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之旅觀后感精選5篇
自從那次旅游之后,黃山的眾多美景便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安徽黃山之旅觀后感2020,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安徽黃山之旅觀后感1
黃山是個美麗的地方,那兒有山,有水,有樹,有鳥。那兒也是個奇特的地方,那兒山奇,水奇,樹奇,鳥奇,天氣奇,就連那游人也那么奇。
想那時,我坐了一天的汽車去黃山。一路上,充滿了對黃山的向往,在我想象中,我們應是“迎著朝霞來,披著晚霞歸”。但事實并非如此。
坐纜車上,我本以為在纜車上可以俯視那山,觀察那黃山松,欣賞那日出,但由于霧太大,我想象中的一切我都沒看到。而這黃山卻給了我另一個奇跡,讓我置身在云霧里,如同仙人一般。那時,我閉上眼睛,感到自己象觀音菩薩一樣騰云駕霧。于是,迎著朝霞來,變成了騰云駕霧來。
至于回到旅店時,天已經黑了,當然沒有了晚霞。但黃山并沒有虧待我,那時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的,煞是好看。于是,披著晚霞歸,成了伴著星星歸。
再回來說說黃山的奇吧!
那兒的山,要高的有高的,要險的有險的。那蓮花峰,高聳入云;那天都峰,筆直矗向云端。山上的石頭,奇形怪狀,有象猴子的,有象烏龜的,千奇百怪,應有盡有。
那兒的水,清澈見底。下雨過后,從山上流下的泉水,與石頭撞擊發出清脆的聲響,和著鳥兒和鳴,讓我想起了,吳均的《與朱元思書》中的詩句“泉水擊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頗有一番滋味。
那兒的樹,千形萬狀。雙胞胎,三胞胎的不在少數,夫妻樹成雙成對,有些在他們之間還有他們愛情的結晶。
那兒的天氣,也別樣的奇。還記得去爬光明頂前,陽光明媚的照在我身上,我還擔心,回去會曬成個黑臉包青天。還不過一會兒,霧全都飄過來了。剛才還陽光萬里,這時就變得大雨傾盆。我們忙穿起雨衣,但還是跟著隊伍向光明頂進發。邊走邊看那邊的云,它們還白白的,也許山那邊沒有下雨吧!才走上山頂,天氣竟然出奇的晴了,取而代之的是那明媚溫暖的陽光。才半小時工夫里,就雨轉晴了。你說奇不奇。
在這樣環境中旅游的詩人,也奇處叢生。他們把自己的感受,寫在陡峭的巖石峭壁上。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這就是黃山,集萬奇為一身的黃山!
安徽黃山之旅觀后感2
星期天的時候,我去了黃山,是我們鄒平縣這個黃山。去黃山沒什么了不起的,誰也能去。但是,我收獲的東西也許誰也沒收獲過。
吃完早餐,我飛快地整理東西,手電筒、水、香蕉、木棍,哎?拿木棍干什么呀?我告訴你,拿木棍,是因為我要去鉤槐花,木棍上有鉤子,用木棍上面的鉤子去鉤槐花。把這些東西都放到背包里之后,我覺得自己像將要去遠方旅游的人一樣。
旅途真正開始啦,我和爸爸迫不及待的出了家門,飛快地走著。走了不久,我就累了,也許是我背著書包的緣故吧。嘿,爸爸倒挺輕松的,只拿這個輕輕的木棍。還沒到山上,我就滿頭大汗,累得不行了。爸爸見了,說:“我來背吧。”我痛快的答應了。
