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旅游觀后感怎么寫優秀范文
合上扉頁,感慨萬千,書中字字句句透著泛黃的顏色在腦海浮動。南京,一個我日思夜想的地方,憧憬著南京的繁華與喧囂。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南京旅游觀后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南京旅游觀后感1
相比其它江南2113名勝古地5261,我以為“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4102,酒葆菜傭俱帶六朝煙氣的1653南京是最為不幸的。它花容月貌,沉魚落雁,四季景色怡人,接受長江千年滋養,地處江南,富沃千里。當然享受同樣得到大自然溺愛的還有我們的蘇州、杭州,但是“遠近高低寺間出,東南西北橋相望,水道脈分棹鱗次,里閭棋布城冊方。”的蘇州,有園林遍勝,書香氤氳,可以品詩論畫,飲酒笙歌,即使無花無酒也可以鋤作田,豈不美哉樂哉,愜意盎然,因此它雖是失落文人的后花園而有些許低迷凄涼,但是沒有風聲鶴唳的血光,反而文化彌香久遠,才子遍出;“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的杭州則更是遠離兵燹之災,這里煙柳畫橋,戶盈羅綺,可以醉聽蕭鼓,吟賞煙霞,決然超脫于歷史的主流,飄逸瀟灑,獨自靜謐的積淀著它的渾厚,它就如同王國維《雪溪圖》中悄然點立的茅舍,意境悠然與世隔絕宛若仙境,不理塵世紛擾,讓人羨慕不已。
而南京,地勢險要,四周環山,北高南低,易守不易攻。世稱“虎踞龍蟠”,諸葛亮也稱贊南京說“鐘山龍盤,石頭虎踞,確是帝王之宅”。三國的東吳孫權最早定都于此,史稱金陵,以及后來的東晉、宋、齊、梁、陳連續在此建都,故稱六朝古都。明代文人以為最適宜做都城的是北京與南京,但是北京向北便是大雁荒漠蠻夷之地,南京則江南秀麗富庶,且自古就有“蘇杭熟,天下足。”江南乃魚米之鄉,物產豐饒,天下租調賦稅,十之89出自江南。富足的財力對于一個新王朝鞏固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于是南京成了都城不二之選。但是幸運似乎沒有眷顧這個城市,大明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病故。太祖架崩尸骨未寒,皇室內部慘絕人寰、骨肉相殘的政變就有四子燕王朱棣靖難起兵開始,生性文弱的侄子建文帝,顯然在戰場上不是“馬背上”成長的四叔敵手,再則朱元璋血洗武將,能征善戰之士所剩無幾,于是朱棣劍鋒未抵便使新都舉城驚慌。當兵臨成下,李景隆、谷王打開金川門迎降,建文帝也不知所終,南京皇宮內便兵血撕聲裂肺。注定這個城市是不會平靜的,明末期間,南明就將小政權的都城建立于此,可現在的明朝已經沒有開國時期那種所向披靡的宏偉氣勢,而是一片落魄敗相,它的頭等大事似乎就是勾心斗角,爭權奪利,而不是抗擊清軍,收復失地。朱由崧這個弘光皇帝忙著到民間選美女以供淫樂,朝中大權旁落于馬士英、阮大鋮之流,他們乘機肆無忌憚地大鬧黨爭,黨同伐異玩弄權術內耗,竭力排斥打擊正派而有才干的東林黨人,夕陽西下,王朝氣數已盡,一個行將就木的髦耋老朽依仗幾個正直的文弱書生怎能抵抗住如日驕陽的滿洲族南下鐵騎,最后還是史可法留下“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為朱由崧的南明政權草草收場做了最后的祭奠,史可法可謂是不識時務了,其堂弟史可程已經投降清朝享受榮華富貴了,他卻以《復多爾袞書》中“貴國篤念迸發好,兵以義動,萬代瞻仰,在此一舉。若乃乘我蒙難,棄好崇仇,規此幅員,為德不卒,是以義始而以利終,為賊人所竊笑也。”言辭拒絕招降,還好歷史不以成敗論英雄,可以給史可法留下絢爛的一筆,這也應該南明政權最值得黎道和最大的幸運了。而后太平天國洪秀全再次定都南京并更名天京,可惜義軍為酒色沉迷,紙醉金迷,不思進取,洪秀全大興土木,不理朝政,山河日下,都城不久被湘軍攻陷,它的行宮難免重蹈“項羽燒阿房宮”的厄運了,鐘靈毓麗的寧城難免又一次生靈涂炭,血流成河,只留下一段慘痛的歷史教訓。
