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美麗人生電影的觀后感
寫觀后感是一種記錄個人成長的方式,可以幫助你回顧自己看過的電影和電視劇,總結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變化。下面小編給大家提供一些關于美麗人生電影的觀后感參考,希望對大家寫關于美麗人生電影的觀后感有幫助。
關于美麗人生電影的觀后感篇1
“就是那個秋天再看不到爸爸的臉,他用他的雙肩托起我重生的地點,黑暗中淚水沾滿了雙眼,不要離開不要傷害……”
最后的最后,那個無言的畫面讓我深陷在震撼與悲傷當中,耳邊一遍又一遍地縈繞著韓紅那動人的歌聲。約叔華是幸運的,他幸運地擁有一個好父親,即使在那樣殘酷的環境下,自身難保的基度仍用他那螳臂擋車之力為兒子豎起了一道安全堅固的屏障,那如山般深沉的父愛編織了一個個美麗的夢將小叔華包圍,將納粹集中營的冷血無情,殘忍兇暴阻擋在外,保留著一個孩子最初的童心,對生活的希望,以及對未來的追求。我相信電影所展現出來的,被人類謳歌了幾千年的父愛仍觸動了萬千觀眾心底的那根弦。
女主角多拉雖話語不多,但“帶我離開。”“我要上車。”兩句話,寥寥數語,短短八字,卻總是那么地出乎意料與震撼人心!“帶我離開。”四字不僅僅是帶她離開那個境地,更是意味著她要放棄富貴、放棄權威、放棄燈光與鮮花,嫁給一個與她門不當,戶不對的貧窮小伙子基度。這句飽含深意的話就這樣被她輕易地說了出來。即使在門當戶對的觀念仍普遍存在的當今社會,因雙方家境懸殊,父母拒絕答應兒女婚事的仍大有人在。雖然人們常說:“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但我更相信愛情的力量能夠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共渡難關,建起一個幸福溫馨的小家,就像多拉和基度一樣。多拉毫不猶豫地說出:“我要上車。”這句話的.時那堅決的神情令人動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魄力令人震撼。因為那里有她掛念的丈夫和兒子,是愛的力量給予她偏向虎山行的力量,吸引著她向他靠近。這種愛情并非電影才有,我現在仍清除地記得河南小伙子迎娶南寧患癌女友的故事,這大概是從電影里延伸出來的吧!
何謂“美麗人生”?我想,大概是愛與被愛吧!幸福,方能精彩,精彩才能造就美麗人生。
關于美麗人生電影的觀后感篇2
對于一部經典的老片是不需要花時間做什么宣傳的,你想看便來,無感便走。一個偌大的影廳里零零散散的幾個人,但是老片是無所謂的,它不需要票房來證明自己的優秀。它老了,一個老人對于世界往往只剩在太陽下微笑。
美麗人生歸于喜劇愛情片,一段多么令人向往的愛情。突然的.邂逅,此后她便是他的公主。帶她逃離世界,奔向幸福。他不是貴族,文人,優秀的人,他像一個小丑。但是他只是她的小丑,有一個有趣的靈魂來逗你開心。變著法兒與她邂逅,跟你“早安,公主”。他眼中沒有等級、金錢、榮譽,他們的幸福就是美麗人生、完美世界。
在一個戰爭年代,人生平平淡淡變成了奢望。猶太人遭到歧視,他和兒子被帶往納粹集中營。昨天有個人和我吵架,說“又不會為對方賣命”自私是人的天性,但愛讓她自愿跑向危險的列車。我去納粹集中營,一起嗎?盡管他們見不到,盡管她可以不必遭受這樣的痛苦,但是他知道他們的心還在一起,他們一起遭受著折磨,她在他身邊。有趣的人是幸運的,他比別人少做了體力活,他保護他們的兒子不受傷害。但是小丑有點累了,笑是他戴著的面具。但他要笑,因為他要保護兒子和他的公主。兒子要活在童話里,現實的污濁不該污染他純潔的內心。他做到了,他帶給了他坦克,她也最后活了下來。你們好好的生活了,我也走了。
