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旅游觀后感文章精選5篇
十五天的歐洲旅行讓我們在游覽一個個美麗國度的同時也了解了當地的人文特色。當時正值盛夏,繽紛的衣裙充斥著整條干凈的街道整個炎熱的國度。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歐洲旅游觀后感文章5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歐洲旅游觀后感文章1
在歐洲旅游的十天里,我游覽過許多地方,有歷史文化悠久的意大利,有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有風光秀美的瑞士,還有繁華的巴黎……..。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梵蒂岡國土面積只有0.44平方公里,人口數量只有1400人,我們人口將近是它的100萬倍。這個國家沒有所謂的國家邊境標志,在羅馬市內,一腳穿過一條白線,我們就進入了梵蒂岡。我們先來到圣彼得廣場,圣彼得廣場是羅馬最著名的廣場。廣場的地面用黑色小方石鋪砌成,兩側由半圓形大理石柱廊環抱,造型和諧,氣勢恢宏。朝向廣場的每根石柱頂端的平臺上,各有一尊大理石雕像,他們都是羅馬天主教會歷史上的殉道者,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高插云霄的方尖石碑。碑尖上是釘死耶穌的十字架造型。這座方尖石碑據說原是羅馬皇帝卡利古拉為裝飾皇宮旁邊的圓形廣場,從遠隔重洋的埃及搶來的,距今將近1900多年的歷史。后來方尖碑被教皇西斯廷五世移至圣彼得廣場。 圣彼得大教堂外觀呈長方形,整棟建筑呈現出一個十字架的結構,造型是非常傳統而神圣的。走進教堂,我就看見右邊的人特別的多。走近一看,原來是著名的雕塑家米開朗琪羅的作品《圣殤》,這幅作品把圣母失去孩子的痛苦表現的淋漓盡致,甚至可以看到圣母的腿上的血絲。米開朗基羅還在圣母瑪利亞的腰帶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因此這幅作品成為米開朗基羅很多著名雕塑中唯一有其署名的作品。另外教堂里還有別的雕塑我就不一一敘述了。
童話般的瑞士。離開威尼斯,經過米蘭,穿過意大利與瑞士的邊境,就進入了瑞士。大巴載著我們駛向瑞士的途中,我就發現車窗外的景色好美,車子穿越在著名的阿爾卑斯山脈。在山上還有小鹿會蹦出來。瑞士三面環山,綠色蔥蘢,峰巒起伏;一面臨湖,波光粼粼、碧波無垠。湖水來源于阿爾卑斯山脈的瑞吉峰和皮拉特斯峰上融化的冰雪,所以特別清澈。我們到達了瑞士漂亮的小鎮因特拉肯。這個小鎮非常小,可是漂亮的像童話里的小鎮。天多么藍,湖水多么清澈,山多么高,真是山清水秀。我在童話班的仙境里住了難忘的一晚。我們在瑞士還爬了著名的雪朗峰,因為去的時候是早上,山上霧挺大,不能看清山峰。雖然沒有看到雪朗峰周圍山峰的美,但是整個瑞士的自然美已經深深地吸引了我。
繁華的巴黎。在巴黎,我看到了著名的埃菲爾鐵塔。這座鐵塔建于1887年1月27日。建造這座塔的就是埃菲爾先生。埃菲爾鐵塔占地一公頃,聳立在巴黎市區塞納河畔的戰神廣場上。除了四個腳是用鋼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鋼鐵構成,塔身總重量7000噸。我們來到塔前,時間還很早,可是買票處已經排了長長地隊伍,還好我們導游提前預定了票。這座塔非常高,我從埃菲爾鐵塔第二層望下去,就能領略獨具風采的巴黎市區全景。我看到了正在進行的鐵人三項賽,看到了三座古老的凱旋門,看到了盧浮宮,看到了美麗的塞納河,還看到了塔下游人如織的場景。下了埃菲爾鐵塔,我抬頭向上看,感受到了它的高大和宏偉。埃菲爾鐵塔經歷了百年風雨,依舊巍然屹立在塞納河畔。它是現代巴黎的象征,是全體法國人民的驕傲,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
當我乘飛機離開歐洲時,我的腦子里還回想著歐洲的那一處處美麗的景色,回憶著那一座座精致的雕像,回憶著歐洲那些宏偉的教堂。
歐洲旅游觀后感文章2
