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的電影觀后感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觀眾更深入地了解電影的背景和文化,從而更好地了解不同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怎么寫出優秀的唐山大地震的電影觀后感?這里給大家分享唐山大地震的電影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唐山大地震的電影觀后感篇1
昨晚看了《唐山大地震》,一夜沒有睡好,眼前總是浮現電影里的場景!
《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23秒、32年”、一個家庭悲歡離合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場7.8級大地震將唐山在23秒之內變成一片廢墟。地震發生時,姐姐方登和弟弟方達被壓在一塊水泥板下,母親元妮面對的卻是只能救一個的痛苦選擇(任何一個母親做出這樣的選擇都會崩潰),被母親放棄的小登,在奇跡般生還并被解放軍收養的32年間,對母親當初的選擇一直不能釋懷,而她的母親同樣在失去丈夫和女兒的巨大陰霾中,苦行僧般生活了32年。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們去修補~~~~~
我哭了幾次已經記不清了,里面的每一次哭,都有不一樣的情緒醞釀,不是為哭而哭,而是細膩體味某種苦楚后,發自內心的真切痛感。比如方達要被奶奶帶走,媽媽目送汽車漸遠,流下了無助的淚水,兒子跑回來后抱著唯一的骨肉痛苦失聲時;比如小登的養父大吼:“這些年你去了哪里”后的嚎哭;比如小登與母親重逢時的欲哭無淚以及后來在墓地的那次痛哭。幾乎所有的哭戲都在精準把握人物命運的脈搏以及觀眾的淚腺后,自然而然宣泄而出,讓人感同身受。
劇中媽媽元妮斷然拒絕追求者,而堅守著自己的愛情觀:誰能拿命來對我好?甚至放棄了搬進樓房的機會,一直住在小平房里,怕老公和女兒的魂兒回來找不到家。也許只有經歷了那樣的生死場景才會有刻骨銘心的愛,才會甘愿從一而終。震后的家園幾年間就建好了,而且越來越好,而經歷了地震的人們心靈的重建卻需要幾十年甚至一生,心靈的重創都難以愈合!
由于時間背景,影片中許多的道具看了都特別有感覺:冰棍是用紙包著的、冰棍箱子是當年我媽媽用過的那種、暖壺、茶缸子、電風扇、縫紉機、自行車、自行車把上掛著的籃子(是用包裝條編的)~~~~~~把思緒帶回到了童年!同事玥玥說:走出電影院馬上給在老家的父母打了電話,突然之間特別想念他們。我想,可能很多朋友都會有同感,親人永遠是親人,家,永遠是你疲憊時停泊的港灣!就像劇中母親元妮常說的一句話:沒了,才知道什么是真沒了!23秒可以改變一切,要珍惜現有的幸福,不要給自己留有遺憾!
在近幾年里,自然災害不斷發生,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和今年發生的青海玉樹大地震,馮小剛此時拍攝《唐山大地震》具有時代意義,使我們對自然災害的殘酷性和破壞性,有了深刻的認識。能激勵更多的同胞以各種方式去抗震救災,不僅是劇中身在加拿大的.小登,不僅是經歷過地震而幸存的唐山救援隊,更多的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盡自己所能,奉獻愛心、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一次,電影結束了,觀眾寂靜的離開,面對最后一個鏡頭:20多萬逝者名字的紀念碑,我相信大家都會陷入自己的沉思,——活著 真好!
