狼最終結局的改動,我認為沒有什么不好。如果讓小說最后的那個陳陣穿越回到小狼還活著的時候,他一定會把小狼放掉。要說現實中,我們不也開始治理環境了嗎?現在再虐殺動物,讓網友發現了,人肉罵死。多少,大家有點改變了,正如“死而復生”的小狼。
小說中的陳陣沒有了“再來一次”的機會,而現實中我們還有力挽狂瀾的希望。
觀看電影狼圖騰觀后感篇2
這是一本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史詩般小說,通過北京知青陣陣與楊克一行人到草原上去插隊,從對狼的無知到對狼的保護及至對狼投入情感的過程。
此書讓我看了有悲有喜,喜的是知青們在與狼的接觸中,不斷地認識狼,懂狼;悲的是結局草原狼從此銷聲匿跡,草原也因為狼打絕了而開始一點兒一點兒沙化.....生態失去了平衡。
千百年來,漢文化中存在太多對狼的誤解和偏見,畏狼如虎,憎狼為災,就連那做了壞事的人,也離不開狼字,什么“狼子野心、狼狽為奸、狼心狗肺”等等數不勝數,其實他們都不了解狼。
狼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比如說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成吉思汗,他那一身的文韜武略是模擬狼戰術而揣摩出來的,而在兩軍對壘中,更是把狼的特性發揮得淋漓盡致,成吉思汗的功圍、埋伏、打持久,基本上都無往不勝,從而早就了一代“天驕”,這與狡黠的狼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由此可以看出狼功不可沒。
蒙古人“拜狼”、“敬狼”,甚至作為民族的圖騰,表面上看似乎在遵循騰格里的指示,實際上他們比我們現代人更懂得什么叫生態平衡。
狼貪婪成性,但從不趕盡殺絕,狼的狡黠和智慧,以及它的軍事才能和頑強不屈的性格,狼對蒙古鐵騎的訓導和對草原生態的保護,這些種.種,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進步思考人類歷史中那些迄今為止懸置未解的一個個疑問:當年區區十幾萬鐵騎為什們能橫掃歐洲大陸?中華民族今日遼闊疆土由來的深層原因?歷史上究竟是華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還是游牧民族一次次為漢民族輸血才使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為什么中國馬背上的民族,從古至今不崇拜馬圖騰而信奉狼圖騰?中華文明從未中斷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國還存在著一個從未中斷的狼圖騰文化?
我喜歡《狼圖騰》,剛開始是被它的故事所吸引,再細細讀了幾遍,才領悟到書中的真正涵義,也豁然明白了老師贈書的用意。草原狼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學習它的智慧和頑強不屈的性格,學習狼圖騰的精神,尤其它對生態平衡的保護,狼尚能做到如此,何況我們人呢。我們在享受地球母親的贈予時,更需要保護她,尊敬她,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和自然和諧相處。
觀看電影狼圖騰觀后感篇3
不得不說,這是一部讓我感到十分震撼與感動的電影。
半蒙古語半漢語的不時交錯使用,讓我感覺是真的來到了內蒙古的大草原。一望無際的草原,清澈透明的天鵝湖,淳樸善良的蒙古人,還有,那勇敢、團結、殘酷且具有野性的草原之王——狼。
