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雷鋒觀后感1500字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對影片的看法和感受,從而促進人們的相互交流和理解。怎么寫好電影雷鋒觀后感1500字?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電影雷鋒觀后感1500字,方便大家學習。
電影雷鋒觀后感1500字篇1
星期四,我們學校播放電影《雷鋒》,使我學會怎樣想盡一切辦法為人民服務。學到了雷鋒叔叔熱情地幫助人民群眾,不留姓名,革命先輩的精神。電影主要講了雷鋒最為突出的五件為人民利益服務的事情。
雷鋒父親雷明亮,母親張元潢,哥哥雷正德相繼悲慘死去,年僅7歲的雷鋒成了孤兒。看到這我的眼淚都快掉了下來。非常感人。
指導員給雷鋒做了一會的思想工作,使雷鋒知到: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
后來,他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做事情:一次放假時,雷鋒到建筑工地上義務幫工,他向看車老大爺借了輛車,便忙碌地干了起來。如果用他的話說,這叫為社會發展添一份力。他還和一位義務工人比賽,裝材料后,一聲令下,兩人飛奔向卸貨點,最后,雷鋒超過了他,第一個卸了貨。一位老師還在廣播里宣傳,使全工地上的人都干勁十足。
不到一天,工人們就完成了全部任務。在雷鋒回來的路上下起了大雨,一位老奶奶帶著孫女去女兒家。雷鋒問她們去哪兒,她們說去左家莊。雖然那離得很遠,可雷鋒還是說:“我也去左家莊,我們順路。”他幫老奶奶背著孫女,冒著大雨很快到了那里。雷鋒擦完汗,連口水也沒有喝,就悄悄地回到了隊伍。
雷鋒的不亂花錢,勤儉節約的精神,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當別人有困難時,雷鋒就挺身而出,慷慨解囊。
我們要像雷峰叔叔一樣繼承和發揚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電影雷鋒觀后感1500字篇2
雷鋒叔叔日記里有這么一句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的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為人民服務是做不完的!我們應用有限的生命為人民多做些好事,有益于人民的事,這樣生命才有價值和意義。和雷鋒叔叔比起來我就太慚愧了,以前我不怎么做好事,基本上都是做壞事,了解到雷鋒叔叔如此舍己為人時,我明白我要想改變自己,做有“意義”的事是必不可少的。我以后會盡力學習他的為人民服務、舍己為人的精神!
雷鋒叔叔他的“釘子”精神,也值得我學習!做什么事都是擠時間鉆研!我以前學習卻從不認真,馬馬虎虎,能偷懶的地方就偷懶,把學習當成一種負擔,不是為自己而學,而是為父母而學。自從了解到雷鋒叔叔為工作、學習都非常認真、刻苦鉆研時,我也暗下決心認真學習,為祖國效力讀好書,做一個有能力、出色的人!把學習看成一種樂趣,為自己的將來而讀書。
雷鋒叔叔勤儉節約,一雙襪子爛得不能再爛了,還舍不得扔掉。但他卻向政府、災區捐了不知存了多久的200元錢,那時他每月工資僅6元!有許多人都說雷鋒叔叔“傻”,我卻不這么認為,雷鋒叔叔有著高尚的品質,自己節約捐給別人,這是多么無畏的舍己為人精神,多么值得我們學習!現在,在我們身邊都有一種不良的風氣,許多人平時花錢大手大腳,但有什么慈善捐款活動都置之不理,自私自利,一點都不為國家想想,為社會想想,為人民想想。我要認真學習雷鋒叔叔無私、舍己為人的精神!雷鋒叔叔生命雖然短暫,但是很光輝,您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我會牢記您的各種高貴品質,把它們融入到我的生命中去!
