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觀后感怎么寫簡短
寫觀后感需要我們對電影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這可以幫助我們增強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些電影八佰觀后感怎么寫簡短,方便大家學習怎么寫電影八佰觀后感怎么寫簡短。
電影八佰觀后感怎么寫簡短篇1
近期有一部名叫《八佰》的電影上映了,于是我和姑姑就趕往電影院觀看。
電影開頭就講述的是戰爭的殘酷,一幫來自各地的人們被征集去保護上海,可到了上海才發現殘破不堪的上海已無人煙,日軍的襲擊把征集來的人們嚇得到處跑,我都有點看不起這幫人,這么貪生怕死,這么沒骨氣,氣的我都想打他們,他們成了逃兵,可他們又誤打誤撞的被撿進了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弟五二四團,來到了上海最后一個陣地四行倉庫進行鎮守,日本鬼子連續四日不斷的襲擊四行倉庫,四行倉庫死傷無數,國民黨軍人明知道憑這些人是趕不走日本鬼子的,可他們還是選擇犧牲自己去拯救大家,去守著這最后一塊陣地,國人的援助,送來了國旗,讓他們燃起了希望,即使要面對更猛烈的襲擊,也要在樓頂莊嚴的升起國旗,讓它在風中飄蕩,帶給所有中國人希望,看到他們為了保護國旗一個一個的被槍殺,甚至連貪生怕死的逃兵也都參與進來,扛起支撐國旗的重任,后來為了延續中國的希望他們選擇沖橋,一個一個的沖,一個一個的被殺,后對面的友人大聲的為他們吶喊,為他們加油,對他們伸出了雙手,影片結束了,我還沉浸在里面出不來……
在這些貪生怕死里的逃兵中有幾個典型人物,小小年紀的小湖北,有想法的哥哥,怕死的老算盤等等,他們看著蘇州河對面的天堂,他們羨慕對面的人,他們在地獄里絕望,他們想盡一切辦法逃離地獄,可終歸回到了四行倉庫,他們在四行倉庫經歷了連續四日的日本轟炸,看著軍人為抗日救國,舍棄生命,身綁炸彈縱身跳躍下去炸毀日本的攻擊,他們的精神感染了這批逃兵,他們變得一次比一次勇敢,我也被他們的愛國精神感染,我感覺自己充滿了力氣,我要努力學習,要做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電影八佰觀后感怎么寫簡短篇2
《八百觀后感》今天是電影《八百》剛上映的日子,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弟弟一起去看電影。這是一個戰爭片兒。電影里講述“800”名革命將士在四行倉庫不畏生死、頑強不息的同日軍30萬敵軍奮力抗爭,并連續大戰四天四夜的故事。
電影是真實改編的,日軍霸占我們中國領土上海,在英國人的幫助下無辜的老百姓們到達安全區租借。在第88師團長謝晉元率領下420多個戰士收到命令,堅守最后一道防線“四行倉庫”。第一天中國軍隊和日軍開始了三小時的激烈戰爭,為什么是三小時呢?因為日本人揚言三小時霸占四行倉庫,就這樣生與死的三個小時戰爭開始了。中國軍隊英勇抗戰,三小時后日軍沒有拿下倉庫。接受記者訪問時他們只有400多人,但是為了壯大自己的聲勢迷惑敵人,謝晉元他們對外宣稱自己有800人。中國軍隊400多人要戰勝幾十萬日軍,談何容易,但是就這樣這400人帶著中國無所畏懼的勇氣,和日軍連續奮戰了四天四夜。他們用堅強的意志和無數人的犧牲換來了這場戰斗的勝利。當一個個軍人身上綁著炸藥包,從樓上跳下去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中國的希望。他們不惜一切代價保護領土,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當看到這里的時候,我的眼淚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特別觸動人心的還有,決定升起旗幟的時候,當旗幟升起的那一刻,日軍開著飛機聞訊趕來,就是為了打到旗幟。沒想到中國軍人用自己的肉身來護住這面旗,看到這里我已淚流不止,今天我們能有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軍人叔叔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默默的想著: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不辜負父母的期望。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都是軍人叔叔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電影八佰觀后感怎么寫簡短篇3