漸漸地,我就被情節所震撼到了:從掏狼窩摔狼崽到東邊來的蒙古人為了生活,挖陷阱讓狼上當,再到一槍一槍地把狼全部打死,領頭狼不停地跑了幾十公里,最后被活活累死……看到了這兒,我不禁潸然淚下,被深深地震撼到了。人與自然就應該是這樣的嗎?但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也是最精彩的還屬其中的一場狼與馬群的追逐戲。狼與馬激烈拼搏,生死一線,血脈賁張,馬群被屠戮之后,尸體像一個個冰雕一樣困在寒冷的湖面上,幾乎就是整部電影最具震撼感的場面。讓我看到了狼的合作,團結與拼搏,還有那只屬于草原之王的野性。這不禁讓我想到了陳陣私自養的小狼,還記得在搬遷時,小狼寧愿被勒死也不屈從,。我想這就是狼與生俱來的血性和傲氣,才得以幫助它們在惡劣的草原環境中生存下來。草原上之所以只有狼獨存,我想原因就在于此吧!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人與自然。狼,是草原生態平衡的守護者。我們不應該因為自己的貪婪與欲望,而殘忍地殺害他們,只是因為那狼心,狼爪,狼皮,能換錢!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現在,珍稀動物的數量正在與日俱減。我想,我們要做的就是尊重生態平衡。學習狼的精神,樹立自己內心真正的圖騰。
這一切的一切都在我腦海、心中留下了的痕跡,狼,狼圖騰,一個傳奇的神話。
觀看電影狼圖騰觀后感篇4
看過不少影片,一般看完之后沒有留下什么太深刻的印象。而今年寒假在家看《狼圖騰》,卻觸動了我的神經,像《狼圖騰》這樣讓人有所感觸、能引起人思考的影片不多。
有感1:《狼圖騰》中狼的團結勇敢機敏和草原上萬物和諧的關系,常常讓我覺得狼就是傳說中的人;而當人為了自己的一點眼前利益把草原上的精靈趕盡殺絕任意破壞自然的時候,那種貪婪兇殘本性暴露的時候,我往往是把人看成了傳說中的狼。這部大片三番五次地讓我把影片中的人與狼錯位。
有感2:世界上所有最偉大的文明,幾乎都誕生于一個民族從野蠻步入文明的時期,就是野蠻與文明各半的時期。孔子說“文質彬彬”,這個詞中的“質”本意就是野性,文質彬彬就是文明和野性各占一半,但被后人曲解了。
有感3:不管是傳說中的龍還是狼,其實都是野蠻時代的崇拜物,一個文明衰老不好,病態也不好,但它不是野性這些東西,而恰恰是現代文明規則的建立,是秩序、公平、公開的社會環境的追求,是對中國人那種陰謀文化的摒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有感4:一個人如何是年輕的,就是他還能對新鮮的世界,新鮮的知識感興趣,一個文明也是。眼睛去看新鮮的一切,就不會老,老是懷念過去,就會衰老。
《狼圖騰》中的狼雖然強勢、機靈等等,但我們不必去崇拜狼,做人要簡單一點,光明磊落一點,一身正氣多些,對自然界好奇心多一點,陰謀算計少一點,離現代文明規則就近一點,離衰老、病態遠了一點。
觀看電影狼圖騰觀后感篇5
以前,狼在我心中的形象一直不好,我把最惡最毒的人說成狼心狗肺,把欺負女人的人叫做大色狼,說最貪心的人是有狼子野心、把美帝國主義叫做野心狼,大人嚇唬孩子,就說狼來了……可是自從我看了《狼圖騰小狼小狼》這本書后狼在我心中的形象完全改變了。
這本書通過一個北京知青陳陣在蒙古的額侖草原跟隨著見多識廣的蒙古老人漸漸的對草原狼著了迷,讓他不停的探索狼的奧妙。在書中狼的自由獨立、強悍卓越、超常的智慧和才能、狼不屈不撓高貴的靈魂、狼堅不可摧的團體意識、狼的親情與友情、狼和草原萬物的關系……給我心靈強烈的震撼和感動。
學會向狼一樣堅不可摧的團體意識,這是我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獲了。
草原上,草原狼是團結的群隊。在狼生存的草原上,孤軍奮戰只會自取滅亡。群狼有組織、有紀律、有忍耐、有配合、,在頭狼的指揮下從容作戰。“狼群是集體作戰的,其中有一頭最大的狼,在墻外站起來,后爪蹬地、前爪撐地,用自己的身子給狼群當跳板。然后,其他的狼,從幾十步以外的地方沖上去,跳上大狼的背,再蹬著大狼的肩膀,一使勁就跳進了石圈,就想飛了進去了一樣。”從書中的描寫可以看出,狼的集體作戰攻勢銳不可擋,狼群在頭狼的統一指揮下,協同作戰、無往不利。在社會上,我們大家也應該學狼一樣有著團體意識,放棄自己的小利益,獲得大利益,比如班級里我們也應該團結。
