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怎么寫觀后感
寫觀后感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對影片的看法和感受,從而促進人們的相互交流和理解。電影怎么寫觀后感怎樣寫才正確?接下來給大家整理電影怎么寫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怎么寫觀后感篇1
今年四川涼山木里山林大火,689參與了撲滅行動,在救火過程中,因風向發生變化,突發林火爆燃,30名撲火人員因此犧牲,而其中就包括27名森林消防隊員。犧牲的消防隊員都很年輕,基本都是90后,甚至還有2名00后,這件事情真的讓我們難以平復內心,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向英雄致敬!
這個假期無意中看到烈火英雄的預告片,于是決定上映了一定要第一時間去電影院觀看。消防員是個偉大的職業,他保證了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消防員是個危險的職業,火舌貪婪隨時都可能吞噬他們的生命;消防員是個重要的職業,他們時時刻刻都準備著趕赴火場,解救危難中的人群。赴湯蹈火,保家衛國,錚錚鐵骨火盡顯英雄本色。
他們是一群可愛的人。炎炎夏日里,他們頂著高溫酷暑,身著厚重防化服,第一時間在搶險救援的事故現場沖鋒陷陣,每一次出動,都面臨生與死的考驗。天寒地凍里,他們緊握冰冷水槍,雙手龜裂,手掌開裂的血與水融為一體。在我們闔家歡樂,盡享天倫之樂時,他們仍然工作在崗位上,默默無聞,保護我們的安全。他們用手中的水槍譜寫著堅定不移的誓言,以青春和生命的代價塑造了無數個“不凡”與“偉大”。
通過觀看電影《烈火英雄》讓我對消防員這個職業充滿了敬意。
電影怎么寫觀后感篇2
——解讀我們的怯懦,道德社會,是誰犯了錯?
初看的羔羊,是沖著高評分和懸疑恐怖這幾個字去的,而看完之后的震撼沖擊得不僅是我那悲俗的世界觀,它的簡約絢麗之下,深層解讀的,幾乎崩潰了所謂的道德和正義。
我們的常理,真的應該是存在的常理嗎?
道德,正義,在我覺得,出于心理學,不過是人對于人性黑暗對立面的一種猜想,所以,也就沒有絕對的道德和正義可言。只是為了均衡人性的天平,就像有黑和白,有光的地方自然也就有影子一般。也可說它是作為來衡量靈魂的長度的一種存在。
但是,這種標尺人性的東西,卻在人性之下,無論哪個時代,人性的影子,掩藏的不是丑惡,反而是衡量它的標尺。
人,作為一種高級動物的存在,都是好勝且好斗的,無論是情緒的直觀表達,還是心里的思想斗爭,每個人都會去爭取,去爭奪屬于自然的東西來保證自己的生存。那么,作為標尺存在的道德,也就成了掩蓋我們自私的借口,是我們衡量他人的標準,很少用來量量自己靈魂的長度。所以,我們的怯懦,在于從不直視自己的過失。
無可否認漢尼拔的智慧,影中對他的解讀,他態度下的人,只有該稱為“人”的人才是人,是一種絕對美好的存在,反之則和豬狗沒什么區別,甚至可以是餐中之食。當然,同性相食,以我們的理解,這是一種病態,我也不例外,解脫不了這種思想,所以我不贊同那種做法,但是,我卻完全支持他的思想,并且在人性光輝下偏離的尺度,那種殘酷程度不會輸于啖其肉,食其血。換而言之,與其說漢尼拔吃掉是人的肉體,倒不如說他吃掉的是人性的貪欲和丑惡,我想這也是這部電影可以從一些常理的恐怖片脫穎而出的理由吧。
當然,也不可否認漢尼拔給他帶來的世界觀地扭曲,但我們該覺得恐怖的,不應該是高雅的鋼琴曲后的人肉餐,而是對立其前的人性餐。那才是赤裸裸地諷刺,可悲之人自有可憐之處,若是我們的標尺是量在自己的身上,悲劇,會來自哪里?
