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少年的觀后感
學生通過觀看《開學第一課》,從中悟到各樣的感想或道理,這些感想都將書寫進觀后感中。而我們寫觀后感正文之前要對故事有一個簡單的了解,有什么樣的結果等等。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開學第一課少年的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開學第一課少年的觀后感1
今天,我收看了《開學第一課》。
在義勇軍進行曲響起中,《開學第一課》開始了。首先請來了秦怡奶奶為我們講述關于義勇軍進行曲的真實故事。一次,日本攻長城,我軍拼死抵抗,日軍用大炮在長城轟出了一個大洞,他們調集所有人都來攻擊這個缺口,我軍也陸陸續續的趕了過來,我們用血肉之軀成功的擋住了敵人的進攻,不讓敵人進入。因此,聶耳在義勇軍進行曲當中寫了把我們的血肉組成我們新的長城。聽完這個故事,我才知道為什么要把義勇軍進行曲當成國歌了。
在《開學第一課》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勇敢這方面的閻富華的故事了,這是他曾經的朋友史林山為我們講述的,這是在史林山爺爺在和我們一樣大的時候經歷的。有一天,閻富華發現有許多的日本鬼子來侵略鎮子,他沉著冷靜的對伙伴史林山說:“你去告訴干部說日本鬼子來侵略了。”讓他趕緊帶著鄉親們轉移。而閻富華自己卻被日本鬼子抓住,讓他帶路。他為了讓鄉親們轉移,自己帶著日本鬼子轉來轉去,臨死前,還想拉走一個日本鬼子跳下懸崖,可他當年只有13歲,力氣太小,終究還是拉不動一個大人,最后還是被敵人用刺刀挑進了懸崖。閻富華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他具有舍己為人的精神,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這種精神。
在生活中,雖然現在已經是和平年代,但是我們不能忘記曾經經歷過的悲劇,而我們也應該秉承抗戰老兵們的精神,我們也要把他們的精神深深的烙印在自己的心靈里。我們是炎黃子孫,現在打的都是信息化戰爭,我們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奉獻給祖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在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把祖國建設的更加富強,不讓悲劇再次重演。今天,我們緬懷歷史,聽抗戰老兵講述抗戰的故事,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痛定思痛,奮勇前進。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開學第一課少年的觀后感2
開學第一課,讓我感受到逆行醫療工作者們的艱辛,強忍著病患持續工作。他們是沒有硝煙戰場上的英雄!還有我們身邊的社區工作者志愿者們,為我們能有一個的安全環境生活學習,不思辛苦任勞任怨!還有我們可愛的老師們,為我們的網上課堂準備了精美的課件,讓我們快樂的學習!
難道“逆行者”們不怕死嗎?難道“逆行者”們不想在這春節之際和家人團圓吃個年夜飯嗎?難道“逆行者”們就不想躲在家中遠離病毒嗎?不,他們也害怕,他們都有家有室,是他們的不畏犧牲精神,他們的醫者仁心,他們的責任心使命感支撐著他們。
我昨天看了一個視頻,被訪者是一位女醫生。她哭著說,她也很害怕,她也很怕被感染,她也很怕再也見不到家人朋友了。采訪者問她,都這么害怕了,為什么還能堅持?女醫生立馬穿上了手上的白大褂,抹掉了眼淚,勇敢又自豪地說,就是因為這個,穿上了它就有了一種使命感,正是這種使命感讓我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短短幾句,沒有多么華麗的修辭,卻那么讓人動容,為之潸然淚下。同濟大學第二批志愿者又前往武漢支援,他們宣誓“不計報酬,無論生死”,更是讓人淚目……
我們如今能安然地待在家中,不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不畏犧牲的英雄嗎?正是有了他們在前面沖鋒陷陣,我們才得以還能和家人團聚,歡度春節。
讓我們心懷感恩,向英雄致敬。
開學第一課少年的觀后感3
今天是我們開學的第一天,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的我,感同身受。本次北京課堂由康輝、尼格買提擔任主持人,武漢課堂由撒貝寧,朱廣權擔任主持人。
在課堂上,鐘南山院士講述了自己在父母的影響下學醫從醫,在“非典”時挺身而出以及在新冠疫情發生時奔赴武漢一線的故事。節目中,鐘南山擲地有聲地說道:“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權!我們保住了這么多人的命,這是我們人權的表現!”
