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樂旅游觀后感報告5篇
夏日的村莊,沒有春天時的百花爭艷,沒有秋天時的天高云淡。但夏日的村莊是綠的,有菜地的翠綠,有麥地的草綠;夏日的村莊是藍的,有小河的淡藍,有池塘的碧藍。在這美麗的初夏,我和爸爸驅車回到了充滿田園氣息的奶奶家,親密接觸了農家的歡樂。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農家樂旅游觀后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農家樂旅游觀后感1
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能在這里談一下上周外出考察泉州市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的一點心得體會,說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指正。3月28日在鄉黨政領導的帶領下,我跟隨考察團一行前往洛江區馬甲鎮梅嶺村及眉山鄉觀山村實地探訪當地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雖然整個考察過程一路伴隨著風雨,但是我覺得不虛此行:
剛進梅嶺村,就看到村道兩側都種上了桃樹、三角梅等植物,在村委會周邊一點點空地都被利用了起來種上了黃花槐、茶花、茉莉花、炮仗花等,村民的房前屋后都實現了綠化美化。身在其中,讓人覺得很舒服。在梅嶺村第一個印象就是整個村莊的綠化規劃井然有序。第二個印象是,村莊干凈整潔,沒有看到任何雞鴨放養、畜禽糞便遍地的景象。
再來到觀山村,眉山鄉黨委吳書記在給我們介紹美麗鄉村建設的做法時,一再強調眉山鄉以建設“三美”(視覺美、實用美、自然美)鄉村為目標,從一把掃帚抓起,從自家門口的美做起,創建觀山村典型,挖掘觀山古大厝群歷史淵源,一步一個腳印,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在考察中,對比差距,尋找不足。今年雖然和環衛公司簽訂了村主干道的保潔合同。但是角落村的環境衛生問題仍然有待加強和提高。和眉山鄉同為山區鄉鎮,關心和關愛留守老人一直是我們在做的事情,現在已經基本實現老有所養。在眉山鄉的老少樂園,看到留守老人老有樂,棋牌室和南音室座無虛席。我們做得還不夠,下一步將充分利用卓厝村部的空閑辦公場所建設老年人娛樂活動中心,真正讓老人老有所樂。蔡書記在春節時提出了對美麗鄉村建設三個層次的追求。環境衛生整潔和老有所樂,只能算是一般追求,而我們還沒有達到要求。梅嶺村的村支部書記帶領村民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中草藥致富的實事擺在了眼前,梅嶺村已經進入了更高級的追求,啟動投資項目,實現本村村民增收丶村財增收,實現的追求是發展指數的提升。
我們已經在美麗鄉村的建設中掉隊了。在清源山的慢山莊考察時,慢山莊負責人吳志超說:他們相信用心并實實在在做事就能成功。向陽鄉的美麗鄉村建設不怕從零開始,就怕從不開始;讓我們從一花、一樹、一把掃帚開始,為向陽鄉的美麗鄉村建設共同努力。謝謝!
農家樂旅游觀后感2
今天,我和同班同學李江睿、徐梵、王熙元、龍明業一起來到美麗的馨爾生態農莊游玩。農村天格外藍,萬里無云,空氣清新。
一進莊園,我們就看到了黃澄澄的油菜花、粉撲撲的桃花、紅彤彤的草莓、又大又圓的包心菜、鮮嫩的萵筍,還有遍地都是的綠油油的馬蘭頭、野蔥。真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啊。平時在餐桌上吃到的新鮮蔬菜水果,今天算是讓我們找到“原生態”的出處啦!
“嘎嘎嘎”,我們聞聲而去,哇,里面有一個大池塘呀!只見野鴨不計其數,悠閑地在水里暢游。“哄哄哄”,我們又在旁邊的石屋里發現了兩頭又大又肥的豬,正在狼吞虎咽地吃著飼料。我們還在泥潭里面找到了活蹦亂跳的河蝦和張牙舞爪的小龍蝦呢。農村里真是處處有驚喜呀!
我和同學們玩得滿頭大汗,不亦樂乎。首先,我們網小魚,捉龍蝦。接著,我們一起抓蝴蝶,用水和沙子把埋起來,樹了一塊“蝴蝶英雄紀念碑”。最后我們跑到地里,挖野菜、拔萵筍和包心菜、摘草莓,滿載而歸,哈哈!
農村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鮮和有趣,我喜歡農莊,我熱愛大自然!
詩歌是一種憂郁的媒體,而詩人的使命是孤獨的。垂下的頭顱只是為了讓思想揚起,你若有一個不屈的靈魂,腳下就會有一片堅實的土地。 只要春天還在我就不會悲哀縱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陽還可以重新回來
農家樂旅游觀后感3
一年一度的“五一”勞動節轉間就到了,學校放三天的小長假。我以為今年還去外婆家玩,但老媽說:“不去!”什么,每年都去的呀,不知老媽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來了,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哈欠,還在恍惚之際,媽媽神秘兮兮地笑著說:“待會兒,我們去洞橋買秧?”什么,一大清早去買秧,我的腦袋里冒出了好幾個問號?最后,我再三請求,老媽才告訴我,現在這個季節是種秧的好機會,不熱不冷,非常適合小苗的生長。我明白了,不去外婆家,為的是不錯過種秧苖的好機會呀!
