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參觀長城觀后感
長城曲曲折折,蜿蜒起伏,好像一條巨龍盤旋在山巔,非常難爬。下面是由小編精心挑選的精彩范文,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參觀長城觀后感1
長城,是我國的文化遺產,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長城的美,在瞭望臺,在垛子,在旁邊的山。
這里的瞭望臺,是用石頭搭建而成的。上面有射口,旁邊有垛子,非常堅固。站在瞭望臺上,望著青山綠水,迎著涼爽的微風,只要你登上這堅固的瞭望臺,一定能感到心曠神怡。
這里的垛子,更是給長城增添了光彩。垛子每隔十米就有一個,大小不一,像一個個小胖子。有的是長官,有的是“仆人”,有的是“跟班兒”,還有的是“國王”,美麗極了。這些垛子經過了風吹日曬也沒有破損,可見垛子是多么的堅固,垛子那美麗的花紋,把垛子打扮的光彩照人,加上旁邊的'山山水水,顯得分外幽靜美麗。垛子下面有瞭望口,誰要是想觀賞風景,就上瞭望口,要是你仔細看下面的風景,還能看見一泉清澈的瀑布呢!
這里的山,奇、險、美。這些山真奇怪,遠遠望去,有的像仙人背簍,有的像猴子觀海,有的像豬八戒吃西瓜,還有的像武松打虎……奇峰羅列,形態萬千。山的險可不是說著玩的,爬山的路幾乎全是直上直下,與地面成直角。“鯽魚背”是在兩個山頂間架起的一座天橋,它高一千八百多米,直面懸空,底下是萬丈深淵,低頭一望,不禁叫人膽戰心驚。山的美,更是名副其實。近看山巒,一層濃霧把那些奇峰異景遮得無影無蹤,大風一吹,霧氣飄走,一幅幅奇妙的景色又都展現在眼前:朵朵白云像白色的蝴蝶,圍繞著山巒,翩翩起舞;登高看,數十里間,就像一片望不到邊兒的海洋,把一座座山峰淹沒,只露出一個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島在云里時隱時現、漂浮變化,使人感到如入仙境。
長城真美麗,不愧會被評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我愛長城,真恨不得把長城擁抱在自己的懷里。
參觀長城觀后感2
長城,位于北京,遠遠望去好像是一條等待時機騰飛的臥龍。小時候只聽別人說過,卻從來沒有親眼目睹它的雄偉壯麗。可是去年的國慶節滿足了我這一個夢寐以求的愿望。
進入長城,我們看到了石階,它非常的高,所以我們扶著把手一步步艱難的爬到了第一個烽火臺。烽火臺里面的小臺階更窄更陡,只能容下一個人,這時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這臺階這么陡,戰爭時期的那些人們跑上跑下就不怕摔倒嗎?我們爬到了第二段的一個烽火臺,那上面有一個石碑,還有很多古代時的土炮,土炮上銹跡斑斑,讓我仿佛進入了那萬箭齊發、大炮轟鳴,這種感覺讓人置身于世外。第三段的時候我又發現了一個小問題,為什么石階都陷下去了?我不明白就問我媽,說道:“老媽這些石階為什么都陷下去了?”我媽說:“很正常,平均每天到這里的有好多人,這樣你踏一次我踏一次就把石階給陷進去了,再說了,水滴還能把石頭給滴穿了那!”我恍然大悟。我們爬到了頂峰,從那里向下望去地面的車好像是一個個五顏六色的小甲蟲,真是漂亮極了。下去時那才叫“爽”一個個石階幾乎是直上直下,比坐過山車還過癮!