隨著講解員的引導,我們在陳列館邊參觀邊學習雷鋒事跡:雷鋒叔叔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7歲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兒。解放后,在黨和政府的培養下,成為了一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他工作做事都是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從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與社會,不幸的是年僅22歲時的雷鋒因公殉職。
參觀完雷鋒紀念館后,讓人有些思緒感慨:雷鋒的一生雖然沒有創造驚天動地的英雄偉績,但他把自己生命的每一分光熱都無私地奉獻給了社會和人民,以服務于人民的真誠,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實際行動,以平凡的小事譜寫了他不平凡的人生樂章。“多幫助人民做點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樂和幸福。”“我活著,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這些質樸的字句,道出了雷鋒人生的真諦。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雷鋒做好事,為人民服務,決不是靠一時的熱血和激動,而是堅持不懈,始終如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無私奉獻的精神,是貫穿在雷鋒一生中最美的旋律,也是雷鋒精神的精髓所在,它反映的更是一個共產黨員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崇高的共產主義品格,雷鋒有一句閃光的語言——“在偉大的革命事業中做個永不生銹的螺絲釘”。把自己當作一顆螺絲釘,擰在哪里,就在那里閃光。這種甘當革命的螺絲釘精神,正是我們新一代共產主義接班人所要具備的人生觀念。
我深刻地體會到:雷鋒叔叔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的光輝形象永遠留在世人的心中。一個雷鋒雖然犧牲了,但千千萬萬個雷鋒涌現了出來!三月是學雷鋒月,但真正做好事,絕不僅在三月;而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其實所謂的“雷鋒事跡”并不就像一段膠卷一樣,短短的膠片,只是一個縮影,實際上雷鋒做過的好事根本無法用幾段膠卷或一本書就能記錄完整,還有許多事跡仍不為人知。這,也許就是做好事都應做到的平凡的事當中去的一種啟示吧!
雷鋒是我們學習的楷模,雷鋒精神給我們指引了前進的方向。我們要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努力學習,做一名合格的共產主義接班人!希望同志們通過參加這次雷鋒紀念館參觀學習活動,使自己不斷提高自我的素質,做一個不忘本、有志氣、積極向上,樂于奉獻的優秀黨員同志!有些人說雷鋒精神過時了,但是我認為雷鋒精神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而為人民服務時社會主義道德的精髓所在,也是先進文化的精髓,見義勇為、大公無私、樂于助人、這都是中華民族良好的道德文化。雷鋒同志從一點一滴的生活小事上體現了他的存在價值,他沒上過大學但是他能夜以繼日的刻苦學習科學文化,他沒有做過高官但是他廢寢忘食的精通了本職工作,他用他螺絲釘般的精神,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在他自己的崗位上煥發出耀眼的光彩!
雷鋒精神,一次次激勵我們那顆朝氣蓬勃的心靈。雷鋒精神,一次次鼓舞我們那些斗志昂揚的氣概。雷鋒精神,我們永恒的精神驛站。
電影雷鋒觀后感1500字篇3
今天,我看了《雷鋒》這部電影。雷鋒原名:雷正興,他是一名解放軍戰士。雖然他只活到22歲,但是,他卻給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他終生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做好事。雷鋒叔叔曾經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影片中,他的襪子破了,他就把襪子補了又補,也舍不得買新的,把錢攢起來,捐給災區的`人民。他不但生活上節儉,而且還樂于助人。有一次,他還冒著大雨把一位老奶奶和一個孩子送回家。雷鋒叔叔一生做了太多的好事,數也數不清。我覺得我們從小就應該向他學習,學習他勤儉節約的精神,學習他樂于助人的精神,把雷鋒叔叔當成我們的好榜樣,在新時代讓雷鋒精神繼續發揚光大。
雷鋒是做了很多好事,可有些人連一件好事也不會做。比如說在公交車上人很多,上來了一位老爺爺,有的叔叔阿姨看見老人上來就是不讓座,還故意看窗外或裝睡覺假裝沒看見。我現在在公交車上看見老人,或抱小孩的大人都會主動讓座。我們現在只要做好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幫到別人,不管大事小事,都是在學雷鋒。
電影雷鋒觀后感1500字篇4
沿著長長的小溪,尋找雷鋒的足跡。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哦,原來你在這里——遼寧省撫順市雷鋒紀念館。
雷鋒叔叔走了,整整半個世紀。但是我認為他沒有走,他一直活在人們的心里。如今,我來到雷鋒紀念館追念他。
雷鋒(1940年12月18日至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興,出生于湖南省望城縣簡家塘的一戶貧困農民的家庭,7歲時成為孤兒。
1949年8月,家鄉解放后,雷鋒從苦難不堪的生活中走出來,上了小學,上學讀書后讓雷鋒覺得這是從未有過的幸福。可是我們是一名學生,有幾人感覺上學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呢?