第二位主講人是天津中醫大學校長——張伯禮。在課堂上,張伯禮院士講述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與疫情抗爭的歷史,中華民族本著對生命健康的堅守,在一次次磨難中,迎難而上,努力探索應對疫情的方法,正如張伯禮在節目中所說:“我們中華民族是個英雄的民族,它是在磨難中成長起來的。”
第三位主講人是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他是一名漸凍癥患者,卻把背挺得筆直,挺起了萬家燈火的希望,從武漢疫情阻擊戰打響的那一刻起,張定宇就拖著蹣跚的腳步奮戰在一線,他下定決心:“我一定要為我們的病人為我們的城市,為我們的國家筑起一道生命的長城!”作為一名漸凍癥患者,他依然以樂觀、豁達的心態來面對,用不屈不撓的態度說:“生命就是我們要珍惜,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
第四位主講人是陳薇,她是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在她所研究的疫苗誕生時,她只說了八個字:“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最后一位主講人是張文宏,他用生動的語言為全國中我們送上既科學又實用的“少年兒童衛生健康寶典”,他還告訴我們洗手要二十秒,需要唱兩遍《生日快樂》這首歌,希望孩子與家人可以認識到“健康成長比成績更重要”。
新時代的少年應該是積極向上的好學生,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祖國,我們每個人都要懷著揣夢想,并且要為之付出努力,只有不斷的奮斗,我們才能變得更強大,才可以報答國家,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開學第一課少年的觀后感4
今天是9月1日,新學期的第一天。晚上,我和家人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這是不同于以往的“第一課”,我們又一次回顧了全國人民齊心合力、抗擊病毒的偉大歷程。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坎坷、多災多難,都不足以形容這八個月來,我們的祖國所經歷的一切。1月初,一種從未為人們所知的病毒悄然降臨武漢,隨即以驚人的速度向全國蔓延,即使武漢在第一時間封城,也未能阻止病毒擴散向全國。一聲令下,全國各地的醫護工作者整裝出發,數萬名白衣天使緊急投入支援武漢抗擊病毒的戰斗中……
跟隨《開學第一課》我們重溫了這段抗疫的經歷,也再一次被一個個可歌可泣的英雄所震撼。我們小學生應該學習這些精神,將之作為我們學習的動力,樹立正確價值觀,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讓自己接受更多的知識,做一個自強上進少年;遵紀守法,在能力范圍內主動幫助他人;勤儉節約,培養艱苦奮斗的精神,這才是新時代少年應該具備的品質。
學習不可一日而棄,好成績都是靠平時點滴積累的。看完開學第一課以后,我對以后的學習有了更清晰的規劃,也有了更強大的動力,我要好好學習,努力進步,爭取早日為祖國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開學第一課少年的觀后感5
九月,代表著新的學期和新的起點。疫情的有效防控為新學期開學工作提供了穩定的保障基礎,學校正常開學,學生們告別了暑假迎來了新的學校生活。在開學之際,大型教育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也如期而至。
這是一檔從2008年播出至今的教育節目,十三年來未曾停播,它帶給全國青少年甚至全國人民十分深刻的教育意義。我想,這是開學第一課一直存在的重要原因。
作為全國青少年中的一員,在觀看了這個節目之后,心里有了別樣的啟發和感想,我想,這是硬搬搬的書本所不能帶來的。
首先,節目讓我對疫情防疫的相關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信很多人在疫情發生之后,更加注重個人衛生防護和個人健康生活。《開學第一課》為我們科普了一系列關于防疫,關于衛生以及健康等知識,讓我們了解更多防疫知識,不僅僅是應對這場還未消散的疫情,更是為以后做好保障。
接著,《開學第一課》著重為我們贊頌了在疫情中保家衛國,眾志成城團結抗疫的所有英雄們,無論是醫生,還是護士,甚至是一些“小人物”,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國家才有了現在抗疫的階段性勝利,而我們的愛國心也更加堅不可摧了。學習弘揚他們這種抗疫精神,是我們青少年應該做的。
看完了20_年的《開學第一課》,向祖國和未來啟航吧,一起弘揚抗疫精神。
開學第一課個人感悟相關文章:
★ 觀后感格式范文
★ 觀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