這個周末我看了《八佰》這部影片,讓所有人都銘記了四行倉庫的歷史。
四行倉庫位于上海市靜安區,整部電影就講了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一場由謝晉元帶領的432名戰士在四行倉庫與日本人對抗的故事,但他們卻向外宣稱八百壯士,這就是為什么叫《八佰》的原因了。
影片開頭,大部隊進了四行倉庫住了一道道防御工事,埋了許多地雷。小湖北是被收留的,在這里他結交了一個伙伴小七月。第二天早上日本大軍攻來了,許多人沖進倉庫,但他們中計了,全部身亡。門外還有很多的日本人,他們停下進攻商量對策,倉庫內戰士們把日本人的武器裝備全部收集起來開始訓練,突然無數個介子毒氣彈砸進倉庫,大家手忙腳亂帶上防毒面具,沒有的就尿濕毛巾捂住口鼻,整個倉庫叫聲一片空氣中彌漫著橙色毒氣。
團長大喊:“打開排風扇!快!”毒氣從倉庫南面散了出去,而南面就是租界是英國人的地盤,租借的人紛紛向中心跑去,河邊空無一人。過了半天,好多日本人從水道溜進倉庫,嘴里銜著刀,就這樣一場在倉庫內的戰爭開始。一個小時后,我方損失好多士兵,但獲取大量刀器,這么一場一場的戰斗打了四天,最后所有士兵在英國的幫助下快速過橋,影片結束。
整部影片里有許多令人震撼又感動的片段。我對陳樹生烈士身捆手榴彈跳樓,與敵人同歸于盡的片段最有感觸。當日本人用鋼板頂在頭頂時,大家朝下扔手榴彈,可總會被彈開,于是一名叫陳樹生的烈士把十幾個手榴彈用線串起,捆在自己身上,走到墻邊缺口,英勇地拉下了所有引線,跳了下去,嘴里還喊著:“娘,是孩兒不孝了!”說完,縱身一躍,用身體砸開了日本鬼子的盾陣,手榴彈爆炸了,頓時破壞了鬼子的陣型。陳樹生舍身殺敵令我感慨萬千,他只有21歲卻能做出這么英勇的決定,我想一定是因為他心中想著國家,不顧個人安危。而且他肯定想著如果我不跟著跳下去就沒辦法阻止日本人,就會讓他們把墻打穿,我們也就失敗了。這正如“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所說的一樣,我們都要有陳樹生的這種英勇無畏的精神,遇到困難不退縮,勇往直前。
《八佰》是一部令人震撼,又令人感觸的影片,我真心推薦大家去看看,牢記歷史不忘歷史!
電影八佰觀后感怎么寫簡短篇4
《八佰》這部新片上映于8月21日,在28日票房突破15億,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人奮勇抗戰、奮勇殺敵的故事。
“那邊是天堂,這邊是地獄。”一句臺詞,引人深思……日軍轟炸上海在四行倉庫中駐扎的最后一支軍隊。日軍考慮到在倉庫中存放著大量的煤氣罐,怕煤氣罐爆炸傷到河對面的租界,所以日軍沒有動用重式武器進行轟炸,這對于我方來說是唯一的好消息了。可是他們只有800人,要面對的卻是對面的幾十萬日軍,日軍嚇退了100多萬國民黨軍隊,憑他們這僅僅800人可以擋下嗎?他們都知道,失敗是遲早的事,但是這800士兵沒有退縮。日軍想用鋼板陳讓工兵用手榴彈鑿墻放入倉庫,我軍無法攻破日軍的防御。戰士們就把炸藥包捆在自己身上,從二樓跳下去,使自己的人體炸彈炸破日軍的鋼板陣,這證明了我軍對這次戰爭的態度。
又是一天冒著被日軍空襲的危險,在黎明,在四行倉庫的樓頂升起了屬于中國的國旗,日本的飛機在倉庫的上方對國旗和升旗班進行掃射。不光是士兵,在租界同胞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為了兩地更好的交流,租界的學生們想把電話線送往倉庫,可是日本人怎么會讓計劃得逞?上橋送電話線的學生都死在了日本的槍下,電話線最終送到了倉庫。
沒有人是天生的英雄,他們是農民,毫無戰斗經驗,他們不知戰爭的殘酷,懵懂而又無知的加入了這只隊伍,起初的懦弱、膽怯,到后來的奮勇殺敵,誓死如歸,他們成為了一名真正的軍人,他們的蛻變感染著我們。
他們本是平凡的人,卻做著不平凡的事,800勇士用他們的血肉之軀,證明了中國人民頑強不輸的精神!