我是一個小學生,這次,我有幸加入了赴英國文化交流代表團的行列。在英國,我們呆了九天,但是,我們聽到學到看到悟到的,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在英國,我們訪問了威爾士的奧克菲爾德小學,那里的英國朋友熱情的迎接了我們,我們還聽了他們的一節課,再加上丁校長在晚餐時開的文化交流會,讓我感受頗深。這一路上,讓我感受最深的是英國的樹。在英國的威爾士,無論是在大街小巷;還是鄉村郊外,樹的身影總離不開我們的視線。由于我國是發展中的國家,所以,我們提出要向成為發達國家而努力。一旦有空出來的地盤,不是造高樓,就是蓋小區。但又由于資源等種種方面跟不上,大量的砍伐樹木,導致環境破壞極其嚴重,雖然現在正在實行“打造綠色城市”政策,但也晚了。而英國呢?其實,從公元前到現在,他們也知道國家需要發展,但是,他們把發展的目光,不僅僅放在自己的領土上,而且還放在了其它國家上。于是,他們就將其它國家占領或納入了自己的管轄范圍,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殖民地。他們把重工業和一些污染嚴重的發展項目,都遷到殖民地去進行,再將資源運回國內,在國內發展科技,再加上他們在很早以前就有了植樹造林和保護綠色生態環境的意識,所以英國一直是一個藍天白云、綠樹成蔭的國家。
這是英國與我們環境上的區別。文化方面,那就更不同了。
我們的學校都一直弘揚“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而英國呢?他們就跟我們截然不同:他們的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但除了特長以外,其它方面都不行。雖然這樣有點偏科,但是,如果將同一特長的人全部聚集起來,就會成為這方面的精英。而我們,雖然每個人都是什么都會,但是由于每一個人的“發光點”不同,所以每一個方面的精英都不多。這也是為什么西方國家人才出眾的原因。
歐洲國家與我們最大的區別是對歷史文物的保存。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大國,國家歷史遺產應該是數不勝數。但由于時代的進步,人們變得有點“喜新厭舊”:一座座高大宏偉的建筑取代了歷史久遠的古遺址;一個個記載著歷史歲月長河的遺址,在時代的進步中漸漸消失……
英國卻不同,他們認為,歷史越久遠的建筑越值得保留:像威爾士城堡、牛津大學教學樓、國家歷史公園等等這一些建筑,哪一個沒有幾百上千年歷史?特別是威爾士城堡的歷史,恐怕,要追尋到公元前去了!
我上面列舉的種種事例,都只是英國與中國文化或環境上的區別。但讓我最一生難忘、觸目驚心的,還是大英博物館。
走進大英博物館的中國館,沒有一個中國人不為之震撼,我也一樣。墻上掛的都是我們老祖宗的東西:玉石、銅器、佛像、雕像等。這些東西,不是1860年從圓明園搶來的;就是1840年開始的鴉片戰爭中,《黃埔條約》、《南京條約》等等條約中被作為停戰條件的。我看著祖國的一件件瑰寶被掠奪,一件件珍品被強占,對當時清政府的軟弱無能和英國人的野蠻行為而感到恥辱和憤怒。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一百多年前,在百日維新失敗后反思中的梁啟超先生在1900年的《少年中國說》中寫下了上面這段話,把中國強盛的希望放在了青年人身上。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作為梁啟超先生話中的中國少年,經歷了這次英國行,真正切身心的體會到了這段話的含義。我一定不會辜負梁公對中國青少年的期望,我會發憤圖強,迎著東升的旭日,精神抖擻,為祖國的明天更美好、更和諧而努力奮斗!
歐洲旅游觀后感文章3
我們跟著導游,從滴滴斯湖來到了咕咕鐘的工藝坊參觀。
工藝坊姐姐的講解分為兩部分,一是讓我們了咕咕鐘的歷史;二是讓我們了解咕咕鐘的制作工藝。
咕咕鐘,顧名思義,就是能發出“咕咕”叫聲的鐘,都是機械裝置。
第一代咕咕鐘,誕生于17世紀,鐘上寫著1640年,這個鐘只有時針沒有分針,所以并不能完全準確地表達時間。原始的鐘十分簡陋,沒有現在裝飾得那么別致。你知道咕咕鐘的工作原理嗎?它就是靠這塊大石頭上下的重力來帶動鐘里面的齒輪旋轉,把重力式轉換成機械式讓時鐘走起來的。
第二代的咕咕鐘稍微好看了些,工匠們在周圍做了一些裝飾,而以前丑丑的大石頭被金屬錘給代替了,實用性也更強,有分針也有時針,算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鐘,還多了一個功能——咕咕鳥報時。為什么叫咕咕鐘呢?因為德國黑森林里有很多咕咕鳥,工匠就有了靈感,用咕咕鳥的叫聲來報時,這個鐘自然而然就叫咕咕鐘啦!
第三代咕咕鐘,就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下面都有一些精致的手工雕刻而成的木雕,裝潢得十分“富麗堂皇”。一臺咕咕鐘從最開始森林砍伐木頭到制作后拿到商店里來賣,一般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這一代的咕咕鐘更有實用價值、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呢!