而就是不平等的,弱肉強食才是人與人之間真正尺度,比起啖其肉,食之血,這個才是完完全全的恐怖。
電影怎么寫觀后感篇3
歲月流逝,日月如梭,一部部感人肺腑的影視作品也在不斷的上映著,但在這些電影里面,我最喜歡《紫香槐下》這部電影。今天,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十分有教育意義的電影《紫香槐下》。這部電影給人一種非常不一樣的感覺,這使我看到了一個非常不一樣的老師,這個老師很有特點,為人處事令人十分敬佩,她的學生都叫她小蘇老師,小蘇老師的爺爺是一位老校長。她有一個很調皮的學生,名叫丁大天,他是個被收留的孩子,他的爸爸在一次意外中不幸身亡了。丁大天是學校里出了名的搗亂分子,但是這個搗亂分子不管再如何搗亂,小蘇老師還是選擇相信他,在老師一次次的信任下,這個搗亂分子-----丁大天也改變了許多。看完這部電影后,我感悟頗多,老師把她的一生都奉獻在了教育事業中,所以他們是多么值得被尊敬和愛戴呀!因為老師,我們才學到了好多知識,因為老師,我們的世界才變得更加充實,更加明媚,更加絢麗多姿。
人們常說:鮮花的身后是綠葉,幼苗的身后是泥土,魚兒的身后是大海,成功的身后是付出,而我們的身后是老師啊!“老師”這兩個字是多么圣潔與可愛啊!
電影怎么寫觀后感篇4
今天,我懷著好奇之心看完了一部既激動人心又感人肺腑的影片——《小鞋子》。
《小鞋子》這部影片講的是阿里買東西時,不小心把剛從補鞋店取回的妹妹的鞋子弄丟了。為了不給貧困的家庭造成額外的支出和不讓父母發現,自己受到處罰,于是便央求妹妹和她輪流穿自己的舊鞋去上學,然后再想辦法幫妹妹弄雙鞋子。就這樣,他們每天都輪流著,交替著……
以往,我對“責任”這個詞只有一方面的理解,總認為責任就是做好份內的事。但是,當我看完《小鞋子》這部影片后,又發現了“責任”這個詞的另一方面的含義:沒有做好份內應做的事因而應當承擔的過失。影片中的阿里因為弄丟了妹妹的鞋子,而承擔了要幫妹妹弄雙鞋子的事,這就是責任!
這部影片最令我感慨的地方,就是5公里賽跑的經過。
阿里一心想拿到季軍,因為季軍的獎品是一雙鞋子。結果他失敗了,雖獲得了冠軍,卻換來了兩份失望。
看!阿里,一個9歲大的孩子,為了責任,連榮譽都不顧了,和那些做錯事不敢承認的人比起來,是可敬!可贊!可學!
如果換做是一些人的話,獲得了如此榮譽,哪里還顧什么責任,還不欣喜若狂,手舞足蹈。然而阿里卻哭了,可見他是一個責任感多么強,多么懂事的孩子啊!
回到家里,阿里坐在池子邊,脫下那因比賽而磨破的布鞋,露出了傷痕累累的雙腳,浸入了池里。阿里疲憊不堪,十分地沮喪。這時,池子里小金魚們游了過來,它們環繞著那雙破皮流血的腳,不時給予安慰的親吻……
看完影片后,我激情澎湃,既為阿里在賽場上的堅持不懈的精神而敬佩,也為他在目標失敗后的失望,痛苦而感到惋惜,但我更為阿里那敢于承擔責任,懂事的精神而深深震撼了!
