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烈士陵園有感范文500字
清明節到了,祭奠先烈去掃墓,誠心緬懷深深把情意訴;人生之路莫停步,勇敢向前大踏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參觀烈士陵園觀后感精選文章,歡迎閱讀!
參觀烈士陵園后的感想【1】
為更加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4月17日上午,我們教育系統全體黨員到陸房烈士陵園,全體黨員在紀念碑前重溫了入黨誓詞,并敬獻了花圈,三鞠躬表達了對先烈的無限敬仰之情。隨后,一行人員認真聽取解說員的講解,懷著崇敬的情緒實地參觀了烈士墓、抗戰文物、戰斗事跡展覽等,詳細了解了革命前輩的英勇事跡、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為革命的忘我付出,先烈們的英雄氣慨深刻的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但在這塊埋葬著無數先烈的土地上,我們始終步履蹣跚,情緒久久不能平靜。在黑暗統治的腥風血雨中,先烈們表現出了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這正是我們這天要弘揚的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他們為了共產主義事業的獻身精神和不屈意志,正是我們始終要樹立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為了民族解放事業,頂住各種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不惜犧牲自我的精神,正是我們要繼承和發揚的革命遺志和遠大理想。參觀了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明白了我們這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革命先輩用汗水與鮮血換來的,他們所付出的艱辛是我們所不能體會的,我們就應學習革命先烈“流血、流汗、不流淚”的精神,此刻雖是21世紀,但我們仍要弘揚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更加加倍珍惜這天的幸福生活。忘不了在紀念碑前默哀的情景,忘不了宣誓的那一句句話語,忘不了參觀革命先烈紀念館里的那一個個陌生的名字和一顆顆火熱的心,我想我永遠會將宣誓的話銘記在心,時時提醒自我,要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堅定理想信念,發揚發揚先烈們奮力拼搏、勇往無前的革命精神和堅忍精神,服務群眾、弘揚正氣,切實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忠誠履職,立足教學業務本職工作,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大力提升教育教學效益,努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為建設人民滿意幸福學校而努力奮斗。
參觀烈士陵園后的感想【2】
以前參觀過很多烈士陵園,認為他們的實際很感人。他們的人格很崇高,我明白他們就是我的榜樣。我想將來有一天自我如果真的成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黨員,我也會像他們一樣背負上更多的職責。
沒有獎勵,沒有獎章,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他們不屈不撓,勇往直前,成立了新中國。沒有鮮花,沒有掌聲,為了一個堅定的信念,他們求實創新,建設著新中國。他們不怕流血,不俱犧牲,為振興中國而奮勇拼搏。不怕辛苦,不怕勞累,為復興中華而前赴后繼。
這一切感染著我,啟發著我,讓我真正認識到作為一名中華民族的子孫真的有義務向這樣一個偉大的黨靠近,而今我真的坐在黨校培訓的課堂上,來理解黨的考驗和洗禮。我很高興得此殊榮,端詳著這些可愛的人們,我很幸福,在我的生命中能理解他們的熏陶。我再一次向前跨了一步,更加走進了,嚴肅的面孔下有著對未來的堅定,也有著對我們年輕一代的期盼。我感受到了這份期盼,我會以一黨員的職責要求自我,作出像他們一的事業,中國是個有潛力的國家,而中國的未來有寄托在我們的身上,就讓我們充實自我的頭腦,擔負起這份職責,為中國,為人民作出自我的貢獻。
參觀烈士陵園后的感想【3】
今年清明節,學校組織我們到雨花臺烈士陵園春游,通過烈士們的英雄事跡,使我明白了:沒有革命先烈的拋頭顱灑熱血,哪來今天的幸福生活啊?
雨花臺烈士陵園位于中華門南約500米,陵園以自然山林與名勝古跡為依托,綿延數里。這里山丘疊繞,松柏高聳,沿路灌木成林,綠茵如氈。山上紅土遍布,卵石盡顯。因為從1927年到1949年期間,國民黨在此屠殺了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和各界愛國人士,新中國成立后,為了緬懷先烈,啟迪后人,于1950年修建了烈士陵園。
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座高大雄偉的烈士群雕。抬頭望去,那視死如歸的眼神,寧死不屈的氣概,實在是泣鬼神憾天地,魂蓋蒼穹啊!
