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范文大全
通過寫觀后感,觀眾會對電影的藝術性、表現手法、人物塑造等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評價,有助于增強自己的審美能力。這里給大家分享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范文大全,方便大家寫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范文大全時參考。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范文大全篇1
周五我們學校去了天文博物館,那有a館,和b館。a館小,b館大。
我們到a館里面之后,發現了一個東西,它代表地球在轉。我們也看到了很多太空照片。兩邊還有展廳,一個是火星,另一個是星星。
我們又去了b館,在去b館的中間吃了飯。我第一個去b館里看的是太空望遠鏡,還有很多人造的望遠鏡。我們沒有去太陽廳。我們滑了星星的滑梯。我們看了中國,在這里看到了喜馬拉雅山。我們又體驗了籃球在不同星球上的重量。我抬了抬水星的籃球特別輕。最后看了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這次旅行帶給了我太空的知識。其實我早就知道太空的一些知識了,比如說一個星星就是一個星球。我喜歡去天文博物館。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范文大全篇2
前幾天爸爸說要帶我去參觀洛陽博物館,我很高興,乘車到了博物館后,拿了票就進去了。
進去后我首先看到了洛陽的介紹,原來以前的中國只有洛陽這么小的土地,后來慢慢地擴大,成了現在的中國,還知道歷史上有13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比如夏、商、西周、東周、后晉、后唐、后漢等等,接下來我們參觀了夏朝的東西,在沒見著以前,我以為夏朝的東西上刻有精美的花紋,而且看起來很美,但是一見到夏朝的東西我才發現,夏朝的東西全都是用陶做的,上面也沒有花紋,酒壺是個圓柱體,然后在中間挖個深洞就成了,不用教我,我自己就會做,酒樽有點奇形怪狀,它底下有三只“腳”,上面頂著個“鳥窩”,再在“鳥窩”上面做一個把和一條“河道”,酒樽就做好了,還有幾口鍋,大的驚人,最大的有現在三口鍋那么大,但卻有兩個小小的把,這口鍋得需要多少人才能提得動啊!我們看完夏朝的東西后又去看商朝的,商朝的東西精美了許多,我發現商朝已經有了鏡子,它全身都是用銅做的,能照出人的影子,我見到官的印是用玉做的,而且很小,夸張一點。這印只有一粒豆子那么大,我看到了幾把劍,是用銅做的,很鋒利,只是有點生銹。我們轉來轉去,看到了一盞燈,上面有許多燈臺,最上面是一個大燈臺,還有幾條龍,要是晚上點起來肯定很漂亮。接著看周朝,周朝的東西已經有點像現代的了,而且還有金的、銀的、玉的,看了一圈后,我們上了二樓,二樓的馬俑做的很精美,很漂亮,我在那里發現了兩把劍,我拿起一把劍和爸爸假打起來,劍可真重啊!我好不容易才舉起來,搖搖晃晃地打出去,打完后又轉了會兒,玩夠了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博物館里真好玩,我還想去那里玩。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范文大全篇3
放暑假了,我和同學熊心凌、麥蔚旻、馮潞一起去參觀廣東博物館。
那天,陽光明媚、艷陽高照,看著沿途盛開著五彩繽紛的花朵,大家都很興奮、開心!
進入了博物館,大家就開始討論去什么館?我微笑著說:“作為廣州的小學生,也應該好好了解廣東的歷史文化,不如我們就去歷史館吧!”“好呀,這主意不錯!”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說。
到了歷史館,我們都興高采烈地沖進館內。發現了許多精致的物品,比如奇形怪狀的酒壇、與眾不同的三腳盤、美麗精致的陶瓷屋……大家都很驚奇。我心想:古代人真是好厲害,竟然能做出這么多精致的物品!
