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葉問電影觀后感
影片主要講述了二十世紀廣州佛山武癡葉問在一場場比拼中,扛起振興中華大旗的故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看葉問電影觀后感,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看葉問電影觀后感1
在上周,班主任組織我們班和八班一起看了一部電影,當看到屏幕上五顏六色的顏色,我心中頓時激動不已,當老師說我們這次看,老師沒說完我已迫不及待地大聲說出《葉問》二字,引得同學們哄堂大笑,一開頭的氣氛就這么活躍,接下來肯定會更加精彩,我暗想道。
當看到葉問向老婆“卑躬屈膝”時,同學們不禁紛紛議論起來:武功如此之強的葉問怎么會怕老婆呢?我對此也深有疑慮,當后面看到葉問的回答時,我對他頓感傾佩之情,他鏗鏘有力地回答道:“世界上沒有怕女人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丈夫”,是啊,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丈夫尊重妻子,不與她斤斤計較,而這竟會被別人認為是沒有骨氣的表現(xiàn),從而導致丈夫忍無可忍,最后兩個人以離婚收尾,在當今社會,愛與尊重被扭曲了,而葉問卻果斷地說出了那句話,他不畏別人的嘲笑,他不畏他人的冷眼,他是好樣的。
當看到高潮時,隨著葉問的身份變化和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我的心情也隨之變得緊張起來,當葉問自動請纓要打十個日本武士時,我的心微微一顫,看著他精練的武藝,成熟的外形,我的心中一陣竊喜,是他,葉問,在這危難時刻是他站了出來,當他漂亮地完成最后一個動作時,十個武士已被他打得爬不起來(躺在地上)了,當日本官兵要征聘他,問他叫什么名字時,他說:“我是中國人!”這短短的五個字徹底震撼了我的心靈,這使我對他的崇拜已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隨著他昂頭挺胸地離去,我的心也跟著沸騰起來。
葉問,為什么會成為一代宗師,為什么會得到那么多人的敬佩,不僅在于他精堪的武藝,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顆善良、愛國的心,還有他待人處事的平和和冷靜,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個中國人。
同學們,你們敬佩他嗎?
看葉問電影觀后感2
昨天去看了甄子丹的《葉問》想再發(fā)表一下拙見,我個人認為這不動作片算是上乘之作,先說動作方面,甄子丹的動作漂亮大家公認,但這部片子動作的風格卻和以往他的風格很不一樣,首先甄大哥改變了以往的動作路線,象什么巴西柔術(shù)啊,還 有截拳道啊,這回統(tǒng)統(tǒng)不見了,而展現(xiàn)出的是一個武術(shù)家的風范,動作沉穩(wěn),老辣,常常有敗中求勝的動作,好像是處于下風,而實際早已占盡先機。
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把詠春拳的風格表現(xiàn)的淋一漓盡致,也透露出中國儒家文化的思想,無論來人何意,我總是帶之以禮。同時又不失一愛一國的情一操一。和日本鬼子那場打又很張揚,打得痛快。有民族氣節(jié)啊,又懲惡揚善,把武學之最高境界表現(xiàn)了出來,總之把主人公這樣的武癡表現(xiàn)的很生動,觀眾看了也是大呼過癮,我覺得這就很難得,因為現(xiàn)在大都把功夫拍的很暴力,但我覺得這部電影不但招招見肉,但同時不失文雅,難得!又不像《臥虎藏龍》那么書卷氣。最重要的是影片傳達給觀眾的是一習一武不是壞事,而是大大的好事,只要你行的正,它就是正義的武器 。并不是暴力的,邪惡的,殘忍的 。