電影八佰觀后感怎么寫簡短篇5
國慶期間,一部風靡一時的電影——《八佰》吸引了我的眼球。它震撼著每一位中國人的心,點燃人們的愛國熱血。
這個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侵略上海,半個世紀幾乎淪陷。除租借外,上海只剩下了一座孤苦的四行倉庫進行著頑強的斗爭。謝晉元率領著東拼西找來的逃兵和保安團,加上大火力的軍隊,與日軍抗爭,在密集的重火力下,堅持了四天四夜,付出慘重的代價,但有力地回擊了日寇,給了日本人一個響亮的耳光。最后,以僅留的兩百人逃入租界而告終。當時四行倉庫只有大約四百人,那為什么謝晉元還聲稱有“八百”人呢?原來,他是擴大聲勢,讓日寇知道,中國人還有,還有很多,讓日軍士氣上大減。后來,人們便稱四行倉庫里這四百多人為“八佰壯士”。
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戰士數不勝數。在今年年初的新冠疫情中那些抗擊新冠的白衣天使就是“八佰戰士”。他們看著戰友倒下,看著自己受苦,看著病毒節節敗退……他們奉獻著青春,以一片赤子之心回以國家,回以人民,回以家人,這不是“八佰戰士”的作風嗎?
他們愛著祖國和人民,愛得那樣深沉,那樣深刻。
《八佰》是一部電影,是一段歷史,是一顆顆愛國的心,是一滴滴血和淚。把心奉獻給祖國,獻給人民。“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報效我偉大的祖國。
電影八佰觀后感怎么寫簡短篇6
一條蘇州河,一邊是聲色霓虹的天堂,另一邊卻是戰火紛飛的地獄;一邊是刀槍火海的四行倉庫,一邊是紙醉金迷的洋場。這是電影《八佰》呈現的畫面,它所帶來的不僅僅是絕望與希望相纏所呈現出的一種震憾,更是民族的恥辱與自豪交雜的心靈撞擊。
《八佰》故事原型為1937年發生于上海四行倉庫的保衛戰,此戰為淞滬會戰的最后一役,故事圍繞“八百孤君血戰四行倉庫”展開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率420余人,堅守最后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八佰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電影中的壯士,雖身處地獄,卻萬丈光芒。他們沒有逃跑,沒有放下槍支,沒有放棄四行倉庫!他們從絕望中站起來了!他們舉起了槍支。不惜一切代價,以八百人的身軀,八百人的血肉,以八百人的生命支起了一片蔚藍的天空!他們是驕傲的,他們是勇敢的,他們是輝煌的!
電影中也有許多的細節感動人心,其中有兩個細節深深地震憾了我的心靈!
“請問你們一共有多少人?”電影中,來自洋界的記者問道“四百三……”一個士兵正想回簽,卻被山東兵打斷了“我們有八百人”。這六個字是那么的令人心酸!我們有八百人,我們有八百個兄弟,我們并肩作戰著誰也沒有離開誰!當看到這一幕,我心里泛起陣陣酸意,感動萬分。是啊,他們有八百人,他們不僅四百三十人,他們與那些犧牲了的兄弟站在一起,并肩守護著上海!還有一個畫面,同樣是令我感動落淚。
“娘,是孩兒不孝了!”畫面中,壯士陳樹生身上挷滿了炸彈,挺身站上了四樓,為炸開敵人的銅盾而毫不猶豫地往下一躍,“砰!”藥火炸開了一朵血紅的花。接著是更多為擊退敵人而犧牲的壯士。“湖北通城李滿倉!”“湖南瀏陽王金斗!”“俺叫孫守財!”……無數士兵在身軀上挷滿炸彈,大聲念出自已的名字而后縱身一躍。那一朵朵被炸開的血花,好像炸在我心上,帶來了滿腔的憤怒也帶來了無盡感動之情。那些伴隨著硝煙而消失的戰士,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英雄!
