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庭講座觀后感精選
眾所皆知,家庭教育是對一個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事情,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給孩子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幼兒園家庭教育講座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園家庭講座觀后感精選篇1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力是極大的,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庭也是孩子上的第一個“課堂”,在這個課堂里,是對孩子的最初的啟蒙,這于孩子的成長有可能會造成終身的影響。我在家庭教育這方面有自己的心得。
家庭注重的就是一個氛圍,這個氛圍絕對不可以是差的,因為會影響孩子的發展。好的氛圍就會讓孩子學到好的東西,不好的氛圍就會造成孩子的成長環境是壞的。一個家庭里面的成員為了給孩子們帶去好榜樣,就必須自己就要有良好的休養,要知道孩子很小的時候,是以大人的行為為學習的榜樣,你要是在家里經常說臟話,做些不雅的舉動,他們也會跟著學習,要知道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極強的,那時的他們記憶力也是比較好的,或許他們不懂你說的話是什么意思,但是他們會記住,會跟著你學,因為他們沒有其他學習的方式,只能跟著離自己最近的家人學習,如果要教育好他們,首先就得從家長自己做起,在孩子的面前不要說臟話,也不要做一些有損個人形象的行為,這些都是會影響到孩子們的。
一個家庭有好的家風,對于孩子來說,它的成長環境就是很好的,因為家風會一直影響他們長大,并且日后也會成為他們在外生存的一種幫助。我們要知道人潛意識里就會喜歡有良好修養的人,不會去喜歡一個一天到晚嘴碎的人。向來家風都是幾代的傳承,一個家族的興盛也是因為有著良好的家風才能維持,越是家庭和諧和團結,就能讓家族一直繁榮昌盛,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的孩子,也是不會差的。
上面說到方面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父母的行為也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因此在做事做人方面,方面就必須要有分寸,在孩子們面前,有威嚴的同時,也必須要平易近人。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不能縱容他們,該罰的就要罰,做對事情的時候也要有夸獎,做事不能只做一面。當然如果是父母做錯了事情,父母也要道歉,因為父母如果在這方面都能這樣做,那孩子以后在犯錯的時候也是會主動認錯并改正的,父母如果都做不到犯錯道歉,那孩子們又怎么可能會有好的態度為自己的做錯的事情抱歉呢,顯然不能,因此父母做事情一定要有思量。在與孩子們相處的時候,不能總是端著長輩的架子,要學會從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要與他們像朋友一樣相處,這樣他們不會養成愚孝。
所以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必須要重視起來,很多家庭就是因為自身不好才會教不好孩子,造成很多孩子長大之后走上不歸之路。
幼兒園家庭講座觀后感精選篇2
寶貝入園半年多了,孩子在各方面進步都很大。當然,這和幼兒園小托班的的系統教育以及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很多家長認為,把寶寶送進正規幼兒園就不用多管了,反正學校會教的,吃飯、睡覺、學習、游戲都有了。其實不然,孩子的教育不能光靠學校,家庭、社會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下面是我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幾點心得體會:
一、家長要以身作則,成為幼兒的表率
幼兒很善于模仿,他們每天都在用最精細的眼光去注意生活中的一切問題和觀察著大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切都想模仿,一切都想學。比如寶寶經常會在放學后在家里模仿老師的語氣給我們上課,告訴我們要講衛生、要走斑馬線,還要拉起小小手等等,每當這個時候我們都會積極配合:關掉電視,端正坐好,認真舉手回答問題。因為只有我們認真對待她,傾聽她的聲音,她才會認真和我們對話。別敷衍孩子,那些你看起來無聊的游戲正是他們成長的過程。有一次在家門口過馬路時,我看沒有車就不想等紅燈了,可是孩子大聲地喊:“不行,紅燈不能走?!蔽彝蝗灰庾R到孩子一直在關注你的一舉一動,所以我停下來,說:“對不起寶貝,媽媽剛才做錯了。”孩子拉著我的手說:“沒關系媽媽,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p>
二、承諾孩子的事情一定做到,做不到的要說清原因,最好用別的活動替代
很多家長都知道這個道理,可是真正做到很不容易。我們可能已經習慣了輕易許諾,我們隨口一句話,孩子卻記得清清楚楚。三月初我曾計劃帶孩子去摘草莓,我想讓她看看草莓長在地上的樣子,我提前三天就告訴她了,她歡欣的告訴全家人。可是那個周日有雨,計劃延遲。孩子非常失望,我仔細跟她解釋,告訴她因為天氣的原因我們改變了計劃,我們可以選擇別的室內活動。最后我們去了書店,一個不受天氣影響的地方,孩子一樣非常開心。
