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電影《首席執行官》觀后感
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下面小編帶來愛國電影《首席執行官》觀后感,對于各位來說大有好處,一起看看吧。
愛國電影《首席執行官》觀后感篇1
每當金色的旭日初升時,我們總會心中揣著一大摞夢想上路,懷著激情狂熱地吶喊,但每當夕陽懸空映霞時,又有多少人能堅持自己的夢想不放棄。而《首席執行官》的主角就以創業的激情,嚴謹的精神以及不屈的勇氣鍛造了一段成功企業的輝煌史。
一股創業的激情是創造一所成功企業和經營好它的動力,一所企業或某一項事業就是航駛在自己人生之路上的一艘船,而這一種創業或創造的激情和熱情就是吹動它前進的一股源源不斷的風。在劇中,如果主角失去了這中創業的激情,企業就會失去生機;如果主角失去了這種創業的激情,機會之門就不會為他們開啟;如果一個人失去了創業的激情,他的事業就會黯然無光。
同樣,在我們大學生活,這種創業的激情也不可缺失。并不是要我們運籌帷幄的去干一番大事業,去要讓生命多與總不同,而是當我們每干一份工作時,都要懷揣一份熱情,去發掘去創造去堅持它。學習或許是枯燥的,但創造的激情可以為其注入活力;工作或許是麻煩的,但是創業的激情可以為其增添色彩。
所以正如《首席執行官》中所說:失去了這所企業并沒有什么痛苦,但你失去了這種創業的激情與成就感,你就一無所有。
而但憑一腔熱情去闖世界還不夠,有嚴謹的精神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劇中“砸冰箱”的片段對很多人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但利益與原則發生沖突時,你該選擇哪一方?劇中主角的.舉動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榜樣,如果劣質冰箱流傳,或許企業的利益絲毫不損,但百姓的利益與企業的信譽就被劣質的冰箱給“砸”了。
記得曾經看過一段新聞:日本本田公司的某款汽車就因底座某部件比預計中的短了0.5毫米,即在全球召回重造。所以這種一絲不茍的精神是一所成功企業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大學,嚴謹并不是要求你一板一眼地去干某件事,而是需要一種塌實,不浮躁不散漫的精神。學習需要塌實,生活需要條理,交友需要謹慎,一切都無法失去嚴謹的精神,否則碌碌無為隨意散漫就會成為我們大學生活的代名詞。
最后,劇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員工們眼神流露出的不屈勇氣。那種為自己的正當利益據理力爭,不倔于強勢的氣場令他們的“敵人”都為之折服。擁有這種不倔的勇氣,才能為自己的事業開辟道路,擁有這種不倔的勇氣,才能鍛造一種非凡的人生。
愛國電影《首席執行官》觀后感篇2
海爾在17年里創造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國內到國外的卓著成績;時而山窮水盡,時而柳暗花明,時而峰回路轉——無論什么樣排山倒海的困難,海爾都能力挽狂瀾。
海爾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果斷的決策,銷毀任何一件低質量的冰箱。對于剛起步的海爾,這無疑是沉重的打擊。而從長遠來看,卻為海爾公司穩拿過后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們比德國人少了什么?少了一種質量意識,今天不砸這些冰箱,將來人家會來砸咱們的工廠!”錘子重重地落了下去,欣慰的是那把火把惡習燒掉了。作為受教育者,我們思想深處同樣也存在著需要用火燒掉的落后與無知。
柳傳志先生曾說過,當你確定腳下是一片堅實的黃土后,才能快速地向前跑去。成功需要準備,成功需要遠見,成功更需要一個果斷的目光。
AE公司不懷好意的合作,也許在多數人眼里會是十世不遇的良機,而在海爾眼中,那是一條扼殺海爾這一民族品牌走向國際化的道路!因此,海爾拒絕了。看似很愚昧的舉動卻是一回富有真知灼見的抉擇,放棄當下的15億,高瞻遠矚的海爾在17年中創造了600億的神話!
