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奇跡笨小孩的觀后感
觀后感可以幫助人們重新審視自己觀看的內容,從中得到新的靈感和看法,進而啟發人們的思考和創造力。寫電影奇跡笨小孩的觀后感有什么要注意的呢?這里給大家帶來電影奇跡笨小孩的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奇跡笨小孩的觀后感篇1
神仙在瀚海里撈到細針是本能,而奇跡是人創造的,尤其青睞于自強不息的人。這是我看完電影《奇跡·笨小孩》后最強烈的感想。
《奇跡·笨小孩》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年僅二十的景浩獨自帶著年幼的妹妹來到深圳生活,兄妹倆生活拮據卻溫馨。但好景不長,為了治療妹妹的先心病,景浩必須攢夠至少30萬手術費,這攢錢路上卻挫折連連。好不容易,他拼命爭取到了一個與大老板合作的機會——與其說是機會,不如說是一線曙光。可是他別無選擇,在時間與金錢的重壓下,他只能背水一戰。景浩開了個小廠,由于只開得起低薪,他招來的工人好像都不怎么靠譜。可正是這群看似不靠譜的人從工作生疏到逐漸熟練,從一盤散沙到同舟共濟,他們扛住了迎面而來的風雨,抵擋了接踵而至的災禍。最終,他們贏得了合作機會,景浩妹妹也手術成功。自此,好景常在。
景浩篳路藍縷時,有人笑他好高騖遠,有人勸他別冒險,可他毅然決然地選擇孤注一擲,放手一搏。他的地圖就像一張白紙,即使決定了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里。地圖是一張白紙,這固然令人喪氣。可也正因為是一張白紙,他才可以隨心所欲地繪制地圖,他的選擇權才能只屬于己,他的面前才有無限可能,他的結局才能取得成功!
每一段偉大的路上最初都布滿荊棘,每一個先賢都曾被視為移山的愚公。只有通往地獄的路,才鋪滿善意的鮮花,洋溢令人眼饞的安逸。困境搭配奮力拼搏,難道不是抵達夢想的最佳捷徑嗎?
上學期期中考,我科學考砸了。我對著慘不忍睹的成績單,邊傷心邊反省。此后,我端正了態度,上課認真聽講,下課積極完成作業。可盡管如此,我的模擬考試成績也并不理想。科學孔老師經常會拍拍我的頭,嘆息一聲:“嘉懿,又沒考起來。”我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但迫在眉睫的期末考使我沒空瞎想。都到這時候了,趕鴨子上架也要最后掙扎一下吧。抱著這種豁出去的心態,我打起12分精神學科學,晚上睡不著都會拿出科學書翻一翻。破天荒,期末考時我竟然拿了滿分。雖說這次試題簡單,但我仍是不敢相信,我甚至懷疑我的眼睛是假的,可再三確認得到肯定答復后,我的喜悅是真的。
這份喜悅,隱藏著我的淚水和汗水,歌頌著我面對困境不低頭的精神,書寫著我締造的奇跡!