慢慢人生無趣,因你,短短數載,成就我的美麗人生。
關于美麗人生電影的觀后感篇3
戰爭帶給人們的只有弊,沒有利,數以萬計的人在二戰中喪失了生命,《美麗人生》展現了一個猶太家庭在集中營里的故事。
在集中營里,猶太人是沒有尊嚴的,可以像狗一樣隨便踐踏的“東西”,他們被作成肥皂、紐扣,被扔進火爐里活活燒死。這就是戰爭,它是殘酷的、丑陋的、令人厭惡的。
但是在劇中,基度卻讓兒子舒祖華、妻子黛麗都活得平安、快樂。基度是怎么做到的?我想,這要歸于他的愛、他的聰明機智、樂觀。
集中營里,基度騙兒子這是一場“游戲”,贏的人乘坐真正的坦克。他拼盡全力,為了不讓兒子受傷害,保護他的童真,他甘愿多受點罪,他冒著生命危險假裝懂德語,跟兒子玩“捉迷藏”,只為了兒子安全地生存下去,最后為了保護妻子、兒子,他付出了生命。這就是愛的力量,它是戰爭中的一點光明,它讓戰爭變得微不足道,它造就了奇跡。
面對挫折時,這位有猶太父親告訴我們:“人生如此美妙好,即使光明一時被黑暗籠罩,我們依舊能夠找到美之所棲。基度的愛令我震撼,他的智慧和樂觀令我敬佩。
編織一個“游戲”需要十足的機智和勇氣。他通過歌聲來巧妙地傳達“我還活著”的訊息給黛麗,讓兒子闖過各種“關卡”,完成“游戲”,假裝宣布“游戲規則”……在這些小事中,我們都能體會到他的智慧與樂觀。在面對挫折、人生不如意時,我們不妨像基度一樣,運用智慧,樂觀看待問題,再加上一點勇氣,也許事情就能迎刃而解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難忘基度在死前還不忘讓兒子安心的那一幕,讓兒子贏得游戲的那一幕,基度的人生是美麗的,他在戰爭中的美麗人生讓我們感悟,給予我們啟發,我們也應該過出屬于自己的美麗人生!
關于美麗人生電影的觀后感篇4
這部影片我一直很喜歡,看了好多遍。片中的父親,詮釋著一個父親擁有的最高尚最美好的愛_父愛與愛情。就算在最艱難最黑暗的日子里,就算了無希望,死亡近在眼前,他依然深愛著并用生命與智慧保護著他的妻子與兒子。他的勇氣與智慧,即使在戰爭的`硝煙彌漫中,即使在集中營的暗無天日中,即使在最后槍聲響起死亡來臨的那一刻,依然閃現著耀眼奪目的光芒。
影片的最后,基度的兒子和多拉在陽光下抱在一起,他大聲喊叫著,我們贏了。那時候,他還不知道他的父親已經死去。電影響起旁白,以基度兒子的語氣,聽聲音,他也已經步入老年,那么,這部電影就能理解成他的回憶。在他的回憶里,他的父親,依舊是那樣鮮活,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活著。槍炮、炸藥、毒氣、死亡、饑餓,這些東西看似強大,最后的勝利者,卻只能是人和生活。真正的光芒,就像基度朝他兒子眨眼的那一剎那,意思是,無論怎樣,只要我們不害怕,堅強、快樂、盼望,人生終究美麗,于是,我們總會贏。
關于美麗人生電影的觀后感篇5
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黑色喜劇。講述了一個活潑樂觀的猶太青年圭多來到小鎮阿雷佐,遇見了漂亮的姑娘朵拉,經過幾番努力,他終于與朵拉結婚,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約叔華,并開了一個書店。可是,好景不長,在兒子五歲時,圭多一家人被德軍抓走。為了不讓孩子的心靈蒙上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圭多讓兒子以為這只是一場游戲,得到1000分就贏了,獎品是坦克,兒子信以為真。于是,圭多一邊樂觀地干著臟苦的工作,一邊編造游戲的謊言。“游戲”結束時,圭多慘死在德國軍的槍下,這時一輛真的坦克車開到他的面前,上面下來一個美軍士兵,將他抱上坦克。最后,約叔華母子相聚。