唐山大地震的電影觀后感篇2
媽媽總說,出生在我們這個年代最幸福了,要吃的有吃的;要穿的有穿的;還有姥姥疼爺爺愛。以前,我總是不以為然,嘴上雖不說,但心里可不服。出生在我們這年代,學習壓力有多重啊,直到有一次,我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我才明白,我有多么幸福……
1976年7月28日 唐山
李元妮一家是唐山人,他們生活挺寬裕的。有一兒一女,聰明可愛,生活得很幸福。直到有一天……
“轟隆隆”一聲雷想打破了唐山夜晚的寧靜,天空毫無征兆的紫了下來。這時,正在卡車后備箱的李元妮和她丈夫大強嚇了一跳,地面開始搖晃。“是地震!”他們死里逃生,眼睜睜的看著孩子被埋在石頭底下。
最后,就連她丈夫也為救她而失去生命。到處都是血,觸目驚心。李元妮到這最后一點希望,在亂石堆里尋找自己的兒女。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找到了他們。
接著是李元妮的咆哮聲,小登猜想是母親在刨土。
“大姐,沒用的,這孩子是壓在水泥板下的,只能那家伙撬,刨是刨不開的。”
又是一陣紛亂的腳步聲,有人說家伙來了,大姐你讓開。幾聲叮當之后,又停了下來。有一個聲音結結巴巴的說,這塊水泥板,撬了這頭,就、就往那頭倒。
隨著孩子的聲音越來越小,李元妮一下子懵了。四周是死一樣的沉寂。一塊水泥板,兩個孩子,一個是壓在這頭的女兒小登;一個是壓在那頭的兒子小達。
“大姐,你再不說,兩個都沒了。”
在似乎無限延長的沉默之后,李元妮開口道“救弟弟。”
小登絕望了,只覺得有人在她腦殼上砸了一錘。醒來時,只見旁邊躺了無數尸體,血流成河。
這重男輕女的想法讓我很是氣憤,“為什么我們女性在數年前的地位會如此低下?”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來,我去問了爺爺,爺爺告訴我:“在那個年代的女人不過是一件男人的附屬品,為人類傳宗接代的工具。”爺爺還說:“在古代,婦女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納妾制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
不過呢,現在的社會制度沒以前那么封建了,萬事都是“女士優先”。
這句話在現實中也有了很好的表現。有一次,我在車站等公交車。車一來,我們就按順序上車。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孕婦。上了車,我才發現車上根本沒座位,售票員對大家說:“請大家給孕婦讓座,謝謝。”許多人多站起來主動讓位,讓我明白了現代人的美德。
幾年后。
小達長成了帥小伙,但他的一只手臂在地震中截肢了。沒考上大學的他,無所事事,決定離開唐山,去外面闖一番。小登被一對軍方夫婦收養,她依照自己的志愿,報考了醫校。
眨眼間,又是很多年后。
由于發生了汶川大地震,方達和方登都去救援,兩個見面并相認了。這時方登才明白了,她的親生母親也很無奈。
活下來只是開始。是的,當面臨災難時,人們倒下去的方式,都是大同小異的。可天災過去之后,每一個人站起來的方式,卻是千姿百態的。
唐山大地震的電影觀后感篇3
一直很想去看這部電影,周六下午特意排隊去買了晚上21:10的電影票,可是人太多,我們的坐位被排到了前三排,所以視覺效果不如后坐,看的時候我不知道自己哭了多少次,但每一次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包括我隔壁的女生,哭的聲音都變了,還一個勁的抱怨男友不應該帶她來看!我看過以后心靈觸動真的很大,眼前總是浮現電影里的場景!
《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23秒、32年”、一個家庭悲歡離合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場7.8級大地震將唐山在23秒之內變成一片廢墟。地震發生時,姐姐方登和弟弟方達被壓在一塊水泥板下,母親元妮面對的卻是只能救一個的痛苦選擇(任何一個母親做出這樣的選擇都會崩潰),說實話,在我把整部電影全看完的時候,我才發現,懺悔其實可以在堅定不移的信念之中,潛移默化成愛。那個母親,在救孩子的時候,不停地重復,救兩個,救兩個。可是,人類之前對上帝犯下太過于嚴重的錯誤,救一個孩子是應得的。
可能是因為那個時候重男輕女,馮小剛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在救人的時候母親毅然選擇了弟弟。在奶奶要把他抱回去的時候,為什么不在之前活生生的時候?被母親放棄的小登,在奇跡般生還并被解放軍收養的32年間,對母親當初的選擇一直不能釋懷,而她的母親同樣在失去丈夫和女兒的巨大陰霾中,苦行僧般生活了32年。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們去修補。
我哭了幾次已經記不清了,里面的每一次哭,都有不一樣的情緒醞釀,不是為哭而哭,而是細膩體味某種苦楚后,發自內心的真切痛感。比如方達要被奶奶帶走,媽媽目送汽車漸遠,流下了無助的淚水,兒子跑回來后抱著唯一的骨肉痛苦失聲時;我完全能夠理解此時母親這種撕心裂腑的痛。比如小登的養父大吼:“這些年你去了哪里”后的嚎哭;比如小登與母親重逢時的欲哭無淚以及后來在墓地的那次痛哭。幾乎所有的哭戲都在精準把握人物命運的脈搏以及觀眾的淚腺后,自然而然宣泄而出,讓人感同身受。
劇中媽媽元妮斷然拒絕追求者,而堅守著自己的愛情:誰能拿命來對我好?甚至放棄了搬進樓房的機會,一直住在小平房里,怕老公和女兒的魂兒回來找不到家。也許只有經歷了那樣的生死場景才會有刻骨銘心的愛,才會甘愿從一而終。震后的家園幾年間就建好了,而且越來越好,而經歷了地震的人們心靈的重建卻需要幾十年甚至一生,心靈的重創都難以愈合!