三、說教的方法不適宜孩子,最適合培養幼兒的方式是“游戲”
最近兩天我們每晚都一起做一個手工游戲,需要用到膠水。孩子很好奇,拿著膠水瓶四處亂粘。為了加強印象,我每次用到膠水的時候都會重復:“寶貝,膠水不能亂粘,弄到衣服上就洗不掉了?!笨墒墙裉?,孩子突然大聲說:”媽媽你別說了,我都知道了!”我愣了一下,我這才意識到說教方式對孩子不適合。我們可以用游戲的方式,用游戲中小動物的口氣說出來,多做幾次游戲加深印象就可以了。
四、細心觀察寶寶的行為、語言,及時糾正不好的習慣或傾向
在幼兒時期,寶寶可能會有些不好的習慣,只要及時正確引導,很快就能改正。比如前一段時間我們發現寶寶不會選擇,當她想看書的時候,她會抱來十幾本,我說寶寶選一本就可以了,她會猶豫很久不知道如何選擇。我們就告訴她,如果我數到十你還沒有選好,我們就一本都不看了。一開始她會在最后幾秒,倉促地選出一本,幾天后她就開始有自己的主意了。同時在別的方面也要適時給她選擇的空間,大概十天左右,她就能完全適應,做出自己的選擇了。
家庭教育是及其重要而長遠的,需要我們時時關注,時時上心,時時學習,同時要積極和老師溝通、配合,兩者相輔相成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幼兒園家庭講座觀后感精選篇3
孩子的教育,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話要說,雖然家庭情況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樂樂地健康成長。作為父母,我們究竟應該怎么教育孩子?我曾經為此買了很多的書,買了很多的光盤,請教了許多同事……孩子一天天長大,成績也漸趨穩定,可是我心里依然不敢有絲毫的松懈。
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是非常必要的,它應該體現在生活的細節中。我們家每個人都有愛看書的習慣,孩子小的時候早早開發鍛煉他的識字能力,為他今后的學習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孩子大一點后,我們就幫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讓他每天都抽出一點時間來看書。在我們家經??梢钥吹竭@樣一幅畫面:一家三口人各自捧著自己的書在看。而且,只要有機會就從書店買各種圖書給他閱讀,“六一”兒童節、春節的禮物都是各類的有趣的或者有益的書籍。時間長了,孩子喜歡上了讀書。也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對學習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從孩子上學起,我就注意培養他學習習慣,每天回家后先完成老師留下的作業。學新課之前,先預習一下后面的內容。及時同他的老師溝通,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家庭生活中,時時處處注意習慣的養成,玩過的玩具要收拾好,晚上睡前洗臉刷牙等等,有時候,孩子想偷懶,就給他講講道理,并且告訴他,那樣是不可以的。慢慢他就認可了這種行為,習慣也就自然而然的養成了。
教育孩子,我們這一代父母是需要學習的,需要學習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智慧,我以前心里一直不踏實,就是我感覺自己內心沒有建立一個穩定的可信賴的整體價值體系來教育孩子,這一段時間在斷斷續續對傳統啟蒙經典的接觸過程中,一邊反省自身的行為道德規范,一邊省思孩子成長的種種表現,我感覺自己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線索和方向,我需要跟孩子共同在學習傳統文化的熏陶下成長。
不要給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給他一點自由發展的空間,在其中觀察孩子的長處和不足,再施加引導。我想我們都是做過孩子的,應該知道孩子喜歡什么,過多的說教,都不如用自己的行為來引導孩子的效果來的好。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我兒子看電視的時候,一看到精彩的部分就不自覺地走到了電視機前,我就糾正他,他馬上就指斥說:“你也老是天天上網,一玩就老長時間,眼睛也要看壞的?!泵鎸⒆拥馁|問,我只有自己先改正,用自己的行為來影響孩子,我告訴孩子:“你看媽媽改正了,只上一會兒網了,你也應該改正吧!”這時,孩子會欣然的接受你的建議。
為了開闊視野,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在課余時間,給他報名參加了書法班。到現在學了幾年了,他很有興趣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孩子喜歡手工制作,我就給他提供材料,給他盡可能多的幫助。有時候,看他煞有介事地做成一個雖然不很精彩的“作品”,沾沾自喜地給我們看,神情中充滿了自豪。看到孩子敢于動手去做并從手工制作的過程中得到了快樂,我從心底里感到欣慰。
此外,我們還喜歡讓孩子參加一些體育鍛煉。孩子本來就愛跑愛跳,讓他多鍛煉,既強身健體,又愉悅心情,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我們希望孩子不光是埋頭學習的孩子,我們更希望他好好學習的同時還能有自己的樂趣,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幼兒園家庭講座觀后感精選篇4
