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代電影觀后感500字
該片根據郭敬明同名小說《小時代》改編,影片以上海為背景,講述四個從小感情深厚、有著不同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女生,經歷了友情、愛情、親情的巨大轉變。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小時代電影觀后感500字,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小時代電影觀后感500字1
首先要說一句:本人實在對不起郭導,兩部小時代都是在網上看的,沒為郭導貢獻票房。在看小時代電影之前,我從來沒有看過小說,對于整個故事的理解都是建立在電影的基礎上。看過電影《小時代》時隔三個月后,今天又觀看了電影《小時代2》,首先從電影的背景音樂“賣花姑娘”,足以讓90后大學生亂猜測這一首音樂的出處不明,寧愿選擇電影《小花》或上世紀80年代末期某電影插曲來襯托該片的主題音樂,影片中幾位玩手機的大學生,用跨度至上世紀70年代的朝鮮電影插曲來搭配“小時代2”未必不是穿越時空。
撇開劇情和小時代2臺詞,從攝影和剪輯的角度來看:整體上和上一部類似,優點和缺點都相當明顯。首先2的劇情更加嚴肅,色調反而比1鮮艷,而1則用了諾蘭式的灰暗色調,個人覺得不太妥當,不過可能郭導也有自己的.特殊用意吧。在剪輯方面,明顯比1有進步,對于緊張氣氛的拿捏相當準確,多次使用的大全景拍攝和全身景、半身景的交叉反打,體現了郭導越發成熟的鏡頭功力。而從影片的細節:比如滴落的雨珠,多次使用慢鏡,還有一眾華麗的戲服,有著扎克·施奈德影片的美感。
而從劇情上來說,我個人覺得已經相當完整,而且節奏適中:
親情:
(親情的涼薄,利益的互相作用,愛,那么失望。)父親可以為了女兒的生日不惜一切的在高速開快車趕回來,只為了女兒的一個生日會,到最后甚至是用上了自己的生命。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做女兒的不會體會自己的父親,做父親的不會教導的自己的女兒,往往導致家庭不和諧。但是要清楚,血脈相親的的親人永遠不會恨你,害你,討厭你,埋怨你,只會包容你,關心你。在你的一個偏激的沖動時說出傷人的話,家人要在背后默默承受多大的痛。在一起生活難免有矛盾,有爭吵,有分歧。但是俗話說:一家人哪有隔夜仇。最后陪你吃飯的還是你最親的家人。
愛情:
(愛情的不信任,不曾說出口的解釋造就了分手落幕)有緣無分的愛情稱之為“陰緣”。
陰緣的解釋:陰是冥意,這是佛教中的人生輪回思想,佛教認為人死后可以轉世,有句話說前世修得今生緣。就是說人要積德行善,死就會轉世到好人家,就會有好姻緣。“自古姻緣必有陰緣”就是說,姻緣是前世修來的,誰配誰前世已定,不要免強。有緣千里來相逢,無緣對面不相碰。在面對一段感情的時候,有浪漫的,有甜蜜的,有幸福的。也許就在這一刻,你會想,我的緣分到了。但是回過頭來看,卻沒想到我擁有的只是陰緣。但是卻固執的不愿意放手,緊緊地握在手心里,卻沒想到就像沙子一樣,握的越緊卻溜的越快。最后張開手,風一吹發現自己好像什么東沒抓住。可你沒發現,最好的卻在你身邊,每一個受傷的女人(男人)背后總有一個默默關心你的男人(女人)。珍惜眼前人,生命只有一次。
友情:
(友情背面的種種重傷,背叛,傷害,成就了彼此的離間)閨蜜是在你受傷時唯一一個安慰你的人,閨蜜是自己犯錯時死也不會說對不起的人,閨蜜是在自己真正受傷時第一個自愿向你伸出援手的人,閨蜜是就算兩人互打耳光都笑得超級燦爛的人。就算全世界的男人拋棄你了,還有閨蜜來擁抱你。畢業的時候我們總會說好不分離,要一直一直在一起。但是我們始終被現實打敗,背著行李踏出宿舍的第一步開始,我們就注定要分離。這條路上的你,我,她。有誰是迷路了嗎?沒有,只是我們去尋找我們不同的方向。
結局:
三缺一,完美并不美,也許我們都虛偽吧。親情、愛情友情都一樣,是一種抽象的、令人捉摸不透的東西,但卻要比它們更值得我們去珍惜。
只是臺詞方面仍然缺乏生活氣息。同時畫外音的運用有些過多,其實很多林蕭自述的臺詞都可以用鏡頭語言表達,過多的畫外音運用反而不太合適。而最近在IMDB上總有米國朋友說小時代是瘋狂拜金、拜帥哥的唯物主義的體現,因此小時代在IMDB只得到了3。5的評分。我認為這個評價有失妥當,因為小時代不是那種寓意深厚的哲理片,它所表現的主題并不是要人們模仿,而是讓觀眾覺得“好看”就可以了,這也是商業片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小時代本來的定位就是如此,也不必強求它有《追隨》或者《穆赫蘭道》那么深厚的寓意和精妙的結構。現在全世界不管什么片子的評分標準都一樣,我認為這相當不妥,你不能要求小時代有著諾蘭和大衛·S·高耶精湛的劇本和巧妙的故事,小時代也不會有昆汀的黑色幽默和暴力美學,但它仍然是一部好看的電影,這就足夠了。
小時代電影觀后感500字2
電影《小時代》從開拍就收到了大家的關注和期待,因為這是一本很多人都在追捧的小說,因為這是有作者郭敬明親自擔當導演拍攝的,因為這是一部關于青春的電影。《小時代》到底會是怎么樣的呢?讀者們喜歡每一個人物真的會令觀眾滿意嗎?《小時代》不是一個小小的時代,而是一帶人的青春和夢想……
從第一組劇照曝光,到終極預告片以及主題曲MV,《小時代》電影給人的印象只有一個詞:華麗。不管是各位年輕主演們的'華彩妝容,還是《VOGUE》創意總監挑選的時尚服裝,還是美術指導大師黃志鴻搭置的布景裝飾,當然還有那個多彩多姿、高端奢華的上海,都華麗得甚至有點刺眼。
那么一部已經被貼上“華麗”標簽的電影,是不是注定就有“華麗空洞”的短板?電影院里,觀眾追求的不僅是視覺之美,更是要藝術之夢。而郭敬明在電影里編織的,就是一個青春的夢。
要評價撐起這個夢的劇情,就不得不提到原著。創造銷量神話的《小時代》系列,之所以擁有幾千萬讀者,就是因為寫出了真真正正的,當下的,我們的,時代。
是的,這個物欲橫流,娛樂至上,浮夸拜金的時代。
所以,在物質赤裸裸的示威下,那些過著優越生活的年輕人們,無憂無慮地成為了名牌的奴隸。他們不擇手段,想要出人頭地,或許無善意,或許不美觀,但是,真實得可怕。
所以,曾經圓滑逢迎的哲學已經遠去,假大空的官話套話也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雷厲風行的行動,一針見血的評論,以及犀利的調侃吐槽。
所以,他們會因為任何一個小誤會就驚動一段愛情,會隨便做一個決定就改變一生的走向。
所以,四姐妹之間的感情,才是這個夢的根基,她們一起笑,一起哭,男朋友一個個去了又來,閨蜜的肩膀才是永遠的家。對她們來說,天真的歲月華麗得不太真實,現實的深淵真實得那么殘忍。
顧源問,如果今天我是個窮小子,你還會喜歡我嗎?
顧里答,沒有物質的愛情只是一盤沙。
這個對話中的表象,卻會被更強大的現實吞沒,當那些曾經揚威耀武的物質褪去奢華,你會發現,建立在物質上的感情,才是一盤散沙,而還剩下什么呢?她們友誼天長地久,她們愛得情比金堅,她們傷得體無完膚,還有她們光彩背后的孤獨。
這些,還不夠真實嗎?