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卻是一個和乾隆皇帝有關的典故。
大家來到一個仿真的陳列室前,里面的所有物品都是雕刻出來的,由于我在書中讀過這個故事,于是講給大家聽:據說乾隆皇帝喜歡微服私訪,有一次來到蘇州,當地的官怕皇帝出事,便派人去尋找,沒想到在酒樓找到了,但現在跟皇帝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一跪人家就知道他是皇帝,萬一出現刺殺情況怎么辦?過了一會兒,他們才對乾隆皇帝表示禮意。乾隆皇帝覺得不回禮不合適,于是便把食指和中指曲一曲,在桌子上敲了幾下,表示謝謝??圩佣Y由此而來。我心想:中國的歷史真是博大精深?。?/p>
廣東的歷史真是源遠流長!身為廣州土生土長的我,為此感到驕傲、自豪!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范文大全篇4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妹妹舅舅舅媽一起到博物館。我妹妹爸爸買了門票進去。我看到了很多叔叔阿姨帶著小朋由來觀看。
我先看到了古代的人,有的在打石頭,有的在做陶瓷,他們在幸勤地勞動。然后我去看恐龍,有張頸龍,三角龍每過二十分鐘下一個蛋,還有很多恐龍等等。看到了奧特曼,見得跟電視里一樣勇敢。
到了二樓上,我看見一只螳螂趴在一只蟬上,一只黃雀在后面看,我知道了這就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我又看見動畫片里的卡通人物。今天真讓我大開眼界!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范文大全篇5
天下午,我和東方的同學們來到了沁陽博物館,我的心情很激動,進了大門,我們看到了高大雄偉的三圣塔,老師說三圣塔由三部分組成,有塔身、塔座。和塔尖。
然后我們沿著彎彎的小路,看到了一些石頭上畫著一些古代的歷史資料,我最喜歡的就是關于女皇武則天的歷史了。
后來繞過了三圣塔,我們來到了碧綠的湖水面前,湖水是綠色的,猶如一塊碧玉,河水里住著五彩繽紛的小魚,它們一會兒吃大家給它們的食物,一會兒比賽游泳,一會兒做游戲,真有趣??!
走過了小橋,我們一起來到了廣闊的長廊,長廊里有著很多古老的藝術品,有石棺床,隕石和王鐸的書法。
走進大廳,陳列著李商隱的詩歌作品。而且我還發現,原來他也是沁陽人啊!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范文大全篇6
今天去了博物館。讓我最難忘的就是一進門看見的那棵大樹,是銀杏樹。你知道這棵樹在這兒生長了多久了嗎?1800多年了,真不敢想象啊,1800多年前的東西還存活在世上,而且枝繁葉茂,上面結了好多好多的白果,就是銀杏。樹干好粗啊,估計要好幾個人才能抱過來,我沒上去試。站在樹底下往上看,感覺大樹把天都庶起來了,好大好大。第一次看見這么大的樹,還真有點吃驚!
他們都往前走去了,我久久沒有離開。我就在想1800年前是個什么樣子,這么這么長的年代,為什么還有東西留下來,還有東西可以做為歷史的見證。我如果能去到1800年前就好了,我要去看看那時候到底是個什么樣子?人和現在的人一樣嗎,吃的,用的,穿的都和現在一樣嗎?我想,肯定不一樣吧?唉,不用想也不一樣。那是古時候,人煙稀少,比較荒蕪,沒有生機,很原始。森林野獸比較多。這棵大樹能得以存活,真是不容易啊!它是歷吏的見證,我不由的對它肅然起敬。我希望它在國家文物單位的保護下,在全市人們的敬昂下,以它頑強的生命繼續存活,直到萬年之久。
繼續往里走,來到了博物館里面,這里很靜,恨不得掉一根針都能聽見。我們走路都得輕輕的,因為這里太靜了,每個人都小心翼翼的,靜靜的觀看每一件古物,好多啊!真是不來不知道,來了你才知道你的知識有多么的貧乏,好多在電視劇中看到的東西,這兒都有,而且貨真價實。什么青花瓷、古墓碑、地主莊園,石佛頭,古代骨梳等等,真是數不勝數。好多東西讓我們感到很奇怪,古代人就是這樣生活的嗎?有些東西放到現在真是沒法用,不敢相象啊!來到這兒,真是讓人大開眼界,讓人對歷吏又多了一層了解!