成功并不是空穴來風,成功靠的是毅力,靠的是拼搏,靠的是奮斗。
海爾人都有一股不懈拼搏的動力。動力來自何處?壓力。正是自身壓力的催促,方能使人斷切所有的后路,勇往直前,破釜成舟。企鵝因為身體臃腫,翅膀短小,在首次著陸時都要向海里沉潛,以獲得深水的壓力,將其送往上岸。惟有壓力能完善執行的動力。
“只要找到了路,就要堅持走下去。”如今全世界的各大企業群雄并起,猶如一只只兇猛的狼,而海爾卻提出“與狼共舞”,勇于加入國際跨國公司間的競爭。頑強與堅定終讓企業走向了全球化。
沒有沉不了的船,沒有倒閉不了的企業。我們每天都在面臨這樣的危機。而避免危機的重要方式就是加強執行力,海爾推出了6S管理,并用46天完成了25款冰箱的樣品設計。這是日本、韓國用一年時間來完成的。這支年輕而富有激情的團隊早在各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列。盡管如此,海爾仍在繼續進步,僅僅用7年時間便通過企業文化的延伸及“東方亮完西方亮”的理念,成功實施了多元化的擴展,這是不斷追求的階段,更是不斷創新的過程。
按照馬思洛的需求原理,一個人的最高需求是歸屬感,被信任和自我價值的實現,而海爾為員工所提供的主人翁意識讓人體會到創業的激情與搏擊的動力。也正是這種風格個性所形成的企業文化成就了海爾的輝煌。
成功源于細節,高度取于態度,堅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立于山之顛峰俯瞰,挑戰與機遇同在!
愛國電影《首席執行官》觀后感篇3
下午去一家公司面試,經理也沒有多說些什么,給我們播放《首席執行官》并讓我們寫一下觀后感,然后就離開忙工作去了!先苦后甜,苦難是人生的大學。創業“是從苦日子里創造出來的”。今天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公司教育我們吃苦耐勞的意義,這是工作能力的最基本條件,也是衡量一個人能否成功的基準。
久聞這是部反映創業題材的電影,主要講述了海爾的創業史、奮斗史、發展史。今天終于可以感受它的震撼了!雖然當時簡略寫了一篇,但還是覺得不夠表達我全部的心情,現再發表一下感想:
看完《首席執行官》之后感觸很深,一種創業的精神激勵了我,一種堅強的意志鼓舞了我,一股拼搏的力量引導了我。一場真實的創業戲,給了我最強烈的震撼。
德國人對青島冰箱廠生產線引進的驗收提前了,僅僅有一天的時間在一個爛攤子上作準備。那急需更換的破玻璃窗、那間盛著破爛的廠房怎能在一夜之間煥然一新呢?這群窮怕了的中國人惟恐海絲小姐因為投資環境差而改變注意,就只好中國專有的“夜不觀色”來對付了。那桶慌亂中弄倒的涂料、那緊緊張張戰戰兢兢的幾百張面孔的表情能騙過見識多廣的海絲嗎?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海絲的驗收通過了。海絲驗收了什么?是什么感動了海絲呢?從海絲踏進廠的第一步,面對的是幾百余名工人的目光。她走過工廠的每一步,尾隨的是幾百名工人的腳步。海絲哪里是在驗收廠房呀。分明是在驗收這群人啊!分明是那窮則思變、謀求發展的精神感動了海絲,感動了一向高傲的德國人!