哪怕命運是世界上最爛的編劇,我也要爭取做我自己人生最好的演員。哪怕命運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暴雨,我也要櫛風沐雨,砥礪前行!致敬新時代里每一個拼搏奮斗的你,我們都是奇跡的創造者。
電影奇跡笨小孩的觀后感篇2
索福克勒斯曾說:“人世間有許多奇跡,人比所有奇跡更神奇”何謂奇跡?又何以創就奇跡?《奇跡笨小孩》給出了一份答卷。
創于奇跡,系于努力。影片中景浩曾說:“只要我們努力,就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為此景浩夜以繼日的工作,白天冒著生命危險做高空清潔工作,晚上連夜拆解零件,至于伙食,就在工作時胡亂咽下幾個饅頭,將就生活,拼命工作。為此,才得奇跡之創,古往今來有數不勝數的仁人志士努力奮斗,如童第周路燈下讀書,齊白石掛角讀書,劉勰佛殿借讀,匡衡鑿壁偷光,車胤囊螢夜讀,孫康映雪讀書。也許會有人問:“為什么我們要努力?”對于有些人來說是,為了抵達心中的詩和遠方,也有的人是為了身上肩負的責任與擔當,而對于景浩來說,是為了妹妹的健康和成長。但無論如何,我們努力都是為了和世界的不確定性對抗,是為了讓你自己和愛的人過上更好的生活。然而現在社會早已不是大魚吃小魚的年代,而是快魚吃慢魚的年代,我們要做的,是在迅速發展變化的時代潮流卷席之時,努力奮斗,同時代前行。即使我們一無所有,但堅持本身就是意義。
創于奇跡,系于堅持。馮子賢曾說:“為學須剛與恒,不剛則隋隳,不恒則退。”何止于學乎?影片中景浩在妹妹危在旦夕之時卻籌錢不足,在花重金買貨后遭政策限制而滯貨,在租房被收后留宿工廠,在工廠被收后只得遣員工回家,帶傷上班卻慘遭辭退,生活的浪潮席卷而來,連路旁僅剩的野花也都掠過,好似將跌落深淵、沉入江海,如窒息一般,但景浩從未打退堂鼓,在沮喪失望與難過之后,他又收拾旗鼓,整裝待發,堅持不懈地與生活浪潮作戰對抗。不禁聯想起古今中外許多名人事跡,如達芬奇畫蛋,王羲之吃墨,吳吉昌培育棉花,愛迪生研究蓄電池,狄更斯堅持積累素材,才有他們奇跡事跡的流傳千古堅持是毅力,仿佛一輪熾熱不落的艷陽;堅持是靈魂,仿佛一群屹立不倒的山林。人世間紛紛擾擾,縱使前方刀山火海,荊棘叢生,我們依然在堅持不懈地前行,為了心中的理想與信念,為了身上肩負的責任與使命,為自己,也為這世界,為這一趟人生的不虛此行,為了那一個屬于我們的奇跡。你若堅持,定會發光。時間是所向披靡的武器,他能集腋成裘,也能去沙成塔,將人生的不可能都變成可能。
創于奇跡,系于腳踏實地。愛默生曾說:“我們對于真理所能表示的最大崇拜,就是要腳踏實地地去履行它。”劇中,苫布落下,露出堆方成山的手機配件,梁永城對景浩說:“愚公移山,山在這兒,就差愚公了。”“愚公”很快就位。盡管他們老弱病殘,各有缺陷,被社會遺忘在時代底層,但景浩豪不在意,他一個一個耐心培訓,悉心教導,他們從頭學起,堅持苦練,腳踏實地,也就是這樣一群落魄、不得志、卑微甚至不乏殘疾的小人物,在景浩的帶領下,各顯神通,各得其所,憑借愚公移山的精神腳踏實地,創造奇跡。所謂“大智若愚”,愚笨的后面其實藏著更大的智慧。古往今來,有史官求實殉職,陳才茂貿唯才是舉,齊白石畫芭蕉,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李時珍收錄《本草綱目》,才得奇跡事跡流傳千古。而當下,時代發展太快,很多人著急著收獲名利,四下尋找捷徑,而景浩一行人用拙樸平實的方式讓大家相信:腳踏實地才是最快的捷徑。沒有無緣無故的強大,也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這個世界上本就不存在這所謂捷徑,捷徑所換來的都只是虛無與飄渺。唯有腳踏實地才能創造奇跡。