我感覺可以說成是有一種新功夫美學的味道!值得一看的。
看葉問電影觀后感3
看快樂大本營的時候,知道甄子丹演了《葉問》。他說了一句話,這個是他即今為止最滿意的作品,在我看來《葉問》可以作為他的代表作。
說道功夫片,我第一印象是李連杰。小時候特喜歡看他演的方世玉和黃飛鴻,又幽默搞笑,又蕩氣回腸的。第二印象是成龍,成龍在我眼里功夫比較不“純正”。第三是甄子丹,第四是趙文卓,然后是吳京、樊少皇…。(如果要算洪金寶的話,我只能說是靈活的胖子)
一次武術(shù)專題片,有個動作指導點評,功夫界打的最好的一次演出就是李連杰和甄子丹對打,甄子丹有個踢腿的動作,我記得應(yīng)該是方世玉里面的。那個動作指導大贊甄子丹的專業(yè),我爸爸從小就和我說,李連杰是全能冠軍,趙文卓是長拳冠軍,甄子丹也是真功夫。
《葉問》吸引我還有一點是城嫂,熊黛林。南京姑娘,聽說是在逛新百的時候被新探看中然后去香港發(fā)展的,此女眼睛大大的。還有就是我的同事?lián)u擺同學和她家是鄰居,都在奧體買了新房——隔壁,不過是城嫂孝敬父母的,不知道過年會不會帶老天王回家看看。
終于有了正版的下,之前不幸下到槍版堅決刪除了。自從公司買了監(jiān)控封住了我們的下載端口,我們只能靠網(wǎng)管給點口糧存活了…
《葉問》監(jiān)制是黃百鳴,就是開心鬼。說實話很久以前,我已經(jīng)是放棄港片了,覺得毫無內(nèi)容,情節(jié)虛假,沒話找話,漏洞百出。但是《葉問》讓我找到了小時候看李連杰演《精武英雄》陳真的感覺。同樣是憐惜老婆,葉問說:天下沒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同樣有儒雅氣質(zhì),葉問對挑釁的人說:不要打壞家里的東西;同樣有民族情操,打贏了10個日本,卻只拿走死去的武館師傅染血的一袋米給他家人;同樣是打日本人,同樣是有武術(shù)精神的日本人,同樣讓人振奮。《葉問》的小細節(jié)很人性化更真實,更有血有肉,更讓我感動,讓我思索。
《葉問》讓我懂得:
中國人不能跪下去,一旦跪下去,站起來很難!中國人要團結(jié),一個人再強大,可是救的了幾個人?人要有夢想,一個人的夢想,可以大到喚醒其他人人要有堅持,問問自己最后不肯放棄的到底是什么?
既然活下來,好好活下去!
看葉問電影觀后感4
有甄子丹主演的《葉問》和王家衛(wèi)導演的《一代宗師》珠玉在前,電視劇版《葉問》在葉問形象塑造上承擔了不小的壓力,這部前幾天同步在多家衛(wèi)視播出的劇作,啟用了TVB一線小生鄭嘉穎飾演葉問,內(nèi)地女星韓雪飾演葉夫人張永成,延續(xù)了以往同題材作品男主注重姿勢、女主注重氣質(zhì)的搭配形式。
于榮光、元華、梁小龍三位資深香港演員的加盟,讓內(nèi)地影視出品出品的《葉問》頗有港版劇味道,這三位黃金配角,也切實起到了綠葉作用。早期出道的香港演員頻繁現(xiàn)身內(nèi)地影視劇,不挑角色不與乃年輕演員比報酬,敬業(yè)精神值得欽佩,如果劇版《葉問》少了這老哥幾個,會失色不少。
甄子丹和梁朝偉飾演的葉問,一個硬朗凌厲,一個儒雅內(nèi)秀,鄭嘉穎顯然這兩個路線都走不了,但傳奇葉問并非只有一種塑造辦法,電視劇以草根版葉問為著力點,把一個莽撞、熱血、單純的葉問推到了觀眾面前。從佛山第一次到廣州的葉問,完全是土鱉進城的樣子,毀了張永成街頭文明戲現(xiàn)場,幫車夫打架,觸碰電線差點被電死……這些情節(jié)都在強行扭轉(zhuǎn)觀眾對以往葉問影視形象的印象,原來葉問也有他的年輕時代。
少年葉問即爭強好勝,青年時依然如此,于榮光飾演的于鳳久,作為葉問的功夫啟蒙人,對葉問的言行并沒有進行嚴苛的管教,甚至當起來一個旁觀者,直到葉問需要幫助時才出手,這和功夫界長輩對晚輩的通常態(tài)度是不一樣的,讓青年葉問釋放出身上戾氣,或是于師傅的考慮所在,一代宗師不是生下來就具有宗師風范的,他必須經(jīng)歷社會磨練、走完艱難的心路歷程,才能養(yǎng)就寵辱不驚的坦然態(tài)度。