這個故事悲中帶喜,記得剛看故事的開頭,真是讓大家笑得都快喘不過氣了。冒充從羅馬來的督學在課桌上跳起脫衣舞的情節、圭多追求朵拉的情節,都讓大家笑聲不止。
可想不到的是美好的日子竟然過得這么快,德軍抓走了他們,故事此時進入了轉折,可讓人更沒有想到的是圭多竟如此樂觀,那種對于人生磨難的樂觀,那種不懼死亡的樂觀。為了讓兒子不恐懼,他竟編下了謊言,以微笑面對殘酷的生活。可這也是驚險的,死中脫險的約叔華幾次險些被德軍發現,這時,大家的心也懸著,好在圭多每次都機智的化險為夷,也一次次瞞過了兒子這件事情的真相。
直到最后,德軍決定殺死所有人,圭多把約叔華藏在鐵箱子中,并囑咐他一定要藏好,等沒有人的時候才能出來,要不然就會扣分的,就不能得到獎品坦克了。純真的兒子就這樣看著父親微笑著被德軍帶走了,再也沒有回來。看到這兒,大家都沉默了,心里沉甸甸的。
終于,戰爭勝利了,美軍開著坦克把約叔華帶到了朵拉身邊,開始了他的美麗人生。
原來,圭多早就知道殘酷只是短暫的,美麗人生終會到來,所以小心翼翼地守護著兒子純潔的心靈。
父愛是偉大的,生活也是美好的,噩夢終將過去,用樂觀掃清路途的陰霾,美麗的人生之光在迎接著你、我、他……
關于美麗人生電影的觀后感篇6
《美麗人生》是一部20幾年前的電影,講述二戰時期一個猶太家庭“平常”的悲慘故事,故事傳遞的價值觀,人生觀讓現在的人陷入沉重思考,這應該就是他重新上映的理由。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是在初中的時候,那時候是當喜劇看完上半部,揪心得看完下半部,泛了幾次淚花,留下了碎片記憶。 那時候沒有談過戀愛,沒有當過父親,所以體會不到太多的情感。 第二次看完這部作品,我一整天都在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女主多拉放棄富貴的原生家庭,放棄了門當戶對的未婚夫,選擇了男主窮屌絲圭多,只為尋求快樂的生活,這就是字典里的“愛情”。在如今把愛無時無刻掛在嘴邊的時代,這種事幾乎是絕跡了,現在的人逐漸喪失追求愛的本能。
2,多拉得知丈夫和孩子被送往猶太人集中營,毅然叫停火車,選擇同行比死亡更可怕的魔鬼之路。這應該就是對家庭的“忠貞不渝”。雖然我本人覺得這個做法不可取,但是對這樣的女人肅然起敬,這樣的妻子(母親)可遇不可求。
3,圭多目睹了集中營的慘絕人寰,在白天重度勞動的情況下,依然每晚安撫兒子,編造美好的游戲謊言。兒子最終的幸存,完全在于父親不顧一切,堅定勇敢智慧的保護,這才是偉大的父愛。現在很多父母生個孩子,管吃管喝管讀書,把義務解讀成偉大,有點扣上高帽的感覺,這種父愛母愛只是人類原始的本能而已。
4,圭多得知德軍即將投降,將對集中營展開屠殺的情況下,藏好兒子,沖向女營尋找多拉。在到處都是德軍看守的女營,這無異于送死。智慧的圭多選擇這樣做,是對多拉當初選擇上火車的回應。導演沒有用轟轟烈烈的生離死別去拍攝,至始至終兩人都沒有相見,而是用圭多略顯狼狽和漫無目的的動作和三聲槍響升華了兩人的愛情。
5,男主圭多將一個平凡的工作崗位做到有趣又受人尊重,源于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和自信。大膽追求多拉體現了對愛情的勇敢和向往。在可怕重壓的魔鬼環境下,克服恐懼竭盡所能保護妻兒,展現了雄性的堅韌,智慧和膽量。也許當我們把圭多的處境和現在的自己相比,自己的那點“南”簡直不值一提。
