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再愛我一次電影觀后感
寫觀后感的過程是一個完整的思考和表達過程,需要運用文字、語言、邏輯等知識,有助于鍛煉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寫好媽媽再愛我一次電影觀后感要注意什么?小編給大家分享媽媽再愛我一次電影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媽媽再愛我一次電影觀后感篇1
這部電影最打動我的有這樣幾處。
就在小強(黃秋霞的兒子)發了高燒,而且還生了紅疹的時候,___媽非常的擔心,當她看見自己的自己的姑媽正下跪求保護小強時,黃秋霞立刻沖出了家門,走一步磕一個頭,走一步磕一個頭,一直到王爺廟的時候,秋霞的頭上已被磕破了皮,流出了血,但她仍然堅持著跪在王爺前求他保小強平安。黃秋霞的真心打動了王爺,就在第二天早晨,秋霞回家的時候,昨天還發著高燒的小強已吃起了粥,就連醫生看了都說這是個奇跡。
后來小強長大了,正在他巡查自己的精神病院時,看到了他的媽媽,___媽手里還抱著小強小時候的玩具熊貓,小強見了,不禁唱起了“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但正是這首歌喚醒了___媽。
電影里的媽媽是這樣的,現實生活中的媽媽何嘗不是呢,難怪人們常說母愛是無人能比的!
媽媽再愛我一次電影觀后感篇2
下午班會課,趙老師給我們放了一部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電影非常感人,我們班許多同學都熱淚盈眶。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愛的故事,有很多鏡頭讓我難忘和感動。電影中的小強的媽媽生他的時候,沒有醫生來給他媽媽接生,他媽媽受盡痛苦和折磨把小強生下來,培養成人。后來,因為家里條件不好,媽媽覺得對不起他,就把他送到了奶奶家。小強太思念媽媽,于是從家里跑出去找他的親媽,媽媽嚇唬他說:“如果你再來,我就跑到很遠的地方躲起來。”有一次下大雨,小強怕他媽媽躲起來,就在外面度過了一晚。第二天,他的家人找到他時,他已經暈了過去。爸爸帶他去看病,可媽媽卻以為又要搶走她的孩子。
當時,媽媽已經崩潰了,結果從樓梯上滾了下去摔傻了。小強長大了,這么多年,他一直在找他的媽媽,最后在一個精神病院里找到了。可是,媽媽卻不認識他,他含著眼淚給媽媽講了許多以前的事,并唱起了媽媽從小教他的歌《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媽終于恢復了記憶,母子倆人終于團聚了。
電影看完了,可是,那感人的場面在我腦海中陣陣回蕩。說到這,我想起了我的爸爸媽媽,要是我和小強比起來,我比他幸福幾千幾萬倍,雖然媽媽有時候非常嘮叨,爸爸也會打我踢我幾下。我原來覺得他們好煩人,好討厭,但是看完這部電影,我才明白過來,爸爸媽媽這樣打呀罵呀都是為了我的健康成長。如果沒有爸爸媽媽的教育,我不知道還能不能當上正班長,能不能被趙老師重用。
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我以后要做一個自律的好孩子,不惹爸爸媽媽生氣,當再跟大人頂嘴的時候,就要想一想爸爸媽媽千辛萬苦把我們帶大,中間不知道受了多少累,吃了多少苦,這份愛是永遠永遠回報不了的。所以,只要我現在好好學習、快樂成長,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就是對爸爸媽媽的回報了。
三八婦女節就要到了,我祝天下所有的媽媽們身體健康、永遠年輕!