創于奇跡,系于團結協作。孫權曾說:“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劇中景浩的工廠被收回后,他癱坐在長椅上,似無顏面對滿心歡喜到來的員工們,但他們在得知實情后,卻體諒道不急著收工資,自己愿意將產品帶回家獨立完成工作,替景浩分擔工作。他們原本是被隨意“丟棄”在角落里的邊緣人,幸與景浩結識,重拾自身價值。他們不是千里馬,景浩也不是伯樂,將它們聯系在一起的,早已不是金錢名利,而是集體的溫暖與真情。為了再次拾起自身價值,為了守護這份溫情,他們全力以赴,各司其職,才得以創就奇跡。展望古今中外,有不少仁人志士為此,郭子儀李光弼團結對敵,維勒與李比希親密無間,馬克思與恩格斯互助合作,抗戰當前國共合作,才得奇跡事跡流傳千古。誰若認為自己是圣人,是埋沒了的天才,誰若與集體脫離,誰的.命運就要悲哀。集體什么時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兩腳站得很穩。在這個風險與挑戰并存的社會,踽踽獨行似隨風飄落的蓬草,無處歸依。團結協作不僅能讓我們心靈有所歸依,更能讓我們積極擁抱挑戰,突破自我,創造奇跡。
我們都是這個社會的“笨小孩”,但我們同樣也能創造奇跡。影片中景浩尚未完成學業,無權無勢,稚氣未脫,被招攬的員工也是一群老弱病殘,他們是被社會遺忘的邊緣人:耳朵壞了的,判過幾年刑的,網吧混日子的,腿部殘疾的…不被認可,不被關注,沒有價值,生活的壓力稍大一點就可能壓倒他們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老人們在上工前說了一句:“工資給點就行”。這不是慫,是內心忐忑彷徨,也是被時代拋棄在身后的無奈與倔強。他們只是眾生中的一員,但也試圖在眾生中盡力為人。事實殘酷,無法否認無論哪里都存在著弱肉強食,歧視鏈無處不在。但也正是這一群“笨小孩”帶著各自的缺陷,眾志成城,創造奇跡,取得輝煌。這個社會猶如達爾文所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們都是擁有各自不完美的“笨小孩”但即便如此,我們依然堅持努力,為了夢想不顧所有,勇敢面對挫折與挑戰,不斷向陽奔跑,以善感化,以愛包容,創造屬于我們的奇跡。
銀河依舊空蕩,宇宙尚未飽和,每個“笨小孩”都可以成為星星,創造奇跡,照亮人間。致敬新時代里每一個拼搏奮斗的你,我們都是奇跡的創造者。
電影奇跡笨小孩的觀后感篇3
成功的路上必定是坎坷的,需要我們自己不斷地去努力探索,去不斷拼搏去爭取機會,也學會創造更多的機會,為自己向前進。
一名叫作景浩的年輕人,父母都不幸的離開了人世,他只能和他六歲的妹妹相依為命,為了供妹妹讀書,生活,景浩不得不放棄學業,做手機維修工,靠微薄的收入養家糊口。但妹妹的心臟病必須要在8歲前做手術,手術費至少30萬元。昂貴的手術費,為他們本身就艱難困苦的日子雪上加霜。
僅有2年的時中間,手機維修更不可能在2年賺夠30萬。為了妹妹,景浩只能另尋出路。他的朋友向他介紹了一筆買賣,有一批部分零件問題的手機,現在可以賣給他,這樣以來,他如果可以維修好手機,向外出售翻新機,就可以賺到足夠的手術費。
可正當他以為他能賺一筆大錢時,國家開始打壓翻新機,售賣翻新機在一夜之間成為了一件違法的事,完美的計劃徹底泡湯。無奈之下,他只好想盡辦法聯合其它公司,想要做一條手機零件的產業鏈。
經過他的不斷爭取,終于展開了合作,可這次”沒有定金,且零件合格率必須達到85%,還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零件拆卸。時間緊,任務重,景浩想盡一切辦法招來人,并一步一步地教員工拆卸手機零件。可事情并非一帆風順,由于擺脫不了貧窮的困境,房租成了問題,手機也差點被做非法煉金的人偷走。拖欠了整整2個月的租金,他們也被迫趕出了租的那件小屋。
