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電影《忠犬八公》的觀后感
通過寫觀后感,你可以更深入地思考所觀看的內容,從而更好地理解其主題、情感和思想。優秀的關于電影《忠犬八公》的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電影《忠犬八公》的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電影《忠犬八公》的觀后感篇1
剛看完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流淚了?!吨胰斯墓适隆罚粭l名叫“八公”的小狗,流落街頭后在車站偶遇音樂教授,彼此“一見鐘情”。“八公”在教授去世后,拒絕教授女兒所安頓的舒適生活,心甘情愿從此流落街頭,十年如一日,天天守候在車站等候教授歸來,直到死去......
相信每一個曾經經歷過欺騙和背叛的人,都會對“八公”的忠誠而感動不已,我也不例外。因為在物欲橫流的現實中,“忠誠”越來越難能可貴,所以才會顯得如此感人。“八公”讓我落淚,是因為忠誠這一質樸的情感和片中男主人公教授的鋼琴聲一樣深深打動了我心,“八公”的身影和教授的琴聲與我內心深處對“忠誠”的企盼產生了共鳴。但感動之后,靜下心來回味之時,卻又是另一種感悟。倘若“八公”不是條狗,“八公”是個女人,你會怎么想?又會怎么看?你是否還會和電影里那個曾經試圖勸“八公”不要再等待教授的男子一樣,看著“癡情”等待的“八公”,感慨萬千地說“好吧、好吧,我想也許你做得對”?
尤其是在二十世紀末的美國,如果有一個女人在他的愛人逝去后十年如一日,天天去車站等待她的丈夫歸來,那人們會怎么看這樣如“八公”一樣忠誠的女子?或者再人性化一點,不需要天天去車站等,只是因為對前夫的愛而守寡終生,這樣的故事還會和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一樣感動你嗎?還會引起你如此強烈的情感上的共鳴嗎?我想在美國,人們多半會抱著關心和同情的心態勸這個女子去做心理治療,尋找新的生活,而不會為她樹碑立傳。而在我們中國,如果故事發生在幾百年前,那國人對于這樣的“忠誠”,社會是有其固定的評價及表彰模式的,那就是立“貞節牌坊”。而如果在當今,我想至少應該是不值得提倡的事情吧。
想到了東西方文明的融合,在視自由為人性人權之本的美國,人們在尋找著儒家文化里的“忠誠”;而受儒家文化中“忠誠”理念確熏陶了數千年歷史的中國人,在我們向往著“自由”的國度里,但無論是“自由”還是“忠誠”,都不能違反一些最基本的人性。
在這里,不竟自己也要笑了,因為“八公”只是條狗,為什么要拿人和狗去做比較呢?我們還是喜歡“八公”,因為它是條不折不扣的忠犬。
關于電影《忠犬八公》的觀后感篇2
一個發生在日本的真實的感人故事,被美國拍攝成電影,這部電影的播映引起了巨大轟動。
昨晚陪媽媽看完這部電影,熱淚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一條秋田犬在車站走失了,碰到了一位教授,這是一種緣分,帕克幫它找主人,但找不到,秋田犬的項圈上刻有一個"八"字,于是帕克幫它取名"八公",可以看出帕克對這條狗的喜愛,最后他的妻子妥協,同意他收養八公。帕克和八公關系很密切,一起玩撿球,一起洗澡,主人到哪,八公就跟到哪。帕克每天都按時到車站坐車去上班,按時回家,他不肯讓八公跟他去。有一天八公估摸是主人回家的時候了,就跑到車站去等他,帕克見到八公很開心,然后一起回家。看到這里,后來八公每天都按時在5點5分時,來到車站前的一個花壇上臥下,不論春夏秋冬,不管嚴寒酷暑,它都要等待帕克回來。在車站工作的人都很喜歡它,總給它吃的。一天,教授帕克在去上班的時候,八公一直嚎叫不停,可帕克不理八公,上班去了。媽媽想了一下說:"會不會有什么意外……"聽到這,我心里懸起一塊石頭。后來,帕克授課時心臟病發作去世了,那晚八公沒等到主人。
八公不知道主人已經永遠回不來了,還是固執地每天按老時間在老地方等它的主人,夜晚在車站過夜,靠好心人喂它過活,當我看到八公身后那棵柳樹的葉子長出了嫩芽,又綠了,又變黃了,又掉了,又長出了嫩芽,又綠了,又變黃了,又掉了……我竟鼻子一酸,幾顆晶瑩的熱淚奪眶而出。就這樣,八公等了主人十年,在一個大家都快樂度過圣誕夜時,在花壇里,默默地死去了。
動物是有感情的,在他那雙只有黑白的眼睛里沒有復雜的思維能力,它的要求很低,只要你對它好,它就會忠誠地對你。我想其他的生命也一樣,善待生命,生命自然會善待你。
電影要結束時,帕克的外孫,說出了一句值得我們思考一生的話:"我們不該忘記愛過的每一個人,在我心中,小八就是英雄!"