有夢不怕高遠,有夢就讓它飛翔。如果過程是艱辛,充實而有富有激情的,那么結果并不重要。我們總會站在已走過路的頂端,走過的越多,站的也會越高遠,景色也會越美,所以朝著理想向前,一直向前。
電影中拿起鐵錘砸冰箱的一幕現在還記憶猶新,要知道一臺冰箱在當時相當于一個職工的全年工資,而且當時海爾也才剛剛起步,還有千萬的賬務未還,為了強化工人的質量意識,當場將76臺不合格產品砸毀。因為,海爾人知道產品有了“質量意識”企業才會有良好的信譽,才會得到消費者的承認,才會有生機和活力。
期間,AE公司有意愿與海爾合作,在工作車間實地考查時遇到全廠工人在拆箱檢查,一問原委,原來是因為一個工人粗心,在發配件時多發了一個螺絲帽,正是這一個螺絲帽,全車間員工卻要花幾個小時來查找。這體現了海爾員工對工作的認真與執著。之后,AE公司雖然愿意提供所有的資金,但因為不支持海爾的品牌,只是將海爾作為其在中國的生廠工廠,面對這種的合作條件,海爾人為了樹立自己的品牌,斷然拒絕了。因為如果那樣的話,海爾將失去自己的品牌,這又和海爾建工業園的目的相違背,同時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尊嚴。海爾領導班子的品牌意思深深地打動了我。
一時間,海爾在中國打造了自己的品牌,但是在世界上卻無自己的一席之地。于是,海爾毅然邁出了跨國的步伐。90年代末期,海爾首先在最難的法國打開了歐洲市場并取得了顯著業績。這時,海爾產品的質量已經超過了AE公司的產品質量。于是AE又來了,他們居然想以低廉的價格買斷海爾的四條生產線。否則海爾將很難進入美國市場。海爾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建立美國工廠使其“本土化”,才成避免“反傾銷”帶來的損失。20__年,它成功在美國建立了海爾冰箱廠,不久又在紐約獲得金獎。
在工作上,絕對不能有頑固不化的思想,要敢于打破陳規有冒險精神。“別人能干出來,自己也可以干出來。”只要精神存在,生命的火焰將在所不惜。受這么一點苦算得了什么?這能算得了苦嗎?
記得凌敏這么一句話:“你到別的公司也許條件會更好,但你少了一分東西,那就是創業的激情和成就感。”的確,過程的艱辛會帶給你一種難以言語的感覺,會讓你的生活充滿動力。但少了這份感覺,縱使你一帆風順,生活美滿,你也不會感到幸福,因為你缺少的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所以在該拼搏的時候拼搏,才能在該享樂的時候享樂。記住你的目標,記住你的希望,努力奮斗,就會讓夢飛翔。“路是人走出來的,我就不信沒有解決不了的辦法。”“只要知道路怎么走了,就不怕路遠。”
愛國電影《首席執行官》觀后感篇4
在2個小時的播放中,我一直被影片里的故事感動著,被一個又一個奇跡震撼著,如果今天,中國沒有一個真實的海爾存在,沒有一個真實的張瑞敏存在,我一定會以為,這個故事片是虛構的,僅僅是經過藝術加工,夸張渲染,塑造了一個神化了的模范形象,讓人們去崇拜和追隨,達到激勵后來者的目的,然而,并非如此,這是紀實片,是在講述一個真實的企業—-海爾,真實的人物—-張瑞敏。
故事圍繞海爾企業從小企業到布局擴張全球的跨國公司,從瀕臨倒閉,不為人所知到全球知名品牌這條主線,展現了執行官凌敏在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充分利用對內的科學管理,對外界信息的敏銳洞悉,并合理的利用,果敢的做出了正確的決策,使企業能一步一個腳印,穩定并快速的向前發展,并最終成為商界奇跡,充分展示了凌敏的睿智與干練,而這些優秀的領導素質,正是我們當今乃至將來的企業管理者要努力學一習一和效仿的。
首先,執行官凌敏注重“內修”,在他看來,企業本身要強,才能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并獲得利潤,就好比人必需要有一個健康強壯的身體才能做出一翻持久的事業一樣,而企業的本身是由兩個方面組成,一個是人,也就是廠里的所有員工,另一個是硬件設備,這兩個部分都得到了執行官的高度重視,并經過一系列的動作,得到了大大的加強:
執行官做的第一件大事:是用全廠員工的真誠,感動了德國的投資者,引進了夢寐以求的德國先進生產設備,這為海爾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了這些設備,就有了向別人競爭的重要資本。
執行官做的第二件大事:是建立了一支訓練有素的強大的隊伍,通過砸碎76臺劣質冰箱,在員工心中深深的烙上了品質意識:“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通過要求員工一定要解決客人的每一個難題,使員工建立了創新服務新觀念:“客戶的`難題就是我們的課題”;通過嚴格要求員工必需按時完成當天的工作,使工廠建立了優良的企業制度:“日事日畢,日清日高”;通過要求每道工序不能流一出不一良品到下道工序,使工廠員工建立了市場鏈觀念:“你的下道工序就是你的客戶”;通過科學的人才機制“賽一馬不相馬”,使人才隊伍去劣存優,永遠保持活力和競爭力……等等,通過這一系列的動作,執行官建立起了一支戰斗力強大的隊伍,也正是這支隊伍,成為海爾叱咤商壇,傲視群雄最關健的因素,最重要的資本!!