要走的時候,我真有點戀戀不舍,同時我也很贊嘆我們祖先的聰明才智,同樣長城也是我們中華人民用汗水和心血建造起來的。
參觀長城觀后感3
那一天,一個男人統一了六國,登上了他夢寐以求的位置,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記得他在登上皇位后,發布了一條條政令“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其中有三個大字“筑長城”。就這樣,秦始皇派人從全國各地搜刮人力,物力,財力。幾十萬人聚于八達嶺之下,以其血肉之軀,移萬斤之石,開始建長城。那個場面是何其的雄偉,壯闊,可又何其殘酷。官兵視人命如草芥,毫無同情心,任意殺戮,為所欲為。在這個過程中,不知道有多少能人志士,無辜百姓含冤而死。盡管筑長城是為了抵御匈奴,可如此殘害百姓,在那個時代,人人深惡痛絕。在筑長城的過程中,有這樣一段凄美的故事。孟姜女與他的丈夫在新婚之日,憧憬著美好的未來,然而一群官兵的闖入,徹底打破了他們原本平靜的生活,她的丈夫被迫應征筑長城,他們連婚禮都還沒完成,就這樣分別了。之后啊,孟姜女苦苦等了幾年,一直都沒有丈夫的消息。于是一個人趕去了長城筑地。當她趕到時卻早已與丈夫陰陽兩隔了。她的眼眶逐漸濕潤,頓時淚如雨下,擊打著長城筑地,哭了幾天幾夜,天似乎也在同情孟姜女,大雨連下幾天,天空電閃雷鳴。在那頃刻之間,長城轟然崩塌,綿綿幾百米,片刻間變成一片廢墟。這是孟姜女無奈而充滿痛恨的反抗。能人志士、無辜百姓的冤死,因它而起;陳勝吳廣以及數萬農民的揭竿而起,因它而起;大秦的逐漸敗落與滅亡,因它而起。長城是一個時代的見證,也是一個時代智慧的結晶,長城以數萬農民的熱血,一滴一滴的筑造而成。那更是一個時代美好的愛情的見證,“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才敢與君絕”。如今長城仍在,卻不見那時的風風雨雨。歷史已然成為過去,可長城蘊含的是中華民族不服輸,奮力拼搏的精神: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看長城巍峨盤旋于八達嶺之上,回首過往,因它引起的血雨腥風讓人沉重,可它也保護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抵御匈奴,抗擊外來侵略。它被摧毀過,也曾破敗過,可至今仍屹立在天地之間。我對它何止是畏懼,更多是對它的敬意。
夜幕降臨,長城之上是璀璨的星空,星空之上是不滅的守望。它如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永遠生生不息!
參觀長城觀后感4
長城的頂峰,已近在眼前咫尺……
一步、一步、又一步……盈盈動人的陽光輕輕地撫著我們和那塊石碑,盡管腦門已沁出大滴的汗水和石碑已經破損,可仍掩不住我們十五人臉上天真浪漫的笑容。一旁的石階古色古香,身后是巍巍起伏連綿的群山,一塊石碑上龍飛鳳舞的“不到長城非好漢”——毛澤東筆直地矗立著。此時此刻,整個北京城多么肅穆而深情……
柔弱的燈明了心田,陽光一點點滲透玻璃窗。在北京朝陽區的一所大學寢室里,被褥凌亂。誰會想到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旁,有十五個孩子正在莊嚴地看著五星紅旗夠到樹梢呢?
原來是這樣的:三年級的我和孫睿琪同學去參加一個北京環球大使七天研學活動。現在是第四天,我們十五位男女同學要前往天安門、長城、水立方鳥巢,中國博物館等地方。
第一站已經完畢,現在我們要爬居庸關長城了!我迫不及待地想見見這傳說中的“智慧的結晶”大長龍啦!
陽光照進了玻璃窗,遠遠地,就見著了一條灰色的長龍在山間蜿蜒起伏,心中不禁感慨:這長城實在是前不見頭,后不見尾呀!果然名不虛傳。
我和小吳姐姐手牽著手,率先走進長城入口——天下第一門。眼前是一片青瓦灰墻的景象,把藍天映得那么浩大。
陽光映在汗水上。我邁出了第一步,小吳姐姐好像有點兒怕,試探地伸出來腳。“你怕什么?”我擔心她。“呃……”她咽下了口口水,“長城下面埋的都是尸骨,你不怕嗎?”心里想想,我們踏的的確是勞動人民的血汗呀!