博物館就是讓你了解歷吏的地方,就是讓你長知識的地方。朋友們,如果有興趣的話,不妨自己去看看,真的很神奇!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范文大全篇7
今天是個愉快的日子,因為姑姑要帶我去西湖自然博物館。
到了西湖文化廣場,那里人山人海,哇!有那么多人呢!我們走進自然博物館,一眼看見一只巨大的魚被掛在空中,邊上還有揚子鱷、金錢豹……的模型。我們走進“樹的化石”這個館,啊!我看到一棵高大的樹,足足有五層樓那么高呢!我又看到許多閃閃發光的樹的化石,有的像一座高山,有的像紫色的鏡子……還有許多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我們還去了關于地球生命館,里面有各種各樣叫不出名字的魚、鳥、恐龍……我覺得最奇怪的鳥是中華鳥,它長得非常奇特,身體和臉都非常猴子,就是嘴巴尖了一點,沒看清楚我還以為這是一只猴子呢!里面還有浩瀚的太空、星云,模擬地球磁場,熱帶雨林動物,荒漠高原動物如牦牛、藏羚羊,南極帝企鵝、海豹、燕鷗……這次去西湖自然博物館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恐龍曾經占領了地球,占領了食物,占領了天空和海洋,它們曾經在地球上肆意的游走,悠閑的吃喝玩樂,繁衍著子孫后代。是什么樣的突然變故使它們滅絕?火山爆發,隕石撞擊,酸雨危害,氣候變遷,互相殘殺?那么龐大的身軀掩埋在歷史的塵埃,沒有人知道地球發生了什么。遭遇滅頂之災的那一刻,它們有著怎樣的掙扎和牽掛?有一窩剛剛出孵化出的小恐龍,六條,它們的頭都向上向前拼命伸出去,那是在突然的轟塌時本能的求生欲望!
我想,如果恐龍時代與人類同時存在,會和諧相處嗎?同行的朋友說:那太可怕了,恐龍一只腳就能踩碎我們的轎車??铸堄心敲纯膳聠?災難來臨時,它們是那樣的脆弱和無助,尸橫遍野。
參觀博物館的觀后感范文大全篇8
今日午時,學校組織同學們去參觀博物館。忘了是誰說的,想了解一個城市的歷史,請去它的博物館。而這次參觀博物館,也讓我增長了不少見識。
午時一點鐘的時候,車子從學校出發,經過幾十分鐘的車程,最終抵達目的地。一下車,我們就看到了氣勢宏偉的博物院,呈現的是立方體的結構,簡單大方,干凈利索。磚瓦的顏色是暗色調,建筑的外表花樣獨特,很有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像青銅大鼎上刻著的銘文。建筑物周圍的景色也很雅致:有水,有橋,有瀑布,還有一塊大石。漫步四周,好似到了仙境。而穿過石拱橋,便到了博物館門前。進入館內,首先便看見一幅巨大的浮雕,精致宏偉,而我們在浮雕下留影后,便開始參觀。
首先參觀了安徽禮貌史的陳列。安徽人類歷史可上溯至250多萬年前的人字洞遺址,亞歐地區迄今發現最早的人類活動遺存,各地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里面珍藏很多寶貴文物,如新石器時代的玉鷹,西漢的環形玉龍佩,以及戰國時期的鑄客大鼎等,個個價值不菲,做工精良。
然后參觀了古代工藝珍品,富麗華貴的金銀器,典雅潤澤的玉石器,巧奪天工的漆器,工藝獨特的鐵畫,造型別致的竹木牙角器,無不凝聚著古代能工巧匠的心血與才智。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北宋的金邊瑪瑙碗,碗邊依稀泛著金光,碗身還帶著些斑跡,卻絲毫不影響我對它的喜愛。除了金邊瑪瑙碗,還有木雕李拐像,刻畫的也是栩栩如生,渾然天成,令我不禁對雕刻者燃起了敬佩之心。
除了工藝珍品,禮貌史的陳列,我們還參觀了安徽的文房四寶的陳列。
安徽是文房四寶的故鄉,自古以“四寶”齊全著稱于世,千百年來,安徽生產的選址,徽墨,宣筆,歙硯因制作精良,風格獨特而聞名遐邇。宣紙潔白如玉,細薄光滑,經久不脆,有“紙壽千年”的美譽。而徽墨以松煙,油煙為主要燃料,經過多種復雜工藝制成,具有“落墨如漆,萬載存真”的特點。宣筆以選料嚴格,精工細作著稱,毛純耐用,剛柔得中,構成了“尖,齊,圓,健”的獨特風格。而歙硯更為中國古代四大名硯之一,歙石堅潤,有“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的特點,也是這一特點,讓它著稱于世。
走出博物院,看著那一塊塊青磚,它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安徽的歷史,訴說著安徽的自豪。而經過這次參觀,也更讓我了解了安徽,了解了這個生我養我的土地。
我愛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