終于到黃山了!多高大的山啊!我去黃山好幾次了,這還是第一次感到山大。接下來,我和爸爸找了一條通往山頂的路,那里有好多槐花,我們鉤了好幾朵呢。沿著路繼續往上爬,快爬到山頂了,可是路也越來越陡峭了。爸爸說:“別往上爬了,我們出來玩可不是來玩命的。我們繼續爬的話,要是咕嚕咕嚕滾下來可怎么辦呀。”我不想就這么放棄,說:“都快爬上去了,又放棄了,這不是半途而廢嗎!……”我和爸爸爭論了很久,還是被他說服了,我們就慢慢地從山頂上下去了。
我和爸爸下山了,還不想回家,就去了黃山高中附近的小亭子,在那里我們坐下休息了一會兒,忽然看見兩匹馬跑過,我們就收拾好東西,去追那兩匹馬。那兩匹馬跑得太快了,我們要追不上了,可是馬忽然停了下來,哦,原來是跑到這里吃草啊,沒一會兒,馬的主人來了,馬被牽走了。馬走了以后,我和爸爸又去了草地附近的靶場,我正在觀察靶場,爸爸大喊:“快過來看看!”我過去了,原來是爸爸找到了一個子彈頭,這真是個意外的收獲,我覺得應該還有,就和爸爸一起找了起來。
快到吃午飯的時間了,我們現在找到了很多很多的子彈頭,我和爸爸覺得心滿意足了,就拿起木棍,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以后如果有時間,我還要來黃山找子彈頭。
安徽黃山之旅觀后感3
一、松
松,作為黃山四絕之一,自古以來就為人所稱道。這一次黃山之行,終于領略到它所具有的獨特的美。
黃山延綿數百里,千峰萬壑,比比皆松。黃山松,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以石為母,頑強地扎根于巨石裂縫之間。它們針葉粗短,蒼翠濃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態?;蛞邪锻Π?,或獨立峰顛,或倒懸絕壁,或冠平如蓋,或尖削似劍。有的循崖度壑,饒石而過:有的穿罅穴縫,破石而出。忽懸,忽懸,忽臥,忽起,“無樹非松,無石不松,無松不奇”。
最著名的黃山松有:迎客松,送客松,黑虎松,棋盤松,蒲團松,鳳凰松,接引松,麒麟松,探海松,舞松-----這就是黃山的十大名松。它們每一棵都獨具美麗,優雅的風格。
二、石
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一登上黃山,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千奇百怪的石頭,心中不免贊嘆:“世上竟有如此奇妙的景觀!”
那千奇百怪的石頭,似人非人,似物非物,似鳥非鳥,似獸又非獸,情態各異,形象逼真,令人拍案叫絕。
猴子觀海,金雞叫天門,仙人指路,老僧采藥,蘇武牧羊,童子拜觀音等等等等,無一不讓人留戀忘返。
三、云海
“自古黃山云成?!?,黃山是云霧之鄉 ,以峰為體,以云為衣。
黃山的云海以美,勝,奇,幻而享譽中外,若登上光明頂,便可盡收諸海于眼底,領略“海到盡頭天是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的境地。
大凡高山,可以見到云海,但是,黃山的云海更具特色。陽光照耀時,流云散落在諸峰之間,云來霧去,變幻莫測;風平浪靜時,云海一鋪萬傾,波平如鏡,映出山影如畫,遠處天高海闊,峰頭似扁舟輕搖,近處仿佛觸手可及,不禁想掬起一捧云來感受它的溫柔。
忽而,風起云涌,波濤滾滾,奔涌如潮,浩浩蕩蕩,更有飛流直瀉,白浪排空,驚濤拍浪,似千軍萬馬席卷群峰。
游完黃山已經2天了,但黃山奇妙的景觀還時時浮現在眼前。黃山,美的天堂!
