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電影觀后感
影片以2009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阿尼帕·阿力馬洪的故事為原型,講述了維吾爾族母親阿尼帕老人在幾十年的時間里撫養了6個民族的19個孩子的故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真愛》電影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真愛》電影觀后感1
人世間,總有一種人讓人肅然起敬。人世間,總有一些事讓人唏噓感慨。人世間,總有一些感動令人淚流滿面。人世間,總有一種情,感天動地!
阿尼帕,一位19個孩子共同的母親,其中有半數是和她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孤兒,囊括了維吾爾、哈薩克、漢、回等各個民族,沒有什么豪言壯語,僅僅是因為善良,僅僅是因為見不得這些孤兒孤苦伶仃、忍饑挨餓,出于母親的天性,她將他們無私地攬進懷里,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給他們創造了一個幸福的生活。她的心是平凡的,然而卻超越了民族、超越了親情、超越了人類的自私與小我,從而超越了絕大多數人。
善良和愛心雖然是大部分人都擁有的,我們許多人也不乏為社會上某些苦難與弱者的悲慘境遇而唏噓感嘆,流下不忍與同情的'眼淚,但如果將善良和愛心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卻絕非易事!因為這需要巨大的勇氣、無私奉獻與擔當精神,況且是在那樣艱難的生存處境中,我們自問有幾人能做到?所以我們大多數人只是勇于付出同情而難于付諸行動。相比而言,艾尼帕的行為是可敬可嘆的,阿尼帕的心是真正仁慈的的心,她擁有無比堅強的勇氣和無私的擔當精神,她當之無愧應該成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做為全社會善良的楷模、民族團結的楷模、人類慈善精神的典范!
由此想起一個關于天堂的話題:在我的理解中,假如真有天堂,那么必定是一個充滿祥和、善良、純凈和快樂的去處,而且只有心懷善良、內心純凈的靈魂才能感召這種境界,與這種境界相應。相反,那種視他人的生命如草芥、殘暴殺害生命、內心充滿仇恨、血債累累的靈魂怎么可能與天道的境界相應,從而感召天堂?這根本是不可能的!如果罪惡的靈魂可以感召天堂,那就沒有自然規律了!這是違反任何一種宗教教義的。如果因為仇恨、殘暴殺害生命的行為感召一種境界,那只有感召黑暗和苦難。毫無疑問,只有如阿尼帕這樣善良的靈魂才能與天道相應,感召天堂的善果。
善良就是天道,必將感召天堂。
《真愛》電影觀后感2
青格里河畔,阿爾泰山腳下,盛開著千萬支五彩繽紛的民族團結花朵,尤為鮮艷的是這朵“阿尼帕”之花。幾天前,電影《真愛》就向觀眾展現了這朵民族團結之花的芬芳。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電影講述了阿尼帕阿力馬洪媽媽和已去世的丈夫阿比包共同撫育6個不同民族、19個需要關愛的孩子,共同擁有一個清貧卻充滿幸福快樂家庭的故事。電影所表達的真愛情懷和力量感動和影響了各族觀眾,更深深打動了我。阿尼帕媽媽在無比艱辛的生活中就演繹了這種超時空的愛,詮釋了這種真愛之中的至愛,沒有比這種愛更偉大、更無私、更純潔。這種愛就在我們身邊。
影院內,座無虛席。電影播放后,全場鴉雀無聲。同志們靜靜的欣賞著,感動著,哽咽著。在這個清貧的大家庭里,孩子們在一口大鍋里吃飯,在一個屋檐下一起成長,兄弟姐妹們互相關愛,生活異常艱辛清苦。就在這種吃了上頓愁下頓的家庭里,阿尼帕媽媽還不時的收留著那些被關愛的孩子們,從微妙細節上處處體現了對孩子們的關愛和愛護,在艱苦的生活上體貼和撫養著孩子們。當王彩霞無依無靠乃至生病后,她始終不離不棄,用真愛的曙光催生了孩子一頭靚麗的秀發。當阿尼帕的兒子阿斯曼為了保護一口大鍋,為了延續這份來之不易、共患難的民族真情而永遠倒下時,親愛的朋友們,你想到什么了呢?這就是善良的感知,這就是民族的血脈,這也是我們始終恪守的承諾。
幾度哽咽,幾度春秋,兒行千里母擔憂。一天一天過去,日子越來越好,孩子們長大了,各自懷揣夢想有了新的發展。阿尼帕和她的丈夫老了,為了孩子們的成長、快樂和幸福老了。真愛無價,母愛偉大。天下間,只有母愛才是最偉大、最無私、最真摯、真感天動地的愛。2010年,阿尼帕媽媽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模范人物。在領獎的瞬間,蒼老的阿尼帕慢慢揮舞著民族團結之花,昭示著我們民族的花朵必將盛開在天山之巔。
