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泰坦尼克號》觀后感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從而提高人們的交流能力。怎樣才能寫好電影《泰坦尼克號》觀后感?這里給大家提供電影《泰坦尼克號》觀后感,方便大家學習。
電影《泰坦尼克號》觀后感篇1
《泰坦尼克號》講述了一搜撞上冰山而沉沒的豪華巨輪的故事。1985年"泰坦尼克號"的沉船遺骸,在北大西洋兩英里的海底被發現。美國探險家親自潛入海底,尋找價值連城的"海洋之心"。在船艙的柜子里翻出了一幅畫,這個新聞立刻引起了一位老婦人的注意。已經是101歲高齡的露絲,聽到關于這幅畫的描述,便聞之來到了這艘探險船上,稱她就是畫中的少女。在船上,露絲開始講述當年沉船的記憶。
年輕的貴族少女露絲與窮畫家杰克因為一次偶然的相遇而產生愛情,他們不顧世俗的偏見墜入愛河。但是露絲和杰克剛萌芽的愛情也將經歷生死的考驗。因為,泰坦尼克號在一個風平浪靜的夜晚,撞上了冰山,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也將面臨沉船的命運。露絲和杰克最終不得不永世相隔。
老態龍鐘的露絲講完這段哀慟天地的愛情之后,走向船頭,把那串價值連城的"海洋之心"沉入海底,讓它陪著杰克和這段熱烈凄慘的愛情故事長眠海底。
這部影片中除了那驚心動魄的沉船事件,感人至深的愛,留給人印象最深的是露絲的眼神-------在生死邊緣上卻毫不絕望的眼神。
人在死亡面前如此渺小。極度的恐慌而產生的丑惡行為便展現的一覽無遺。但是,還有許多令人感動的細節:三等艙中的中年母親,知道生存的希望渺茫得如同幻影,便講著美麗的故事哄孩子安然入睡;年老的夫婦流著淚輕輕相擁,安詳的躺在床上,等待死神降臨;船上的演奏者們拉著一曲曲哀傷的音樂,在生命的尾聲,最后一次合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們的心卻在一起。露絲不愿與杰克分離,在救生船往下放的時候,她選擇了勇敢的跳上泰坦尼克號的窗口,帶著堅強的眼神,向船艙跑去。此時此刻,對她來說,生命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了對生命的留戀。
絢麗的信號彈在漆黑的夜空中升起,落到無垠的海面上,也是生命在輝煌的時刻突然墜落。而船上的小女孩因看到了美麗的煙火而高興地笑了,想起來,仍會覺得心痛。
泰坦尼克號,把我深深地感動。在驚心動魄的沉船事件中,親情、友情、愛情,都像煙火一樣,在空中綻放最美麗的瞬間。
電影《泰坦尼克號》觀后感篇2
五年后,十年后……我一定會從這部經典的影片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感悟。
《泰坦尼克號》給了我太多的感觸。記得五年前看這部影片時,被其中驚心動魄的場面所震撼,偶爾也會在心中柔軟的沙灘上留下一行足跡。但現在,是完完全全地被它感動了,也將它深深地印入了記憶之中。
人的感觸總會隨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深,就如五年前的我只把《泰坦尼克號》當作驚險片,而如今卻被它深深感動。
滿天星斗在夜空中閃閃爍爍,這本應是個浪漫的夜晚,卻發生了歷史上最慘重的一次沉船事件。
1500名落海者和救生艇上的七百人等待著,等待著活命,等待著寬恕,等待著這場無休止的噩夢驚醒。而落入水中的1500人不過只有6人獲救,剩下的生靈都永久的葬身汪洋,祭奠了那場聲勢浩大的夢。
三等艙中年輕的母親知道生存的希望渺茫得如同幻影,便講著美麗的童話使孩子安然入睡;年老的夫婦流著淚輕輕相擁,安詳地躺在床上等待死神降臨;船上的演奏者們拉著一曲曲哀傷的樂曲,在生命的尾聲最后一次合作;年邁的船長走進船長室,選擇將生命的最后一刻交給這融入了他人生最大熱情與輝煌的地方。
韓寒說過:“美麗故事的開始,悲劇就在倒計時。”
影片中有這樣一幕——“媽媽,我們在做什么?”“親愛的,我們在等待,等頭等艙的乘客上了救生艇就輪到我們了。”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卻輕而易舉地道出了那個階級明顯的社會所有的丑惡,然而下層階級的人們最不缺的就是樂觀的心性。人與人之間毫無嫌隙,歡快的民樂一起,牽手便可舞蹈,映在他們眼中的微弱燈光,晃動著每一個人快樂的瞳仁,像是一抹淺淡的火,靜靜地燃燒著他們井底的天空,溫暖著屬于他們自己的小幸福。
當卡爾在救生艇上接過下等艙的人遞過的酒時,我們更應該明白,災難面前,眾生平等,但那時高貴的你們,習慣嗎?