媽媽再愛我一次電影觀后感篇3
“世上僅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的確,在我們的生活中,媽媽是很重要的主角,失去媽媽的孩子就像小草失去了太陽。
看了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之后,我感受尤為深刻。電影主要講:精神病醫生林志強留學回國,偶然發現園中一位病人,竟是他失蹤18年的母親——秋霞!原先當初母親與父親相戀,可林母以秋霞身家不清為借口拆散了這對鴛鴦,并為父親另外娶親。已經懷孕的秋霞無奈只能到鄉下投靠姨母。并生下志強,獨立撫養,母子二人感情很好。多年后,國榮之妻經證明不能生育,林家父母為了延續香火,想方設法讓志強離開母親,回到林家,認祖歸宗。秋霞為了讓兒子得到良好的生長環境和教育,忍痛割愛答應林母。但年幼的志強因思念母親。一次風雨之夜,志強在寺廟躲雨,秋霞遍尋不著。清晨找到時,志強已奄奄一息,昏迷不醒,可是林母還是要分開她們母子,秋霞大為激動,失足跌下樓梯,成了瘋子。18年后志強找到了他心愛的母親,并以一首兒歌“世上僅有媽媽好”喚醒母親封塵多年的記憶。母子相認。
看到那里,我的腦海里回蕩著“世上僅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想到自我,我就像一塊寶,因為有媽媽的愛護,有媽媽為我遮風擋雨,讓我無憂無慮地成長。這讓我想到媽媽為了我而感冒的那件事。那一次,下著傾盆大雨,我沒有帶傘,我想:我又要變成落湯雞了。就在這時候,出現了讓我熟悉的身影——媽媽。我開心地叫著:“媽媽,我在這。”我和媽媽在回家的路上,我突然發現媽媽身上全濕了,我又看看我身上,一滴水也找不到,我把傘往媽媽那邊推了推,可傘就像長了彈簧一樣“彈”回來了,瞬間我的眼眶濕潤了。
媽媽,是偉大的,是慈祥的。無私地為孩子付出,不求任何回報。雖然“媽媽”僅有兩個字,但那里面蘊含了多少真情與付出?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無以為報。
媽媽再愛我一次電影觀后感篇4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象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上個世紀90年,這首歌曲紅遍大江南北,《世上只有媽媽好》更是所有孩子從小就被家長首選教學的一首親情歌曲,它是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的主題歌。也正是因為這首歌,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成為了我觀看眾多影片中記憶尤為深刻的一部電影,雖已過去數十年之久,但每每想起,它的很多影中片段如同放電影似得在我的腦海中一一浮現。
或許是因為自己向來比較青睞家庭倫理素材片,或許是因為《媽媽再愛我一次》是我人生觀看的第一部電影,又或許是因為人對兒時的記憶比較深刻,觀看此片時自己才十來歲。然而不論何種原因,《媽媽再愛我一次》開啟了我對電影的特殊情懷,也讓我從不懂得什么是長輩嘴邊常說的“母愛偉大”到懵懵懂懂的些許理解。
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講述了感人的母子情和母親的崇高。母愛的`偉大仿佛一枚催淚彈,擊中了無數觀眾的心,更是觸動了我的心房。整段影片近90分鐘,一部看下來滿臉的淚水,哭的一塌糊涂。還清晰的記得,在觀看之前老爸就笑著對我說:“要拿好你的小手帕哦!”面對老爸突然冒出的這句話對于當時只有十來歲的我是一頭霧水,疑惑與不解充滿腦中。隨著影片的播放,漸漸地理解老爸說的那句讓我茫然不解的話是什么意思了。影片一點點播放,心情也隨之跌宕起伏,甚至看到痛處之時,眼眶中打轉的淚水即使強忍著不讓其流出,似乎也無濟于事,一次次止不住的往下流。