只有努力才能改變,只要努力就能改變。在我們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征程上,不乏有庫爾班式的勞動模范,也不乏有阿尼帕媽媽式的人物,更不乏千千萬萬個為民族團結進步和社會穩定而默默奉獻的人們,他們的英勇事跡和人生軌跡也必將砥礪我們前行。一直以來,黨中央和歷來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工作,特別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面對疆內外和周邊地區復雜的`民族宗教形勢,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各族黨員干部和群眾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堅持以現代文化為引領,始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深入開展“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主題教育活動,把民族團結宣傳教育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三個離不開”、“四個認同”的思想深入人心,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有力推進了社會經濟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
民族團結,從我做起,它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證。團結固則百業興,歷史和國外正在發生的現實告訴我們: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則政通人和,繁榮昌盛。國家分裂、民族紛爭,則喪權辱國,人民遭殃。心靈的田野如果不被真理占領,就必然會雜草叢生。我們要以現代文化為引領,以群眾工作為統領,積極踐行群眾路線,努力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珍惜民族團結、人人維護民族團結的生動景象,讓民族團結一家親像陽光一樣照耀在各民族心中。
《真愛》電影觀后感3
我為可愛的新疆人流淚,我為真愛流淚,我為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位母親和她的偉大母愛流淚。而這個眼淚是激動的眼淚,自豪的眼淚,是內心震撼的眼淚……
是的,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曾在報紙,電臺,電視臺多次報道,感動了全新疆,感動了全中國。
有一次我在大街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場景,有個賣水果的維吾爾族小伙推著手推車準備從很多在大街上停放的汽車當中穿過去,但他害怕劃傷周圍的汽車,不知道怎么過,這時,有位漢族老大爺給小伙子指揮,讓他安全地從汽車中間過去。這就是我們新疆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情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且非常感人,幾乎人人每天都能看到,碰到。
阿尼帕大娘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女人,但是,她做的事不普通,靠老公釘馬掌的微薄收入撫養無依無靠的各族孤兒,幾十年如一日,冬天在刺骨的冷水中洗羊下水,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要給這些跟自己無親無故的孩子們吃,給孩子們穿,這是多大的愛,多么大的情懷,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孩子們受苦,受難。為他們無私的遮風擋雨。
我們生活在無數個充滿真愛的家庭里,沐浴在充滿大愛的國度中。阿尼帕大娘的'家就是我們生活的縮影,也是我們天天看到,聽到,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生活也是我們新疆人為之自豪的資本。
天山電影制片廠攝制的電影我是一部不落的去看,從小看到大,我也感受到該廠一步步走向成熟,一步步走向巔峰,小時候喜歡看《向導》《神秘的駝隊》《艾力甫與賽乃木》《買買提外傳》……最近幾年的《吐魯番情歌》《烏魯木齊的天空》等都是很好的電影。看了都喜歡,我總認為我們新疆的電影還有待發展,與內地有著差距,覺得拍攝、剪輯、導演、演員還需努力。這次看到《真愛》這部影片后,我對新疆的電影及電影人充滿了信心。對我們的電影在內地市場能夠打響,能夠站穩腳跟充滿希望。談電影我是個外行,我只能看到表面,但就表面而論《真愛》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除了震撼還是震撼。拍攝地點,敘述的場景,自然風光,自然的生活,沒有刻意去表達什么,但是表達了很多,沒有刻意去說什么,但是說了很多。讓人聯想到嬉鬧與青山綠水中的童年,聯想到遠在千里之外為自己祝福的普通而偉大的母親站在木橋頭上盼望子女回家的情景。
《真愛》電影觀后感4
今年五月是自治區第32個民族團結教育月,新疆天山電影制片廠將阿尼帕·阿力馬洪的真實故事改編拍攝成電影《真愛》,在五月開始全國公映。5月24日,公司組織全體員工觀看影片,《真愛》用真實自然的故事與唯美的表現形式感動了我,觀影中,我的眼淚止不住的流淌,即使寫這篇觀后感,我也能感覺到自己內心的激蕩,我的眼角竟然再一次泛起淚花,我甚至無法找到合適的語句來做這篇觀后感的題目,人間的偉大莫過于此,如此的真愛該如何詮釋?
