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覺醒年代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覺醒年代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覺醒年代觀后感精選篇1
《覺醒年代》是官方為紀念中共建黨100周年而推出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作品”,該劇以1915年《青年雜志》問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為中共機關刊物為時間線,形象再現了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以及中共建黨這段風起云涌的歷史畫卷。
百年前的覺醒年代,革命先驅尚在凄風苦雨中為抨擊舊文化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強力倡導“科學與民主”,為傳播新思想而奔走呼號;轉眼間歲月輪替,我們在獲得科學與民主以及全面社會進步的基礎上進入了“新覺醒年代”,站在一代一代思想巨人的肩膀上,我們應將客觀、辯證地再認識傳統文化、歷史作為己任,在熱血沸騰的歷史中審視自己,收獲歷經坎坷卻又一往無前的擔當和勇氣;在多元豐富的思想爭鳴中回溯傳統,收獲海納百川的心態和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志存高遠,勇立鴻鵠浩志。魚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有了理想,奮斗才有目標,有了信念,人生才有航向。“兩個一百年”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成為引領中國前行的時代號召,中國青年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與民族復興偉業同頻共振,始終樹立為黨和人民奮斗終身的最高目標,確保黨的事業燈燭輝煌,確保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強則國家強。五四風雷激蕩百年,青春中國風華正茂!當代青年當以史為鑒,牢記民生之重、國運之重、使命之重。把握機會,努力學習,極力創造,補國之不足,拓未來之渠道,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
我們必須知道“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處于新階段,我們必須明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使命”;知道“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長征走的是高山峻嶺,渡的是大河險灘,過的是草地荒原”,而我們要面對的是變幻莫測、艱難險阻甚至詭譎神秘。但只要我們肯打破常規,破開枷鎖,穩中求進的同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就一定可以在這個多彩的時代謀好新局,開好新篇。
關于覺醒年代觀后感精選篇2
這段時間,我在追劇。每當《覺醒年代》的前奏響起,慢慢跟隨著畫面,一步步融入其中,仿佛自己也其中一員,仿佛自己在與他們交談,我羨慕陳獨秀的坦蕩,欽佩李大釗的穩重,魯迅的沉著冷靜……這部劇不僅讓我們切身體會那個年代那群人的熱血激昂,堅韌不拔的精神,還有今天我們繁榮昌盛的新中國來的是多么不容易,吾等應倍加珍惜!
《覺醒年代》,是思想的解放,是人民的解放!每一集,每一句話語都激動人心,熱血沸騰,無一不激起我們的愛國熱情,也讓我明白了在革命探索真正的救國之路上是如此的艱辛,是如此的痛苦,看到了人民的窮困潦倒,看到了青年知識分子的奮斗和犧牲,知道了最先進的理論是多么的難找,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失敗,無一不讓我感動與心痛,反看當下,作為中國的未來,更應該比他們做的更加努力,更加珍惜現在的和平時代!
隨著劇情的推進,看到后期更是沉浸其中。有陳獨秀的“竹杖芒鞋輕勝馬”,有陳延年、陳喬年的回頭坦然一笑,有易群先的嘶聲尖叫張口一咬,有些劇情十分有趣引人發笑,有些片段令我淚目,從前那些書本上那些的冰冰沒有溫度的名字,但當我看到延年喬年滿面血污,難民們像牲畜一樣茍活時,我明白了自己生活在一個多么美好的時代,為了他們流血得來的新中國的未來,為了祖國的繁榮強大,吾輩自當秉持火炬,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記得陶行知先生曾在《中國人的命》的文章中這樣表達:中國要到什么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貴于財富,人命貴于機器,人命貴于安樂,人命貴于名譽,人命貴于權位,人命貴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時,中國才站得起來!
當我看到《覺醒年代》中陳獨秀先生在海河邊的痛哭,正是看到了舊中國的老百姓已經不能像人一樣活著,他要救這個苦難中的國家,救千千萬萬苦難中的老百姓,讓中國站起來,讓人命不再如同草芥。看到他與李大釗先生一起宣誓相約建黨,要為人民幸福而奮斗終生時的一幕令人震撼!再想到去年疫情初期,我們國家首先確定的就是采取雷霆手段讓感染率重癥率死亡率降下來,這不就是人命貴于一切的最好體現嗎?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在11月召開十九屆六中全會,更是鼓舞人心。全黨要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價值觀,從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踐行初心使命,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所以,觀看此劇已不單單是一部電視劇,此劇所弘揚先驅之精神乃吾輩年輕人應終身學習之精神,此劇所宣揚先輩之事跡乃吾輩年輕人應終身銘記之偉業!