過了不久,我們買回來了冬瓜秧、茄子秧和番茄秧。來到田里,我拿起鋤頭像士兵似得向一塊塊松軟厚重的田地發起進攻。我的“無敵鋤頭”一刀刀地砍下去,好多蚯蚓寶寶蠕動著身子慢慢地爬了岀來。我喜出望外地想著,這么多蚯蚓一定會種岀好苗的。想著想著,竟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就在媽媽種下一棵秧苗時,我趕緊跑過去澆水。媽媽眼疾手快,連忙推開水壺,氣都不喘一口地說:“不能澆,不能澆!”“為什么呢?”“因為它一邊吸收陽光,一邊又給它降溫,不死才怪呢!剛種下去的秧苗是需要陽光的。過會兒再澆水。”我恍然大悟,原來種一棵秧苗也有那么多的講究呀!圖畫上畫著的都是一邊種秧苗,一邊澆水,原來不是同時進行的呀?
今年的“五一”勞動節真應景呀!勞動,勞動,收獲到的不單單是果實,還有知識!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呢!
農家樂旅游觀后感4
同學中有醫生、老師、工程師,還有會計、個體工商戶和私營業主。女同學都已退休,男同學由于沒到退休年齡還在努力工作。同學之間大多數能經常會面,個別同學已有四十年沒接觸了,所以大家在汽車上聊起來,感到特別親切。我們這些已做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同學們,在沒有家庭環境索縛的汽車上,從校園生活聊到業余愛好,從工作境遇聊到所見所聞,葷素內容結合,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兩個小時不到,近中午時分,到了聯系好的“農家樂”。
老板熱情地分別把我們安排在五個房間中,房間內窗明幾凈,床上被褥干凈整潔,而且都有電視機和衛生間,住宿條件不錯。同學們放好行李,相互間熟悉一下各自的房間后,已到午餐時間。我們七人一桌,八菜一湯葷素搭配合理,飯菜質量和口味都很好。吃飽喝足,有同學提議到“十里銀杏”去游玩,多數同學響應,少數同學要求休息或娛樂,經多數同學勸說,少數服從多數一起游玩,這充分體現了同學之間的友誼。
原以為“十里銀杏”是連片的銀杏樹,那地上的落(黃)葉和樹上的黃葉交相輝映,一定非常壯觀。到該景點一看,卻是大相徑庭:只是所謂的十里長街兩側,種植了一些樹齡十年左右的銀杏。還好這里有個古銀杏公園,園中既有千年“古銀杏王”,又有數十棵百年樹齡的銀杏連成一片,所以也不悔來此一游。于是,在千年“古銀杏王”前合影留念、在百年銀杏林中男、女同學分別合影(都是為了沾點長壽的喜氣)、以及在“杏海閣”茶樓前的怪腔造型中,依依惜別“十里銀杏”,順路來到了三面環山的水庫邊。水庫設計沒有水閘,充分利用地形地貌,雨季水位到一定高度時由自然落差泄洪,旱季時可以蓄滿大量的水,確保人畜飲用水的安全。庫中的水在陣陣微風吹拂下,蕩漾著層層魚鱗般的水波,兩側山上的竹林在秋風中沙沙作響,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在這藍天、綠山、碧水的美景中,同學們用各自喜歡的姿勢和神態,在攝影師的相機中,留下了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美好瞬間。
農家樂旅游觀后感5
我從來沒去過農家樂,在我的想像當中農家樂是一間不大不小的房子里面住著幾個農民,房子旁邊都是池塘,池塘里養了很多魚,大家可以在這里玩、釣魚、吃飯等等。今天我終于有機會去農家樂了,是爸爸的戰友請他去釣魚,爸爸問我:“你去不去,”我說:“去,媽媽去嗎?”爸爸說:“你媽媽現在不去,她要上班,下午3點我再去接你媽媽。”爸爸開著車接了他的'戰友,爸爸就開著車奔向農家樂了,一路上我非常興奮。我們很快就來到了農家樂,我們下了車,我看見的農家樂和我想像的農家樂完全不一樣,那里有一個大飯店,大飯店旁邊也有池塘,還有一個小賣部,小賣部里賣魚具的。我們在那里吃完了中飯,就在釣魚,“3點了,爸爸”我說,爸爸說:“好,我這就去,”爸爸把媽媽接過來了,我們在這吃完了晚飯,就回家了。今天我玩得很開心,下次還要來農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