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錦集
寫觀后感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觀看的內容,還可以鍛煉我們的批判思維和表達能力。想知道如何寫出優秀的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錦集嗎?這里為大家分享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錦集,快來學習吧!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錦集篇1
看了這部電影,我的心里除了感動,剩下的還是感動。
“這是我的經歷,這是我父親所作的犧牲,這是父親賜我的恩典。”——這是影片最后一句臺詞。
同時,他也讓我感到了父愛的偉大。
羅貝托?貝尼尼主演,深刻的表現了父親和兒子之間的親情。看影片的一開始,我原以為是一部充滿幽默感的家庭影片,可是當他們一家包括他的年邁的叔叔一塊被送進猶太集中營的時候,我不禁為之震動,因為我了解德國二戰時期對待猶太人的記錄,但是電影沒有大伏筆的'描寫納粹如果殘害猶太人,而是巧妙的刻畫父子之間那種真摯的親情,直到最后,父親為了掩護郵箱里的兒子而被納粹所迫—害,臨死的時候還樂觀的大步走去,示意兒子不要出來。這是一部充滿黑色的喜劇片,但是我想更多深入人心應該是被父親的這種樂觀精神所打動。我一直都不會寫什么電影的讀后感,但是這還是我看過頗為感動的一部電影。擁有溫暖的質感,清新、達觀,而又生機盎然。父母是偉大的,無論你成敗與否,父母的眼中,你永遠是他的好孩子,他時時刻刻都用慈祥的目光看著你。
再有困難的時候他總是用那些善意的謊言安慰你。就像影片中一樣,自從這對父子被抓入軍營里開始,整部影片就成了一個善意的謊言。不錯,這只不過是個游戲罷了——游戲罷了……父愛,一個鐵打不動的硬道理,父愛給了我們多少我們又還了父愛多少我的父親,老說,哪里要你還喲。他的語氣老是把“喲”拉得老長老長,有一種“爛泥扶不上墻"的味道。作為兒子,又何曾不想回報您呢,天下沒有哪個父母不愛兒子,同樣,沒有那個孩子不愛父母呀!
前幾天,因為作業的事我和父親吵了起來,現在,我還真有些后悔了,為了讓他們省點心,以后還是別那么任性了吧。現在長大了,父母供我上了好學校,父親沒為我少操心,我真想為他們做點什么呀。哎,不想再說了,說多了,就沒得說了,只有眼淚。
看了這部電影,我的心里除了感動,剩下的還是感動。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錦集篇2
“就是那個秋天再看不到爸爸的臉,他用他的雙肩托起我重生的地點,黑暗中淚水沾滿了雙眼,不要離開不要傷害……”
最后的最后,那個無言的畫面讓我深陷在震撼與悲傷當中,耳邊一遍又一遍地縈繞著韓紅那動人的歌聲。約叔華是幸運的,他幸運地擁有一個好父親,即使在那樣殘酷的環境下,自身難保的基度仍用他那螳臂擋車之力為兒子豎起了一道安全堅固的屏障,那如山般深沉的父愛編織了一個個美麗的夢將小叔華包圍,將納粹集中營的冷血無情,殘忍兇暴阻擋在外,保留著一個孩子最初的童心,對生活的希望,以及對未來的追求。我相信電影所展現出來的,被人類謳歌了幾千年的父愛仍觸動了萬千觀眾心底的那根弦。
女主角多拉雖話語不多,但“帶我離開。”“我要上車。”兩句話,寥寥數語,短短八字,卻總是那么地出乎意料與震撼人心!“帶我離開。”四字不僅僅是帶她離開那個境地,更是意味著她要放棄富貴、放棄權威、放棄燈光與鮮花,嫁給一個與她門不當,戶不對的貧窮小伙子基度。這句飽含深意的話就這樣被她輕易地說了出來。即使在門當戶對的觀念仍普遍存在的當今社會,因雙方家境懸殊,父母拒絕答應兒女婚事的仍大有人在。雖然人們常說:“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但我更相信愛情的力量能夠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共渡難關,建起一個幸福溫馨的小家,就像多拉和基度一樣。多拉毫不猶豫地說出:“我要上車。”這句話的.時那堅決的神情令人動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魄力令人震撼。因為那里有她掛念的丈夫和兒子,是愛的力量給予她偏向虎山行的力量,吸引著她向他靠近。這種愛情并非電影才有,我現在仍清除地記得河南小伙子迎娶南寧患癌女友的故事,這大概是從電影里延伸出來的吧!