——后記
安徽黃山之旅觀后感4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明代著名旅游家徐霞客一語道出了黃山那秀美的風光。就連游遍天下的游俠徐霞客都被黃山美景所折服,黃山美景可見一斑。
黃山,集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廬山之煙云,云臺之飛瀑,雁蕩之巧石,峨眉之秀麗于一體,尤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天下,而黃山的風光,恐怕只有去過的人才知道。徒步登上玉屏樓,便可觀賞到秀甲黃山的“三松”,其中的迎客松被譽為“國寶”,它破石而生,壽已逾800年,樹干中部伸出的兩大側枝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在揮展雙臂,歡迎八方賓客;它俊俏多姿,雍容瀟灑,享有黃山“十大名松之首”的美譽。賞玩“三松”后,繼續向前走,登上險峻的“百步云梯”便抵達黃山最高峰——蓮花峰了,從此望去,美麗的黃山風光盡收眼底。越過蓮花峰后,便可抵達觀賞黃山云海的最佳去處——光明頂,山頂有個天然形狀的觀海平臺,從此放眼望去,整個黃山云海便映入眼簾,它猶如滔滔白浪,淹沒孤峰,只留出峰尖,像一座危島在海中沉浮;轉瞬間,又波起浪涌浪花飛濺,驚濤拍岸……
俗話說:無限風光在險峰。這句話說得真沒錯,要我說,黃山最美中的最美,還是黃山獨秀——始信峰,雖然路途遙遠并險峻,但一路有山間小溪做伴,而且,當你踏上峰頂時,你會感到“值了” !這里儼然一濃縮的小黃山。他融玉屏之奇松、光明之云海、天都之怪石于一地,它雖屹立于群峰之后,卻用它那特殊的秀美征服了我,征服了游人。看!破崖而生的探海松猶如一位老人在凝神觀望大海,它
之后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孤峰,爬上遠眺石,向下一看,啊!下面竟是深不見底的萬丈深淵,我忍不住后退了一步;可抬頭一看,云海翻滾之間,隱隱約約可見“十八羅漢朝南?!钡奶烊黄婢?。我不禁吟出:“望昔日,桂林山水甲天下;看今朝,黃山勝景秀江山 !”
黃山的秀美,是無與倫比的!那神奇的景象,令人流連忘返。
安徽黃山之旅觀后感5
我曾是一棵松籽,每天快樂地生活著,無憂無慮。直到有一天,一直粗心的鳥不小心把我卡在了羽毛上,飛走了。終于,我落進了一個石縫,昏昏沉沉地睡著了。
第二天早上,我睜開眼,看見周圍黑糊糊的,一點土壤也沒有,干燥極了??稍谮ぺぶ校幸粋€聲音在對我說:“扎根!發芽!”“對!只有發芽長成一棵大樹才能維持我的生命,我不能在這里等死!”我對自己說?!皠e癡心妄想了,這里根本沒有可以供你成長的養料,算了吧!”巖石冷冷地對我說?!安?能行的!”我毅然挺了一下身子,毫不理會它的話,開始努力扎根。我細細的根在巖縫里摸索著,卻四處碰壁,找不到一個可以落腳的地方。“一定會有的!不會這樣就完了的!”我大聲喊道,找不到一個可以落腳的地方。困難并沒有打倒我,反而堅定了我的信念。突然,我看到一層薄薄的,和灰塵一樣薄薄的土,我連忙把根伸進去。抓住了這微不足道的一點土,并從這些圖中吸收養分,可是,過了不久,土就干了、硬了,成了一堆無用的廢物。但這時,我已經長成一株又黃又瘦的小芽,正是最需要養分的時候?!霸趺崔k?”我看看周圍,開始嘗試腐蝕石頭,轉化成養料。我的根抓住了石頭的一角,然后竭盡全力盡量多地分泌一種酸性物質來腐蝕石塊,。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我累得精疲力竭,每天靠吸收一點點少得可憐的養分來維持生命?!瓣柟?陽光!”我呼喊著,我向著巖縫口照射進來的一絲亮光不停地長著。因為沒有陽光,我一直瘦瘦小小的,我多么渴望溫暖的陽光照在我的身上啊!我更加努力了為了生存,我一直向陽光生長。近了!近了!快到了!我一刻也不停歇,累的氣喘吁吁,終于體力不支昏了過去。
昏睡中,我感到有一只手在輕輕地撫摸著我,啊!好久沒有這種感覺了!我緩緩睜開眼睛,立刻,我被一陣耀眼的光芒刺得睜不開眼睛,“是陽光!陽光!我找到陽光了!”傷痕累累的我似乎忘記了疼痛,不顧一切地歡呼著,享受著陽光帶給我的溫暖……
如今,我已是矗立在黃山絕壁的一棵松樹,屹立在天地之間千百年了。人們看到我,都驚奇我的生機蓬勃,爭相為我拍照。我真想對他們說:“我的枝干是經歷歲月的艱辛與坎坷最終長成的,我之所以長在懸崖上,是因為生命的意念!”六年級:優選作文吳天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