電影怎么寫觀后感篇5
電影很久以前就看過,只記得黑人父親帶著孩子每天不斷排隊等待住房,還有一次住在公共衛生間的場景。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克里斯和兒子生活的片段只是全書一小部分。前面大篇幅描述的都是克里斯的童年生活,我不得不再次感嘆,童年真是會影響人的一生。
克里斯從小沒有父親,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在監獄,他是在舅舅家長大的,七八歲光景母親才將其接入和繼父的家中,但這個繼父是個喝醉酒就會打他們的人,童年生活充滿了驚恐,極度沒有安全感,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繼父會因為什么樣的理由把他們揍一頓。中途繼父竟然又將他父親送入了監獄,他不得不再次去另一個舅舅家。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童年存在不確定性,導致他記得那么多,反正我對于小時候的很多事情都不記得了。
因為這本都是男性視角,我更加有個疑惑,男性都是被欲望指使的人嗎?沒有女性所期待的對愛情的專貞。克里斯從青少年開始,約會不同女性,有次竟然因為一個老太太的碰觸而有感覺。看到這我也是哭笑不得。在日后有女友或者結婚之后都沒能阻止他尋歡作樂,即使在環境貧窮的時候。他第一任妻子在我看來是個很好的人,可就是因為床上不和諧,他就愛上了杰姬,并最后與之離婚,當然可能最后也和兒子有關系。夫妻真是關系淺薄,而孩子卻可以讓人忽視其它,孩子對于父母到底是怎樣的存在?小克里斯不但讓克里斯彌補當年沒有得到的父愛,更讓他和當初拋棄他的杰姬重新在一起,我也是不太懂因為孩子在一起的夫妻。
最讓我感觸的還是克里斯這個仿佛傳統的好男人對感情、對性的做法,仿佛男人天生隨便,不在乎忠誠,不在乎妻子的其它品質,更看重的卻是性生活的滿足,這讓我對這么多年所接受的教育,這么多年的婚姻觀產生了疑問。
電影怎么寫觀后感篇6
20--年月12月16日,在學校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五、六年級全體學生到東城區圖書館觀看了電影《天河》。早就從家長那里聽說過“南水北調”工程獲得的巨大成功,但在看了《天河》之后才知道,成功背后那些工程人員辛勤的汗水。
在南水北調這一大背景下,工程人員家庭的命運折射出這令人震撼工程的“險”和“辛”,移民搬遷的“情”和“痛”,環保治污的“艱”和“難”。這些點點滴滴都讓我十分感動。
當工程人員江浩不惜生命,搶險過后離開了現場為自己生病的老父親喂藥的時候,那時全場一片肅靜,我和周圍的同學不禁留下了眼淚;當移民搬遷時鄉親們在烈士園與自家祖墳做出選擇時,我對他們產生了深深的敬佩;當搬遷老人的小狗喬喬為了陪伴老人追隨車隊,不遠千里跑到老人新家門口,與老人重逢時,我不禁感嘆小動物對人們震撼的情;當工人們為鑿開涵洞而拋灑下汗水時,當工程人員曉丹為了工作,由于過于勞作導致心臟病突發時,我開始明白了,他們都是偉大的人,為了國家這個大家放棄小家的利益,甚至放棄生命……
我深深的敬佩他們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也同時想到,我們現在和以后所用的水是用無數工程人員的汗水凝結而成的,我們應該倍加珍惜。
電影怎么寫觀后感篇7
我今天看了電影《小兵張嘎》,電影講述了英勇機智小兵張嘎的故事。
故事開頭講了張嘎碰到八路軍的故事,敘述了位受傷八路軍戰士在張嘎家養病,這時鬼子浩浩蕩蕩進村搜捕八路軍戰士,嘎子的奶奶見此情況叫嘎子帶上八路軍戰士先走,自己留在家里,鬼子把全村老百姓揪集起,大聲問到有沒有見到八路軍,老百姓保持沉默沒有說,鬼子走到嘎子奶奶面前問有沒有見到八路,奶奶沒有回答,鬼子氣急敗壞的又問次有沒有見到八路,奶奶仍然說沒有,鬼子氣之下開槍殺害了小兵張嘎的奶奶。
嘎子得知這件事后傷心極了連哭了好幾夜,并發誓要給奶奶報仇,最后,張嘎決定去找八路軍為他的奶奶報仇,他找了很久才找到八路軍,八路軍把張嘎帶回了自己的營地,營地里隊長同意了他的要求,讓他當了名小偵察員,偵察日本鬼子的行動。