如果她們不是朋友,南湘會認為顧里的生活華麗得不真實,顧里會認為南湘的過去黑暗得不真實,這,就是矛盾的小時代。
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時代,每個人都在一個屬于大家的時代。
這個華麗又真實的小時代。
小時代電影觀后感500字3
郭敬明的電影《小時代》沒有讓我們這些苦等的觀眾失望,電影是那么的令人喜愛,感覺就是書中的人物走了出來,演員的選擇也很用心,既然要還原小說,人物的選擇很重要。張紀中的金庸劇遭致罵聲連連和演員的選擇脫不了關系,致青春讓書迷不滿意,也是演員的表現與書中人物感覺相差頗大,而小時代選擇的演員大部分都貼合原著,讓人感覺,顧里就是這樣,唐宛如、南湘兩個演員的形象氣質也十分到位。至于顧源、和林蕭兩個角色,這兩個人沒有很大的特點,尤其是林蕭,小說中林蕭最像普通人,身上也沒有明顯的標簽,所以讓誰來演都差不多,那為什么不讓人氣旺的演員來演呢?每個導演都希望有好的票房,選擇楊冪無可厚非,況且,楊冪熒幕上呈現出的樣子確實很美。
人民娛評這樣評價它,“它在紀錄、書寫、表達一種獨特的青春形態,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的陽光不同,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糾結不同,這是人類進入到消費主義時代,都市中青少年掌握了一定的物質支配能力之后,在消費欲望、個體意識崛起、青春騷動的混合驅使下,展現出的青春形態。”不管電影好與壞,這種青春形態的好與壞,它都是我們這個時代無法跳過的東西。
郭敬明,這個名字是我們青春中的一個符號,不是所有,卻無法否定他的存在;不論是褒是貶,它都深深地刻在我們青春記憶里。小時代,不管我們愛過它還是罵過它,它都陪我們走過了5年。如果致青春是80后的記憶,那小時代便是我們初高中的標簽之一。單單這個影片的出現便是對我們走過的初中、高中、大學的一種緬懷。
小時代電影觀后感500字4
一直都很喜歡他,一個看著文弱,但是卻很強大的人,一個最有文采的商人——郭敬明,他把寫書這樣文藝的事和商業結合的非常完美,對于郭敬明的喜愛已經不僅僅拘泥于他的作品,還有他的人。說說到最喜歡的郭敬明的作品,當然還是這本《小時代》。
看郭精明的書還是很早的時候,看的幻城感動的一塌糊涂!一向覺得,我們都是這個物質社會扭曲而真實的產物。如同《小時代》的作者與書中的兩個人物宮洺和崇光一樣,一個是冷酷的商業領袖,一個是充滿人性和陽光的專欄作家。他們這樣的性格就如同他們兄弟的關系一樣寄居在郭的心中。于是出現了一個既是商人又是作家的郭敬明。
如同《小時代》中的言語,我們只是千千萬萬個生活在這個密密麻麻的星球上的一員,在整個時代中的一個孤單的片段中進行著我們的喜怒哀樂,被人接受,被人欺騙,狩獵,繁衍,成功,失敗,興奮,失落,孤獨地沉思,成長——這是我們的小時代;如同千萬年前人猿時代的我們就開始進行,直到如今上演在電視機里的肥皂劇中的劇情輪回。即使不是因為現代社會的物質熏陶,他們仍在繼續,如同生命的劇碼。
如今到了我們的時代,新的物質文明侵占我們的心靈,支配著我們的喜怒哀樂。也許這是近百年來進入工業時代后人類第一次面臨的挑戰。我們備受爭議的一代在自己的國家發展最迅猛的時代中成長起來。充斥著金融、科技、互聯網的世界瞬息萬變。
我仿佛站在歷史的最前端,清晰地看著腳下。原來這個時代很大。
小時代電影觀后感500字5
這不僅是筆下的時代,也是我們所處的時代。亦或,所有淹沒于時代洪流,又構成了時代洪流的人們,都是這樣想吧,二百年前的思想,恰如其分地形容了現在的我們。也恰如其分地,形容了《小時代》。
究其根本,《小時代》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為它是我們生活的寫照,又離我們真正的生活略顯遙遠。
自然,作品都要受到褒貶不一的評價,如同文中描述的矛盾,之所以我們感到些許的不真實,是因為太過密集的矛盾與沖突,而這些又被解決得太過理所當然,自然會被質疑。
但我們依舊熱愛,這部被社會評論家視為毒瘤,被家長老師們視為邪說,被嚴肅文學家視為兒科的《小時代》。
我們所追逐的,只是他們的青春,不摻金錢、名利、世故與猜忌,只是那四個女孩在大街上脫掉高跟鞋手捧箱子狂奔的那種青春。我們所追求的,只是這樣單純、快樂、美好的青春,這樣可以由自己掌控的青春;帶著稍許對于未知的迷茫和未來的期待,如此美麗的青春。
我們的小與時代的巨,構成了一個個悲歡離合,而我們匆匆的步伐,注定了我們不會詰問月是否陰晴圓缺。可能不止顧里會踩著名牌高跟鞋端著咖啡,昂首闊步地走進玻璃與鋼筋混凝土構成的囚籠,我們也會以不同的姿態在這個偌大的世界中穿梭,這便是短暫到殘酷的青春。她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縮影,或者說,所有人,都是我們的縮影。
