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之旅范文5篇
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溫泉”、“冬雪”五絕而馳名中外。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黃山之旅范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黃山之旅范文1
自從那次旅游之后,黃山的眾多美景便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無論是壯麗的云海,還是嶙峋的怪石,還是那雄偉的日出,都是天地間至奇的存在。然而,一直在我腦中縈繞不去的,卻是那些漫山遍野的蒼老遒勁的古松。
那天,我隨著父親跋涉在黃山的路上,腳下踩著凹凸不平的泥石板樓梯,臉上拂過帶著清新泥土味的微風,聽著手中拐杖輕敲樓梯時那厚重的顫聲,不時的有幾聲鳥鳴在耳邊徘徊,好自在!
在愜意的環境下,我們邊走邊欣賞沿路的風景。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在峭壁上迎風飛舞的松樹。那是怎樣的一道風景啊!一排排松樹在大自然斧砍刀削的千仞絕壁上,如一隊精神飽滿的士兵,昂著高高的頭顱,挺著壯實的胸脯,枝枝葉葉間散發著磅礴的生機,挺直的樹干中透露出逼人的傲意,俯視著深淵,直刺蒼穹!
是怎樣的環境才能造就出如此不屈的靈魂?是冰寒炎熱的摧殘,是水源的嚴重缺失,還是生命之土的荒無?試問:沒有泥土的依靠,他們是如何在險峻的峭壁上經受住寒風炎日的摧殘;沒有水分的滋潤,他們又是如何向人們展示這磅礴的翠意?我無語以對,只能忍住心中的激動,繼續向更高峰攀爬。
“噠,噠……”隨著拐杖的敲打聲,時間已過了三個小時,我們也漸漸接近了峰頂。然而,在這些荒峰野嶺的極頂,依然生長著不屈不饒的松樹。有些地方只有兩三顆甚至一顆孤松,昂然地刺在石上,散發著奪目的光彩。在藍寶石天空顏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的遒勁、蒼郁。
但是,不要以為他們全都非常的漂亮。大多數的松樹的枝干被狂風吹析,暴露著斷技殘干,但另一些枝葉仍很蒼郁;有的被酷熱與冰寒打敗,只剩下赤裸的枯骸,卻依舊尊嚴地挺立在絕壁之上。
看著這些松樹,一股尊敬之情從心底油然而生。是什么使得你站立在峰頂上而不搖曳?我對著松樹默默地發問,應該是在眾多松樹的磨難中流傳下來的堅強品質吧。
相信,我會和你一樣,一起走向堅強。
黃山之旅范文2
都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為了領略黃山四絕的美景,也為了磨煉自己,我和同學周韻安、陳子卓三家來到了安徽黃山。從山腳下仰望,只見灰綠相間的山體陡升青云,山頂周圍的云霧變化莫測,好似一縷輕盈的仙帶,被黃山當成了圍巾,在那深綠色巨大風衣的映襯下,更顯地格外美麗,而從山上流下的涌涌清泉則仿佛是鍍在風衣上的銀邊,在陽光的照射下更為精美。
我們迫不及待地登上了纜車,隨著手表上的海撥從720多米到1574米,看著風景的我們也不知不覺地到達了石床峰,開始向夢幻景景區進軍。走過高聳入云的始信峰,欣賞美麗的豎琴松,觀賞威武的黑虎松,經過高大的團結松,走了3。5公里才到達了西海大峽谷。稍作休息,眺望著對面的幾個山洞,忽然發現有個像“水簾洞”般的洞口,頓時振作起來,心想:要是能早點走過那個山洞就好了。于是,我拉起周韻安和陳子卓,加速前進,向一環進軍。依壁而筑的樓梯時上時下,萬分險峻,抬頭一看,是直上直下的懸崖,低頭一看是一落千丈的深淵。而樓梯則就是建在這兩處之間的,讓人一看,就把心提得比黃山都高了。所以我們每往上一步,就多一分不安,每往下一分,就多喘一口氣。終于到了洞口。只見洞頂有一個瀑布,直往下流,真仿佛一匹白紗蓋在了洞口,而流下的水則順著樓梯一路向下,就像鋪上了一層白地毯。我們走上樓梯,只覺得腳下陣陣清涼,一路的疲勞頓時灰飛煙滅。站在瀑布下,又是一種別樣的舒適,來自大自然的清泉帶走了身上的汗水,只留下滿身的清涼,給人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
第二天,我們經過了飛來石、一線天、百步云梯、蓮花峰、迎客松后,才坐上纜車,對貢山說:“再見!”
黃山之旅范文3
黃山當之無愧是天下奇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名冠天下。令我最嘆為觀止的就是黃山的“四絕”之一??怪石。怪石,是構成黃山勝景的又一“絕”。在黃山到處都可以看到奇形怪異的巖石,這些怪石的模樣兒千差萬別,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都活靈活現,生動有趣。在121處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飛來石”、“仙人下棋”、“喜鵲登梅”、“猴子觀?!?、“仙人曬靴”、“蓬萊三島”、“金雞叫天門”等。這些怪石有的是龐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瓏;有的獨立成景,有的是幾個組合或同奇松巧妙結合成景。還些怪石因為觀賞位置和角度變了,模樣兒也就有了變化,成了一石二景,如“金雞叫天門”又叫“五老上天都”,“喜鵲登梅”又叫“仙人指路”就是移步換景的緣故。
在位于獅子峰前,一只可愛、活潑的猴子獨踞峰頂。從遠處看,我還以為一只真猴在峰頂靜觀云海起伏呢!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只石猴,它仿佛在靜觀云海起伏,當云海散去是,石猴仿佛有在觀望太平縣的秀麗風景。所以“猴子觀?!庇置昂镒油健薄T跍厝綔珟X的路上有一座巨大的石頭斜立在那兒,上面刻這“醉石”兩個字。傳說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在這飲酒聽泉、樂而忘返!因此得名:醉石。在玉屏峰西側,還有一座望夫石,它的形狀好像少婦立足石臺,盼望丈夫早日歸來,因此得名:望夫石。在耕云峰上的一座巧石,一只活潑逗人的小松鼠,拖著蓬松的大尾巴,想越過萬丈深淵,躍上高聳入云的天都峰。名字大家可想而知,那就是??“松鼠跳天都”。我看了這些怪石,心中不禁想:究竟黃山的怪石是自然形成的,還是人工制造的呢?黃山的怪石可不止這些,還有仙人入定、鯽魚背、天鵝孵蛋、天橋、象鼻石……如果大家想了解,請到名冠天下的黃山看看吧!
