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烈士陵園觀后感5篇2020
游過揚州,誰能忘的了這揚州的月亮?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揚州烈士陵園觀后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揚州烈士陵園觀后感1
2014年11月2日上午10點,在康復分工會及康復團支部的組織下,康復科一行十一人前往揚州革命烈士陵園參觀,當天雖然飄著毛毛細雨,映襯著大家緬懷烈士的心情。
揚州革命烈士陵園位于瘦西湖萬松嶺,始建于1954年,現在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一行人先后參觀了入口牌樓、憑吊廣場、烈士詩抄碑、烈士紀念碑、烈士墓區、烈士事跡陳列館等紀念建筑物。烈士陵園入口牌樓古樸典雅,上面鐫刻著江澤民主席親筆題寫的“揚州革命烈士陵園”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烈士墓區位于紀念碑北側,嫣紅色花崗巖墓碑沿坡安放,青蔥的草地中靜靜沉睡著革命先烈們,是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來了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他們的精神萬古長存。大家在烈士墓前駐足沉思,默默地汲取精神力量。
中午12時,大家懷著崇敬的心情結束了參觀,雖然此行時間短暫,但對于每個人而言都是一次難能可貴的精神洗禮,大家都紛紛表示必將繼承革命烈士的奉獻精神,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恪守盡職,為揚州人民的健康事業奉獻自己的光和熱,執著無悔。
揚州烈士陵園觀后感2
星期日,我和江都小記者站的學員們一起到揚州烈士陵園掃墓。
車在路上平穩地行駛著,到了烈士陵園,只見高高的掛著的石頭上,寫著“揚州烈士林園”幾個金色的字,要走上一個斜坡才能去掃墓。
繼續向前走,老師把我們排好隊,讓每個人胸口戴一朵白色的紙花,一名小記者學員走到話筒旁,向我們歌頌了烈士們的偉大,贊美了烈士們的無私奉獻。一群獻花的學員們向烈士們獻上了朵朵漂亮的花。接著,我們去了展館。
展館一共分為七八個展廳,每個展廳都會有一為解說員解說。這些展廳依次介紹了從鴉片戰爭到揚州今天的幸福的生活,里面有很多偉人的雕像、介紹等;還有一些寫的信、槍支及炸彈。
出了展館,我不禁想到:那么多的革命烈士因為國家而犧牲,用鮮血換來了今天,他們年紀輕輕,卻愿意用自己寶貴的生命維護國家的尊嚴。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眼前的生活,去實現那些烈士們的心愿。
揚州烈士陵園觀后感3
有許多事雖發生過,卻會隨時間慢慢被遺忘;有些人雖揚名一時終究被歷史浪潮淘去。然而,1972年的廣州黃花崗起義,以及為此犧牲的七十二烈士卻將載入史冊而名垂千古。
當雙腳邁入那個莊嚴又不失生機的陵園,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動。注視著陵園走道兩邊石碑上刻著的遒勁大字“殺身成仁,舍生取義”,我陷入了沉思。遙想烈士們當年的獻身救國的豪情萬丈和慷慨激昂。來到烈士墓前邊,深深鞠一個躬,抬頭望著這葬有七十二位中華英雄兒女的陵墓,雖然曾從歷史課本上看過它的圖片,也從電影中看過許多類似的鏡頭,然而此時,我內心的震撼卻比任何時候都要強烈。那是一種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它似乎把我帶到了那個水深火熱的年代,又重現了無數英才人杰拋頭顱、灑熱血為祖國解放而奮斗的場面……
遙望陵園里悠閑的晨練者或者觀光者,我的思緒回到了現在.人們臉上安然、幸福的表情不正是烈士們所期盼的嗎?是他們用自我的'犧牲換取他人的幸福,以至現代,有抗洪戰士為保護人民財產的生死不顧,有白衣天使誓死挽救病人的碧血丹心, 有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無怨無悔……這些,不正是七十二烈士精神的繼承與發揚嗎?
我想,七十二烈士墓,不僅僅十為了紀念,更是為了鼓舞.我們個人幸福生活、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發展,需要有一往無前勇于奉獻的建設者和開拓者.作為青年的我們,更應勇于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踏踏實實地學習,實實在在地做人,真真誠誠待人……
逝者已去,悲乎哀哉!