杰克迅速找到蘿絲,并發現一扇漂浮在海上的門板,但因門板僅能承載一人的重量,所以杰克讓蘿絲留在門板上,自己卻泡在冰冷的海水中,并用最后的一絲力氣要求蘿絲承諾不會放棄,會好好的活下去……。看到這里,我已熱淚盈眶,感動不已,原來真情至愛是可以為對方奉獻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換取對方存活的機會。相較于當時上流社會常以婚姻作為換取財勢地位工具的作法,杰克與蘿絲的愛情更加顯得真實、高尚而彌足珍貴!
因此越是坐在上位的決策者,肩負重責大任,越應思慮周詳,而后做出正確而果斷的決策,才不致鑄下大錯。
泰坦尼克號沉船事件死亡人數飆高的原因則是救生船數量不足,當時總共有兩千多人搭乘泰坦尼克號,但實際上救生艇僅可載一千多人,這是一項致命的人為疏失。雪上加霜的是當時泰坦尼克號號稱“連上帝也沉不了的不沉船”。
不僅劇中凄美的愛情故事深深感動了我,電影里的許多情節亦觸發我深入省思。
首先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那些利欲熏心的人,其典型人物就是卡爾。他為了自己所想要得到的東西而不擇手段,威逼利誘,即使算不上是十惡不赦,也絕對不是一個好東西。卡爾以為錢可以支配這一切,但是他的想法是錯誤的,之后的事實很明顯地告訴了我們一點:至少錢是買不到愛情和生命的。
相信有不少人都看過,它講述了一段“生死不渝的愛情和一個驚心動魄的災難”,讓看過它的人都不得不為它折服。
而當我看了之后,才感到這并不是一部單純地講愛情、講人們在遇到那種突發情況時如何逃生的影片。除了這些之外,許多反面的東西也向人們揭示著什么。與其說我對杰克和羅斯之間的愛情感興趣,不如說是對影片中所反應的貴權主義頗有質疑。
這個故事的確很簡單,不過卻深刻地告訴了我們人類本性中的善良與丑惡、高貴與卑劣,在故事的發展過程中,它們得到了得到充分的展現,這應該是我喜歡這部影片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吧。
精采刺激的片段與唯美浪漫的鏡頭,讓我感覺欣賞這部電影彷佛經歷了一場美妙的視覺與聽覺的饗宴,令人回味無窮。
此外,這部電影場面的壯觀浩大亦令人嘆為觀止,不論是船上豪華富麗、美輪美奐的餐廳、酒吧、客房等設備,或是沉船時海水沖涌進船艙,船裂成兩半,船尾被船頭往下拖形成九十度后下沉等等壯盛慘烈的場景。
夜色沉靜,時光依舊,泰坦尼克號并沒有沉沒,它與夢想和希望相守,永存人們心中,不是嗎?
影片最后的夢境里,所有人不分尊卑齊聚一堂,杰克從舊日里樓梯的拐角處轉身,與露絲執手相擁,在《我心永恒》的曲調中,我似乎聽到流年呢喃,“曾經做過的最美好的事,就是觀察四季輪回和遇見你。
電影《泰坦尼克號》觀后感篇3
今天,我看《泰坦尼克號》好感人啊!