南京旅游觀后感2
作為六朝古都的南京,它無疑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隨著現代化腳步不斷地加快,它更是增添了不少的現代化元素。前段時間終于下定決心要來一次古都之旅,而我們選定的地點就是南京。現在就把我旅游的點點滴滴都記錄下來,希望大家看到我所寫的南京旅游心得之后,能夠為你設計南京旅行的時候有所幫助吧。
在南京旅行,我首先覺得這里的交通很方便。你隨時能夠在這里乘坐到對應的公交車,去任何一個旅游風景區。一般來說,八個站點以內的公交車都是2元錢,而站點越多,那需要花費的價錢也就越多了。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吧?如果是和我一樣都是窮學生的話,那么你提前準備好零錢坐公交了。
在眾多的景點中,我最為喜愛的就是嫻靜的前湖和朱雀湖。在我寫南京旅游心得的時候,我就整理了一遍前湖和朱雀湖的資料。如果你時間充裕的話,不妨去東郊看看,梅花山也是一個不錯的地方。我個人覺得南京的地鐵的屏蔽門做得不錯,很有南京當地的特色。
來到南京,很多人都不會錯過這里的玄武湖,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玄武湖還有一個名字,那就是后湖。在周圍看到凹下去的地方,那就是被雨水沖垮的,畢竟已經六百多年的高齡了,已經不堪重負了。
來到南京旅游心得最深的是,這里的人。或許歷史已經成為過去了,這里的人生活得很幸福,很安康。閑暇有時間,也會回到這里來,看看這個古老的城市!希望它能夠永遠都如此有魅力吧!
南京旅游觀后感3
盼望著、盼望著,終于踏上了由北國開往南京的列車。列車猶如巨龍一般穿梭于山川河流之間,把游者的心帶向遠方!
南京,一個我日思夜想的地方,憧憬著南京的繁華與喧囂;期待著親手撫摸六百多年的明長城;計劃親身登上閱江樓,近觀圍繞南京城的秦淮河,遠望那寬闊的長江。
22日上午九時,當列車跨越長江大橋,我興奮起來,稍有平靜的內心又喧囂起來。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方孩子,終于了卻了“夢回長江”的心愿。就這樣,我輕輕的走進了南京,作為六朝古都的南京猶如一個可愛的孩子,張開雙臂熱情的歡迎我們。
輕輕的踏進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深情的注視著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像,仔細的觀看那些珍貴的圖文資料,用心聆聽著導游的細致講解,心中仿佛被什么東西莫名的觸動一下下。自己反復告誡自己,這場刻苦銘心的慘痛經歷不應忘記,要時刻警醒落后就是挨打的古語。懷著壓抑,悲痛的心情走出紀念館,驀然回首,深深鞠三次躬,代表我敬佩、愛戴之情。
走在南京的馬路上,呼吸著南京的空氣,感受著南京人們的溫婉細致,仿佛自己已不是一個粗礦豪放的北方之人,自己完全融入于南京這所集榮辱、繁華、變遷的偉大城市之中。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聽著名字浪漫極了,看著美艷極了,可它們歷經滄桑,一路從民國走到了今天。秦淮河畔纏繞在南京城之中,使南京多了一絲胭粉香氣,多了一份古色古香的味道。
一個集體的旅行,總能聽得歡聲笑語,高亢嘹亮的北方話與溫柔婉轉的南方語音融合于一體,別有一番風味,好不活潑熱鬧啊!
