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電影電影觀后感
在寫觀后感時,要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電影的主要內容,包括主題、情節、人物關系等。寫八佰電影電影觀后感有什么要注意的呢?這里給大家帶來八佰電影電影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佰電影電影觀后感篇1
9月20日,這一天,使我悲哀;這一天,也使我憤怒,因為我去看了電影《八佰》。
電影的大概內容是這樣的:《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后一役,主要故事講述了在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八百名壯士在上海“四行倉庫”奮力對抗三十萬日軍,并奮戰四天四夜的故事。這場戰爭是中日第一次正面交鋒,持續了大約三個多月,當時上海瀕臨淪陷,人心渙散。為了能夠穩住人心,取得最后的勝利,第88師262旅524團團長謝晉元率420多戰士,收到命令堅守最后一道防線“四行倉庫”。為了迷惑日軍,壯大聲勢,謝晉元對外宣稱一共有800將士,但實際上只有四百多人,這也就是電影片名《八佰》的由來。
《八佰》這部電影讓我十分悲憤,而最使我震撼的就是陳樹生舍身炸日軍了。鄭愷飾演的陳樹生為真實“八百壯士”之一,在發現敵人企圖用鋼板陣爆破樓體時,身綁手榴彈毅然跳下倉庫,用身體砸進敵陣,與敵人同歸于盡,僅給母親留下“舍生取義,兒所愿也”八字血書。陳樹生豁出命來也要守住陣地的大義凜然,影響了戰場上的其他士兵。他們也紛紛排成一列,身綁手榴彈,高聲喊出自己的姓名,一個個一躍而下。這些畫面,深深震撼著我,感動著我,讓我淚流滿面!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站在蘇州河對岸租界的一個人流著眼淚激動地說。落后就要挨打,我們作為新中國的少年,更要發奮讀書,掌握更多科學知識,長大為祖國效力。周恩來總理說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們努力讀書就是為了讓中國不再落后,不再挨打。
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要感謝這些先烈們,這是他們的犧牲換來的!我們要好好學習,不辜負先烈們的初心,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八佰電影電影觀后感篇2
為了還原1937年的時代質感,劇組不僅搭建起占地200畝的建筑,更不惜人工開鑿了一條仿真蘇州河,負責場景搭建的華誼兄弟(天津)實景娛樂有限公司在還原歷史質感方面也做足了功課。對此,管虎坦言“幾乎沒有哪個電影劇組會真磚實瓦地對建筑場景進行1:1復制,《八佰》花了幾年的時間來再現那個時代,就是希望能帶給觀眾更好的體驗。”
王中磊則表示,劇組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一個“實”字,“整個實景搭建花了一年的時間,真實的籌備花了兩年,劇組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已經三個月了,似乎還有不少沒完成的事情。”同時,王中磊還感嘆,“希望可以有一部電影作品,除了本身的觀賞感、娛樂性之外,更能讓觀眾銘記這段歷。”
除場景外,管虎對片中出現的每一位演員要求都非常高,影片拍攝所需的千名型態演員志愿者全國七城面試正在進行當中。同時,片方還在全國范圍內遴選特約演員,他們在嚴寒與酷暑的考驗下已經接受了為期一年的軍訓,艱辛的訓練被管虎稱為“煉獄式的折磨”,軍事教官臧雷更將這批演員稱為“八百壯士精神的傳人”,“這些演員流過的汗可以以斤來論了,這是我所了解到的電影演員接受軍事訓練最刻苦、最自覺的一次”。
66位特約演員代表也亮相發布會,冒雨向在場媒體展示了他們的訓練成果。被問及電影主演的甄選標準時,管虎坦言這次對主演也會同樣嚴格要求,秉承著合適的、真正的好演員兩個標準來挑選,除了必要的軍事訓練之外,還會對演員進行日常訓練,“包括口音和形體,最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坐在一起對劇本不停地圍讀和研討。”