我們在浩瀚的宇宙里,都是小小的星辰,卑微卻執著地散發出自己的一抹微光。微光構成了銀河,我們構成了時代。
這是我們的時代,渺小的我們構成的`龐大的時代。
小時代電影觀后感500字6
自郭敬明《小時代》系列上映以來,各行各業各種評論比比皆是,差評自然也不少。有人說“不用看就知道是爛片,不用吃就知道是大便”,更有人說“花54塊來看四娘的這部片子,我還不如用來吃生蠔!”對于這部電影,我的看法卻與他們不同。
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很多人說小時代有很強的拜金主義,而我認為,小時代這一點卻是一個很好的教育點。第一是因為,當我們步入這個社會時,錢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東西,衣食住行沒有一個不需要錢的,要是不用錢,就只能去偷了,而偷的話就會坐牢,這樣一下,衣食住有了,但是行呢?這樣做就是正確的嗎?我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在這個社會,沒有錢,你連活下去都不可能;沒有錢,在這個社會中就沒有更多的機會,沒有錢,連高考都考不了,大學畢業以前可以依賴父母,可大學畢業以后呢?不就是要自己打拼嗎?這就是社會,就是那么殘酷。
看過這個電影的人應該知道,顧里在自己的生日上,被南湘潑紅酒,從此一刀兩斷,爸爸也出車禍去世,這對于一個剛剛畢業的女生來說是多么殘酷的呀!在經歷如此情況后,又要應付兩家公司的收購,有錢人也不是想象中的安逸,他們要承受的,要面對的比普通人還要多得多,這告訴了我們這世界上沒有安逸的人,擁有的越多要付出的更多,認為有錢人就是安逸的,只會諷刺沒錢的人的想法是無比幼稚與無知的。
我認為,電影有很大的一個作用就是追夢,沒有錢怎么了?夢想不可以荒廢,越是沒錢,越要奮發努力的追夢,不要有那么多的仇富心理,要成為心靈上的王者,錢是汗水所凝結出的結晶,努力了,生活自然會好起來,說有錢人不好,不如說沒錢卻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的人墮落,人這一生,肩上的人很多,自己摔一跤,受傷的可就不是自己一個人了,要有責任感,自己付出了汗水,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享受,努力追夢,不要讓不好的心理成為自己一生最大的累贅。
小時代1里,時代姐妹花的友誼讓許多人羨慕,可到了小時代2,顧里和南湘的友誼從出現裂縫直到崩潰,真心從此可見,真正的友誼是不會因為一些摩擦而崩潰的,要找一個伴侶很容易,可一個終生的朋友卻是可遇不可求的,當兩人出現碰撞時,受傷的不僅僅是一個人,南湘雖然遭遇了不少霉運,可她還是有自己的好姐妹,在時裝秀上如果不是她的三個好姐妹,她會被宮洺關注嗎?有機會參加時裝秀嗎?她為何那么悲觀消沉,就是因為不知道什么該放下什么不該放下,什么該留下什么應該丟掉,是一個反面教育形象;相反,顧里即使父親出車禍,也很快就明白了自己該做什么,十分機智的應對ME和宋氏集團,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還有相當一部分人說,小時代里的高富帥除了裝裝憂郁,賣賣萌之外還有什么用?為什么有錢人都是俊男美女?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一個人的帥、美不僅僅是外貌,更是一種氣質,一個長得比王力宏還帥的人穿著一條褲衩,一身臭氣,舉止粗魯,一手臟泥還滿口黃牙的人換做是你,你會去靠近他,和他交往嗎?而一個長相一般,卻干干凈凈,舉止優雅,眼睛明亮,頭發梳得大大方方還博學多才的`人,你會去排斥他嗎?在ME,每天留下來加班的不都是ME最優秀、氣質最好的宮洺嗎?周崇光即使得了胃癌,不能交稿卻被大家誤以為只是借口但卻從來不告訴別人真相,這難道不是一種堅強與容忍嗎?ME服裝秀最后被顧里臨時叫上場卻大方得體的演講的不正是這部戲里看起來最帥的周崇光嗎?這些都是我們的榜樣,而不是這部戲可有可無的形象。
顧里說過一句話,“每個人都有愚蠢透頂的時候,所以每個人都有一次被原諒的資格。”這句話所蘊涵的東西是值得揣摩的,如果小時代:3上映,我還是會接著看的,因為郭敬明的每一部電影都告訴了我們許多人生在世必須應該懂得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