暮至十分,走進夫子廟,感受著被秦淮燈光所點亮的二龍戲珠,看見璀璨星光照耀下的秦淮河水,真想租一龍舟,游于河上,欣賞著各式花燈,聆聽各種小曲,心中好不愜意。這不僅是一時的享受,而是幾百年留下的一種文化記憶。饑腸轆轆的我,找到精致的金陵美食,那名滿中華的鴨血粉絲湯、細嫩的鹽水鴨、剛出屜的金陵灌湯包等各式各樣的美食讓我大飽口福。同時,也讓我在這個“民以食為天”的國度里不得不敬佩中華飲食的博大精深。
登上閱江樓,真的體會到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深刻真諦。向遠眺望,長江猶如一條巨龍,靜靜地臥盤于此,長江大橋矗立之上,溝通著四面八方的人們;俯瞰,高樓大廈平地而起,象征著現代化的大都市;平視,老虎山被郁郁蔥蔥的松柏之樹還有叫不上名字的植物覆蓋著。好羨慕南京的人們能和花草樹木、鳥兒相伴,宛如生活在大自然之中。
一周就這樣不知不覺過去了,南京給了我一份盛大的旅行禮物。站立于南京站,看著眼前的繁華景象,我想把我心底的那份愛作為回報南京的禮物留個她,感謝南京接納我!
南京旅游觀后感4
5號終于踏上了開往南京的D31次列車,這次出差是臨時要去南京一所學校教一個月課,雖然在車上就已經和校方聯系好了會有人接站,但心里還是有有點忐忑。19點05準時到達南京站,走出列車瞬間感覺回到了一個月前的北京,簡直像個蒸籠,北京這個時候早晚已經比較涼了。隨著人流走出站臺很遠就看到了校方教務處的吳老師舉著牌子在等我,帶我來到學校,值得一的是南京火車站和地鐵站是連著的,這樣不用出火車站就能直接座上地鐵,非常方便。最初南京給我的感覺還可以,雖然沒有北京那么繁華,但基礎設施都還不錯,至少綠化作的挺好的,道路兩旁的大樹基本覆蓋了馬路的上空,但慢慢發現南京的優點屈指可數。
一轉眼來南京已經一個多星期了,下面談談我對南京的印象
交通:南京地鐵是按站收費的大概8站以內2塊,之后按站向上漲,這個也可以理解,但公交竟然一色的兩塊,非常的不爽,就是本地人刷卡之后也要收1.6RMB,外地人更別提了,去那兒隨便倒幾趟車就得一把零錢,每次坐車為了破錢都得東本奔西跑。然后是服務態度,司機就和別人都欠他錢一樣,對乘客呼來喝去,隨隨便便就出口成“臟”。甩站不停更是家常便飯。而且南京的公交是我見過的最瘋狂的,只要車一開動就跟司機他媳婦要生了似的,真是“飛”一般的感覺,讓我想起了歡樂谷的云霄飛車。瘋狂的還不只公交,南京市內交通也十分混亂,尤其在一些次級馬路上,車見到人決不減速,所以建議來南京的最好還是上份保險。
南京人:之前對南京人的了解僅限于南京大屠殺等歷史事件,但通過幾次和南京打交道已經徹底對南京人失望了,在網上隨便搜了相關內容,發現罵南京人的還真不少,看了之后非常的有同感,南京人已經談不上什么素質了,更別提什么民風淳樸,在這里我就不想舉太具體的例子說明,網上已經太多了,個人總結了一下,心胸非常狹隘,態度非常裝B,辦事非常差勁,當然這不是代表所有的南京人,但絕對能代表很大一部分南京人。南京人看過了也不用急著辯駁,先看看說的對不對,至于各位看官,個中感覺就來南京自己體會吧。
南京旅游觀后感5
南京記憶。作為一個外省學子來到南京求學,自然少不了時常在這座城里四處走走,讓自己慢慢融入這座城市,融入秦淮小曲繞梁、商女亡國嘆息的六朝古都——南京。