經過馬不停蹄地趕工,終于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任務。下一步做的,就是通過檢測。大家都提著一口氣,經過檢測,零件合格率高達87%。這一次,他們不僅一下子賺足了手術費用,還又簽訂了一份2年500萬的`合同,景浩的創業之路也看到了希望。在20__年,所有人共同努力下,景浩創業成功。
景浩的創業之路,歷經了千辛萬苦,無數次的失敗,無數次的爭取,才獲得了最后的成功。他為了爭取一次合作機會,為了和合作人坐上同一班車,三十分鐘趕往了火車站,一路上摔壞了摩托車,還被來來往往的車輛撞倒,頭破血流,才爭取來了機會。
每一次成功,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奮斗,成長路上的絆腳石會阻礙我們的去路,但只要我們能夠勇往直前,總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電影奇跡笨小孩的觀后感篇4
如果有一天,有一個可以在40天內賺夠80萬的機會,你會不會去拼一把?贏了,以后的人生自然風光無限。反之,輸了,將萬劫不復,背上沉重的債務。想必很大部分人都會望而卻步吧。
為了在妹妹8歲前,湊夠錢做手術,景浩擱淺了大學的學業,取而代之的是工作賺錢、交房租、接送妹妹、做飯。長兄如父,他每次出現在鏡頭里,除了憔悴還是憔悴。
景浩為了爭取十分鐘的談話時間,超速騎摩托車摔了一跤,闖紅綠燈又被撞,趕上了趙總的高鐵,最后換來的只是沒有定金的口頭承諾,并且拆除后的零件合格率要在85%以上。但他愿意做那個愚公移山的人。
他沒有資金,工人們也只能招到一些老弱病殘。有兼職的車間主任梁永誠,因工廠防護不足導致失聰的單親媽媽汪春梅,剛出獄的憂郁拳手張龍豪,“網吧大神”張超與劉恒志,退休的鐘表匠鐘偉。因為汪春梅的上訴,遭到一群小混混不停的打擊報復。當他們公開動手打女人,廠長包括所有的老弱病殘齊上陣,和他們展開了一場肉搏之戰。最后以拳手以一敵十的身手,個個都被打趴下了。拳手因為英雄救美,也收獲了一份愛情。
白天干著擦玻璃的高風險活,晚上回到家,因為拖欠房租,被房東換了鎖,無家可歸。帶著妹妹睡在廠房里,屋漏偏逢連夜雨,一群人還要偷他的貨,他上了他們的車,拿命去搏,導致兩根手指骨折,擦玻璃的活丟了。離交工還有兩周,廠房的房租交不了,他們又沒了場地,也沒錢再發工資。他冒著臺風,希望趙總能給他提供一點定金支持,結果仍然是奢望。水能覆舟亦能載舟,每個工人都愿意在家獨立拆手機零件,共渡難關。最后合格率87%,趙總又提出加續兩年500萬的合作,而這次,有定金。
景浩給妹妹做了手術,開創了通訊事業,也完成了學業,其他幾個合伙人也都收獲了功成名就。汪春梅幫助了更多像她一樣的弱勢群體;拳手教會了很多學員也收留了更多流浪狗;老鐘為更多的老人提供公寓;劉志恒與張超合開了七家連鎖網吧。
看到最后,才明白,所謂奇跡,只不過是外人眼中的奇跡,但對當事人來說,不過是拼盡全力,外加一些外界的幫助,與一點運氣。
這不是奇跡,而是付出足夠的代價,以強大的意志力與執行力,貫徹到底的努力與行動,最后產生的結果。
電影奇跡笨小孩的觀后感篇5
這部影片講述的故事簡單而又平凡,但在主人公景浩慘淡的一生中,書寫了輝煌的一筆,濃墨重彩。哪怕孤注一擲,也未曾放棄一絲僅存的希望。他與妹妹景彤就像兩顆星星,彼此照耀著對方,在充斥著陰霾的生活中熠熠生輝。
本部影片講述了20歲的景浩因年幼的.妹妹景彤患有先心病而籌錢。一個一個噩耗接踵而至,逐漸將他打入深淵,他賭上了身家性命,帶領著一群人殺出了一條血路,治好了妹妹的病,功成名就。