最經典的一款就是火車站咕咕鐘。這臺鐘誕生的年份正是德國鐵路業迅速發展的時候,上面的花紋就是以鐵路和鐵道為靈感制作的。
了解了咕咕鐘的歷史,我們就開始觀看它的外部制作工藝。又高又直的冷杉木是咕咕鐘的制作材料,因為它的木材輕,樹紋直,做起來就好看。這種木頭被砍伐下來后,要經過3~4年的風干晾曬,確保質量,然后在表面做一些防蟲、防潮和防腐的工作,再送去做鐘。在木板上用古老的線鋸弄出花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模子。再噴繪出花紋,用小銼刀一下一下地來雕刻出細致的圖案。
它的內部構造并不復雜,咕咕鐘里有兩個風箱,中間是機械部分(也就是時鐘部分),一根小木棍控制著一只布谷鳥。姐姐把零件給我們看了看,小風箱是用來模擬咕咕鳥的叫聲,它并不是一個箱子,而像是小鳥的嘴巴,上面和下面有一塊特制的尼龍布,十分堅固,就不至于叫著叫著就爛掉啦~
你若是喜愛聽音樂,里面也有音樂盒,咕咕鐘里的所有零件都是德國產的,唯一就是音樂盒是瑞士產的。音樂盒在空中發出的聲音十分微弱,即使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站在后面的人都聽不到,但放在木板上就大了許多。因為音樂盒要跟木頭產生共鳴才能發出更大聲音,在裝置的時候自然就要把它放在木板旁邊咯!
最后一樣——松果。松果是干什么用的呢?當擺錘!這個東西很沉,就靠它的重力帶動齒輪旋轉。小錘比較輕,一天就能走到底,而大錘卻很沉,一周才能走到底。有兩錘鐘,也有三錘鐘,唯一的不同是,只有三錘的咕咕鐘才安裝音樂盒。那位姐姐給我們演示了各種咕咕鐘的叫法,展現了不同的故事情節,讓你想象無限。
我還了解到,因為黑森林處于德國的南部,有充足的陽光照射,因此充分利用了太陽能裝置,鐘兩邊的木板就是太陽能板呢!
咕咕鐘工藝坊的參觀讓我又長了見識,每種樣式的咕咕鐘都讓我驚嘆不已,制作的靈感,雕刻藝術,獨具匠心,讓我對那些工匠們充滿了敬佩!
歐洲旅游觀后感文章4
當寒假又一次向我們走來的時候,我和許多同學一樣選擇了去旅游。所不同的是我今年有幸跟著爸爸媽媽出差去了歐洲5個發達國家。它們是:法國、瑞典、芬蘭、德國和奧地利。我去了許多城市,參觀了許多有趣的地方。現在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次歐洲之行的一些所見所聞。
我們的第一站是法國的巴黎。那天我和爸爸乘了12個時的飛機抵達巴黎時,當地時間已是凌晨5點,興奮的我竟一點睡意也沒有,一到旅館就沖過去抱住了比我們早一天到的媽媽。我轉過頭去望著藍藍的天空,仿佛又回到了我小時候生活過的巴黎……接下來的7天,我都是在巴黎和法國的另一個城市圖爾度過的。我參觀了巴黎的標志性建筑一一埃菲爾鐵塔、藝術圣殿一一著名的盧浮宮、聞名于世的巴黎圣母院、結構獨特的蓬比度中心、巴黎新城一一拉德芳斯,還參觀了葡萄酒的產地“西農”。巴黎是一座古老而現代的城市,有那么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又有那么多現代的交通網絡和設施。它是世界上地下交通最發達的城市,有21條地鐵和快線呢!
