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博物館》觀后感精選
在科技如此發展的今天,我們看過許多地方,有過許多感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鞍鋼博物館》觀后感精選的文章,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鞍鋼博物館》觀后感精選【篇1】
晚上觀看了中央臺新聞會客廳的《中國之路》節目,感受頗深!節目中也提到了我現在所在的城市——江陰市。為此我也是欣喜若狂!為能在這樣的一個城市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而感到無比的自豪和光榮!
江陰現如今已有22家上市企業,全國百強企業中江陰占五十分之一。這些可觀的數字在這之前都是我所不知道的。感覺自己真有點像是井底之蛙了,城市經濟的發展是如此的飛快,當然節目中還提及了其他好多城市,如義務,溫州,泉州等等城市,同樣都在以飛快的腳步發展,但畢竟我在江陰任教了3年多了,對江陰的一些變化都歷歷在目。經濟提高了,環境變的更美了,社會變的更和諧了,生活在這里的人們也變的更親近了。城市在變化,在提高,我們也應該隨著城市的提高而提高自我。
作為當代的青年教師,首先要面臨教育理念的更新。在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教育理念的今天,不但要求能夠勝任本職工作,而且要面對當前的教改,需要我們青年教師在教學實踐上大膽創新、探索,在教育理論上進行深入的研究,在管理上有新的舉措。
其次要為青年教師的未來發展搭建好平臺,其目的就是使我們青年教師有向高層次老師學習的機會,整體提高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專業品質,讓我們青年教師成長得更快,早日成為縣校級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
再次要使青年教師跟上現代教育技術飛速發展的形勢,做到不斷學習。我們青年教師不僅要參加高一層次的學歷進修,還要努力學習現代信息技術,學會多媒體課件制作。
綜合來看,青年教師任重而道遠,在科學發展的`引領下,要制訂好自己的發展目標,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學習,克服工學矛盾,處理好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為自己的發展鋪就一條更為寬闊的道路,為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這樣我們才更能適合這個城市,作為這個城市的教育工作者。為江陰有著更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鞍鋼博物館》觀后感精選【篇2】
鞍鋼展覽館觀后感
鞍鋼是新中國第一個恢復建設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被譽為“共和國鋼鐵工業的長子”、“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為了展示鞍鋼百年滄桑工業遺產,記錄時代變革。12月26日,一座集歷史文化展示、愛國主義教育、鋼鐵冶金知識科普和工業遺產保護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基地——鞍鋼集團展覽館拔地而起,作為中國冶金文化建設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面向全國免費開放。
“新中國鋼鐵工業從這里開始”
鞍鋼集團展覽館位于鞍鋼正門西側。鞍鋼集團秉承“修舊如舊,建新如故”的理念和打造“精神地標,文化名片”的宗旨,將始建于1953年的煉鐵二燒廠房和始建于19的煉鐵一號高爐,兩座工業遺產合璧,構建起富有鋼鐵特色的鞍鋼集團展覽館,打造鞍鋼的文化符號、精神地標。
鞍鋼集團展覽館于7月奠基,202月正式開工建設。這座集歷史文化展示、愛國主義教育、鋼鐵冶金知識科普和工業遺產保護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基地于年12月26日正式開館,面向市民免費開放。
鞍鋼集團展覽館主體建筑由展示大禮堂和三層展廳組成,建筑面積12600平方米,展陳面積9400平方米,基本陳列展線2600米,內設12個主題展廳和老高爐、燒結機兩個特展區,館內展示、收藏了大量具有珍貴歷史價值的文物和圖片。“新中國鋼鐵工業從這里開始”是鞍鋼集團展覽館的立館主題。
14個展區陳列實物圖片上萬件
鞍鋼集團展覽館內容涵蓋滄桑歲月、長子鞍鋼、鞍鋼憲法、創新鞍鋼、搖籃鞍鋼、奉獻鞍鋼、魅力鞍鋼、綠色鞍鋼、資源鞍鋼、英模鞍鋼、品牌鞍鋼、排頭鞍鋼等12個主題展區及19建成的一號高爐、原二燒車間廠房內的燒結機兩個特展區。展示圖片1153張,各類實物8990件。