6,納粹對種族歧視的殘暴行徑,讓我們應當重視“人”這個物種,人在善惡兩個極端狀態的變化,很大程度在于環境和文化的影響。納粹對猶太人的歧視也許在開始的時候就像白人對黑人的歧視是一樣的,甚至就像個別發達城市居民嫌棄外來務工者一樣。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話應當銘記于心。 有人說這是一部電影,刻畫了圭多這樣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人物。但電影的價值就是引發觀眾的思考,輸出價值觀,促進精神上的提升。所以圭多一家的故事,對現實中的人們有很大的正面思考價值。
關于美麗人生電影的觀后感篇7
這是一部關于二戰期間德國迫害猶太人的電影,戰爭前的意大利小鎮,一個猶太青年基多在叔叔開的餐館里遇見了美麗的女教師朵拉,他們結婚并有了一個可愛的男孩。
五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因為基多是猶太人,納粹將他們一家抓到了集中營,在集中營里,為了保護孩子,基多受盡了折磨,最終被打死,而他的兒子卻因為被他欺騙而健康快樂的活了下來。最讓我難忘的是:影片的最后部分,不幸發生了,他被納粹發現了。納粹分子押著他經過兒子藏身的柜子,他故著瀟灑地大步向前,還向兒子的方向揮揮手。孩子那透過鐵箱子的縫隙看到的最后一眼的父親是那么的開心,所以孩子也很開心,他被押到了一個角落處,兩聲槍響。然后納粹兵單獨一人從墻角拐回來。一切似乎什么都沒有發生過。這是一部讓人嘴上想笑,鼻子卻很酸的'影片,爸爸說他不愛看這樣的影片,因為看完后心情會變得很沉重,我不是太看的懂,不過我深深的感到了生命的珍貴,生活的美好和父愛的偉大,我想這就是這部電影想告訴我們的含義吧。
關于美麗人生電影的觀后感篇8
美麗人生,看到這個片名,我以為講述的是一個人人生中的快樂與幸福,可是,看完后,卻令我大跌眼鏡。
影片的前半部分,的確講的是主人公基度快樂與幸福的`生活,可后半部分講的卻是主人公基度一家被納粹抓到集中營的悲慘生活。但是,那位風趣幽默的父親——也就是主人公基度,卻騙兒子說這只是一場精彩的“游戲”,只是為了不想讓這場悲劇傷害到兒子幼小的心靈,讓兒子受到巨大的心靈創傷。
可是,主人公在尋找自己的妻子時,不幸被納粹逮到亂槍掃死。雖然他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但他毅然讓兒子和妻子活了下來,這里體現了父親的偉大,也體現了父親對兒子偉大無私的愛!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仔細回想一下,父親有沒有為了我們而奉獻自己?而我們有沒有回報過我們的父親?哪怕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擁抱?
我們虧欠父母的有太多太多,我們永遠還不完,所以,我們只有做好自己,善待父母,讓父母開心、幸福,這才是我們應該盡力做的事。
這個故事講述了主人公既快樂幸福,又凄涼悲慘的人生。雖然聽起來有些矛盾,但我覺得沒有什么形容比這個更好了。
戰爭給人們帶來了痛苦,可那位小孩兒卻是快樂的,只是因為他有一位風趣幽默、善良偉大的父親啊!
聰明、勇敢和善良的人們啊!你們往往才是那些能締造美麗人生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