后來,在那個車站的花壇里,立了一只小八,在那雙石頭做的眼睛里,卻透露了深深的忠誠。
關于電影《忠犬八公》的觀后感篇3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部電影幾乎可以算是一個日本秋田犬(JapaneseAkita)最華麗麗的廣告長片;只是,我們會那么心甘情愿地掏錢給這部廣告長片買單,并且我們還被整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幽幽輕嘆:這錢花得值啊。呵呵,現代人呀——我們會為自己的眼淚買單,并且除此之外一般我們都無法落淚。是的,我們在大銀幕前苦修多年把自己的淚腺練得幾乎水火不侵之后,電影人拖出一條滿臉哀怨的大狗后,我們苦修得來的免疫力瞬間被它給徹底瓦解了。
這是個挺奇怪的現象。多少次鏡頭里的俊男美女們哭得七零八落時我們報以之笑場,可是這條大狗拖出來之后僅僅只是讓它安坐在鏡頭前的花壇上安安靜靜地坐著,用大量的膠卷對其進行全方位的特寫的同時講述一個頗為姍姍動聽的故事,卻能將我們的最后的那道心理防線完全地擊垮。我想過這個問題,然后有一天突然間就豁然開朗了。因為動物對我們往往更真誠一些,而且它們還沒有進化出能夠思考的大腦來,它們的本能決定了它們不會跟我們玩心機游戲,所以它們對我們也更真誠一些——要什么不要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全憑它的動物本能。所以對著一頭看起來頗有些可愛的動物,我們總會更輕易地卸下防備進而與之坦誠相對;如此一來,它們總能輕而易舉地完成輕松一擊。
關于電影《忠犬八公》的觀后感篇4
今天,我來給大家講一只小狗的故事。它叫飯團,因為它很白。
我是在一個教情商和作文的老師那里知道飯團的,這位老師姓林。飯團是一只非??蓯鄣男“坠?。
有一次,我和幾個小朋友在林老師家吃飯,我們發現飯團生了六只小狗,它們和飯團一樣可愛。當我們吃完飯后,去看那些小狗時,發現它們都依偎在飯團身邊,而飯團則側著身子,用前爪呼喚孩子們來吃奶。小狗們爭先恐后地往飯團懷里鉆。飯團一邊用爪子護著孩子,一邊機警地看著四周。
這時,有個小朋友就走上前去想摸一摸這些小狗們,可飯團立刻翻過身,兇狠狠地盯著我們!那個同學嚇得迅速抽回了手。我心想:飯團平時對我們可不這樣的,看來狗做了母親也會像所有的母親那樣愛護自己的孩子。動物也有感情,甚至親情。
大家知道我為什么要給大家講這個故事嗎?因為我看了《忠犬八公的故事》這部電影。內容是這樣的:帕克在車站撿到了迷路的小狗—小八。帕克和小八每天都形影不離,小八每天送帕克上班,每天五點準時來接帕克。有一天,帕克因心臟病發作去世了,小八盡管知道帕克去世了,可還是每天在車站等帕克,整整等了九年!在小八死前,還想到它見到了帕克。
動物中,不是只有飯團和小八有這種感情,其它的動物也是這樣的。你對它好,它也會對你好的。
關于電影《忠犬八公》的觀后感篇5
最近,我看了電影《忠犬八公》,這個電影的故事很感人,看完以后我發現自己的眼角是濕的。
這個電影大概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博士下班的途中,在地鐵站旁發現了一只小流浪狗,很可憐,于是將它帶回了家,之后又發生了很多事情,在這些事情中,小流浪狗慢慢的長大了,隨著他的長大,那位博士也看出了他是一只秋田狗,是一只有著故事的狗,博士也認識了一個日本人,他給博士講了很多關于這條狗的事,博士從他的脖子上的.項圈上看到了一個字:“八”,于是,慢慢的,大家都開始叫他“小八”,有一天,博士找到了一個球,便想讓小八來玩接球,可是從來沒有成功過,直到有一天,博士坐地鐵去講座,可是小八那一刻來陪他玩球了,博士不知道為什么,而進去地鐵后就沒有回來過。小八就已經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可它依然坐在地鐵站門前,等著他的主人回來,雖然他的家人三番五次的想要接它回家,但是它依然回到地鐵站等著他那永遠不會回家的主人回家。
這個電影讓我感受很深,八公他忠誠的品德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關于電影《忠犬八公》的觀后感篇6
今天班會上,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看了電影《忠犬八公》,它講的是:
一位音樂教授在火車站內拾到一條小秋田犬,它每天都會去車站結送教授。有一天,教授在上課時突然間病死了,可那一條小狗仍然風雨無阻地等著他回來。商販們常常給它食物吃,就這樣,小八等了足足十年,無論是三九嚴寒,還是三伏盛夏;無論是大雪紛飛,還是艷陽高照,人們總能見得到它——一只忠心耿耿的秋田犬,他它最終在天堂與它的主人再一次地見面了。多么感人呀!