電影看到一半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時間過得太快。我才猛然感覺,電影取名為《唐山大地震》講述大地震的時間連一半都沒有、只有那么幾個片斷和場景。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都想問。我認為這部片子的中心思想在于:親情撕裂以后,怎樣去挽救,怎樣去撫平傷口,是一部溫暖心靈的電影。電影本身的特技效果讓我很震撼,內容也不能說不好看,只是在我眼中,能夠讓我有所感觸,情感元素比較到位。而且它是一部災難真實的記錄片,這種活生生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記錄片,包括里面5.12的鏡頭也在其中,在大地震之后,痛苦流涕,向死去的人懺悔。懺悔之后,就開始清醒,要將自己的家重新建成,重新發揚光大。
由于時間背景,影片中許多的道具看了都特別有感覺:冰棍是用紙包著的、暖壺、茶缸子、電風扇、縫紉機、自行車、自行車把上掛著的籃子(是用包裝條編的),把思緒帶回到了童年!我想,可能很多朋友都會有同感,親人永遠是親人,家,永遠是你疲憊時停泊的港灣!就像劇中母親元妮常說的一句話:沒了,才知道什么是真沒了!23秒可以改變一切,要珍惜現有的幸福,不要給自己留有遺憾!
在近幾年里,自然災害不斷發生,2020年5月12日發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和今年發生的青海玉樹大地震,馮小剛此時拍攝《唐山大地震》具有時代意義,使我們對自然災害的殘酷性和破壞性,有了深刻的認識。能激勵更多的同胞以各種方式去抗震救災,不僅是劇中身在加拿大的小登,不僅是經歷過地震而幸存的唐山救援隊,更多的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盡自己所能,奉獻愛心、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一次,電影結束了,觀眾寂靜的離開,面對最后一個鏡頭:20多萬逝者名字的紀念碑,我相信大家都會陷入自己的沉思,——活著真好!