故事中的男主角叫杰克,女主角叫羅絲。杰克一無所有,但是好運氣使他拿到了泰坦尼克號的船票,登上了泰坦尼克號。偶然間救下了羅絲,兩人天天在一起,終于相愛了。但是羅絲的未婚夫發現了,把“海洋之心”偷偷放進杰克的口袋,說是杰克偷了,然后派人把杰克關起來,就在這時,船撞到了冰山上,要沉了,船長趕緊指揮大家逃跑,但羅絲不愿意獨自逃生,在救下杰克后,船就沉了,杰克以愛把生的希望留給羅絲走了,而羅絲成了6名幸運者中的一位,海洋之心最后也沉入海底。
泰坦尼克號中,有許多的經典臺詞,我覺得這句就不錯:“我覺得生命是一份禮物,我不想浪費它,你不會知道下一手牌是什么,要學會接受生活。”對呀,誰知道我們下一秒會怎樣,從現在開始,把握好每一秒,想干什么,行動起來,不虛度光陰,把每一秒都好好享受!這才是生活真理!
世間有純潔也有丑惡,這要看你怎么對待,當我們選擇了世界,世界便因我們而美麗,我們要像船長忠于職守,我們要像杰克舍己為人。
看了《泰坦尼克號》我懂了許多,杰克和羅絲真偉大,好感人啊!
電影《泰坦尼克號》觀后感篇4
15年前,《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的上映在我幼稚的心中也不過就是一次小船撞冰山的慘劇,從此還烙上了“暈船”的陰影。
15年后,再次在影院觀看這部經典之作,卻深深地被那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所感動。
《泰坦尼克號》之所以讓人感動,不僅僅是因為愛情。讓我們把鏡頭直接轉向沉船前的最后兩小時。對于藝術家,能將自己的畢生奉獻給音樂也算達到了人生的夙愿。就在乘客開始慌忙逃生之際,甲板上,卻有這樣八位紳士帶著自己心愛的樂器,用最后一曲《更接近主》奏出了自己對生與死的理解,用音樂鼓勵生者勇敢的活下去,為逝者開辟一條通往天堂的平穩航線。
人的一生,是不是也該像這八位紳士一樣,真正有什么東西是值得我們去追求,值得我們去為它奉獻一切呢?
當我們的職業面對的是生命與原則時,我們又該如何抉擇?此時,正在左舷的大副莫道克面對即將失控的乘客,在“婦女,兒童先走”的前提下,慌亂中朝一名企圖沖上救生艇的男子開了斃命的一槍。
電影《泰坦尼克號》觀后感篇5
夜夜夢見你夢里你依舊深情相許穿越重重時空阻隔到我夢中你訴說此愛無止境
靜靜的月夜,我徘徊在眠與不眠之間,傾聽著塞琳迪昂的這首抒情曲《MYHEARTWILLGOON》.窗外的月光已很熱烈地在我的夜晚流淌,閉上眼睛,杰克和露絲的曠世戀情就像夜空跳躍的星星,鮮活地閃耀在我的心里。
我于是如看到梁祝的化蝶,希望杰克露絲這場美麗的邂逅也能夠化為一對青鳥,常鳴在某個枝頭。事實上,他們是這樣。這個在冰冷大海中燃起的烈焰般的永不沉沒的愛情神話,似是一種無形的東西,流淌在人們的心里。銀幕前,人們忘情、陶醉,甚至淚濕衣襟,唏噓不已,得到一次透徹心肺的愛情洗禮,足以解釋他們的這出凄婉的愛情悲劇具有怎樣沉重的分量。或許沉重的只是杰克最終為救愛人露絲而魂歸大海的悲壯之舉。那么,杰克又是怎樣詮釋他今世一遭的相遇呢?在大西洋漆黑的夜色中,窮畫家杰克救上了企圖跳海自盡以反抗包辦婚姻的富家女露絲,并向她的世界吹進了一股清新的風。他們倆人由相識而相愛,又由相愛而許諾靈魂的長相廝守。在人人逃生的時光里一次又一次舍生求死,相擁于冰冷的海水中。當杰克預感到生命將到盡頭,他緊緊拉著露絲的手,艱難地叮囑道:“露絲,無論發生什么,有多絕望,你都要好好活下去。”
一直來,我們對愛情的理解就是“生死相依,忠貞不渝”。梁山伯相思而死,祝英決然沒有理由活下去;朱麗葉喝了毒藥,羅密歐怎么能不喝?然而,《泰坦尼克》的男女主人公卻給愛情作了全新的詮釋。杰克去了,露絲頑強地活下來,她享受每一天真實平和的日落,享受空氣、陽光和雨露。這也許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內涵。