而結合目前之康聯,“內修”是很需要的,我們需要先進的設備:比如快速成型機,可以快速完成樣品,獲得客人的定單,還需要先進的模具加工設備精密的自動化機器等等,而人員的加強更是迫在眉睫,我們面對的是國際一流的客戶:mS/Dell/HP/3m……我們需要一流的一團一隊去應對,可是我們目前的狀況:機構雍腫,人員的技能不足,用人機制不健全,品質意識不夠等等,均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同時,執行官注重“捕獲戰機”,執行官認識到,擁有了強大作戰隊伍,還不一定能打勝仗,還必需捕獲恰當的戰機,再用這支隊伍果斷的出擊,才能大獲全勝!而執行官凌敏做到了:
執行官抓住了南巡講話中透露出的中國政策的大勢走向,超前的建成了海爾科技工業園,第一次擴大企業規模;通過對歷史上經濟規律的研究,在以冰箱為單一產品的模一式下,超前的建成了冰箱/彩電/冷柜/筆記電腦等家電產品多元化發展的格局;為了應對wTo和網絡時代的到來,海爾開始了進軍海外,第一個在美國建立了生產工廠,這為海爾的全球化發展戰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過這一次又一次正確決策,海爾的事業得以穩定快速的發展,用14年的時間趕上并超過了科龍集一團一,成為第一個中國的世界品牌,不能不說這是商界的一個奇跡,足以令很多企業模仿的楷模。
對於此,康聯也需要大力加強“捕獲戰機”的能力,比如送樣周期可以縮短一些,當mS等客人有開發案時,我們要思考如何快速反應,搶在競爭對手如Foxconn或AmP的前面,把專案拿下來。這需要產品工程/模具加工/治工具/沖壓等部門的快速反應。
執行官凌敏還有其它優秀的領導特質,都值得我們學一習一和研究,用這些先進的經驗,指導我們的工作,使我們的企業更快發展,康聯的現狀,就如海爾的發展初期,內憂外患,困難重重,加之目前的世界經融危機,更是雪上加霜……此時此刻,我們更要一團一結起來,充分學一習一并運用海爾執行官凌敏的優秀經驗,盡力將我們的工作做到更好,如企業渡過難關,穩步經營,發展壯大,為早日成為第二個海爾而努力!!
我相信,有了你我他的共同努力,康聯的明天會更美好!