影片最終停留有他們沖過蘇州河橋的一刻。雪花落下,漫天飛舞,輕輕地、悄悄地,像是掩蓋了四行倉庫,又像是湮沒了未停的槍聲。那些在電影中閃過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情節,都像是一顆小小的種子,在黑夜中透露出那光芒的希望。
電影八佰觀后感怎么寫簡短篇7
時值抗戰勝利75周年之際,各大媒體對中國人民的抗戰進行了多方面的歷史追尋,讓我們對那段血與火的歷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增加了我們對于親歷那段歷史的抗戰老兵有了更加崇高的敬意。
抗戰老兵是抗戰歷史的見證人。抗戰是中國近代歷史的轉折點,中國人民在歷經磨難后浴火重生,擺脫了列強的欺辱,脫離了內部的戰亂,建立起嶄新的國家,開始現代化建設的征程。而抗戰老兵們正是這段歷史的見證人和親歷者。在他們的青年或者少年時期,遭遇了空前的國難,但年少的他們沒有猶疑地參加了烽火連天的歲月,加入到了轟轟烈烈的抗戰中,他們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在危急關頭的擔當,見證了中國人民在苦難中的奮爭,見證了侵略者的殘忍與猖狂,見證了中國軍民的頑強與堅忍。有人否定這段歷史,掩蓋侵略者的罪行,有人戲說這段歷史,歪曲英雄的形象,這些都是歷史虛無主義史觀的表現。然而歷史就是歷史,無法抹殺也不容篡改。這些歷經戰火的老兵就是歷史的鐵證,沒有人比他們更加了解歷史的真相,沒有人比他們感受更加深刻,他們的經歷向世界表明了一個真實的抗戰歷史:中國人民以貧弱的國力,薄弱的軍力歷經十四年的抗爭,以巨大的代價贏得了這志勝利。
抗戰老兵是中華民族崇高精神的典型承載者。他們勇于擔當時代的重任。中華五千年的文明綿延不絕,是因為一代代人的努力創造和忠心的保護。每一個時代都會賦予人們當代的責任。當日寇入侵,國難當頭,當年的抗戰老兵們勇敢地擔當起了時代的重任,走向戰場,成為中華民族的中堅力量。生死存亡的考驗,顯現出了他們的英雄本色。有人賣國求榮,有人忍辱偷生,但他們沒有,以積貧積弱的國力對抗強敵,用血肉之軀筑起長城。他們滿懷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情。在血與火的戰場上,是對祖國和人民的滿腔熱愛。讓他們在苦難中不退縮,在生死決擇時不含糊,在戰斗中不畏懼。他們來源于人民群眾中,植根于人民群眾中,為了保護人民群眾,他們愿意犧牲自己的一切。正如他們所說的“這樣的祖國值得我守護,這樣的人民值得我犧牲。”他們有鋼鐵一樣堅韌的民族氣節。抗戰老兵們經歷過生死考驗,經歷過失去戰友,經歷過征戰的困難與艱辛,面對強敵,他們沒有動搖信念,沒有對勝利失去信心,保持了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無數的戰士犧牲了,留存至今的抗戰老兵更加稀少,從他們的講述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當年戰場上的殘酷,感受到了他們崇高的精神節操。
歷史是一個民族成長的足跡。一個民族從脫離叢林,進入人類社會,是一步一步地改變自身的自然屬性,一點一點地積累文明星光的過程。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就如同一個人忘記自己從哪里來,就是背叛父母的生養之恩,忘記自己的弱小和幼稚,就是拒絕成長。無論我們怎樣否認,歷史是不能改變的事實。只有以唯物主義史觀,客觀地看待歷史,才能讓我們的文明前進步伐更有力、更快捷。如今日本首相安倍說二戰后的日本人已不用為戰爭道歉,這是典型的割裂歷史的行為,前輩們創造的歷史,并不僅僅只是光輝燦爛,還有成長中的曲折。后人只有客觀公正地認識到這一點,才能不重犯同樣的錯誤。在抗戰勝利七十周年之際,我們要向老兵們敬禮,一是不忘記他們的的功績,珍惜今天的和平共和幸福生活。二是傳承他們的精神,建設好我們的祖國,實現民族復興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