當世紀末的人們在銀幕前品讀著他們的故事,并不時地為男女主人公掬上一把把傷心淚時,真正理解或者說懂他們的人能有幾何呢?說不定只是極簡單地作為倆個大孩子的愛情游戲兩看來讀來說,這到底是杰克露絲的悲哀,還是泰坦尼克的悲哀?假如他們的愛情不能給后來的青年男女一點借鑒和感悟,也枉金牌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用心良苦,從突兀其來的災難為背景去凸現愛情,否則只如夜空的流星。而流星,不會不留什么就走,只要有流星流過的地方就必有精彩的一瞬,就像月光沐浴夜所有不被遮攔的`地方。杰克露絲的愛情兼具流星和月光的性質,泰坦尼克號沉沒在長長的時空隧道,但永不沉沒的愛情之舟將久久地泊在人們的心中。從大西洋全速駛向全世界億萬觀眾期盼的眼睛,賺取了無數癡男怨女的眼睛和滾滾而來的鈔票,這便是明證。
讀著這個被淚水浸濕的愛情寓言,窗外的月兒在搖晃前進,我仿佛看到了朦朧的月光里。有了杰克露絲相擁冰海的身影。忽然之間,我覺得他們好幸福。露絲是幸福的!與其渾渾噩噩同流合污茍且過一生,不如轟轟烈烈自由自在投入愛一次。真愛一諾千金!終然是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也不能改變初衷。我們不會忘記影片中最為感人的一幕。露絲縱身跳出救生艇,爬上甲板,向愛人狂奔而去-----為了她,杰克去了!露絲信守著“好好活下去”的承諾,似乎承載著心愛人的生命,享受每一天。是的,露絲絕對的幸福!
其實杰克也夠幸福的,他雖只是個赤貧如洗的流浪畫家,但他個性張揚,更賦浪漫色彩,以致一無所有的他也能博得美人的芳心。我們也不能忘懷這樣一個場面,落日余輝照在倆張充滿著幸福喜悅的臉上,海風掠過,輕紗蔓舞,露絲站在船頭張開雙臂與他一起感受生命在飛翔。“享受每一天”是貧窮浪漫的杰克帶給露絲的一種全新人生觀。冰海中,為心愛人兒魂歸大海,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那份刻骨銘心,生死相許的愛,在那世紀的寒冷黑夜中也縱放著閃耀的光芒。是的,真正相愛的人是高尚的,彼此可以為彼此付出許多,甚至一切。雖然這只是露絲杰克在冰海沉船前短暫的三天時間里上演的一出凄婉的愛情悲劇,多多少少有點古典意味神話色彩,但是它卻喚起我內心幾許幸福感。
或許我們可以把杰克露絲的愛情詮釋為一見鐘情。這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愛情,這愛動人。但是在策劃金錢策劃情感的年代,我們內心的這份幸福感已經越來越稀少,因為這樣的愛情對于我們已經是一個越來越遙遠的神話。不說幾年來所謂“父母之命,媒約之言”的舊式婚姻如冰冷的磨盆把人類生活中最美好最珍貴的愛情之花碾得粉碎。其實在世紀末的現實生活中,青年男女似乎不大講姻緣,不再是一見就ok的愛情碰撞,而是重于講現實。有多少家產?瀟灑嗎?有房子嗎?可笑的是連生肖也成了一個重要而無形的附加條件。莎翁說:“愛情里要是摻雜了和它本身無關的算計,那就不再是真的愛情,”于是,愛情也就失去了應有的魅力和感受,愛情變得就像在高速公路上行走,隨時都會變換車道,開始新的一輪追逐和游戲。男人身邊的女人,女人身邊的男人,就像(她)他們身上的衣裳,不時地試穿,不時地更換,愛情不再是愛情!
誠然,愛情不是綠蔭下的甜言,也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語。這其實很低級。因為不能只是承諾,更應該表現一點實在的行動。愛戀中的我們不可能如男女主人公的愛情那樣在危難中升華。但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表現一些真實。諸如平時給他(她)適時地泡上一杯茶,或在電話里說一聲:“天冷了,注意加衣。”不真實的東西,最終要被淹沒,當破土而來的事實來臨時,才明白個中滋味,已是晚矣!