關于覺醒年代觀后感精選篇3
《覺醒年代》講述了革命人士找到的沖破舊思想的羅網,看一場有意義的新文化運動。主要提倡科學與民主,反對舊禮教、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而后來的五四運動證實了人們的思想得到解放。這部電影從另一角度向人們展示了中華民族由紀律到制度再到思想的一個奮斗過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從側面也讓我體會到中華民族探索求知的精神與勝利的來之不易。
在這部電影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陳獨秀,他曾經是清朝秀才,后來參加了辛亥革命,在“二次革命”后流亡日本,192021,在上海出版《青年》,一年后改名為《新青年》,在五四運動間,影響了一代中國青年思想。他提倡民主與科學,還形象地稱它們為德先生和賽先生(民主的英文譯音,是德摩克拉西,科學的英文譯音,是賽因斯)。他曾經說過:“青年其年齡或身體,而老年之腦神經十之九焉。”在他看來,青年,不是有多小的年齡或有多光滑的面容,皮囊上那死氣沉沉的靈魂,在于內在的`思想是否“新鮮活潑”。青年應是洗滌這個時代的一把鑰匙。青年,于個人,是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那初升的太陽;青年,與社會,是葉與根那息息相通的脈搏;青年,于時代,是對國家的責任與牽掛。
關于覺醒年代觀后感精選篇4
近期,我們在學校的組織下觀看了《覺醒年代》這部作品。這部電視劇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而作,尚未完結,雖說只看了幾集,但給我的感觸頗深。等不到看完便來寫這心得,以下便是我的觀感。
《覺醒年代》從新文化運動講起,陳獨秀歷盡艱辛從日本回國之后,以文學為基,創辦《青年雜志》,力求從思想上改變中國新青年,進行討袁運動。中國當時處在一個迷茫的路口,君主專制;君主立憲;民主共和…領導者不知道中國應該走哪一條路。袁世凱渴望恢復帝制,開倒車的行為為各路人士所不恥。新一代有思想的人不畏壓力將自己的考量,思路說與人們,中國的思想在陳獨秀,李大釗,胡適,毛澤東等人的努力下不斷發展。片中給我感觸比較深的是陳獨秀由《國際歌》歌詞有感說出的話:大到國家,小到個體,自己的命運自己爭取。當初的中國剛剛推翻幾千年的帝制,新制度正在萌芽階段,袁世凱卻到處借款,依托外國支持,打擊新思想,新制度,這是不可取的。且不說袁世凱有復辟之心,就借外債、依托外國過活這一舉動來說,他就已經失去了獨立之心,一個國家,如果連自立自強,獨立更生都做不到,依托外國,與殖民地何異。
中國要想發展,獨立是必須的,必須有骨氣有方向,自己的`命運自己爭取,不管是對國家還是個人。這句話一律適用,如果一個人失去了獨立之心,沒了前行道路,說句不好聽的`,這樣活著和等死沒有區別。天下的路是給天下人走的,有志者事竟成。當時的中國需要一條獨立,民主,科學的道路,陳獨秀他們便將民主科學的道路展示給眾人看。
關于覺醒年代觀后感精選篇5
在這個漫長而又短暫的寒假,我觀看了一部電視劇《覺醒年代》,使我的內心無比的激動,想到里面的.人物我就感到回味無窮。
《覺醒年代》講述了新文化所處的那段時代的社會風情和百態人生。該劇展示了100年起中國先進分子和一群熱血青年的不斷追求真理并且慢慢摸索,摸索著就中國的道路。五四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五四運動拯救了民族危亡,捍衛了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這是一條當時中國唯一的道路,也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使命,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人不懈努力和奮斗。
在這部劇中,我最喜歡陳獨秀這個人物。因為他在《《愛國心與自覺心》中發表:“國人無愛國心者,其國恒亡,國無自覺心者,其國必殆。二者無懼,國必不國。”所以青年人要把“愛國”二字鐫刻在心間,流淌于血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立志報效國家。
作為21世紀的新中國青年,我們應該以學為本,提高綜合素質,不斷培養自己報效國家,社會和人民,在其境中體現個人的人生價值。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五四運動的精神綻放更加奪目的時代光芒,讓復興之路在新的無數青年腳下越走越長。