唐山大地震的電影觀后感篇4
昨天晚間也去觀看了電影《唐山大地震》,天崩地裂中人們的慘叫和哭喊……,轉瞬之間的陰陽兩界……,還有震后幾十年仍留在災區人們心里揮之不去的哀傷、壓抑和恐懼……,如今早已在新唐山過著幸福生活的唐山人,有誰能說得清他們內心深處埋藏多少不敢翻開的記憶呢?聽說每年的7月28日,唐山的街頭到處會看到正在焚紙祭奠震災中失去親人的市民,可以想象透過那光耀竄動著的火焰,他們心里追憶的是怎樣濃厚的親情、是何等滾燙的血緣之情!看似只是一場災難電影,可實則正是人世間正在發生或者將要發生的事情,有誰能保證這世上再不發生災害呢……
這世上每個人,無論他從小是怎樣的成長,長大是怎樣的生存,都是爹媽生養人間教誨的一天天長大,無論怎樣的終結,哪一個敢說未曾感受過血肉相連的親情、即或友情愛情之美好呢?正因為如此,才會有了那么多思念眷愛、才有了說不清道不明的糾結無奈惆悵和遺憾。
生命脆弱,生命無常,生命燦爛,生命也堅強!在我們有生的日子里,讓我們為自己也為身邊的親人友人,為所有善良的人,活好自己,即使是一顆流星,也要綻放出光彩。
唐山大地震的電影觀后感篇5
下了陣暴雨,像是在廢墟中大聲喊叫親人名字的聲音。
在今天的語文晚自習上,我們觀看了《唐山大地震》,看到一幕幕在廢墟中振撼人心的場景,也讓我們都流下了悲痛的淚水,最讓我心酸的畫面是:母親在最后斷然決定救兒子,當她的女兒聽到后,心涼了。在這個場景中,我們可以看到母親是愛她的孩子的,但是,因為他們說只能救一個時,哭著求他們把兩個孩子都救出來,很讓人心酸的畫面。
也許在當她看見死去的爸爸也躺在她身邊時,心里肯定很不好受,很孤單吧,畢竟,她是這么的小。
“倒塌的房子都蓋起來了,可我媽心里的房子再也沒有蓋起來,三十二年守著廢墟過兒子。”——心靈的廢墟上,我們看到一座叫做希望的城,盡管曾經的創傷無法讓生命變得完整,我們卻看到他們依然懷揣著希望在成長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許多年后,元妮一直不愿搬家,每次燒紙時她都會念叨家里的地址,她害怕那孤單的靈魂不認得回家的路,她怕她最愛的人迷了路,回不了家。——親人永遠是親人,就算陰陽兩隔,也是至親的人!
“沒了,才知道生命叫沒了。”這是元妮在她最后悔時所說的話。是由這一次的地震,而觸一動了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因為有了這種愛,才會讓世界變得愈加美好,也看出了,元妮在內心深處依舊懷念著那段從前的時光,但是卻一去不復返……
“我不是想不起來,而是忘不掉。”方登在最后的時候對自己的養父說了這一句話。是的,有些東西是不遠想起的,但并不代表可以一輩子忘掉。
災難的颶風過后,唯一留下的就是親情。就好像這些光亮,是支撐著他們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氣。
唐山大地震的電影觀后感篇6
這一天,我早早地起床來到學校,因為學校組織看《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這是我們盼望已久的國產大片,我們一路歡歌笑語,來到電影院時已是人山人海,場面非常熱鬧。
電影開始了,成群結隊的蜻蜓飛來飛去,好像在說大地要地震了,突然間,電閃雷鳴,烏云密布,整個大地一片黑暗。大強和元妮感覺不對勁,從貨車里探出了頭,一看是地震了,他們倆很快從車里逃了出來,正在這時,他想到了家里的兩個孩子,正趕去救他們,可差點被房屋倒下的磚頭打倒了,大強趕緊把元妮往外面推,元妮終于逃了出來,大強卻永遠離她而去,地震過后,元妮傷心地來到救援現場,突然,她聽到有人在喊找到了兩個孩子,她激動地跑了過去,原來是她的孩子埋在石頭下面,而且只能救出一個孩子,在這個殘酷的現實中,她做出了決定,救出了她的兒子,而姐姐被車運到了死人堆,幸運的她還活著,被解放軍叔叔收養了。很多年過去了,唐山大地震恢復了平靜,姐姐和弟弟都長大成人了,各自都有了自已的事業。
2008 年,發生了文川大地震,姐姐和弟弟都趕去現場救援,他們偶然相遇了,弟弟讓姐姐認識了自己的親人,一家人終于團圓了,從此她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它讓我感受到了地震無情,人性的脆弱,以及最重要的是親情的可貴,生命的頑強。活著真好,它告訴人們,一切災難只是暫時的,災難并不能打垮人們,它只會使人們更加堅強,更有勇氣地面對生活。它還讓我想到,我現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所以,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地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