我真誠地希望,我們不僅僅在坐在銀幕前感動三個小時;不僅僅在為這個現代科技制作的古典神話掬一把淚;也不僅僅只是沖著這部兩億美元拍成的電影來一睹“泰坦尼克”的風采和氣勢------而是,我們在讀一個經典般的愛情寓言,從中悟出對愛的種種了悟和感受。
電影《泰坦尼克號》觀后感篇6
《泰坦尼克號》是一部享有世界聲譽的偉大著作,也許你還沒有看過,但很少有人沒聽說過吧。昨晚和同事一起去重溫了3D的版本,漆黑的電影院里,只有屏幕的熒光照射著,當影片的畫面不斷在大銀幕上切換,當偉大的愛情在杰克與羅絲之間上演,這畫面多美好和諧,完美的連冰山也妒忌了,所以當沉船與淹沒發生時,一切都成了必然,如水晶嘩的一聲,摔在巖石上,粉碎了。
很多人看過之后,大多為杰克和羅絲間由于災難而毀滅的刻骨愛情感到惋惜。在錯誤的時間遇上對的人,是愛情中一種殘缺的遺憾,因為不可能在一起,所以影片讓他們在最美的時刻隕落,然后留下無限的空間,供觀看者回憶。然而,打動我的卻不是愛情的偉大,而是當災難降臨時,人們對求生的那種渴望。黑暗中,當布滿等級與奢華的夢幻之船逐漸淹沒,當平靜的海面上漂浮著越來越多的尸體,當那些無助的落難者在冰冷的海水中苦苦求生,最后失去希望。多少次,我伸手想去抓住那一雙雙求生的手;可恍然之后,我才知曉,我們并不在同一個世界。
很多時候,我們總抱怨著不幸福,抱怨著時間太長、生命太久,我們從未認真想過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了,會怎樣,我們以為日子會這樣慢慢的一直過下去。可其實呢?生活總是變著戲法的給我們出意外,不是這方面的,就是那方面的,不是發生在你身上,就是他人身上,我們永遠無法把握自己的生命,只有更加努力的去珍惜,才會讓我們的人生多些感動和精彩!
有句話說,人的一生應該有兩次沖動,一次因突如其來的愛情,一次為隨風而走的旅行。可我是個自私且矜持的人,仍有許多無法拋棄的自尊與固執,無法做到如杰克與羅絲般灑脫。從小到大,我的生活一直中規中矩,聽著長輩的話,做他們認為對的事情;從小到大,我都缺乏安全感,他人的一句話或者自己做的某個決定,我都能虛構出N種可能,并為之想好應變的對策;從小到大,我總是處于被動的一個狀態,很少主動去爭取過什么,我相信宿命勝過相信我自己!很沒自信是不是,很不像我對不對,可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自己,連我自己也不清楚。一個人在世界的角落,連寂寞都在笑話我墮落,黑夜中,眼淚滑過,我在想,是不是當淚水流盡時,堅強就會留下來!
電影《泰坦尼克號》觀后感篇7
滿懷著期待,今天下午,我們終于看到了這部經典電影——《泰坦尼克號》。影片向我們講述了從船撞上冰山到沉沒的兩個小時中,人們形形色色的舉動,我們看到了美與丑,高尚與卑鄙。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男女主角,而是四個小提琴師,他們在災難來臨時并不畏懼,忘我的為人們演奏,他們的演奏時慌亂的人群平靜了下來,為人們送上了最后的安寧曲。還有牧師,雖然他的鏡頭不過3分鐘,但他面臨死的那份沉靜和忠于職守的敬業精神令我感動,還有他的那份禱告。
看了這部影片,我深深的感到,在災難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一些在社會中地位不是很顯要的人可能會比貴族更加冷靜,為人們演奏平靜心靈的樂曲,念充滿希望的禱告,驅散恐懼。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一棵無名的小草,但在災難面前如果你懂得愛與付出,美與善良,那你就是一棵參天大樹。
電影《泰坦尼克號》觀后感篇8
五一小長假的前一天晚上,我和爸媽一起去紅街的大地數字影院看了一部精彩的3D電影————《泰坦尼克號》。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100年前,也就是1912年,當時號稱世界上最堅固,最豪華的游輪,被人們稱為“夢之船”的泰坦尼克號在首次航行中觸到冰山,最終在大西洋沉沒的故事。整部電影長約三小時,對于影片前面的情節我不大感興趣。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船在受到撞擊之后所發生的一幕幕感人的故事,尤其是人們在面對死亡時的各種表現,給了我極大的震撼。船上的小提琴手們在船快要沉沒的時候,依然那樣鎮定,他們站在傾斜的甲板上,面對驚慌失措的人群,從容地演奏出一曲曲優美的旋律,以緩解人們緊張的心情;有一對老夫妻,他們知道自己已經無法逃生,靜靜的躺在床上,雖然海水已經淹到了床下,但他們仍然相互依偎,不離不棄;在三等艙,有一位媽媽和兩個孩子在房間里,媽媽也發現已經無路可逃,于是就給兩個孩子講故事,她們臉上流露出的安詳的神態真的讓我難忘……當面對死亡而又無法抗拒時,他們都能以坦然的心態去面對,這種精神是多么偉大呀!然而最讓我感動的是影片最后主人公杰克對蘿絲說的那句“永不言棄”。是的,生活中不論我們遇到多大的困難或災難,只要永不放棄,就會有成功的希望!