1957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58年11月到遼寧鞍山鋼鐵公司化工總廠當推土機手;十八歲的雷鋒寫下了兩篇小說,兩篇散文和9首詩歌。1960年1月在遼陽應征入伍,(雷鋒的入伍道路坎坷不平,但是他沒有放棄。)入伍后被《解放軍報》聘為通訊員。
1962年8月15日不幸因公殉職,年僅22歲。看著展覽墻上的照片雷鋒叔叔幫助過的陌生人,還給一位奶奶送的凍瘡膏、給大嫂送的雨衣,都一一擺放在展覽柜里……頓時我感受到了雷鋒的精神永恒,我們要做雷鋒精神的種子,把雷鋒精神傳播在祖國大地上。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粒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如果……”
以上這句話出自于雷鋒叔叔筆下,我們要把這句話銘記在心。關于螺絲釘有一段故事。小朋友們你們帶著疑問去查詢下關于螺絲釘的故事吧!
參觀過后,讓我明白我要學習雷鋒叔叔的好品質;每天堅持寫日記;撿拾每一件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幫助別人、忠心向黨,把優秀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服務中去……他的精神是可貴的,弘揚雷鋒精神從我做起!學習雷鋒精神幫助他人!
電影雷鋒觀后感1500字篇5
人間處處有真情,真情時時暖人心。”每當看到這句話,我心頭總會浮現起助人為樂的雷鋒的形象。他幫助老人,幫助孩子,向每個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雷鋒精神大家都在呼吁,可又有多少人做到呢?如今,“勤奮”已被人們當成“傻子”,善良被當成“迂腐”,正確的價值觀被屢屢扭曲,正是那些自私自利的人造成的。在街頭扶起一位摔倒的老人,引來的卻是一陣陣充滿懷疑的議論,一聲聲對行善者的誤解。這正是雷鋒的悲哀!大家對困難者都漠視不理,不想為他們獻出愛心,還自作聰明地想,為什么要幫忙,是那個人自己活該!他們甚至把這種思想教給自己的孩子,當小孩子想要獻出自己的一臂之力時,卻被自私的大人硬生生地阻攔。慢慢地,小孩子也養成了鐵石心腸,沒有一絲憐憫之心。這更是中華民族的悲哀!雷鋒并沒有離開我們,而我們卻幾度離開了雷鋒!
下面講述一個真實的事例:我媽媽的一個朋友去接孩子,臨走前卻忘記把車窗關上,里面還放著錢包和手機,她卻渾然不知,走開了。正好,一名青年看見,來不及告訴她,就直接一言不發地走過去站在車門邊,如站崗一般。有人勸他不要這么傻,浪費自己時間,但他還是默默等待著。過了幾十分鐘,車主終于回來了,她瞧見了那位青年和安然無恙的財物,感動得熱淚盈眶,拿出錢要謝他。卻被哪位青年婉轉拒絕了。“你真是現代的活雷鋒啊”“哪里的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我還比不上他呢!”說完,他就笑著離開了。
通過這件事,讓我們看到了人世間的美好猶在,富有同情心的人還有很多。只要我們人人獻出一點兒愛心,讓處在困境中的人感受到關懷、溫暖,這個世界一定會越來越美好!
電影雷鋒觀后感1500字篇6
從我出生到現在,看過許多書,有的是深情的,有的是感人的,有的是心驚的,但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老師發下來的那本《雷鋒精神》的書。那本書主要講的是關于雷鋒同志的偉大、無私奉獻的精神。
這本書里有許多讓人感動的故事,其中有兩篇文章最令我感動。
有一篇是講雷鋒出差歸來,在火車上一會兒幫助攙扶老人、照看孩子;一會兒忙著給旅客倒水;一會兒又打掃車廂。讀到這里。我特別感動,人人在出差后回來會很累,連自己都顧不上,哪還顧得上別人呢?可是雷鋒同志他和別人不一樣,就算很累他也會幫助別人。
還有一篇是寫雷鋒有病在身,還去參加勞動。當人們問他為什么參加勞動的時候,他只說了一句話:為社會主義添磚加瓦。由此可見,雷鋒同志真的偉大啊!