現在我還清晰記得,入學時剛下南京車站,眼前便是那碧波無際的玄武湖。湖很大很美,已經不能用壯闊形容了。湖對岸是高樓,突然有一種渺遠闊大的感覺。這不同于北海,岸上是安詳的北京老胡同,也不同于大明湖。到南京,最重要的還是感受它的文化。南京是六朝古都,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從東吳的建業,東晉的建康,到南唐的金陵,明朝的應天府和太平天國的天京,最后到中華民國的南京,這座城市經歷了無數的輝煌,繁華與成功,同時在這一個個朝代轟然衰敗之際,這座城市也遭受了巨大的沖擊。細數南京兩千五百年的歷史,我不知道應該將他看做是一個歷史洪流中的主角,還是僅僅把他看作是歷史的見證者。但無論是什么,無可否認,他都是歷經滄桑的,都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的。
兩年的時間里,我匆匆走過這座城市。城南的老門東、夫子廟,秦淮河,再到明城墻、大行宮、中山陵,沿著地鐵線一路走來,玄武湖、莫愁湖,走在南京最深處的小巷里,看過民國風格,明清建筑,各個朝代留下的古寺廟。繁忙的新街口,來來往往的人群中似乎少了一些停下來的腳步,年輕人朝五晚九的生活將每座城市慢慢同化,只有當你走進南京大排檔,聽著小曲,吃個鹽水鴨時才猛然發現自己身處南京。每座城市都有著屬于自己的城市印跡,我用了兩年時間來找尋,越來越發現歷史的厚重豈止朝暮間便可尋得。所以今后的時間里,我將繼續行走在路上,用心體會這座城市的味道。
在走過的這些地方里,還是有很多值得說說的。首先就城南老門東,也是偶然間和同學一起尋到這個地方的,原因也很簡單:南京味道!一顆吃的心一直是很多人不遠萬里游行的動力,其實也算是我找到城南的動力之一。城南我在2013年10月中旬去的,秋意漸濃,夜晚還有絲絲涼意,城南作為一處新建設規劃的秦淮景區,我們算是前幾批的游人,當時里面的部分食鋪還沒有開張,走進去你幾乎能夠把南京人生活的細致了解一番,小茶點、胭脂水粉、閣樓小曲,似乎這就是老南京人生活態度,連郭德綱的“德云社”都入住了此地,這是一個慢節奏的生活區,古建筑里時不時出入幾個游客,轉身一看一群人還在排著隊等著燒餅和粥,至于食物的具體名字忘了。如果前來游玩的同學千萬不要忘了多往兩邊走走,因為主街道還是很短的,不足十分鐘便會走到盡頭,盡頭處是南京古城墻。一面城墻似乎阻隔了老南京和現代化的發展,但是晚間的3D燈光秀表演有似乎向來往的游客表明南京是一座活力青春的城市,古代和現代的交雜中,南京,一座值得體會的城市。最近一次前往的地點是南京雞鳴寺,今年的3月份,在微博上一片宣傳之后,我帶著對于一道櫻花的憧憬去了,結果很失望,今年的櫻花沒有如期開放,星星點點的花旁圍繞著層層人群,拿著相機拍照。此行的目的不是特地來拜訪雞鳴寺,但是最后卻滿足而歸。雞鳴寺,始建于西晉,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之稱,現在的人們前往這里,大多數可能和我一樣,就是為了看看櫻花,進而傳言該寺求姻緣很靈驗之說,雞鳴寺歷經朝代洗禮,飽含歷史滄桑,不是因為這多來的一道櫻花而能取代的位子,踏進寺中,虔誠地接過遞來的幾株香火,我本人卻很少燒香拜佛,也不是很信仰,但是我尊重佛寺,尊重每一位虔誠的拜佛人。其中比較讓我感動的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手持一注香火,跪倒在佛像面前足足有十幾分鐘,嘴里叨念著,也許是家人健康的美好祝愿吧,這是一種信仰,我同樣為之感嘆。這讓我喜歡上了古寺廟的環境,不同于任何其他地方的感覺,能夠讓心靜下來,只是簡單的一份夙愿,祈求身邊的家人朋友能夠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