回到家里,已經是夜里11點多了,雖然我感到了有些疲憊,但電影中精彩的情節仍久久地在我腦海里回蕩。
電影《泰坦尼克號》觀后感篇9
波瀾壯闊的大海一眼望不到邊,海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著金色的光芒,仿佛在隨著舒緩的音樂輕輕的律動,溫柔地拂過船身。碼頭上已是送別的人山人海,送別的友人不舍得擁抱即將登船的朋友,眼中滿是期待與激動;依依不舍的家屬們揮手告別即將遠行的親人,心中凈是思念與不舍······
"她"高傲地俯視著碼頭上的人山人海與一望無際的大海,"她"優雅,端莊,華麗。"她",就是號稱永不沉沒的---泰坦尼克號。
一位貧窮的流浪畫家杰克在泰坦尼克號即將出發的時候同他的朋友通過賭博贏得了兩張船票,他們踏上了泰坦尼克號。在船上,杰克意外地遇到了出身名門的富家小姐蘿絲。而蘿絲卻不愿過乏味無趣的貴族生活,不愿聽從母親的安排嫁給富有的'卡爾。一天晚上,蘿絲正要投海自盡,杰克在危急關頭救下了她,他們也由此相識。羅蘿絲的媽媽不準蘿絲與杰克來往,他們被迫分手。黃昏,蘿絲和杰克在甲板上相遇,他們相愛了。
可是不幸也隨之到來,因為船長的大意與疏忽,泰坦尼克號撞上了冰山,即將沉沒,杰克卻被卡爾陷害,捉進了船上監獄。蘿絲不顧生命危險救出了杰克,由于救生船數量不夠,所以船長決定讓婦女和小孩先上船,蘿絲不忍拋下杰克,從救生船中跳了下來。最終他們一齊落入了海中,蘿絲躺在一塊漂浮的甲板上保住了性命而杰克卻因將生存的機會讓給了蘿絲,凍死在了冰冷的海水中。
泰坦尼克號沉沒的那一天人們永遠不會忘記——1912年4月15日,它承載著1316名乘客和861名船員,最后卻僅僅有694人生還!
當已經101歲高齡的蘿絲含淚講出這段歷史,她走到甲板上,攤開手掌,將自己珍藏了84年的價值連城的‘海洋之星’拋入了當年泰坦尼克號沉沒的那片海洋。隨著它的沉入海底,這一切的一切都已完結······
《泰坦尼克號》不僅僅是一段凄美的愛情,更反映了人性的光輝與偉大,自私與偏見。
當蘿絲不顧生命危險走下地下室救出杰克;當蘿絲為了杰克跳下了象征著生存的救生船;當船即將沉沒時,他們緊握的手;當他們落入海中,杰克忍受著冰冷的海水的侵襲將生存的機會給了蘿絲;
當蘿絲的媽媽為了金錢與權利,不顧女兒的感受,要她嫁給卡爾,卻不許她同杰克來往;當卡爾因嫉妒杰克便嫁禍誣蔑他,將他關進船上監獄;當設計師只按照原定計劃準備了只夠一等艙的富人們乘坐的救生船;當卡爾在危急關頭利用金錢保全自己的性命;當偏執的富人不愿穿上與自己紳士風度不匹的救生衣······
善良;無私;偉大;真摯;
丑陋;勢力;虛榮;偏見;
人性的美丑善惡,在此刻展露無遺。
‘海洋之星’和84年間的是非一齊永遠地沉入了海底。遙遠的海上,傳來一聲汽笛的轟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