“笨”小孩景浩創造出了一個奇跡。在弱肉強食的社會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景浩一路跌跌撞撞,曾被房東趕出家門,被公司總經理輕視,為搶回貨物奮不顧身,摔傷手指仍前赴后繼地工作。曾有人唾棄過他,但也有人為他披心相付,赤誠相待。有人在景浩原本便困苦的生活中火上澆油,自然也有人雪中送炭。好景工廠的人來自各行各業,照顧老人的梁叔,修表的鐘爺,失聰的汪春梅,收養流浪狗的拳王,網吧的追風少年……盡管生活艱難困苦,但仍在危難時刻向廠長景浩伸以援手,共同創造出了一番奇跡。時代不停更迭,高樓大廈不斷新建。景浩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場景在腦海中揮之不去,人們噓寒問暖,商販四處叫賣,那是系統永遠看不到的景色,是萬家燈火,是喧囂人間。
景浩經歷了摧枯拉朽的臺風,但在風雨過后終究見到了色彩斑斕的彩虹。景浩與陪他一起奮斗的朋友完成了他們的夢想,就像在現實中的我們。堆積如山的試卷,層出不窮的難題,數以萬計的知識,一切的一切,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我們無法透過學習看到盡頭,在迷茫之中奔跑。三年一次的中考,這是一場長途旅行。有的人步履蹣跚,勉強走完了這一程;有的人橫沖直撞,一撞便摔進了深淵;也有的人穩扎穩打,功成名就,金榜題名。我曾自詡聰明,在學習上用自己的小手段,耍小聰明。不認真聽課,不好好背書。寒暑假的渾噩度日,開學時的漫不經心。期中考的屢屢失利,期末考的大幅下滑。直到那一刻,我才明白,我們都是笨小孩。我們也曾像景浩那般碰過壁,在某一條道路上跌倒過,但是哪怕遍體鱗傷,滿目瘡痍,他都始終不渝地爬起來。期中考的成績像一把利刃,深深刺痛了我。我被成績按壓在地上,狠狠地打了一巴掌,我開始掙扎,開始反抗,一頭扎進書海中。在這場長途跋涉中,我們都是笨小孩,但我堅信,只要我們拼搏奮斗,我們都是奇跡的創造者,彼方尚有榮光在。
正如景浩所說,“好景常在”。
電影奇跡笨小孩的觀后感篇6
大年初一,女兒要去看電影,想想好久沒有一起去了,于是就買了兩張優惠票,帶她去看。原以為是偶像劇,主演是易烊千璽,因為我對明星不了解,所以帶著敷衍的心情,但沒成想,居然讓我有了共鳴。
易烊千璽在里面扮演一個照顧有先天性心臟病妹妹的大哥哥——景浩,而他的母親也是因為先天性心臟病早已撒手人寰,父親更是一個拋棄家人獨走他鄉的人。讓景浩犯愁的是,他的妹妹必須在8歲前接受心臟手術,那可是付出三十多萬的,對于一個剛滿二十歲,身為手機維修工來說,無異于天價。
景浩一邊要送妹妹上學,一邊在他租賃的小小手機維修間里,給人賣力地維修手機,可算去租賃、吃喝、租房(兄妹住的小房子)費用,根本沒有錢去治病。景浩當時是很頭疼,一個上大學年齡的人,突然面對了世界上最難得一切,無疑有些手足無措。
景浩的父親,可以拋棄家人,可他不能。于是他就要一個人扛起家中一切,他沒有時間怨天尤人,沒有心情讓自己悶悶不樂,沒有條件讓自己訴說艱難。他學著和家境優越的中年人那樣,規劃著未來。
這就要孤獨地承受著一切,即便傾訴,妹妹也不懂;鄰居也不關心;維修手機的客戶更是不可能看來一眼。
世上,有很多人是孤獨的,為數更多的是無奈,但也有主動的接受,比如景浩,此類就令人肅然起敬。
景浩覺得突然有了機會。一個欠他三千元(大概是)的朋友,給他攬了一個活兒:一堆意大利質檢不合格的手機,要準備當做廢品被收購,但可以出價格八萬買下。景浩認為在當時情況下,山寨機和翻新機都很有市場,所以他可以買下翻新。于是買下,明明一個賺幾十萬的機會,但是不久,因為清查市場翻新和山寨機器,所以這堆貨,就砸在手里。
景浩感覺無比沉重,但他又敏銳發現了一個商機,也就是外國流行的手機零件拆解回收,國內暫時沒有。