世界上最割舍不掉的就是親情。看到影片中母子倆從一開始開心的在一塊生活,歡聲笑語、嬉戲打鬧的那一刻,我笑著哭;看到幼兒的小強被送到父親家,母親流著淚走出門,他像瘋了一樣在后面追尋媽媽的那一刻,我心痛的哭;看到母親在見到日思夜想的兒子來看自己時,她從一開始的欣喜擁兒入懷到隨后的板臉打兒的那一刻,我難過無助的哭;不明白為什么如此思念孩子的母親,在兒子來看她時,母親居然會動手打他,錯綜復雜、百感交集的心情很是凝重。
時間在穿梭,人在慢慢成長,我們的每一個蛻變都來自親人的點播與教誨。慢慢地,我知曉了為何影片中會出現那樣的片段。因為沒有告知家人去向就隨意外出,因為沒人陪伴小小的幼兒獨自出門……一個個不安全因素,不禮貌、不懂事的行為,都成為母親最為牽掛的。為了能讓孩子記住,母親選擇了懲罰他,哪怕是看到了思念已久的孩子。熟不知,打在兒身,疼在母心,淚水在母親和孩子的臉上不停歇的流淌,那種心情無法形容。
天下的母親都是一樣的,沒有哪一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孩子,我的母親亦是如此。從我們呱呱墜地、牙牙學語到一步一行,再到做人處事、修養素質,她們始終伴隨著,將所有的愛都傾注在我們身上,在愛的洪流中,不停歇地滋養著幼小的我們,待健康、平安、快樂、的成長。
媽媽再愛我一次電影觀后感篇5
我看了一部電影叫《媽媽再愛我一次》。
著部電影講的是一個女的和一個男的要結婚,因為女的家太窮所以男的的媽媽就不同意。因此,男的和女的就準備生一個兒子,沒想到男的的媽媽還是不同意!女的把兒子生下來以后,給他取名叫:小強。有一天,在學校一個男孩子說小強是個沒爸爸的野孩子,小強非常生氣便打了那個同學。媽媽知道后,狠狠地揍了他一頓。小強哭著說:“媽媽,我是不是一個沒有爸爸的孩子?”媽媽沉默了,什么也沒說。后來,那個男的的妻子沒有身育能力了。
他們便想到了小強。有一天,他們搶走了小強,小強媽媽很傷心。有一天,小強在外面被雨淋了一個晚上,生病了,后來小強是救過來了,可媽媽卻從樓梯上摔下來了,成了腦震蕩。
看了這部電影,我感到了母親重大的責任和深沉的母愛。
媽媽再愛我一次電影觀后感篇6
母親,這個字眼是多么地神圣啊,她辛苦的生下我們,用自己的汗水撫養我們長大,為此她付出了多少的精力。因此,母親在我們的心中的形象總是十分偉大的。自從看了《媽媽在愛我一次》,我便從那一刻深刻的明白了許多許多……
電影中的“小強”是個多么懂事的孩子啊,再想想我,生活在一個多么幸福的家庭,卻不懂得珍惜,想到這里,我的心在隱隱做痛著,我天天讓父母擔心,父母為我付出了多少的汗水,可我呢?每天吃、穿都還挑三撿四的,真是不該啊!
假如我們是小草,那么母親就是收留我們的大地;假如我們是小魚,那么母親就是收留我們的'池塘……母親是全天下最善良、對我們最好的人。我還依稀記得當年的那首<<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曲,雖然我們現在談起來還真有點幼稚,但確實這首歌,一首普普通通的歌,卻唱響了無數人的心扉。
要不是天下的媽媽們,我們能成為將來的21世紀接班人,人中龍鳳嗎?是母親一點點把我們養大,是母親的辛苦栽培,才有了我們現在的成就。
媽媽再愛我一次電影觀后感篇7
又是一個星期天,我們來到電影院看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電影讓我刻骨銘心。
電影中有個場景讓我十分感動,那時,天空下了傾盆大雨,“媽媽”一陣劇痛,孩子要出生了,“管家”連忙把她抱上家里。我想:母親為我們付出了多少汗水,我們應該報答他們。電影中的母親為了讓以后的孩子生活得好,冒著大雨做工,還不顧自己懷胎,我真佩服她!
電影中的媽媽還有一個離婚的女人,她的丈夫迷上了另一個女人,便叫她把胎打了,可是“母親”不忍心便沒有打了胎。可想而知,“母親”有多么愛她的骨肉。
在這個影片的最后,他們一家團聚。而且父親和好。兒子哭著在幼兒園演講,她的媽媽在演講后坐著輪椅與他擁抱。
媽媽真偉大呀!我長大后一定好好地孝敬她。游子曾說過:“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我們最應該報答的就是自己的母親,讓我們一起報答母親吧!