何謂“美麗人生”?我想,大概是愛與被愛吧!幸福,方能精彩,精彩才能造就美麗人生。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錦集篇3
盡管去年_月首次在國內上映的4K修復版《海上鋼琴師》取得了1。4億元的驚人票房,但今年1月重映的又一部意大利影史經典《美麗人生》恐怕就很難再現前者的佳績了。因為不僅《美麗人生》全程基本講的都是意大利語,不同于對白主要是英語。更傾向于好萊塢風格的《海上鋼琴師》,而且在春節前的尷尬檔期里,似乎只有具備追車和爆炸場面的娛樂電影才能喚起觀眾的興趣,《美麗人生》恰恰缺乏這些讓人興奮的刺激元素。但是,你只要看了這部電影就會知道,《美麗人生》的宣傳口號〝20__年要看的第一部電影〞絕不是一句圈錢唬人的炒作噱頭。《美麗人生》的故事發生在_40年代法西斯統治下的意大利,主角是一個意大利猶太人(羅伯托·貝尼尼飾),他荒誕度日,總會做出各種讓人啼笑皆非的荒唐事,但他也總能靈機一動,為自己解圍。雖然他看似像個傻瓜一樣虛度光陰,但他絕不是傻瓜。在遇到一位女老師(尼可萊塔·布拉斯基飾),并為之神魂顛倒后,他用對方無法抗拒的幽默。智慧和勇氣贏得了她的芳心。
兩人結婚,成家立業,并有了一個孩子,但沒過多久,納粹向他們展開魔爪,因為是猶太人,他們的幸福生活一朝化為烏有。
雖然電影前一個小時幾乎完全是喜劇,但后半部分卻是戰時生活的現實寫照。羅伯托·貝尼尼令人叫絕地用戲謔和玩笑傳遞了反戰的主題。他非常肢體化的表演方式和喜劇風格會讓人想起許多20世紀初的默片喜劇演員,他的角色和表現不僅讓人捧腹不止,同時仍然能夠傳達反戰的'信息。而且不像《拯救大兵瑞恩》那樣具有道德上的爭議,《美麗人生》單純引人入勝地講述了兩個相愛的人用智慧戰勝困境,奮力求生的感人故事。
這既是一部關于大屠殺的電影,又是一部喜劇。獨辟蹊徑將兩者相結合,以喜劇化的風格處理大屠殺題材,既能讓觀眾欣然接受,同時又不失主題的沉重性。當然,這部電影也是對種族主義和種族主義者肆無忌憚的嘲諷和批判。
【美麗人生電影觀后感】相關文章: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錦集篇4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這是我所終生奉行的原則之一,《美麗人生》中的基度就完美的闡釋了這句話。納粹集中營,一個罪惡的地方所有進去的猶太人沒有一個是活著出來的,相信基度的叔叔和基度他本人也是知道的,然而幼小的袒舒華卻不知道,基度不想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陰影便騙他說這是游戲,最終讓他活了下來。
人生就那么長的時間總會碰到很多事情是無法躲過的,既然無法躲過那么你在面對它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心態呢。在面對好事的時候大家都是笑顏,因為人們總喜歡好事,當面對壞事的時候大家都是哭喪著臉,也對有誰能在這種情況下歡笑呢。但這是一般庸人的想法,基度和別人不一樣在面對注定的死亡時他所做的是在死亡來臨前盡自己的全力讓自己和別人開心有的事情是無法避免的,那么在經歷的時候為什么不以歡笑代替愁顏呢。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有時不是讓自己樂,而是讓別人歡笑。我有時便是這樣的即使讓自己難堪,也希望看見自己所重視的人的笑顏。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這是一件簡單卻又難的事情。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錦集篇5
該片講述了發生在二戰時期的感人故事,猶太青年圭多和好友駕車來到阿雷佐小鎮準備開一家書店,途中邂逅了美麗的女教師多拉并終成眷屬。然而好景不長,二戰爆發后,圭多和兒子被強行送往集中營,多拉為了能和兒子、丈夫在一起,毅然同行。圭多不愿讓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悲慘的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他騙兒子說這只是一場游戲。他以游戲的方式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自己卻最終慘死在納粹的槍口下。