唐山大地震的電影觀后感篇7
無論是在網上、報刊上、人們的談話中都對《唐山大地震》贊不絕口,說是“23秒的地震,32年的思念和痛苦。”
昨天晚上,我、媽媽、外婆,乘著老爸的車子去電影院,一路上老媽說“這部電影非常地傷感情。”老爸開玩笑地說:“把這些餐巾紙帶去,免得我們家醒醒哭得慘。”我說:“放心吧,我不會哭得很慘的。”老媽說:“不用擔心,那里有餐巾紙發的。”外婆說:“我們家醒醒看《金剛》時最后被那只大猩猩感動得流了許多淚,不知這次會怎樣?”我說:“這次肯定不會的。”
車到電影院,我提前調整了心態,變得開開心心的,蹦蹦跳跳地向前走著,看到了《唐山大地震》的電影廣告,上面畫著的是一個小女孩站在一堆尸體上,四處張望著,眼神里充滿著迷茫和痛苦。我們來到影院里,剛坐好電影就開始播放了。
電影播放的是1967年7月26日晚上,唐山出現了地震的預兆,昆蟲、蛇都爬出來拼命地逃,雞飛狗跳,連池塘里的魚都要蹦出來逃生了,一會地光出現了,接著就發生了短短的23秒大地震,一霎那間,房屋成片成片地倒下,道路成塊成塊地塌陷,還在睡覺來不及逃生的人被石頭壓在廢墟下,跳樓逃生的人許多被砸死,哭叫聲、呼喊聲、呻吟聲響成一片,只有少數人幸存下來。這短短的23秒就使唐山變成一座埋葬了二十多萬生靈的廢墟,死氣沉沉,慘不忍睹。
有一位母親為了拯救孩子,在廢墟里用手不停地挖著石頭,砸傷的手臂上不停地流著鮮血,突然,工人們發現了她的女兒和兒子,問她救哪個,她說道:“兩個都救,兩個都救!”那位工人說:“只能救一個。”因為救姐姐會壓死弟弟,救弟弟會壓死姐姐。這苦澀的選擇,令這位母親十分痛苦,最后媽媽狠下心來說道“救弟弟。”這幾個字讓姐姐方登原來在用石頭敲擊地面的聲音突然停了下來,眼里閃動著淚花,這個場景真令人心酸。過了一會弟弟被救出來了,可是那位母親還在哭,大聲斥責老天爺“你混蛋!”工人們勸母親快帶著孩子去醫療站,否則兩個孩子一個都得不到。母親絕望地把姐姐的“尸體”抱出來放在她爸爸的尸身邊。過了一會下起了滂沱大雨,從死亡邊緣醒過來的方登爬起來,看了看四周,發現全部都是尸體,她一個人走出這個地方,她站在門口,望著走來走去的軍人,希望有一個人能收留她,一個軍人走過來問她:“小朋友,你的父母呢?”她搖了搖頭,那位軍人便把她收養了。
32年過去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姐姐和弟弟都來到了抗震救災現場。在一次偶然的時候,姐弟倆相聚了,弟弟談起了唐山大地震和姐姐被壓在一塊石頭底下只能救一個人的事,這才使姐弟倆相認。到了最后,母女相聚的場面更是非常感人,坐在我身邊的大姐姐在那里偷偷地抹眼淚,我也是不停地在抽泣著。在這間廳里有不少人在抽泣,有的還大聲地哭了出來,因為他們的心被絞痛了,我也深深地感觸到了這廠地震的悲慘和這部電影的感染力。我深深地體會到: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家園,所以要好好珍惜它。我們一定要為祖國繁榮富強作出應有的貢獻,不要讓大自然重演這痛苦和悲慘的一幕。
唐山大地震的電影觀后感篇8
今天,在影院觀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終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卻的我的一個心愿。之前聽馮導說票房要達到5億,就覺得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為快,今天我終于如愿以償了。(可是,影院好腹黑,比平時多了要了我15塊,窮啊,窮啊~眾:沒功聽你哭窮,快寫!偶:555~~你們更腹黑)
不得不承認《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電影,無論是從場面,還是劇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還以為是真的。(一定花了不少錢,,這倒是值得一看哦)電影講述的一個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發生時,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臨著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抉擇,當時看到她在廢墟上絕望的哭泣,不停地喊著:“都救,兩個都救。”的時候,我的心似乎也跟著碎了,作為一個母親,每一個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棄不下的東西,俗話說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親,就更應該是這樣的了,最終,她做了一個決定,救弟弟方達(李晨)。但是上天還是眷顧著姐姐方登(張靜初),讓姐姐奇跡般的生還了下來,還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