媽媽再愛我一次電影觀后感篇8
看過很多的悲劇電影,每次看的過程中都會被劇情所感動,都會默默地流淚,可是看完過后,我們只是感嘆一下然后就會忘記的了,對我們的生活也沒什么影響。但是,有一部電影一直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那就是《媽媽再愛我一次》。我想看過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的觀眾都不會忘記當時自己是怎么哭得稀里嘩啦的,也不會忘記劇中秋霞與志強深深的母子情。這部電影不同于一般的悲劇電影,它不僅僅是一部電影,還反映了當時的文化現象;不是單純的生活悲劇,還具有一種美學的價值,屬于美學中悲劇的范疇。
日常生活中,人們把一切悲慘不幸的結局都稱之為悲劇,往往同悲劇、悲痛、悲傷、悲觀等情感相連。作為戲劇中一種文體的悲劇,則是指表現特定環境下的正義善良的人物遭受邪惡勢力的迫害而失敗甚至毀滅,揭示進步力量與美好事物受壓抑、被摧殘的矛盾沖突,并借以抒發憂患意識與悲憤情感。美學范疇中的悲劇,既包含藝術中的悲劇,也包含了現實中各種形態的悲劇。不過,它同現實中的悲劇并不完全一致,它比生孩子悲劇的含義要嚴格得多。
美學中的悲劇首先必須具有一定的思想意義,能反映社會生活中某些本質規律的本性。再者,美學中的悲劇必須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和悲劇效應。這些都是美學中的悲劇與生活中悲劇的不同。我們看電影、電視等節目時,要看那些具有美學價值的悲劇,因為悲劇不止與表現人生巨大的苦難與不幸,也不止于含憤控訴“超過人類之上的殘酷力量”,更在于通過苦難、災變、犧牲,引發人們進行積極的倫理思考,表現出人類秉性中的正面價值。
電影《媽媽在愛我一次》講述了一對母子坎坷的情感經歷,最后因為愛,而出現奇跡的故事。影片的美麗與動人之處體現在很多方面,精湛的結構布局,完美的視聽結合,巧妙的表現手法,都是該影片的一大亮點。該電影與1990年上映,在上映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創造了一個奇跡。這部片子成功的原因在于它特別煽情,煽的不是愛情而是親情。
“小強”和“母親”的扮演者都不是很美,也沒有任何花里胡哨,但它符合當時中國人的心理需求。因為在它之前觀眾看了太多動作片,需要調劑一下口味,這種倫理悲情劇剛好滿足了觀眾的需要。這暗示了中國內地的觀眾和臺灣觀眾在心態和情結上比較接近,它們的成功也提醒了我們要往市場化的方向運作,電影就是要考慮觀眾,尤其是中國人深層次的文化心理,不要以為動作片是解決市場化問題的唯一出路。還有那些所謂的愛情悲劇,也會讓人們產生一定的麻木心理的,真正好的電影是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反映人們的日常生活,受人民的喜愛,是人們大眾喜聞樂見的,這樣才具有現實價值。
影片的開頭就是黑夜,這部電影以黑色為背景,烘托出一種悲涼的氣氛,讓人的心情也由此感到了一點悲涼。還沒看電影就已經產生了一種悲哀的情緒,這就說明電影的布局很好,而且還采取倒敘的形式,通過主角小強在精神病院看到他的媽媽,然后回想起以前的事情,最后又回到這一場景,小強用一首歌《世上只有媽媽好》喚醒媽媽的記憶,最后雖然是喜劇結尾,但是總體上是屬于一部悲劇電影,因為整個過程都只有悲涼的情境,完全沒有喜悅的情境,除了母子倆之間快樂的相處和最后的結局。最讓人感動的是小強發燒的那個情節,秋霞在黑夜中三步一拜地到王爺廟求神靈保佑,其中的漫漫無邊的黑,不止增加了女主人公行動的難度,更是對其中悲劇情緒的渲染,而且,這似乎也在暗示著女主人公的命運,她從一開始降臨這個世界,就注定了自己一個人在這漫漫黑夜中掙扎,而維持她繼續抗爭的是那種對生命和愛的虔誠的心!
這部影片完全體現了當時臺灣的社會情況,在當時的臺灣,基本還處于農業社會,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所擁有的家庭倫理觀念,仍然普遍存在於廣大人民心中。男主角的媽媽就是很好的代表,她是一個很注重門當戶對、身家清白的對象的傳統家長,所以一直反對秋霞和國榮兩個人結婚,當她知道秋霞懷孕了之后就用金錢來逼她離開國榮,還要她把孩子拿掉,可是秋霞沒有被金錢誘惑,仍然堅信自己的愛情,寧愿自己一個人也要把孩子生出來,雖然很辛苦,可是她最后還是熬了過來。母子兩人的愛可謂至深、至真、至誠、至美,但未必至善。當林家為了香火的延續來索要小強時,黃秋霞在內心進行了一番殘酷的感情與理智的斗爭之后,作出了一個可悲的選擇,決定把小強送到林家。按照一般的理解,這是一個偉大的無私的愛的舉動。因為這是為了讓小強再不是一個受人歧視的私生子和有一個好的前程(林家可以為小強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更好的教育和更好的社會背景)。但很遺憾,黃秋霞的這種愛兒子的舉動同林母當年的愛兒子行為在根本原則上和邏輯上是同格的。兩個彼此敵視的女人在母愛問題上完全認同,