八佰電影電影觀后感篇3
從影片公布的信息來看,電影《八佰》耗資逾5億,于20__年底在蘇州拍攝,歷時230天。其中,劇組為1:1還原真實場景,挖了一條長達200米的“蘇州河”。論布景花費,《八佰》在近代華語電影史上可算是名列前茅了。雖然影片中有多位知名影星參與,但鑒于出品方華誼兄弟、影片題材以及戲份的關系,我們認為明星片酬并不是《八佰》預算的大頭。另從影片預告來看,戰爭場面相當震撼,預算確實是花到了實處。
但是考慮到電影《八佰》臨時(因技術原因)撤檔,對于影片本身重新剪輯(為了過審)帶來的劇情缺失、立意表達不明確等風險,我們認為電影《八佰》的票房下限大約在10億左右,并降低了影片的票房上限預期,調整至20億元。
顯然,《八佰》是華誼兄弟的一步險棋。若是電影原版順利上映,從題材、制作、卡司班底來看,20多億票房基本沒得跑了。但是考慮到為了上映而進行的妥協,確實是給片方帶去了一定風險。
因此,我們預計電影《八佰》的票房大概率在15億元左右。若影片經過撤檔風波后依然沒有丟掉本來的立意和精髓,那么有望沖擊20億朝上的票房成績。只是即使達到這個成績,對于華誼兄弟來講,也只有30%左右的利潤空間。畢竟5億成本太高,而且話題又過于沉重,還放在這個賀歲檔上映,想要票房超預期真是太難了。
另從電影《八佰》的拍攝歷程來分析,我們判斷該片的原預算應該在3億左右,由于布景等因素大幅延長了影片的攝制周期,導致影片成本有所上升。
若是3億就能拍出《八佰》,按照15-20億的票房預期計算,華誼兄弟則有望收獲67%-122%的收益空間,而不是現如今最多怕是只能賺30%的窘迫境地了。
八佰電影電影觀后感篇4
“中華不亡,中華民族不亡,中華民族萬歲。”這個聲音在我耳旁回蕩,使我熱血沸騰。你肯定非常好奇,我耳旁為什么會有這種聲音,事情是這樣的,我今天和全班同學去看了一部抗戰類的電影《八佰》。
電影開始,第88師524團第一營進入了四行倉庫,在守衛的第一天里,日本用了挖掘機把墻鑿開,隨后接連著日本軍人沖了進來,有的日本人頂著鐵皮開始鑿墻。有的中國軍人直接往自己身上綁住了炸藥,一個一個的跳下去引爆炸藥。
第二天,有三個人想要通過下面的河水來逃跑,結果在拐彎處遇見了日本人派來偷襲的敢死隊,三人立馬潛下水,中途有一人要上去換水,但如果上去就一定會被發現,所以其他二人連忙拉住了他,過了一會兒,日本人走了,那個人也死了,兩個人游了出去,有一個人立馬喊:“小湖北日本人來偷襲了,日本人來偷襲了。”上面橋上要傳去電話線,但日本有狙擊手,有一個名叫刀子的人過去傳,他先用帽子試探,狙擊手果然開槍了,他趁著狙擊手換彈的時間一路狂奔,但是卻在肚子上種了一搶,他躲在掩體后面突然站起,用力一拋,電話線過去了,但狙擊手卻一搶命中了他的頭部。
第三天,中國軍人升旗,要讓旗桿不倒,一個個中國人去扶著旗桿,日本人開著飛機掃射,有一個人用槍瞄準,“砰”一聲,飛機被打跑了,因為擋風玻璃被射爆了,當這個人還沉浸在自己打破玻璃的喜悅中,而旁邊的人卻不淡定了,因為那個人看見射下飛機的人的肚子被射破了。
最后一天晚上,大部隊撤退,在租借的橋上的門縫中伸出了無數雙手來迎接軍人們。
看了這部電影,我想到了林則徐的一句名言: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我想,從今天開始,我也要做個真正的男子漢,我會用我的整個生命去保衛我的祖國。
八佰電影電影觀后感篇5
影片故事很簡單,1937年10月,淞滬會戰尾聲,88師524團團副謝晉元率三百余眾(“八百壯士”)進駐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用血性守護了一個民族的尊嚴,喚醒了百姓守護國土的意志 。
故事背景卻耐人尋味,日本公然違背國際條約公侵略中國。蔣介石卻認為贏得“友邦”的同情與干預是迫使日軍停止進攻,坐下來和談的唯一辦法。淞滬戰場只是他向國際社會表演的秀場。正如八佰電影中描述的,蘇州河兩岸,戰士陣前百戰死,美人帳下尤歌舞,斷壁殘垣隔著燈紅酒綠;壯士決死,百姓尤歡,坐著飛艇的西方觀察員喝著洋酒欣賞! 戰后馮玉祥回憶淞滬戰場:“在上海戰場上,一百里以外看著,半邊天都是紅的……我們的隊伍每天一師一師地、兩師兩師地加入前線,有的師上去之后三個鐘頭就死了一半;有的堅持了五個鐘頭就死了三分之二。這個戰場是個大熔爐,填進去就熔化了。”