景浩幾經努力,堵住了手機企業的一個部門經理,可是這個碩士畢業的經理壓根就看不起這個手機維修工,說他是好高騖遠的打工仔。景浩發現這個不可一世的經理,卻對一個老者畢恭畢敬,于是就跟那位老者說起了自己的構想,老者說自己趕時間坐火車,于是景浩就買了一張火車票,在一番拼命追趕后,趕上了火車。那個老者就是公司的趙總,于是在火車上,望著這個20歲的年輕人,趙總有些惺惺相惜,答應給他一個機會,在沒有定金的情況下,景浩的手機零件質檢通過率必須達到85%。
景浩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他沒得選擇。他沒有廠房,就讓鄰居大爺幫他找了幾個集裝箱組成的廠房;沒有員工,就找了幾個在人力市場上沒有人要的;為了工廠運行,他找了一個高樓外墻施工的活兒。
他努力教會了所有員工,原本以為生活會順利下去,但是各種問題紛至沓來。運營資金越來越難掙,他的房租都連續幾個月沒交了,直至被人鎖門,迫不得已去找那個欠他錢的人,卻發現當初借錢說是給母親治病的朋友,確實借錢去賭錢了,在他宿舍里,也只找到極少的.一點錢,勉強在鄰居大爺的幫助下,拿出了行李,搬進了廠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景浩白天干外墻,晚上加班干拆解零件,于是夜里睡熟了。妹妹提醒他聽到聲音了,景浩出去一看,原來是有人來偷那些手機了。景浩奮不顧身爬上車,跟那些小偷打起來了,結果雙雙掉下車,小偷當場暈死,景浩兩個手指折了。拿回手機,可景浩的外墻沒法干了,因為之前有個人帶傷上去摔死了,景浩徹底沒了運營基金,車間也被老板收回。
景浩此刻孤獨到了極點,他背負的壓力,根本無法訴說,即便訴說,他身邊的人又能怎么樣?
工人們卻被他感動,一起決定工資以后再算,而且把剩余的活,帶回家去做,甚至發動朋友們一起做。
自助者,天助!
所有的零件都已拆解,送去了車間質檢,最終結果出來了,質檢結果高于原定目標兩個百分點。
在面對趙總宣布結果的那一瞬間,景浩有些沉默,甚至在趙總宣布繼續簽約兩年的一個五百萬項目時,景浩所有的委屈都涌上心頭,那些心臟病治療金,工人培訓,車間廠房等,哪項不是自己辛苦淘來的?千言萬語,景浩只說了一句:這個項目,能付定金嗎?
沉默才是最大的痛苦,千言萬語何人解?世人只看結果,成敗論英雄。所以,成功后的景浩,應該明白了,解釋、訴說,原本都是無用的。
失敗了,說了有啥用?成功了,說了又有啥用?
上學時,讀柏楊的《中國人史綱》,這種感受進一步加強。要說王安石那個時代,北宋確實是積貧積弱了,所以人都束手無策,所有人也不想改變現狀,司馬光尤其反對變法。可王安石,仍舊一意孤行下去,他沒法解釋,也不必解釋。變法的內容,是相當天才級的水準,光是龐大的預算計算水準,那也是當今世界才能解決的。于是,他的變法必須失敗,因為那些不理解,也不想理解的人,決不允許成功,否則就會凸顯出其他人的無能。
天才,注定是孤獨的。多少年后,我讀到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一句話,才豁然開朗:要么孤獨,要么庸俗。
叔本華認為,華橫溢之人,是不可能一堆人聚集的,他不需要,因為他的思想能理解的人不多,他也注定得一知己就足矣,或者根本沒有朋友。他頭腦冷靜,富有遠見,根本不要一群庸俗的腦袋為他出謀劃策。而那些喜歡聚集的人,無非就是用一群不完善的腦袋,抱團取暖而已了。
要么孤獨,要么庸俗。
電影奇跡笨小孩的觀后感篇7
大年初四,我與女兒看了場電影——《奇跡·笨小孩》,觀影過程中,我與女兒都被電影惹哭了。被電影感動之后,我告訴孩子,奇跡的背后是努力不放棄。
孩子,有想過嗎?如果你是景浩,或者像他一樣經歷那么多艱難時刻,你能堅持到什么地步?