經過浴血奮戰,張嘎他們沉重地打擊了日本鬼子,為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做出了貢獻。我想對勇敢的小嘎子說:“你是我心目中小英雄”。
電影怎么寫觀后感篇8
“困難是個欺軟怕硬的家伙,你千萬不能怕它。你不怕它,它就怕你了。”影片《閃閃的紅星》主要講述了主人公潘冬子在黨的教育下從一名普通的少年成長為一名紅軍戰士的故事。潘冬子機智勇敢不怕犧牲,堅信革命必勝的信念,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潘冬子出生在柳溪鎮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長期以來一直受惡霸地主胡漢三的欺壓。直到紅軍戰士解放了這個偏僻的鄉間小鎮。潘冬子的童年才有了徹底的改變。他加入了兒童團,和春伢子一起打土豪、分田地。嚴冬來臨,紅軍被迫撤離根據地,胡漢三又回來了,柳溪鎮又被黑暗籠罩。惡霸胡漢三封鎖了紅軍與老百姓的食品運輸線,紅軍處于缺糧少鹽的危難時刻。冬子機智勇敢,把從鄉親們家里籌集來的食鹽溶化成水澆在身上的棉襖里,成功地騙過敵人,送鹽上山,使紅軍渡過了難關。
“我叫郭振山,今年十三歲,住在離這兒5里遠的地方。”我看到這精彩之處,不禁為他擔心起來,怕他被胡漢三認出來。可是潘冬子不慌不忙沉著機智地和敵人斗智斗勇,騙過了狡猾的胡漢三。東子還利用在米行打小工的機會給紅軍傳遞情報。巧改字“無”為“售”,使大家都分到了糧食,也使勾結敵人的米行老板損失了上百噸大米。最令我敬佩的還是他的勇敢精神。“我是紅軍戰士潘冬子!”他含著復仇的怒火點著了胡漢三的被子,親手殺死了惡霸地主胡漢三,為鄉親們報仇。“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閃閃暖胸懷”兒童團員潘冬子在閃閃紅星的照耀下,終于如愿成為一名光榮的紅軍戰士。
看了這部影片,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光明戰勝黑暗,正義戰勝邪惡。我們決不向困難低頭,要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去戰勝它。
電影怎么寫觀后感篇9
自開始記事時就從老一輩的口中聽了一些關于抗戰,的故事,盡管如此,對這一塊中國中都應當正視的歷史知道的還 只是一點皮毛,對其中所要表達的共產黨員的精神也沒有很深的體會過,這次的紅色經典欣賞正好給了我們這個重溫的歷史挖掘合體會。在眾多的紅色經典書籍電影中我選中了太行山上這部電影。
太行山上是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當時的8路軍總司令率領剛剛改編完的8路軍3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進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程影片集中反映了8年抗戰中的幾次重大戰役從平型關戰役,陽明堡戰斗擊斃日軍,有阿布閨秀中將的黃土嶺戰役,真實地再現了當時戰爭的情景演員們以精湛的演技刻畫了一個個優秀的共產黨人的形象,這其中震撼我的不僅僅是戰場上的號角齊鳴的壯麗場景,更是共產黨人那種勇于面對堅韌不拔的精神,從平型關戰役中在兵力單薄裝備較差的惡劣情況下8路軍將士評閱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斗志一舉擊敗了日本精銳百恒濕軟將平型關十一大峽口變成了侵略者的墳場鑄就了歷史上立著名的平型關大捷得到了山西人民的熱情擁戴,一次從正面歌頌了我黨領導的武裝力量是民族抗日的中流砥柱!反映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協表現了8路軍與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