看完影片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故事的前段是輕松的,每當男主人公圭多出現,必定會引起一陣混亂,但他總能以自己的幽默機智將危機化解,并最終贏得女主人公的芳心。影片的后段,當男主人公與自己的兒子被帶到集中營之后,他仍然沒有丟失自己樂觀豁達的本性,他用美麗的謊言呵護著兒子幼小的心靈,即使是在與死亡如此接近的地方,他依然輕松面對,不斷告訴兒子:這只是一個游戲,只要獲得1000分就能離開這個地方。即使是兒子想要放棄“游戲”時,他或鼓勵或用激將法,使得兒子能夠繼續堅持。
影片最后,偉大的父親帶著他那招牌式的步伐走在手握機槍的德國士兵前面,他與兒子四目相對,嘴角微微上揚,露出“狡黠”的笑容,而兒子仍繼續著他們之間的游戲。隨著一聲槍響,父親用死亡換來了兒子的生命,而兒子也定會循著父親樂觀與豁達的精神勇敢而堅強地走完自己的漫漫人生路。
這部電影讓我們懂得了即使是在充滿陰霾的日子里,我們也不應該丟失自己精神的樂觀。生活或許是苦難甚至殘忍的,但只要心中充滿愛和希望那么我們的人生將是美麗而豐腴的。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錦集篇6
我們用什么直面慘淡的人生 一部好的電影總能引起一種情感上的共鳴。原以為會是一曲美麗的愛情故事,怎奈心情愈看愈低沉。影片是以孩子的口吻敘述,在孩子的印象中,父親幽默,夸張。許多情節看似不合常理,卻也可能是刻意安排。一是暗合兒時留下的印象,二則通過夸張的手法表現出父親膽大,機智的形象。父親為了一顆純潔的心靈,所做的付出, 以至后來孩子想起的納粹集中營,只是一個小小的游戲。在孩子的生命中沒有“猶太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種族歧視,有的只是個人的喜好--哥特人和蜘蛛不得入內;也沒有納粹集中營死亡和痛苦的折磨,有的只是一個一千分的游戲。這是一個偉大的父親,他用過人的膽識守住了一顆美麗純潔的心。
同時,他也是一位完美的丈夫,可以騎著滑稽的白馬在眾目睽睽之下接走她,也可以頂著被發現的危險在廣播中問候她,給她奏起記憶的樂章,他還可以為了找到她而付出生命。當然,最令我敬佩的還是朵拉,那位美麗執著的女教師,為了愛情,她勇敢地跳上白馬。為了家庭,丈夫,兒子,沒有猶太血統的她也踏上了去集中營的道路,雖然影片中關于朵拉在集中營中的片段很少,但是我們仍可以想象她孤苦伶仃的一個人,日復一日的被折磨,還要忍受對丈夫和兒子的思念,讓她堅持下去的唯一支柱就是找到丈夫和兒子。
其實最痛苦的莫過于在等待中煎熬,在希望中一點點失望,還好,丈夫用喇叭給了她希望愿你也能用1000分的心態去看待每一見讓你恐懼的事,開著勝利的“坦克”書寫自己的美麗人生。我是一個喜歡看電影大過看電視劇的人,總覺得電視劇的劇情太長,自己沒有那么多時間(朋友說你都忙著談戀愛了)。不過我看得電影比較另類,一個女孩子,卻經常看些恐怖的影片,如《咒怨》、《電鋸驚魂》……然而這么多年的電影經歷似乎并沒有提高我品味,因此也遭到了朋友的鄙視,也是在他的推薦下我開始觀看豆瓣評分最高的電影,以便提高一下自己的逼格。于是《美麗人生》成為了我第一部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靜的作品。開始看到電影的名字,我覺得應該是一部美好的生活勵志片,
結局肯定會相當完美,ps:我不喜歡悲情的結局(似乎是一個很俗的中國人)。目前本人狀態單身狗一只,時間仿佛多了好多,在陽光明媚的早上,收拾好自己的心情,于是《美好人生》影片走進了我的生活,從此“萬劫不復”,將影響我的一生。《美麗人生》是一部由羅伯托·貝尼尼執導,并由他本人和尼可萊塔·布拉斯基、喬治·坎塔里尼等人主演的劇情片。1997年12月20日,該片在意大利上映。主要講述了一對猶太父子被送進了納粹集中營,父親利用自己的想像力扯謊說他們正身處一個游戲當中,最后父親讓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傷害,而自己卻慘死的故事。1999年,該片在第71屆奧斯卡獎獲得了最佳外語片、最佳男主角、最佳配樂三項獎項。那個時候我完全不知道什么是奧斯卡?