孫睿琪和邱悅然趕了上來,我和小吳起了勁,口中喊著“一二,一二”的號子,整齊地邁向長城的上方,抬頭望望,長城的頂峰似遠在天邊。
長城的瓦上似乎粘著血跡,將汽車喧囂的噪聲都隔絕了。望著藍天,我仿佛在飛翔……
身旁的爺爺奶奶看著我們笑。我們堅定地往上爬。長城越上越陡,最后都有70度的斜坡了。我們小心翼翼而艱難地行著,幾乎要虛脫的感覺。老師怕危險不讓我們走了,我們便在烽火臺歇著。幾個同學帶著汗水聚在一起,交換零食,有說有笑。我們坐在石碑旁,我摸著“不到長城非好漢”幾個漢子,內心十分明媚。我們本來素不相識,千里迢迢地來到這里。這是緣分,是友誼聯結的網!
白云為之停步,綠枝為之搖曳。陽光款款注視著我們。微風拂來幾縷青絲,燦爛天真的笑臉,如花兒深谷中綻放。我們簇擁在一起,友情為此傳遞……
“咔嚓”!鏡頭捕捉到了這最美的一幕……
這是一張照片—記憶海中,不朽而永不歇息的河流。讓我們手牽著手,乘著友誼的翅膀,立在長城的頂峰!
參觀長城觀后感5
一直到現在我還依稀記得人生中第一次登八達嶺長城時內心的激情澎湃,當我來到長城腳下,佇立遠眺,那真正的長城比我想象中的還要雄偉壯觀,像一條金黃的巨龍伏臥在群山之巔,一種由衷的敬意油然而生。
拾級而上,爬上烽火臺,我佇立在寬闊的城垣上,極目遠望。在廣闊的天宇下,那古老滄桑的磚墻隨著群山萬壑綿延伸展,跌宕起伏。那高大的堡壘,有的像奮起的勇士,傲視長空;有的像沉思的巨人,默對蒼穹;有的像英勇的將軍,指點江山。我凝望著灰色的城墻,踏著腳下的方磚,不由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這沉重的青石熔鑄了多少人艱難開山鑿石的苦難和犧牲,那重達千斤的石條是靠著無數的肩膀和無數的手艱難地抬上這高俊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成這雄渾壯觀的萬里長城啊,我撫摸著城墻,向古代人民的勞動智慧和辛勤的付出表達我深深的敬意。
攀爬一段極為陡峭的城墻,我終于到達了最高的烽火臺,放眼望去,崇山峻嶺,綠樹環抱,這長城宛如條長龍在山中蜿蜒。正直秋天,寒風呼嘯,凜冽的風吹得樹木搖晃,枯草因為太膽怯,而緊緊貼著地面,不敢站起,只有長城巋然不動,宛如古代戰場上保家衛國英勇善戰的將軍。我閉上眼睛,耳邊呼嘯的風聲似乎幻化成古代戰場上的廝殺聲,戰斗的號角聲。我不由得想起秦始皇命令大將蒙恬率士卒修筑長城后,北方匈奴貴族集團仍覬覦中原財富,率兵南下侵擾,頓時烽火臺上硝煙彌漫,蒙恬將軍的劍指向天際,身披鎧甲,頭頂盾牌,無數英勇的戰士奮勇殺敵,那一顆顆盔甲下面是永遠不曾低下的頭顱,兩片兵海交匯,將士揮舞戰戟,刀光劍影,血霧漫天飛舞,哀號遍地流淌。匈奴大敗潰逃,長城是他們永遠無法逾越的城墻。我睜開眼睛,任由寒風呼嘯,心中默默表達對每一位在長城上為了保家衛國流血犧牲的將士的無限敬意。
長城是歷史的見證者,它見證了秦始皇統一六國,抵御外族入侵,見證了祖國由分裂走向統一;見證了漢武大帝劉徹抗擊匈奴,收取河西,威服西域的英勇與無畏。
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跡,它象征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驕傲。
我會帶著無限的敬意再來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