當今社會的家庭,獨生子女的教育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社會的未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們天下父母們的共同心愿。我們作為父母,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獨立的人,能夠有足夠的能力和信心離開我們,成為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獨立個體。但要怎樣教育孩子,尤其是怎樣做好幼兒教育便成為我們每位父母的難題。眾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生存環境,而父母則是孩子的影響,是多么的巨大與深遠。以下便是我平時在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體會。
第一,尊重孩子的提問,注重智力的培養。
我們一直沒有刻意的去教她學習什么,只是在孩子提問的時候認真回答她提出的問題;在她喜歡看的書上面教她認一些字,給她一些她喜歡的書,讓她自己學會看,怎樣講故事,平時在我講一次故事,然后讓她自己也講一個給我聽,使她對學習有著深厚的興趣。
第二,尊重并引導孩子的思想,注重德育的培養幼兒。
重視孩子的道德培養,不管在什么場合,要求做到不打人,不,不說臟話。我們做父母的是孩子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在家里,在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要做到不說臟話,不做過激行為。在孩子發現父母做錯了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要主動承認錯誤,并引導她在犯了錯誤時也要勇于承認。
第三,注重孩子的獨立性培養。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教育,教育離不開尊重,尊重不等于縱容。在平時,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就必須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多商量問題,要學會換位思考,如果是我們父母自己遇到同樣的問題應該怎樣做,是會像孩子那樣做嗎?我們不能用自己的觀念、模式、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認定孩子該做什么,不準做什么,更不能利用家長的去壓制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與獨立性,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孩子自己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學會涮牙、洗臉、穿衣等,讓孩子自己學會獨立思考,讓孩子有自己的能力與知識。
上述這些只是我平時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現在是獨生子女的時代,在幼兒教育上,我們也經歷了一個從無知到漸知的過程,在教育子女這方面,家庭環境的區別,造就不一樣的教育方法,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健康成長,我相信,只要做父母的能夠注意方法,因材施教,孩子們一定要取得成功,走向輝煌。
幼兒園家庭講座觀后感精選篇5
今天晚上三位專家講解了幼兒園階段與小學階段的不同以及家長和孩子需要準備的相關工作,聽了以后覺得非常接地氣,受益匪淺。以下是我幾點粗淺心得:
1、首先要給孩子一種期待感,讓孩子覺得我馬上就要變成一個小學生了,這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因為長大本身就是一件超級驕傲的事情。
2、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包括起居時間,游戲時間,閱讀時間,做家務時間,與家人共處時間,作業時間。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時間表,父母也早睡早起,這樣就以身作則的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
3、家庭環境:在家里爸爸媽媽要做好環境建設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書桌,父母以身作則,平時也多看書學習,變陪讀為共讀;在家里家庭成員之間要經常說謝謝,你好等文明語,和睦相處,關愛彼此就是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4、其他能力培養:如獨立自主的'能力,獨立完成作業,面對挫折的能力,時間管理的能力,精神專注能力,能坐的住,鍛煉身體,有固定的體能訓練,負責任的意識,社會公德意識,辨別是非的能力等等。
認真聽完覺得家長的責任重大,育兒就是一場修行,期待我們和孩子都變得更好,再次感謝幼兒園組織觀看這次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