電視劇《葉問》長達50集,因此比電影擁有了多得多的表現(xiàn)空間,如何利用這些空間來呈現(xiàn)一個有血有肉的葉問,成為創(chuàng)作者面臨的問題。電視劇和電影的受眾不一樣,電影可以藝術(shù)化創(chuàng)作,電視劇則必須通俗化,而想要讓葉問顯得真實可信,就必須要讓他接地氣,于是,前些劇集中的葉問,被打回了原形,觀眾要承受一下內(nèi)心的失落,共同陪伴這個不完美的葉問一起成長,直到他擁有了宗師的氣度,可以從容地處理武林小事、家國大事。
《葉問》用三大結(jié)構(gòu)對50集的內(nèi)容進行了切割,分別為青年、中年、老年葉問的故事,這樣的分配還是有道理的,目前播出的是青年葉問的故事,如果三個不同時期的葉問,用不同的講故事策略和具有變化性的風格呈現(xiàn)出來的話,這部劇會給人更深刻一點的印象。在地面頻道播出時,《葉問》曾奪不錯成績,這表明觀眾對傳奇人物的消費熱情仍在,葉問題材也不會至此終結(jié)。
看葉問電影觀后感5
影片是從葉問經(jīng)朋友幫忙跑到香港后生活窘迫開始的,為了生活他只有重操舊業(yè)來維持,那就是教人習拳,為了把《詠春拳》傳承下去,為了更多的人認識《詠春拳》。在朋友的幫助下,找到一個房頂上的陽臺教授詠春拳,幾天來無人問津,這使得這位一代宗師的生活陷入了更加尷尬的境地,而第一個徒弟的出場給影片帶來了這個武術(shù)大片最輕松幽默的一段。
整個影片最為精彩的是和洪金寶圓桌比武的那一場戲,洪拳和詠春拳的兩位宗師演繹了非常令人震撼的對壘,使觀眾無不為中華武學為之叫好。通過和幾多門派的武術(shù)宗師比武,葉問終于獲得在香港開館授徒的資格,這一場戲在整個片中掀起了一個小小的高潮。
最突出的是洪金寶和洋人打擂臺的那場戲,特別的悲壯,洋鬼子因身為世界拳王而趾高氣昂,不停的侮辱中國武術(shù),洪金寶的臺詞令人振奮和敬佩:“為生活,我可以忍,可侮辱中國武學就不行!”聲音雖然低沉,但字字鏗鏘有力,使人肅然起敬。這個人物我認為在影片中刻畫得最好,影片的前半段,因為刁難葉問,大家還對他很有看法,但到后來為了爭中國人這口氣與洋鬼子擂臺比武,最終因年老和病體身亡,臨終死死的抓著擂臺邊的繩子不愿倒下,激起了觀眾對他的'那種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尊由衷的敬佩,也激起了對洋鬼子滿腔的怒火。我想,此時坐在臺下的葉問和觀眾的心情是一樣的。
此仇不報非君子,葉問下定決心要為洪金寶__雪恨,于是挑戰(zhàn)洋鬼子,第二場比賽開始了,觀眾們都為他揪著心,開始的時候,洋鬼子拎葉問象抓個小雞一樣,抓起來在空中盤旋,幾個回合下來,葉問出腳的招式被裁判團禁止,于是,葉問改變了進攻的方法,洋人高大,就改用切他中路的辦法,懷著對洋鬼子的刻骨仇恨,懷著對洪拳宗師的無比敬仰,最終,葉問贏了,贏得很險很難,影院里爆發(fā)了雷鳴般的掌聲,這是給葉問的,也是為中國人這種鍥而不舍,勇于向前的精神而鼓掌。
葉問醉心于武術(shù),在那個禍亂平凡的年代,他只陶醉于自己忘我的武學自由當中,并不理會身外之事,可一場場酣暢淋漓的比拼過后,葉問慢慢的走向成熟,并且,扛起了弘揚中國武術(shù)的大旗,我們?yōu)橹袊鋵W自豪,為詠春拳宗師葉問而驕傲,祝中國武術(shù)這個瑰寶更加絢爛奪目,輝煌璀璨!
葉問,首先是做人,然后是做事。武功的高深不在乎打到多少敵人或是對手,重要的是以德制勝。在最后決勝贏后,葉問對外國人說:今日的比賽,不是證明中國武術(shù)比西方拳擊好,雖然人有高低之分.但人的本質(zhì)沒有貧賤之分!
在生活中也是一樣,不一定所有的事都是必須一定要自己勝才行,很多時候勝負的界限是很模糊的,而有些時候?qū)κ挚偸怯械模瞬豢赡苁率露紡娪趧e人,只有本身有良好的品行,有時候即使輸了也是贏的,貴在中和,不爭之爭我想就是這個道理吧。
還有我想說的是文化,“中國人點香 不只為了計算時間;它包含著一種謙遜,是中國的文化”我們生于中國就屬于中國,外國的文化是需要了解學習借鑒的,但中國文化自由其博大精深之處,師夷長技以制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