《真愛》是一部主旋律電影,它拍攝得如此唯美, 在講述故事的同時讓觀眾產生了心靈深處的共鳴,讓大愛廣為傳播。影片講述的故事是新疆各族人民長期以來相濡以沫、共同建設新疆、守望美好家園的心靈路程,影片中所表達的“母愛”就像是一條寬大的河流,在人間溫暖的河床上流淌,而這個河床是不分民族和地域的。這部電影中有很多留白,就像潑墨的國畫一般,季節性畫面呈現得美輪美奐,音樂如同天籟,景語已經變成了情語,這也是這部電影為什么會使觀眾們潸然淚下的原因,質樸的情境留住了觀眾的心。純凈的天空、溫暖的氈房、風吹草動的畫面,表現了劇中人物在現實中經受了種種磨難之后,內心是如何獲取踏實和希望的。
《真愛》是觸及人們命運和靈魂的電影,影片中,19個孩子從過去的苦難到現在的幸福,用了3個時空來表現,其中最難的是上世紀70年代,在那個時代還沒有進入商業社會,人和人之間的感情直接簡單,那時生活條件雖然艱苦但是幸福指數并不低,雖然時代不一樣,但人們對幸福的感受都一樣,那就是“愛”。阿尼帕媽媽的事跡讓我們感動,影片中老人滄桑的臉,她那雙粗糙的手,我們可以想象阿尼帕媽媽撫養19個孩子的不易,能感受到劇中人物的豐富情感。
《真愛》強大的感染力,讓人震撼不已,真愛的情懷和力量足以征服觀眾。偉大的母親,偉大的付出,偉大的真愛,這是跨越時代、民族、文化和一切社會界限的,所有的人生都是被這樣的愛滋養著,托舉著的。
《真愛》是真心之愛,人人身上皆有之,人人心中向往之,所以它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產生了強烈共鳴,這是良知與愛的力量的傳遞過程,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傳遞正能量的和諧音符。
這是一部好電影,體現了新疆的美,新疆人的美。沒有夸張手法,沒有超越生活,人物有血有肉。
電影是一門直觀藝術,它能達到很多藝術形式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電影用故事及它的感染力宣傳新疆,贊美新疆,推出新疆,用這種方式使內地與新疆的距離更加拉進,進一步推動我們的旅游,搞活我們的經濟,使更多的內地同胞認識新疆,認識新疆的人,知道新疆的事,讓全國,乃至全世界都了解新疆的和諧及各民族之間的真愛。
《真愛》電影觀后感5
近日,社區工作人員在地磅街道辦事處的組織下集中觀看了電影《真愛》。
《真愛》主要講述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生活在阿爾泰山下青河縣一個叫阿尼帕的維吾爾族母親收養19位各民族孩子,為這些孩子治病、上學、教育孩子和睦相處,彼此愛護照顧,最終養育孩子們長大成人,成家立業的故事。
阿尼帕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一個女人,她靠丈夫釘馬掌和用凍僵的雙手清洗一桶桶羊下水的微薄收入,撫養一群無依無靠的各族孤兒,看到這里我哭了,阿尼帕媽媽幾十年如一日,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要給這些跟自己無親無故的孩子們吃,給孩子們穿,供他們上學,為他們遮風擋雨。對待不是親生的孩子比對親生的孩子還要好,買來的唯一一雙新球鞋給了王彩霞的哥哥。這種真愛無私,大愛無疆的做法體現了阿尼帕寬廣的胸懷和偉大無私的母愛。
2008年8月,辛苦了一輩子的阿比包爸爸離開了他的妻兒,40多年,他和妻子一起用微薄的收入撐起了這個家,阿比包爸爸雖然走了,可是阿里帕媽媽并不孤獨,她還有孩子們陪伴著她,還有更多的子女一起用愛心拉近這個家!在她的家里,水濃過了血,善良超越了親情。我們深深地被阿尼帕媽媽這種超越民族的精神感動了,正是這種超越民族的精神凸顯了我們偉大的新疆精神。
這是一部好電影,沒有夸張手法,沒有超越生活,人物有血有肉,恰逢六一兒童節的到來,這部影片非常適合各族家長帶著孩子去觀看,可以讓孩子們用自己純真的心去感受新疆的美,新疆人的美。為今后孩子們的成長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我一定要以現代文化作為工作統領,要學習、弘揚各民族的優良傳統,切實擔當責任,付出更多努力,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堅決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做好群眾工作,為群眾謀福,凝聚人心,構建和諧、美好、幸福的大美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