輾轉間,32年過去了,2008年,正趕上汶川地震,當姐弟倆看到這場地震正在吞噬著人們的生命時,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經歷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決然的趕赴災區,挽救正在水深火熱里的人們。就在這時,姐弟倆終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當初母親的苦心,終于原諒了母親,最終,一家人終于團圓……
正像海報上寫的一樣“23秒,32年”,是啊,僅僅因為那23秒所產生的巨變,確需要用32年的時間來撫平人心里的創傷。不過,最后,母女重逢又給人心里帶來了莫大的安慰,同時,我也終于覺得——活著真好,這時徐帆在看完電影時說的,雖然只有短短的4個字,卻讓我難忘。32年的雨雪風霜終于換得了母女重逢,如果,當初他們沒有活下來,也許就不會有重逢的一天。災難,是不能打垮人們的,它只會讓人們變得更堅強,更加的有勇氣去面對以后的生活!
雖然災難無情,但是我相信人間有愛,有愛的世界一定不會空虛。劇中還有一點也是值得贊嘆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親情。劇里方達對女友說了一句話:“我媽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來,第二次是我在三歲時的了肺炎,大夫說沒救了,可是我媽堅持讓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聽了這話,我忽然覺得心頭一陣酸澀,親情,這是一個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親情才永遠不會背叛你,才是你心靈永遠的港灣,親情如一棵大樹,永遠為你遮風擋雨,親情是一座港灣,永遠為你心靈的小船開放,親情是一個溫暖的家,永遠歡迎你回來。
最后,讓我們珍愛生命,接納親情,為了親人好好的活著,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為,活著真好!
謹此影評像所有《唐山大地震》的主創致敬。
也希望大家可以幸福!最后祝大家:
真愛生命,好好活著。
唐山大地震的電影觀后感篇9
卡車司機方大強,妻子李云妮,龍鳳胎姐弟方登,方達,一個幸福美滿的四口之家,在這一瞬間被摧毀了。大強為救孩子,死了,方登、方達被一塊水泥預制板壓著,一頭壓著姐姐方登,一頭壓著弟弟方達,設備簡陋,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此時,頭腦清醒的方登聽到母親做出抉擇,“救弟弟”,她失望地流下了眼淚。方達的左臂沒了,方登在大家都認為死了時,奇跡般地活了下來,被軍人王德清夫婦領養。母女姐弟從此天各一方。方登因為對母親狠心放棄自己的行為感到憤怒,她選擇遺忘,選擇離開,選擇另一種生活方式 。她從大學退學,當外教,打工,和大自己10歲的外國男人結婚。她移居加拿大,希望能忘記母親,忘記那份復雜的感情。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了。此時,方登移居加拿大,而方達已成為一家國企老總,他們紛紛前去救援災區,在災區見了面,之后家人意外團圓,方登心中的裂痕得以撫平,一句句,一字字,都在訴說著當年那一段慘痛的災難與回憶,讓她知道,母親還是愛著她,深深地愛著她。
是啊,天災無情人有情,經歷過,并且感受到了他的殘酷,就應該去幫助和你的過去一樣的、可憐的人兒,讓他們感受到來自人們內心的這份溫暖,這份真誠之心,忘掉過去,像剛開放的花兒一樣,向著太陽,堅強地走下去!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這不就是我們追求的和平社會嗎?
我曾讀過一篇文章,文章中說“有的人在黑暗中為自己折了一只船,將自己擺渡到心靈的對岸;有的人則自暴自棄,活在這世上,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任由死亡的黑暗吞噬自己的靈魂。人生中怎么會沒有挫折和失敗,只有自己將自己擺渡到對岸,才可以生存。”
我愿做折出的船上那個撐船的人,幫助他們,讓他們從黑暗的過去中走出來,找到新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