鞍鋼集團展覽館通過實物、場景、模型、圖片、文字、多媒體等形式,運用現代高科技聲光影像展示技術,以歷史和發展的全新視角,向人們展示舊中國鋼鐵的30年苦難,新中國鋼鐵近70載奮斗,以及鞍鋼的輝煌歷程與熠熠生輝的企業文化。參觀者可以在現實與虛擬的世界中領略工業遺產的風采。
再現一代代鋼鐵工人輝煌歷程
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發展,精神是一筆不可或缺的財富。展覽館每個城市都有,但鞍鋼集團展覽館不僅是中國冶金文化建設基地,它所展示的鞍鋼憲法、鞍鋼英模等內容,既是鞍鋼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冶金文化的寶貴財富,更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走進鞍鋼展覽館,矗立在大禮堂一側長36米,高8米的大型主題浮雕會讓你感到氣勢磅礴。主題浮雕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為背景,恰如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再現了一代又一代鋼鐵工人為實現鋼鐵強國夢想而不懈奮斗的輝煌歷程。
鞍鋼集團展覽館里收藏展示的每一幅照片,每一件文物,每一尊塑像,都講述著一段段光陰故事,印證著一行行歷史足跡。借助幻影成像、魔幻透屏、球幕投影、環幕影院、數字沙盤、虛擬漫游、飄屏互動演示、智能調光玻璃等高科技手段,與工業復古完美結合,豐富與發展了工業遺產保護和文化創造新的內涵。
鞍鋼集團展覽館在擁有博物館基本功能外,同時也兼具文化娛樂、商業活動等多功能,是一座集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基地。館內設有接待室、會議室、多功能報告廳,應對高端接待和會務需要的設施一應俱全;茶餐廳、紀念品商店等,是舉辦大型慶典活動、商業展示、行業盛會的良好場所。
5.5萬平鋼鐵公園全天免費開放
除此之外,為了展現鞍鋼非凡的發展歷程,提升鞍山城市形象,7月,一座占地5.5萬平方米的開放式鋼鐵主題產業園在鞍鋼集團展覽館旁與世人見面。
“鞍鋼記憶”鋼鐵主題公園是鞍鋼集團展覽館展陳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鞍鋼可移動工業遺產保護工作的重點項目。它由鋼鐵大道、五星廣場、可移動鋼鐵文化遺產的實物雕塑群、萬平大草坪、原創工業元素——老火車餐廳、休閑大排檔等組成,是目前國內最大、最具內涵的鋼鐵主題公園。
公園內陳列著12件具有代表性和歷史意義的實物,一步一景間,無時無刻不散發著大工業時代的鋼鐵氣息。一個個精美的雕塑,一件件封塵已久的文化遺產,集中展示了鞍鋼在新中國建設中走過的非凡歷程,展示了鋼鐵工業遺產的卓越風姿。公園內還鋪設有一萬平方米的草坪綠化帶,可用于舉辦草坪婚禮和大型商業活動。該項目創造“三個全國之最”,即:全國規模最大的行業博物館;全國最大的同類主題公園;全國企業最大的文化公益項目。
自2014年12月26日鞍鋼集團展覽館開館試運行以來,已經接待來自社會各界的團體參觀者5萬人次,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鞍鋼集團展覽館給眾多參觀者留下了美好印象。為了便于市民參觀,鞍鋼建設了一條直通展覽館的鋼鐵大道,長500余米,寬分為8米和13米兩段,南端與三孔橋相連,北端與鞍鋼集團展覽館正門相接。市民可免費走進鋼鐵主題公園,感受“鞍鋼記憶”的魅力。
《鞍鋼博物館》觀后感精選【篇3】
中國復興之路觀后感
本學期學校讓我們看了《復興之路》。看完后給我的震驚使我久久不能平靜。這部政論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回首過去,展望未來。講述了一個偉大的民族是如何覺醒,講述了我國是如何選擇社會主義,實現改革開放,把我國建設成為了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使我對中國歷史有了深刻的了解。
我國歷經了多少風雨滄桑,歷經了多少磨難。有過盛唐的自豪,也有過清末的.傷感;體會到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也體會到火燒圓明園的恥辱。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飽經風雨滄桑的中華大地,今天終于迎來了春暖花開的日子。
曾幾何時,中華大地文學之盛,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唐詩宋詞印婉認爭相誦讀;曾幾何時,中華大地被譽為禮儀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黃子孫重禮儀,講誠信;曾幾何時,中華大地