關于覺醒年代觀后感精選篇6
終于舍得和友人一起看完了《覺醒年代》。
有很多想說的話,卻又不知該從何說起。
我曾無數次因為劇中的人物和現實中的他們而流淚。
是他們以筆為刀,通過《新青年》雜志啟發民智,讓科學與民主的觀念深入人心;是他們以身試法,通過聯合社會各界逼迫政府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幾年后收回了山東青島;是他們以命相搏,通過不懈的努力終于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為中國的發展指出了一條明路。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以他們當時的學識和地位,在亂世之中也足以衣食無憂,可他們沒有。他們為了中國的人民能夠像人一樣的.活著,能夠擁有人的權利、人的快樂、人的尊嚴,為了讓百姓不再流離失所,為了讓窮人不再受欺負,為了人人都能受教育,人人都能夠當家做主,少有所教,老有所依,為了中華民富國強,為了民族再造復興,他們披荊斬棘奮斗終生,在黑暗中探索出了一條光明之路。真正做到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國家有你們,何其幸運。
謝謝你們,我真想讓你們看看現在的中國
你們做到了!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
關于覺醒年代觀后感精選篇7
今年暑假,老師強烈推薦我們觀看《覺醒年代》,媽媽陪著我一起觀看了這部優秀的連續劇。這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而攝制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
該劇滿屏的正能量,非常值得觀看。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新青年》編創者陳獨秀寫的敬告青年,他說:“我寫新青年,就是想告訴那些還在吃苦受罪的中國孩子們,天下的路是留給天下的人走的,只要堅持不懈,將來必成大器。”這句話震撼了中國所有的青年,同樣也適用于當今時代的年輕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不愁吃不愁穿,生活無憂無慮,卻往往缺失了理想和信念,迷失了前進的方向,有時還嫌棄學習的苦和累,想想百年前的熱血青年,他們為了中國的前途和命運,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舍棄了自己的一切,真是令人動容。陳獨秀的`這段話激勵著我們要做新時代的有志青年,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用心走好腳下的路,努力去實現遠大的理想。
《覺醒年代》這部劇給我帶來了一場極其盛大的“視聽盛宴”,讓我了解了許多歷史事件,認識了許多革命先輩,進一步深刻感受到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我們要倍加珍惜,努力奮斗,時刻牢記:強國有我,請祖國放心!
關于覺醒年代觀后感精選篇8
在這個暑假,我看了《覺醒年代》。以下是我的一些感受。
《覺醒年代》是一部非常值得觀看的一部紅色電視劇。里面講述了民國時期一群以陳獨秀同志和李大釗同志為首的愛國之士傳播新文化,從根本上改變國民的思想的故事。
這些先輩們為了改革國內思想,廢盡心機。其中某些情節十分真實,讓人身臨其境,真切地使人感到敬佩、高興、憤怒等各類情緒。
陳獨秀同志的幽默風趣、李大釗同志的平易近人、陳延年同志的自立自強、毛澤東同志的勤勉好學、胡適同志的學識淵博、蔡元培同志的和藹可親等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些同志身上的精神都是我們所必須要學習的`。這部電視劇最大程度的真實地還原了中國民國時期的歷史。
我對一個情節有非常深刻的印象:李大釗先生打算帶他的老婆和兒女一起去吃涮羊肉的,正打算出門,有兩個學生過來了,原來,是其中一個同學沒有錢交學費,想向大釗先生借錢但是不敢找大釗先生,于是另一個同學領他過來了,大釗先生果斷放棄涮羊肉把錢借給他了。在這里我看到了他的善良。
我們要學習他們的精神,為祖國做貢獻!