狼所有的優點我都應該學習。
觀看電影狼圖騰觀后感篇6
五年級的暑假,我們一家來到一望無垠的內蒙古大草原——呼倫貝爾旅游。在那里,我充分感受了草原的溫和、浪漫的氣氛。但當我觀看完電影《狼圖騰》后,草原的另一面,又展現在我的眼前。
電影《狼圖騰》講述了草原的蒼涼、悲壯的一面。1967年來到錫林格勒盟的陳陣是一名下鄉知青,他發現了一頭小狼并撫養它長大。農場主任包順貴不給狼以任何生存空間,狼寧死不屈、機敏狡猾、團結一心,對付人類。野狼被趕盡殺絕后,陳陣把養大的小狼放歸山野,它成為了一匹真正的草原狼。
在整個大自然的體系中,最不可破壞的就是生態和食物鏈。如果食物鏈被破壞,從高等的人類到低等的小草都會遭到威脅。《狼圖騰》這個震撼人心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人因為食物和狼皮衣服的欲望,在一夜之間把所有凍死的黃羊抓去公社。狼和人一樣,也需要肉來充饑呀!狼群憤怒了,開始義無反顧地攻擊人們的羊群和馬群。可惡毒的包順貴一口咬定是狼群主動襲擊牧民們的財產,對狼開始了浩浩蕩蕩的圍剿。結果,這樣陰險的'行為,遭到了狼群的報復,人們的牲畜一天比一天地少。有一位老人說得好:“這是騰格里(老天)對人的懲罰呀!懲罰啊!”我一下子明白了,人,是不能妄圖踩踏大自然于腳下的,如果這樣,就會遭到大自然、動植物的狠狠地懲罰,后果不堪設想。
電影中的一段場景令我久久不能忘懷。在故事中,狼面對著一堵約三四米高的高墻,里面是渾身肥肉的小綿羊。有一些狼試圖用自己最大的力氣跳上墻壁,可是沒有用。這時,群狼之首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搭狼梯”。一只狼直立著身子,靠著墻壁,兩只狼從第一只狼的左臂和右臂“飛檐走壁”跳上去,以此類推,搭了三層“狼梯”后,八只狼成功地跳入羊群,瘋狂地吃著自己的戰果。等人們來到時,狼已經跑遠了。狼雖然被人們比喻壞人,但狼堅持不懈、機智勇敢、團結的崇高精神,比有些人都高尚!
草原,美麗又令人陶醉,粗曠又催人淚下。狼,磨牙吮血、殺牲如麻,卻勇敢機智、奮斗到底。這,難道不是狼的圖騰嗎?
觀看電影狼圖騰觀后感篇7
終于把《狼圖騰》看完了,感觸很深。在這本書中,我看到的,不僅是我們漢族人民怕狼的弱點,還有就是我們怕狼,所以打狼。而蒙古人民,因為他們天天與狼相處,所以有膽識、勇氣和那種嘎斯邁的精神。
中國的人民喜歡把狼訓成羊,而蒙古人民喜歡把狗訓成狼。著兩者的差別是多么的大啊!中國的人民讓畜生低聲下氣,蒙古的人民卻讓畜生斗氣高昂,之所以這樣,在我們的眼中,狼一文不值,羊卻抵過千狼。所以,我們從小就知道,狼陰險狡詐、生性險惡,羊卻聰明、勤奮;但事實并非如此。在《狼圖騰》這本書里,狼是團結、智慧的象征,羊卻是膽小如鼠、一味的逃亡而懶惰。而且狼那種渴望自由的想法震撼了每一個讀者。故事中的小狼,從陳陣把它抱回家的那一刻開始,就不停地尋找回歸狼群的機會,直到最后它終于為自由奮斗到終點。無論“我們”對它多好,它始終不領情,就算鐵鏈活活把自己勒死也不屈服。這種精神是多么的令我們震撼啊!
狼天性怕火、怕光、怕人,唯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這使我想到, 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和經受挫折的能力都很差。雖然我們的`時代什么都不缺,但我們缺少的是吃苦耐勞,缺少的是像狼一樣的性格和狼一樣的精神。
所以說我們人人都要剛強,人人都要有狼性,才能變成強者,如果一個人的身體里的全是“羊血”那將一事無成。
但愿我們新一代的人能重新補充補充身體里的“狼血”,雖然我們再也不可能像牧民那樣彪悍,但是我們一定要盡可能的磨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