雷鋒叔叔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無論他是機關人員、工人還是軍人,他都是一個積極進取、道德高尚、受人尊敬的杰出青年,都市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雷鋒叔叔的一生平凡卻不平庸,他的精神與事跡應該被更多的人傳揚和學習。所以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斗志。
電影雷鋒觀后感1500字篇7
在三月的春風里,我們迎來了“學雷鋒日”,在這一天里,我們組織了“美化環境,拾撿垃圾”活動,以此來紀念雷鋒,弘揚雷鋒精神。
雖然,我們只是做了一點力所能及的小事,但雷鋒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雷鋒常年如一日助人為樂的事跡,贏得了千萬人的尊敬,更讓人欣喜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一行列中來。公交車上經常看到禮貌讓座的好心人,斑馬線前遇到文明禮讓的司機,西湖邊熱心指路的熱心人……雷鋒,已經從一種榜樣,變成一種精神,一種力量。學雷鋒活動,也不單單只是在雷鋒日展現,而是時時幫助別人。
香港人阿福只是一個平凡的卡車司機,有著平常人的種.種不如意:身患糖尿病,家境貧寒,不善交際言辭。但他又是很不平凡,他的善舉感動了無數的中國人。他積極參加志愿者活動,從香港徒步到北京,為中華骨髓庫籌款10萬元;他還為白血病患者捐出了自己全部積蓄;在青海玉樹的地震中,正在當地孤兒院的阿福已經脫險,又毅然兩次折返廢墟,救出三個孤兒和一個老師,自己卻在余震中不幸遇難。
在汶川地震中,無數的解放軍戰士和無數志愿者,他們報著幫助他人的信念,冒著生命危險,在廢墟中挽救一條條生命。余震、泥石流的危險隨時到來,可是他們沒有一個后退,沒有一個放棄,堅守著生命的信念。
雷鋒精神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讓雷鋒精神永垂不朽!
電影雷鋒觀后感1500字篇8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這是我們耳邊再熟悉但是的雷鋒格言了。雷鋒說了這句話,并做到了,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到了:在建筑工地義務勞動,給素不相識的人買車票,幫忙老大娘找親人,在人民需要他的時候,他總會幫忙大家,卻從未告訴別人他的名字。
當時雷鋒一個月只有6元錢的部隊補貼費,他一點一點的積攢,好不容易攢到100元錢了,他全部捐給災區。他自我的鞋破了,舍不得買新的,在舊鞋上打補丁,補丁一個摞一個。戰友問他:你為什么不買雙新鞋穿呢?這一個摞一個的補丁不咯腳嗎?他認真的回答:鞋還能穿就行,省的錢能夠去幫忙別人。
扳著指頭算算,雷鋒已經離開我們56年了,可雷鋒精神卻一向活在我們心中。此刻生活中,也有像雷鋒一樣的大好人,無時無刻的幫忙著我們。
電影雷鋒觀后感1500字篇9
同學們,大家一定知道“雷鋒”這個名字吧!《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曲,在全國家喻戶曉,成為人們記憶里無法抹去的符號,長久以來,雷鋒精神在我們中華大地得以流傳和繼承。每年的三月五是學雷鋒紀念日,雷鋒精神在這個日子又一次被掀上高潮!
就在前幾天,老師讓我們觀看了《離開雷鋒的日子》的電影,片中講述的是有關喬安山的一段感人至深、動人肺腑的平凡經歷!在片中我看到雷鋒有一個圓圓的大臉盤,喬安山是他最親密的戰友,兩人從鞍鋼入伍,同在一班,同駕一輛車。1962年8月15日,他倆一起執行任務時,雷鋒指揮,喬安山倒車時,無意中汽車撞倒了連隊曬衣服的柞木桿,正巧打在雷鋒的太陽穴處。就這樣雷鋒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喬安山抱著自己最敬愛的班長,他想起雷鋒生前一樁樁幫助他的事跡,他心如刀割。從此,喬安山身后留下了串串不是雷鋒又恰似雷鋒的足跡……
歲月如歌,精神永恒。雷鋒雖然離我們遠去了,但他的精神卻在我們中間傳遞著。細心的人們注意到,無論是在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威脅時挺身而出,還是在抗震救災中捐款捐物;無論是做一名志愿者義務幫助孤寡老人,還是照料殘疾兒童;無論是公交車上給人讓座,還是熱心幫助陌生人;無論是在街頭的一次義務獻血……不經意間,你我就已經成了“活雷鋒”,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雷鋒精神、傳承雷鋒美德。弘揚雷鋒精神,成為我們生活中永恒的旋律。
“我覺得要使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過得更美好”、“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們的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有“雷鋒”相伴,大家都在實踐、傳承、升華雷鋒精神。雷鋒,真的沒有離我們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