至此,黃秋霞對她的愛子小強的安排同多年前林母對其子的安排,在對兒子的心靈的打擊和感情的挫傷這一點上,正好構成一個同義反復。都是愛孩子的母親,可是,最后孩子都是被自己的自私的心理所傷害,心靈都受到輕微的創傷。
在觀賞這樣一部人性化、生活化、通俗化的倫理悲劇時,感情可以得到自然的宣泄。流下一點眼淚,可以洗滌一下自己的心靈,從而得到精神上的滿足與升華。并且對小孩子極其有教育意義。我想這就是這部影片最重要的價值之一。而且符合美學悲劇的特征,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們可以進行一定的反思,人民很容易理解其中的悲劇并產生同情心,而臺灣人民在50、60年代時候的一些思想、觀念和看法,正好套上當前的大部份大陸人民心中。這也正是這部影片在進入大陸后能夠如此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其實發行部門和宣傳部門都沒有把這部小制作的電影當回事,也沒有進行大肆的宣傳,它完全是靠觀眾的口碑來宣傳的。另外,它的主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在片中出現了四五次,街上小孩都會唱,那時我們也耳熟能詳地唱出來,而且唱的時候都能體會到母愛的偉大,體會到人間的愛,這也是間接地為這個電影做了宣傳,觀眾們都知道看這部電影要帶手絹進場,不僅花錢買票,還哭個痛快。在這個浮躁喧囂、急功近利,以致于疏忽了親情的時代,可以給予我們催淚彈式的心靈轟擊,喚回普羅大眾對親情、家庭的愧疚與重視。
整部影片有特色的地方當然還有很多,作為臺灣電影的代表之作,它無疑是一部成功的電影。站在觀眾的角度,能觸動人骨子里那根脆弱的心弦。站在專業的角度,它也有深度的寓意。愛,最偉大的力量,在影片中有充分的體現,全片始終有愛,人有愛,所以美,故事有愛,所以動人。在美學的角度,整部影片還提高了我們對愛的審美的水平,具有審美價值和對母愛所產生的悲劇效應,反映了當時臺灣的社會本質。一部電影之所以具有那么偉大的價值,產生那么轟動的效應,或許是因為母愛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題材,或許是因為那個時代還不像現在這樣喧囂,或許是因為它給了善良的人們一個宣泄感情的端口。 最后,還是因為它具有一定的美學價值,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悲劇效應。
媽媽再愛我一次電影觀后感篇9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每當唱起這首歌時,就會想起曾看過的一部感人的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
小強還沒出生時,他的奶奶就讓爸爸拋棄了媽媽,當小強的媽媽知道自己有了孩子后,就回到了老家,在那里生活,把可愛又聽話的小強生下來了。有一次小強生病了,醫生看了說將來小強可能變成殘疾人。這時,小強的媽媽非常傷心,她看見鄰居為小強求神仙。就二話不說,從家一直跪到廟里,請求神仙保佑小強。過了一段時間,小強慢慢的好了。他的爸爸娶了一個女人,可是不能生育,他的奶奶要求把小強要回林家。可是媽媽不愿意,但為了小強過上好日子,就答應了。小強來到爸爸那里,每天都在想媽媽,晚上又躲在房間里哭。一天,他家里的人都不在,就悄悄地跑回媽媽家,可是,媽媽又把小強送回去,才過了幾天,又跑了出來。這一次,他怕回到家媽媽會生氣,就跑到了廟里。這下,可把他的媽媽急壞了,四處找小強。卻怎么也找不到,忽然,她想到了廟里,就趕緊跑過去,看見小強躲在那里躺著,就趕緊跑過去。他的爸爸趕緊把他抱到醫院,媽媽怕失去小強,怎么也不讓,突然讓一個圓木摔倒了,從樓梯上滾了下來,把腦子摔壞了,變成了瘋子。這時,邊上的同學哭成一團,男同學的眼框里也有淚水在閃爍……
看完了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
有一次半夜,我在床上直打滾,媽媽看見了,摸著我的額頭,發燒了,非常著急,就穿上拖鞋,把我送到了醫院,醫生診治了一下,說:“挺嚴重的需要掛針。“就這樣我媽媽陪了我一夜。一直到我醒來,我睜開眼睛一看,我睡在媽媽溫暖的懷里,而媽媽穿著拖鞋坐在冰冷的椅子上,掛黑眼圈的臉顯得特別憔悴。這時,我感動的流下了眼淚,忽然我吐了,吐了媽媽一身都是,媽媽連忙拿紙巾幫我擦嘴,細聲說到要不要緊,我搖了搖頭,媽媽輕輕地把我抱起,我們坐車回家了。
世上最親的人是母親,世上最真誠的愛是母愛。天大地大,不如母親的恩情大;河深海深,不如母親的母愛深。我愛我那關心我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