然而,當國人還兀自沉浸在四大發明的光環之中時;當國人還自以為是世界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時,當國人還自以為中華地大物博時;當國人還堅信天圓地方時,在歐洲,許多西方國家卻在悄然之中慢慢發展壯大了起來,并且很快的超越了我國,當他們的資源不能滿足發展需求時,他們便把目光瞄向了資源豐富的東方亞洲國家中國,英皇派出使者到當時還很強盛的大清朝,請求與其通商,然而乾隆卻以天朝物產豐盈為由一口拒絕了,中國與走向國際化的第一次機會失之交臂。
當我國的大門被打開時,確實是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堅船利炮之下,從此我國的災難降臨了。在列強的武力威脅、打擊之下,當時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一系列喪國辱權的不平等條約,使本就落后的華夏大地的現狀雪上加霜,淪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狀態。
《鞍鋼博物館》觀后感精選【篇4】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她有著那么多的輝煌事跡。可她的成功并不一帆風順甚至舉步艱難。她也經歷過失敗遭受過嘲諷,也曾歷盡了風霜,付出鮮血,做出一件又一件的雄偉事跡。我們的祖國也面臨過無窮無盡的黑暗,皇權分解崩塌,無數人民流離失所,那是祖國感動窒息,最無助的時候。
鴉片戰爭、南京條約、英法聯火燒圓明園,帝國主義為了打開中國的大門,暴-力侵略,不擇手段。使中國大地陷入一場血雨腥風的戰爭,大眾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以此開始了長達8年的抗日戰爭。當時所以人都認定中國將會一步一步走向滅亡,可是她沒有!她任然昂起她驕傲的頭顱微笑著。197月23日,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前方有了希望的曙光,祖國以她緩慢而堅定的腳步向前走去。從滅亡的生死線上一步一步走向繁榮富強,盡管中間的過程很艱辛很痛苦,盡管其中夾雜了許多人的鮮血、許多人的生命、許多人的淚水,但是她依然堅持了下來。
中國夢是民族的夢,是泱泱中華的復興夢,是炎黃子孫的強國夢,也是每個中國人、每個家庭充滿渴望和遐想的五彩斑斕的夢。中國夢很大,因為它發自億萬中國人的肺腑;中國夢很近,因為它起始于每個人的點滴之愿。醫生的夢想是為病人解除病痛,教師的夢想是助學生成長成才,工人的夢想是讓家人幸福生活……13億中國人的夢想匯聚成美麗的“中國夢”。一個夢想就是一顆種子。為了讓這顆夢想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我們將為此付出各自的努力,一起放飛夢想,收獲希望,點亮“中國夢”。
復興之路,我們也已經在接近它。中國的夢想,遠大而高尚。陽光仍然燦爛,向日葵仍然隨著太陽轉。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希望,我們應該珍惜利用每分每秒,為了遠大的抱負,為了祖國復興而努力。
《鞍鋼博物館》觀后感精選【篇5】
__月__號上午,學校帶領我們五六年級的同學去科技館參觀,科技館里所展示的小發明以及高科技讓我嘆為觀止,因此,我有了很多的感受。
當時我懷著一份好奇的情緒,剛走進科技館,就東瞧瞧,西看看,發現了不少稀奇的新鮮事物,有籠中鳥,動物視線等等,在他們旁邊的介紹牌上還能夠看到制作原理。我對籠中鳥很感興趣,它是應用人的眼睛對運動圖像的快速掃視而產生的一種生理錯覺。這是一個真實的鳥籠,鳥籠中間有一個能夠快速轉動的軸,軸上固定有一副畫,畫的正面上方是一只漂亮的鸚鵡,反面下方畫著一根木棒,當這幅畫隨著軸快速旋轉起來時,呈此刻我們眼前的就是一只站在木棍上的籠中的鸚鵡,活靈活現,十分逼真!我不禁感嘆發明者是如此的聰明與細心,他能把平時觀察到的細微的現象,淋漓盡致的發揮到他的制作當中,并把它做的十全十美,解釋的通俗易懂,真的讓我佩服,我要向他學習!
之后,我們來到科技館后院,一個更讓人難以置信的發明出此刻眼前——虛擬乒乓。一面墻上掛著液晶顯示屏幕,()我來到屏幕前方,看見旁邊放著一個電子球拍,便拿起球拍隨手一揮,這一揮令我感到驚詫不已,既然能夠跟屏幕里的人對打乒乓球!我驚嘆我們的科技真是越來越發達了,它不僅僅能夠讓計算機接收隨機的互動信息,而且還能夠做出這么搞笑的互動游戲!我們小小的枝江都能有這樣的科技,那么再過兩年,或者五年以后,我們中國可能重新邁向世界第一!
還有很多的展覽讓我感觸頗深,總之,我們枝江在發展,湖北也在發展,我們國家的科技雖然此刻還不是全世界第一,但是,它的進步是萬眾矚目的,是勢不可擋的!我覺得這樣已經十分棒了!對于我們小學生來說,簡直是不可想象的,加油吧!我們中國是最棒的!我要努力學習,長大以后必須要當一個科學家,為我們的祖國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