關于覺醒年代觀后感精選篇9
《覺醒年代》這部電視劇主要講述了從1915年《青年雜志》到1921年《新青年》成為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的故事。描述了當時吃人的社會風情和百態人生。該劇介紹了李大釗、陳獨秀、胡適從相識、相知到最后分手,各自走向各自認為可以拯救中國的道路。中間還穿插了一些如陳延年、陳喬年、周恩來、鄧中夏、趙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經歷,再現了一百年前中國的先進分子和熱血青年演繹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燒理想的激情澎湃的歲月,深刻提示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和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歷史必然性。
在這部電視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就是陳獨秀先生。他的一生一心為公,光明磊落,絲毫不搞陰謀詭計。在新文化運動的過程中,他被無數人唾棄、甚至有許多人在北大的'校園里進行游行,希望將陳獨秀趕出北大,當時正好被陳獨秀先生碰到,大家本以為他會大發雷霆,但他卻一笑致之。他那比海還寬廣的胸懷難道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他即使在艱苦困頓的晚年也不接受敵人的饋贈,表現出了一個革命者的剛強骨氣和高尚人格。堅決地揭露和批判舊社會腐朽的制度、舊思想、舊文化等種種弊病,代表了社會良心,為后人做出了杰出的表率。
看完這部電視劇,我感受頗深。我們當今美好的社會不就是像他們那樣的人拼搏出來的嗎?我們要努力學習,不負他們對我們的期望。
關于覺醒年代觀后感精選篇10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史詩巨制《覺醒年代》正在央視熱播。《覺醒年代》以中國共產黨成立為核心時間,聚集建黨風云人物,突出展現了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做出的歷史貢獻,也有周恩來、鄧中夏、趙世炎等青年革命者推動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實踐之舉,更有陳延年、陳喬等愛國進步青年為國為民做出的流血犧牲……
此外,魯迅、胡適、蔡元培、辜鴻銘、錢玄同等新舊文化陣營中的知識分子的思想和觀點也在《覺醒年代》中形成交鋒,塑造了豐富多彩的時代人物群像。這些共產黨早期革命領袖有血有肉、有鋒芒有理想、有困境有探究,他們的革命品格與斗爭精神,深刻傳遞愛國情懷,傳播愛國愛黨,艱苦奮斗的正能量。
五四運動中,無數青年學子以國之運為己之擔當,陳獨秀、李大釗等先進青年創辦雜志《新青年》引革命洪流;抗戰革命中,青年毛澤東投筆從戎,秉心中之擔當義無返顧投身革命。正值青春的我們身處和平年代,不同于戰亂年代,不必顛沛流離,但我們仍身兼重大使命,不能懈怠,爭做永做時代的'奮進者,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
此外,我們還需要培養正確的道德認知,不斷修身立德,明辨是非,認清世界變局切勿人云亦云,盲目跟風,樹一身正
每個時代都是一場長征,每一代人都是上一代的接班人,在這跨世紀的接力中,我們應該懷著感恩的心,樹立忠誠干凈擔當的品行,永葆五四精神火炬生生不息,風雨兼程地投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
關于覺醒年代觀后感精選篇11
觀往昔之覺醒,念當今之神州。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覺醒年代》讓我有了很深的感觸。
《覺醒年代》以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人創為《新青年》為主線,講述了民國時期愛國志士倡導新文化運動,打破封建主義,啟發民智。李大釗、陳獨秀等人在俄國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引導下決心拯救中國人民的故事。
該劇生動講述了革命先輩們“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精神。
其中,陳獨秀給我的印象極為深刻。陳獨秀作為革新派,創為《新青年》,希望借此啟迪青年、喚醒民眾。他清楚地認識到封建主義下的中國,是爛到根子里的國家,唯有將整個中國推倒重來才能讓中國人重新站起來。起初陳獨秀借用西方平等民主政治制度來挽救風中殘燭一般的中國,到后面也越來越有自己獨立的思想。最終陳獨秀、李大釗南北呼應,建立了中國共產黨。
《覺醒年代》在豆瓣上獲得了很高的評分,讓越來越多的人看到那個時代文化復興的樣子,讓很多人意識到了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都是無數先輩們頂著逆流前進所換來的,中國現在的安康繁榮是靠無數先驅們用血淚創造出來。
正所謂,櫛風沐雨,砥礪前行。長大以后,時代終究是要把歷史的重擔放在我們的肩上,我們之中有人可能是做好了準備,有人可能還在猶豫,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堅定向前邁進。
民國時期,一群人,一腔熱血,義無反顧地帶著中國走向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