軍隊面臨著全線潰退的局面。蔣介石還是認為留下一支孤軍堅持抵抗,對于贏得國際社會的同情,有很大幫助。 此時的第88師也不再是全部德國裝備的精銳部隊。戰爭爆發后,第88師每20天就要補員一次,10月底已經補員6次。正如電影里描述的,這次補充到謝晉元麾下的戰士來自湖北保安團。不過,也就是這些新兵戰士,在已經隨大部隊撤退,明知留守閘北必死,得到命令后毫不遲疑地回到了陣地。
然而,蔣介石依靠外部環境來“休戰”的希望破滅了。始終沒有國家出來為中國主持公道,對日本一路綏靖。結果就是,數十萬大軍擠在無險可守的上海暴露在日軍陸海空三軍立體火力的猛烈打擊下損失慘重;而在撤退的過程中猶猶豫豫,還在期待著“調停”,以至于原本可以做到的有序撤退淪為大潰敗,間接導致南京保衛戰的失利。
八佰電影電影觀后感篇6
疫情期間,憋了好久都沒有出去看電影,聽說最近有個名叫《八佰》的電影震撼了許多人,于是,今天我便迫不及待地拉著媽媽出去看電影!
這部電影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那些士兵們為了祖國而奮不顧身的精神把我深深地打動了。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名叫陳樹生的烈士,當時敵人們頭頂著鋼板,往四行倉庫的墻里裝炸藥,因為鋼板,國民黨所有的武器都無法傷害到他們。陳樹生見此情況,身綁著炸藥,往樓下跳去!其他的士兵見了陳樹生這一舉動,也紛紛與他一樣,將自己變成了一個人體炸彈,用自己的一條命,換了日軍一群人的性命!
看了這部電影后,我忍不住去查了查這一段歷史的背景。其實在戰爭最后的階段,上海公共租界當局害怕危機租界,于是命令國民黨士兵們撤退。當僅剩的四百余人(對外稱800人)聽到進入了租界要沒收武器時,他們紛紛拒絕了進入租界。因為他們說,武器是軍人的第二生命,沒有了武器,就相當于沒有了靈魂。
身處逆境,但八百壯士誓死抗日的信念沒有動搖。壯士們把孤軍營生活當成另一種形式的戰斗,通過自己的言行,"使友邦從我們身上看出中國軍人之氣概,從此認識中國的真精神。
我很佩服這些軍人們,我佩服他們奮不顧身的精神,佩服他們為了守護國家的尊嚴而不顧自己的安危,我佩服他們有著堅定地意志,堅信他們能夠打敗日軍!
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都是軍人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保衛祖國,幫助祖國變得更加強大!
八佰電影電影觀后感篇7
8月22日老師組織我們班的部分同學在德百的影院一起觀看《八佰》這部新上映的抗戰電影,時長大約156分鐘。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一九三七年的凇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天4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四百人對外號稱八百人。
開始一群人去往上海,參加淞滬會戰,保衛上海,租界那里有很多德國人,他們租了中國的國土。那些人去往上海,快要到達時,這群人遇上日本鬼子,他們逃的逃,躲的躲,還是沒有逃過敵人的屠殺。他們到達四行倉庫,被安排完畢后,有一群平民來到這里。他們被送往租借這個安全的地方。他們和敵人戰斗了4天4夜。
中間有個片段讓我難以忘懷,鄭凱演的陳樹生要綁著手榴彈跳下去,在歷史上陳樹生是一位抗日英雄陳樹生當時在四行倉庫也有這樣對抗敵人,只有用種量砸進盾牌的隙縫,才能真正的摧毀敵人。
從1931年至1945年,中華民族經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在長達14年的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戰爭里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抵御外辱的偉大篇章。十四年的抗戰中中華民族軍民傷亡3500萬人以上。
《八佰》這部電影讓每個人的心情都很激動和感動,興奮與悲壯。我在觀看影片的時候,全程精神緊繃,一分一秒都不想錯過,蘇州和隔開的或許是兩個世界,但中國人的心不會被分割,會更加團結,這震撼人心的戰斗必將喚醒更多的中國人投入保家衛國的戰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