意大利在哪?還存在納粹?當然這一切在長大的過程中漸漸明白了。面對殘酷的歷史我們誰也無能為力,主人公的慘痛經歷我們可想而知,但是他的勇敢,作為一個父親,一個丈夫的勇敢,值得我們為他點贊。個人比較喜歡里面的男主角,由導演羅伯托·貝尼尼飾演的圭多,在第二是世界大戰那樣惡劣的環境下還能生活的那么積極樂觀,讓我打心底里佩服。然而自己現在身處這么優越的環境卻不懂的珍惜,遇到點挫折、困難,總是選擇逃避,不能勇敢的面對,更不能機智的處理事情,與圭多相比,我自愧不如。
我曾經埋怨父親,為什么不能給我好的生活還要把我生下來?為什么讓我去享受這人世界的痛苦?而今看到電影里的圭多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不惜一切代價,在隨時都可能面臨被槍斃的情況下,努力保護自己的孩子,通過游戲讓自己的孩子快樂的成長,不受外界的干擾,在別人看起來他就是一個傻子,他的行為讓人發笑,但是卻戳中了我的淚點,一部《美麗人生》卻把我看哭了。是啊,哪個父親不愛自己的孩子,他們都傾盡一切保護自己的孩子,不讓他們受到傷害,圭多是這樣的,我的父親也一樣,全天下的父親亦是如此。
影片最后,戰爭結束,圭多永遠的離開了他的孩子,而他也兌現了給兒子坦克的承諾,小圭多在母親的懷抱中開心的笑了,長大后他肯定會十分懷念自己的父親,為自己擁有偉大的父親而驕傲。同時在影片中,我也十分羨慕多拉擁有那么疼愛她的丈夫,當初她“眾叛親離”的選擇了圭多是值得的。這里,想對自己的父親說聲“對不起”,請原諒女兒的無知;還想對父親說聲“謝謝”,謝謝您辛苦的培養我;最后,想對父親說聲“我愛你”,無論您怎么對我,我懂我也理解,我驕傲我是你的女兒。
電影美麗人生觀后感錦集篇7
活潑樂觀的意大利青年圭多是個猶太人,他來到小鎮阿雷佐遇見了心儀的姑娘多拉,經過幾番巧遇和努力,他終于與多拉結婚,并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約書亞。可是,好景不長,納粹在約書亞五歲的生日上抓走了圭多一家。為了不讓孩子的心靈蒙上陰影,在慘無人道的集中營里,圭多試圖讓約書亞以為這只是一場游戲。“游戲”結束時,圭多慘死在納粹的槍下,而約書亞得到了“游戲”的最高獎賞。
片中,圭多的幽默與智慧是最吸引我的地方。面對納粹,他告訴兒子,這只是一場游戲,并且樂觀地過好每一天。他從不唉聲嘆氣,從不絕望,他只有一個信念——幫助大家逃出集中營。
面對逆境,我們應該怎么做?有些人會像圭多一樣笑著迎接挑戰,始終相信“山重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些人則會手足無措,猶如大難臨頭,失去斗志。沒有哪個人一生走來是一帆風順的,那些功成名就的藝人、作家、運動員無一不經歷風雨。貝多芬失聰,卻成了舉世聞名的音樂家;張海迪殘疾,卻成為了一名偉大的作家……他們并不幸運,只是面對逆境時,他們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鑄就了他們不平凡的人生。
我們不妨按照圭多所說的,把逆境看作是一場游戲,扮演好屬于我們自己的那個角色。游戲是會結束的,風雨過后,我們會見到彩虹。
【美麗人生的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