黃山之旅范文4
黃山,這是多么吸引人的地方,多少人想去那兒一游啊!沒想到,我居然有機會跟媽媽一起去游覽,這多么令人興奮啊!
一進黃山,我簡直不知道看舍么好了。最先映入眼眶的,就是那飛流直瀉的瀑布,像一條銀白色的綢帶,從半天里掛下來,夾帶著嘩嘩的水聲,急流奔騰,氣勢雄偉,真是“飛六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瀑布順著山溝蜿蜒曲折流到了我的腳邊,成了溫順柔和的丁冬泉水。那泉水真清啊!就像一塊透明的玻璃,一眼就可以望到水底的沙石,我忍不住把腳伸了進去,呵!冰涼冰涼的泉水真比吃冰棒還涼快!我多么喜歡這兒的泉水啊!
我爬過上海長風公園的鐵臂山,可還沒見過黃山這樣陡峭壯麗的峰巒,高到望不到頂頭,一個個山峰直插云端,鐵臂山和它相比只能算是個小土堆了!黃山的各個山峰真奇啊!有的像仙人背影,有的像猴子觀海,有的像豬八戒吃西瓜,有的像武松打虎┉奇峰羅列,形態萬千。黃山真險啊!上“天都峰”的山路幾乎是直上直下,與地面成90度直角,非得拉著鐵索,使足力氣才能爬上去。最危險的要算是“鯽魚背”了,它好似在兩個山頂間架起的一座天橋,它海拔1800多米,兩面懸空,深淵萬丈。低頭向下一望,不禁叫人膽戰心驚,稍不小心,就會摔下萬丈深淵。登“天都峰”的人,回頭一望,都會不約哀同地發出一聲:“好險啊!”
黃山的云海真美啊!進看云霧,像一層濃霧,把那些奇峰異景著的無影無蹤,大風一吹,霧氣飄走,一個一個的奇妙景象又都展現在眼前:遠看,朵朵白云又像對對白色蝴蝶,圍繞著山巒,翩翩起舞;登高看,十里間,就像一片望不到邊的海洋,把一座座山峰淹沒在里面,只露出一個個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島,再云里,時隱時現,使人感到如入仙境。
黃山啊黃山,你美麗奇妙,雄偉壯觀,我深深的愛上了你。我希望能有機會再一次來欣賞你雄偉壯麗的豐姿。
黃山之旅范文5
曾經,認識了一位清純的女孩。
在一次閑談中,我問她:“此生最大的愿望是什么?”“能夠到黃山旅游一趟。她的回答讓我耳目一新,在這物欲橫流的當今,竟然有人把黃山放在這么高的位置。從此,黃山便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
去年夏天,學校組織部分教師到黃山旅游,我有幸忝列其中。我們坐完火車再坐汽車,經過漫長的旅途,終于來到了黃山腳下。
在山腳下看黃山并不覺得有什么特別,踏著人工開鑿的臺階而上,到半山腰黃山開始顯露出她的豐姿來,山澗中的溪流清澈歡快地淌過;兩旁的山石姿態萬千,百看不厭;峭壁上的松樹傲然挺立,耐人尋味。置身南部中國特有的山水間不由令人神清氣爽,朝氣蓬勃。
來到黃山最有名的迎客松前,仰望光滑石壁上眾多的名家石刻,其中“大塊文章”四個字初看不甚理解,仔細思索后才豁然開朗,原來有人把黃山比作一篇文章。好的文章就是首尾呼應,引人入勝,讀來令人蕩氣回腸,激情勃發,身臨黃山之巔,俯瞰群峰,感覺不也如此么。
黃山的確是篇四海聞名,千名流傳的美文。
黃山歸來,“大塊文章”四字在我心中不僅揮之不去,反而愈久彌新。是啊!世上能夠傳播久遠的不止是優美的文章,完美的東西不一定都是用筆寫出來的,萬里長城、敦煌莫窟、秦始皇兵馬、當代的紅旗渠等……
那些心里裝著老成姓,并沒有刻意寫文章的人,照樣被傳頌,唐太宗、魏征、包公、海瑞、孫中山、周恩來、焦裕祿、孔繁森……
那些追求首尾呼應,為了完美自己的人生文章,不惜以死做結尾的人,照樣光彩照人,文天祥、譚嗣同、瞿秋白、___、劉胡蘭、江姐、張志新……
更有那各行名業,千千萬萬,與我父親一樣用粗糙的雙手完美手中的文章,而辛苦勞作的人們……
哦!我心中的黃山不再是一座山,而是行為的善始善終,人格的不斷完善,信念的執著追求,是中華民族綿延了五千年始終挺直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