我很喜歡它的敘事方法,先用現在的事情引入,之后再侃侃道來,影片趣味性強,又飽含哲理,能讓人全身心投入進去。
你愛他,他也會用愛來回贈給你的。
是的,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一個故事,而是一個道理。
關于電影《忠犬八公》的觀后感篇7
前幾天,和媽媽一起看新聞,一則中國版《忠犬八公》的新聞讓我和媽媽都十分感動。在成都崇州街子古鎮光嚴禪院停車場有一只毛色棕黃的小狗,小狗每天看到進站的客車,它就會立刻沖上車四處聞聞。起初以為它是找吃的,后來才知道它是在找主人。這只小狗和主人半個月前一起來到光嚴禪院,卻不知為何被遺忘在了這里。"主人,是你來了嗎?"這只小狗被媒體報道后,很多人都去看它,想收留它。
在上學期的音樂課上,音樂老師專門讓我們收看了《忠犬八公》的影片,特別感人,我還向媽媽推薦了這個影片,一起觀看一起討論影片,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影片講述了一條叫八公的秋田犬被主人遺落在了火車站,一名叫帕克的大學音樂教授收養了它。就這樣八公每天都到火車站接送教授上下班。有一天教授在課堂上突發疾病猝死,而八公依然每天在5:05準時到火車站前大樹下等教授。這樣一等就是十年。
最讓我感動的是當十年后帕克夫人再次回到小鎮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八公會一直在這等待教授。當她說:"八公你一直在等啊,我能和你等下一趟車嗎。"看到這兒我和媽媽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
最后八公知道自己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他走向車站,依然是哪個位置,它趴在那兒,緩緩地閉上了眼。他好像看到了十年前教授推開車站的門對八公笑著說":Hachiko,我們回家".八公,終于等到了自己的主人!
在看到中國版《忠犬八公》的`新聞,又想到感人的影片,我自己內心再次被打動。
八公的故事讓我知道了愛的意義,人與動物之間深刻的溫暖的情誼。 我告訴媽媽,等我有能力,能負責任養護時,也讓我養一只可愛的小狗 .
關于電影《忠犬八公》的觀后感篇8
忠犬是指狗身上那種忠于主人的特征,八公是因為狗狗的名字叫小八,它是影片中小主人外公的寵物狗。
小八,一只秋田犬,它來自于日本,卻不知何故被漂洋過海,乘飛機、坐火車,最終飄落到一個美國小鎮,被人遺忘在了火車站,一個好心的美國教授把帶回了家,教授的夫人本不愿收養小狗,但看到愛人和女兒如此的喜歡,便收留下它,從此以后,小八一直伴隨著教授左右,長大后天天送教授到火車站,然后自己回家,下午五點又準時到站口去接,數年年來一直是這樣,經常坐火車的行人與居民都認識了它,小八仿佛成了整個小鎮或者車站的標志,直到主人有次出門病情突發,死在了課堂上,再也沒回來。
可是小八卻不知道是因為什么,所以它就一直會到站口迎接教授,已經在車站廣場安家了,每天準時到。旁邊的路人和商販都會照顧他,一晃十年過去了。小八已經老了,可是它仍然會去車站廣場等候主人回來。狗狗老了,它真的老了,就那樣在懷念主人的睡夢中去了天堂。也許這樣就能見到教授了吧!
從小到大,很討厭貓,卻一直喜歡小狗,因為狗是很有感情的,有的人甚至都比不上狗。
從狗狗的眼睛里,我能看到它對你的熱情、無辜、信任和依賴。
不要忘記你所愛的人——從小八身上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