電影的主角景浩,才20歲。媽媽病逝,爸爸拋妻棄子不知所蹤,留下一個剛上小學的妹妹靠他撫養。妹妹還有先天性心臟病,醫生每見一次就提醒要趕緊籌錢做手術。片中有好多個瞬間,我都以為景浩會放棄,不再苦苦掙扎,比如一邊是被房東催著要租金的窘迫,一邊是如天文數字般的30萬高額手術費;開摩托車追趙總高鐵時被迎面而來的車撞倒;又比如臺風過后,看到工廠一片狼藉;為墊付工廠工人的工資,他鋌而走險,白天化作“蜘蛛人”賺錢養工廠的工人……他工作中倒了就再爬起來,哪怕渾身是傷,也毫不畏懼。
面對強大的壓力,任何一個小小的意外和困難,都足以讓普通人崩潰抓狂,甚至放棄,從此一蹶不振。可景浩沒有,在每一個千鈞一發的關鍵時刻,他總能挺過來,就算摔倒在地滿身是傷,被人無情對待無處可去,他都不想放棄,因為只有堅持,妹妹的手術費才有50%的可能。正因如此,他的付出被人認可,妹妹也順利完成手術,“奇跡”終于發生了。
孩子,看到這個故事,媽媽再一次相信:機會永遠留給從不放棄的人。就算前路再難,有些苦,忍過去就能海闊天空。
每一個能創造奇跡的“笨小孩”,也許沒有過人的天資,也許不是學霸,但只要你相信自己,勇敢地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堅持、努力、不放棄,終會有天道酬勤的一天,最終會看到成功的曙光,在不遠處大放異彩。
電影奇跡笨小孩的觀后感篇8
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南方熱土深圳,逆轉人生的拼搏傳奇故事。父棄妻女,母親早亡的20歲大學生景浩,帶著因患遺傳性先心臟病的6歲半妹妹景彤來到深圳打拼。眼看還有一年半就無法挽救妹妹生命的景浩,孤注一擲,賭上了他的一切在,這過程中他與時間賽跑,與命運斗爭,在經歷無數困難、感受無數溫情之后,終于,皇天不負苦心人,他挽救了妹妹,完成了學業,實現了夢想。
景浩,20歲的小伙,正當青春年華,卻擔起了超出一般人的責任。為了妹妹的手術費,先是做翻新機市場,市場倒閉后,貨全砸在了手里。不甘心的景浩又找經理找老總,苦口婆心的勸說他們開發新市場—電子元件。為了見到趙總,他堵車飆車,奔跑著追趕,終于被他打動了,接受了他的請求。之后,景浩開始找員工、找廠子,為了養活整個廠子,他還鋌而走險給自己找了一份額外的工作—高空清潔工。與此同時,員工們一起互幫互助共同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慢慢的一起開始步入正軌,但災難再次降臨。一群非法煉金的人來強行帶走了這批手機,景浩歷經千辛萬苦好容易才奪回手機,卻因打斗中損傷3、4指而失去了養活廠子的工作。善良的人總會有回報,景浩的努力與堅持,贏得了大家的尊重,大家動員了鄰里鄉親來幫忙,一起度過了這最后的難關。最終,在大家們的不懈努力下,按時完工,并且通過了質檢。
在這個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就是妹妹,與其說她被哥哥養著,倒不如說她在支撐著哥哥活下去,奮斗下去。她總是在哥哥最累,最苦的時候安慰他,對他說:“哥哥,你會一直在嗎?”“哥哥,你累了”,千言萬語抵不上彤彤的這一聲哥哥。“哥哥”足以慰籍哥哥勞累的心。
在現實生活中,導演文牧野與主演易烊千璽,也是這樣一個背景。導演是碩士畢業后,正是靠自己的不懈努力,迅速追上并超越同行。易烊千璽,小時候因容貌被人瞧不起,大家都罵丑,沒有本事,但在這么多年以來,他的努力與成功給了那群人一個很好的回擊。同樣,我也是個笨小孩,我的人生也需要自己去努力,努力后的我總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只要肯努力,這個世界不會放棄任何一個笨小孩。
易烊千璽說過一句話:“哪有什么一夜成名,不過是百煉成鋼。”是啊,在這個新時代的中國,只要肯拼搏,每一個笨小孩總會創造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