在此清明之際,借裊裊青煙寄去我們的思念與決心。 也許,歲月能改變山河,但歷史將不斷證明,有一種精神永遠不會失落。崇高、忠誠和無私,將超越時空,成為人類永恒的追求。 也許,時間會沖淡記憶,但人們決不會忘記,為祖國犧牲的人們,他們的理想,他們的信念,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也許戰爭的硝煙已離我們遠去,但愛黨、愛祖國的信念卻始終沒有改變。 每天有大量的參觀者、游客紛至沓來,重溫歷史,找尋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答案。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是我在參觀常州烈士陵園最深的感受。偌大的常州革命烈士和革命史紀念館中,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個個逼真的場面,真實地再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近代革命史,也讓我們認識了一個個為了光明而戰的常州英烈們:“常州三杰”、“七君子”、顧雪莊……他們為真理而戰,受盡折磨仍寧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進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戰爭時期黨員們的鮮活事跡感染著大家,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曲曲時代的凱歌。
揚州烈士陵園觀后感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自古以來,清明節都是祭祀先祖和緬懷革命先烈的日子。陰沉的天氣,就像我們的心情一樣,因為今天我們將前往揚州烈士陵園祭掃革命先烈。
兩輛大巴車載著八十多名學員在公路上飛馳,窗外美麗的景色躍入眼簾,鳥兒在枝頭歡唱,爛漫的鮮花爭芳斗艷,遍地金黃的油菜花春意盎然。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由千千萬萬的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緬懷過去,是為了珍惜今天的幸福,對未來充滿希望,努力工作,不虛度光陰,讓每一天都生活得充實,建設更加繁榮富強的祖國。
大巴車緩緩停在烈士陵園門口,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懷著崇敬的心情沿著石階徐徐而上,兩側的松柏象征烈士的英靈萬古長青。陵園廣場中間矗立著一座高大的塑像,三個年輕人昂首挺胸,手握鋼槍,目視前方,期盼和平的到來;他們緊握雙拳,誓與侵略者斗爭到底。
在莊嚴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前,我們舉行了隆重的儀式,表達了我們對先烈的崇敬之情。緬懷先烈,牢記歷史,不畏艱苦,努力拼搏,爭創業績,奉獻海油,為國爭光,這是船員代表們發言的心聲。在那戰火紛飛、水深火熱的年代,為了追求自由,擺脫壓迫與欺凌,多少中華兒女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前赴后繼;為了追求光明,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義無反顧,犧牲我一個,造福后來人,正是革命先烈這種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才有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和中華民族的獨立復興。
儀式結束后,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烈士紀念館。大量珍貴資料和文物向我們展示:革命烈士們在那個黑暗的年代,為了自由而戰,為了幸福而戰,哪怕是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歷史事實證明,有一種精神會永放光芒,永載史冊,名垂青史,那就是烈士們崇高無私的為國犧牲精神,是他們用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曲時代的贊歌!
揚州烈士陵園觀后感5
清明時節,我們在緬懷逝者、寄托哀思的同時,更不能忘記那些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英勇獻身的先烈們。這幾天,揚州各界群眾也紛紛自發前往烈士陵園、紀念館等地進行悼念。讓我們走進揚州烈士陵園,緬懷過去的崢嶸歲月。
在揚州烈士陵園紀念館,工作人員正在向參觀者介紹韋一平烈士,韋一平烈士是抗戰時期在揚州犧牲的軍銜最高的將領,時任新四軍蘇浙軍區第四縱隊政委。1945年10月份,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在江南地區的新四軍全部向江北撤離。在撤離過程中,中安輪漏水沉船,韋一平犧牲了。幸存下來的指揮員介紹說,中安輪漏水時,他曾經給韋一平同志一個救生圈,但是韋一平說,讓同志們先行撤離,他一定是最后一個撤離的人。
韋一平犧牲于非戰斗中,他的名字并非家喻戶曉,但其愛兵如子、舍己救人的精神深深感動著參觀市民,大家都希望韋一平身上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能夠發揚光大。
“新四軍黃玨區隊湯汪戰斗陣亡將士紀念碑”也是最近剛剛展出的文物,紀念碑講述的是一場鮮為人知、斗智斗勇的慘烈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