愛國電影《首席執行官》觀后感篇5
年年尾,在公司的組織下我們觀看了影片《首席執行官》,影片主要講述了海爾集團如何從瀕臨破產到成為“世界的海爾”的過程,及發展過程中幾次重大的生死抉擇。影片中許多地方都發人深省,此刻用心回味起來,就好像一杯甘露澆在了干渴的心靈上,感觸頗多。
片中凌敏說的一句話:“人赤條條的來,赤條條的走,賺再多的錢都帶不走,但為什么還要奮斗呢?為了實現自我的夢想,實現人生的價值。”夢想是成就事業的指南針和風帆。一個心存大志,有理想、有夢想的人不會因為眼前的困難及“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斤斤計較,對他們來說這些只是磨練意志的工具,是走向成功的基石。是呀,人在世上也就匆匆幾十年,為了自我的夢想和價值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和創新。
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凌敏帶頭砸有質量問題的冰箱,所謂的有質量問題就是不是那里少裝了一個螺絲,就是那里的零部件有些松動;在生產線上發現多了一個螺絲冒,為查找原因,車間質檢科長組織員工把當天生產的800多臺冰箱全部拆包、檢查,直到查清楚是發料員多發了的緣故來。就是這樣一個又一個細節,才成就了這天的海爾。細節決定成敗、性格決定命運、思路決定出路。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就是我們對待任何事情的精神和態度,其實,人生就是由許許多多微不足道的小事構成的。對于敬業者來說,凡事無小事,簡單不等于容易。如果你熱愛你的工作,你每一天就會盡自我潛力求完美。從妥善處理點滴小事的過程中,你會很快的提高你的潛力,同時感染你周圍的人,成功來源于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難怪人們常說:“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透過觀看《首席執行官》使我認識到做為一名企業員工就應:一,努力進取、渴望成功;二,正直誠信、言行一致;三,充滿自信、勇于挑戰,四,追求科技、敢于創新。一個有理想、有目標的人是一頭沉睡的獅子,一但醒來定有卓越的成就。盡管困難是暫時的,然而克服它也需要努力。記得片中凌敏的父親曾說過:“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一句簡單的話語,卻讓凌敏克服了資金不足的難題,將工業園建了起來。成功是深理于地下的礦產,要將它挖掘出來,人們缺少的往往是堅持。始終懷著一顆堅持的心,坦然應對一切,將勇氣化為戰斗力,透過努力將汗水變為碩果,你定會成功。
作為mingle的一員,要把公司當著自我的家,把公司的事情當作自我的事情,要有強烈的歸屬感,把公司的恥辱當著自我的恥辱,把公司的榮譽當著自我的榮譽;對于公司的需要和要求要把自我的100%投入進去,不能“盡力”、“可能”、“或許”、我們要做的是必須完成。努力的去做了,才能贏的更多的.發展,才能給自我創造更多的機遇,使自我的價值更加的能體現出來。
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絕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在機遇與競爭并存的時代,如何使我們mingle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呢?我想這正是我們老總的目標吧?實現我們的遠景目標,就需要我們全體員工的激情付出,將個人的工作融入到公司的發展中去。年輕的mingle人已經做好了應對當前世界經濟危機的準備,因為我們有勇氣,也因為我們的同心同德,更因為我們時刻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學習!
愛國電影《首席執行官》觀后感篇6
一直認為80年代,是中國五千年來最偉大的十年!如今從這部電影看那個年代,仍然為那個年代人們特有的正氣、正義和激情所感染。海爾正是那個年代崛起的一家企業。
80年代末的一場政治災難,使全民素質大滑坡,愛國熱情受到沉重挫傷,人們以愛國為笑柄,以中國為恥辱。所幸,這個時代,還有一批人在奮斗,他們不僅為了個人價值的實現,也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富強和尊嚴。在政治救國顯得虛無,全民族處于價值真空的時候,實業救國成為相對容易得多的道路。但很多人在這條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從愛國和救國,走向了忘國和賣國。喪失了這么多,就已經沒有什么可以再喪失的`了,就像那個離開海爾,后來又想回歸海爾的翻譯。
作為中國人走向世界,并且為中國爭光,海爾做到了,張瑞敏做到了!我反對相當多的主旋律電影,但是力頂這部片子!
愛國電影《首席執行官》觀后感篇7
《首席執行官》主要講述了海爾的創業史、奮斗史、發展史。看完之后自己也有一種創業的激情,也渴望體會一下創業的成就感。
讓我最感動的要數海爾人的創業精神和強烈的民族自尊心了。80年代,海爾僅是一個小工廠,為了生產出高質量的冰箱,花巨資引進了德國的生產線。為了強化工人的質量意識,當場將70多臺不合格產品砸毀。因為,海爾人知道產品有了質量保證,企業才會有良好的信譽,才會得到消費者的承認,才會有生機和活力。
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為了生產多元化的產品,為了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海爾要建自己的工業園。但對一個剛剛起步的企業來說,15億人民幣的確是個天文數字。于是,向同行尋求支援,向銀行尋求貸款。但都因“企業尚小,風險太大”而被拒絕,甚至遭到熱嘲冷諷。但是,海爾人并沒有因此而放棄,他們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領導和職工打成一片,攜手共創自己的工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