和巴黎告別后,我們乘飛機去了瑞典的首都斯德哥爾摩,我們在那里只逗留了半天時間,匆匆看了著名的玫藍湖和波羅的海,還去了斯德哥爾摩的市政廳,那里也叫蘭廳,是頒發著名的諾貝爾獎的地方。
沒想到的是那天我們竟然要乘坐豪華游輪去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龐大豪華的游輪,到了上面就像到了一個小城市,應有盡有。而且我們房間既小巧又整潔,還特別舒適。游輪在波羅的海上經過一夜的航行,到達了白雪皚皚的赫爾辛基。在那里我參觀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巖石教堂和其他幾個景點。所到之處都是冰天雪地,真是好一派雄偉壯麗的北國風光。
一天以后,我們又精神抖擻地來到了德國的名城法蘭克福。這是我第二次來到這座城市了,感覺格外親切。在德國的兩天,我們住在幾個風格獨特的小城鎮。它們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特別的干凈整潔和美麗,地面像水洗過一樣,我們住的房間里所有東西也都像新的一樣。那里的人們非常友善。德國人的素質很高,所有的公共交通都沒有檢票口,買票全憑自覺。
從德國的斯圖加特,我們坐了半天的國際列車來到了奧地利的滑雪勝地一一因斯布魯克。我們登上了世界滑雪比賽最高的跳臺,參觀了著名的“施華洛世奇”水晶世界。這個人口只有8000人的小城市異常的美麗,四周被高聳入云的阿爾卑山所包圍,真像一個冰雪世界。最后我們來到了世界音樂之都——維也納。雖然氣溫只有零下10攝氏度,我們還是去參觀了世界音樂大師的雕塑。晚上,我們來到了著名的金色大廳,領略了一場音色純美、令人難忘的音樂會。
歐洲之旅很快結束了,我們戀戀不舍地回到了中國。歐洲5國給我最深印象是:那里的人們都很守法,講信用,有禮貌。天空很藍,空氣很新鮮,環境很優美。這次旅行不僅增長了我的知識,開闊了我的眼界,而且使我學到了很多高尚的品質。歐洲真讓我流連忘返。
歐洲旅游觀后感文章5
今年一月份,我和媽媽去歐洲旅游。途中,我們游覽了十一國,歷時十五天,令我十分難忘。在這十五天里,我游覽了芬蘭、意大利、奧地利、瑞士、德國、荷蘭、比利時、法國等十一國及其名勝。最令我難忘的是意大利的比薩斜塔,法國的盧浮宮和埃菲爾鐵塔。
在意大利,有一座小城市,它叫比薩。它不僅是著名天文學家伽利略的出生地,還擁有“斜而不倒”的比薩斜塔。比薩斜塔不高,只有九層,但它十分壯觀。比薩斜塔的每一層都是環形的,越往上越小,到第九層時,幾乎只能站十幾個人了。比薩斜塔,顧名思義就是一座傾斜著的塔,塔身比垂直線要傾斜4.65米左右,由于斜塔每年都在不斷地傾斜,如果它再傾斜下去的話,斜塔就 會倒塌,因此意大利人請來了各國著名的科學家來研究對斜塔的防御措施。
在法國巴黎,有一個舉世聞名的法國國家的藝術寶庫——盧浮宮。盧浮宮外有一個玻璃金字塔,由于盧浮宮里面很大,像個迷宮,所以聰明的法國人就用玻璃金字塔為標志,畫上箭頭,告訴人們如何進去或出去,基本上每拐一個彎就有這么一個指路牌。盧浮宮的三寶很著名,它們是盧浮宮里精品中的精品。盧浮宮的三寶分別是“蒙娜麗莎的微笑”,“維納斯”雕像和“勝利女神”石像。由于“蒙娜麗莎的微笑”中的蒙娜麗莎沒有腿,“維納斯”雕像少了手,“勝利女神”石像少了頭,所以人們稱這是殘缺的美。“蒙娜麗莎的微笑”是著名意大利畫家達·芬奇的杰作。他很生動地刻畫了蒙娜麗莎微笑時的樣子,麗莎是她的名字,“蒙娜”在意大利語中是夫人的意思。不管是在哪一個角度,她都在對著我們微笑。“維納斯”雕像是公元前一世紀的希臘著名雕刻家阿歷山德羅斯雕刻的。雕像造型典雅,神情莊重,曲線調和,自然嫵媚,體態健美,反映出雕刻家高超的藝術造詣。“勝利女神”是一位法國著名女神,由于雕刻家用的材料是石頭,并且惟妙惟肖,所以她也成為了盧浮宮的三寶之一。盧浮宮還藏有意大利、西班牙、古埃及等各國的名畫、雕像,真是一個聚集世界名畫的藝術殿堂。
埃菲爾鐵塔是法國的象征,它建于1889年,是由居斯塔夫埃菲爾設計的。塔高320米左右,造型氣勢宏偉。今年,法國為了慶祝中國文化節、春節以及迎接胡錦濤主席的來訪,埃菲爾鐵塔有始以來第一次被裝扮成中國的吉祥色——紅色。鐵塔變紅表明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正在快速上升,法國的政府和人民更加重視中法之間的友誼了。這個消息多么令中國人振奮啊!1月29日晚,我們和我干媽的幾位華僑朋友在埃菲爾鐵塔上吃了一頓法國大餐。這不僅體現了華僑與他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還體現了他們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在28日晚,胡錦濤也來這里用餐,他的座位恰好在我們旁邊,我忍不住去摸了摸他坐的椅子。
這次我去歐洲旅游,不僅了解了歐洲的文化,還開拓了我的眼界,陶冶了我的情操。我永遠也忘不了我童年的這段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