進到烈士紀念館內,墻壁上掛滿了烈士的照片以及他們的英雄事跡。玻璃柜里陳列著他們的遺物。我一邊看,一邊想象著他們英勇就義時的情景:一個腥風血雨的清晨,空曠的中華門外大街上傳來沉重腳鏈的撞擊聲。全副武裝的敵人露出猙獰的面容,押著一列共產黨人,他們衣裳襤褸,傷痕累累。他們的腳下流淌著斑斑鮮血:“帶鐐長街行,告別眾鄉親。殺了我一個,自有后來人。”…..這悲壯的歌聲響徹黎明前的夜空。
我的心發出陣陣痛楚,淚水模糊了雙眼。這些年輕的共產黨人面對死亡,長嘯當歌,一身正氣,威壓敵頑。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出了烈士紀念館,沿著被烈士鮮血染紅的山路,爬上高高的山崗。仰望著藍天白云,俯瞰著蔥蔥山林,我思緒萬千!一位偉人說過:忘記了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我會牢牢記住。
參觀烈士陵園后的感想【4】
陽春三月,綠樹成蔭,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來臨了,今年我們還是和往常一樣去烈士陵園敬拜光榮的烈士。
在3月30日那天,我們邁著沉痛的步伐去了烈士陵園。每個人的心都是無比的激動,雖然我們都去過烈士陵園,但是每一次去的意義都不一樣中華人民經歷了許許多多的坎坷:從九一八事變到八年抗戰,又從八年抗戰到反制獨裁,這些都是中華人民感到恥辱,但在此時又有許多的華夏兒女挺身而出,來反抗他們,于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一個個英雄涌現出來了。
進入烈士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聳立在陵園中央的英雄紀念碑,其次便是幾棵蒼天老松,當喇叭再次響起莊嚴的音樂時,全場一片寂靜,每個人都低著頭位烈士默哀,默哀完之后,一位老團員莊重的為我們講述著當年抗戰的情形,我們一個個聽得十分認真,老團員一講完,便是新團員的宣誓,我也是一名團員,我在這種場合加入了中國共青團是我的榮幸,所以我們個個都很激動。
在我們參觀烈士陵園時,我們看見了許許多多烈士的墓碑,看著他們我就想起當年抗戰的情形,是這些烈士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才給我們換來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所以我們長大后應該好好的報效祖國,將中華民族發揚光大。
即將離開烈士陵園時,即將于一位位革命先輩分別時,我的心變的沉痛了,這可是生離死別呀!但是我又怎能沉痛與悲痛之中,我要將它們化為力量,化為建設祖國的一個新力量,而現在我們正處于學習狀態,應該趁著美好的時光,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刻苦學習待到時機成熟時,為祖國獻出一份力量。
參觀烈士陵園后的感想【5】
和煦的春風吹拂著大地,喚醒一片生機盎然;偉大的戰士浴血戰場,換來無限的希望。懷著感恩之心,帶著虔誠的祝愿,我們信步踏往廣州烈士陵園,用一朵朵純潔的菊花敬上我們的愛意,用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誓言道出我們的決心。我們是革命的后來人,誓要為新中國的發展出謀獻策,群策群力。
一百年前,正是烽火不斷,國破家亡的年代,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誰也不會想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國竟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與世界之強國并駕齊驅,晉升為世界強國之前列,并在世界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經濟危機中,沒有中國在背后的支持,怎么可能撐起那一盤經濟的散沙,世界的經濟秩序怎么可能在那么快的時間內得以恢復。利比亞沖突中,中國投了棄權票,表示對強國干預他國內政的強烈不滿,對某些國家打著維護民權的旗號干一些實為取得石油利益的行為表示不齒。在日本9.0級地震中,中國慷慨解囊,為日本送去一系列有必要的物資,其中有些還是中國企業損失自身的利益先送往災區的。
我所要表達的是,中國現在是一個世界不可缺少的大國了,不可同日而語。而回想這些的得來,我們不禁會想到近代中國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志士,出謀獻策的老革命家,是他們用血與淚鑄就了我們心中不倒的長城,是他們的勞苦與奮斗為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打下牢固的基礎。先輩們的艱苦奮斗,先輩們的殫精竭慮,是我們作為享樂的后輩們所不能夠忘記的,也是無法忘記的。我們除了感激,敬佩,我們還想著要發揚,要繼承,要貢獻。
雖然我們已不用再過擔心受怕的生活,但我們的時代有我們獨特的任務,我們必須去學會面對新的生活,去挑戰新的更大更艱巨的困難。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人類文化的進步,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明天被淘汰的就有可能是我們自己。所以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就像毛澤東所說的那樣“青少年是7、8點鐘的太陽”,是中國的希望,我們必須用無悔青春書寫輝煌的篇章,提高我們的學習能力,努力適應我們現在甚至未來的生活。
就像一百多年前的革命戰士一樣,當談及國家的時候,我們就應毫不猶豫地肩負我們新時代的歷史使命,為中國書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