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開學第一課的觀后感
觀后感要讓觀和感相吻合,使文章全文一體,使感發于觀、觀服務于感。而《開學第一課》是對孩子們開學初的一種教育,學生通過觀看節目從中受到教育,并將啟示寫進觀后感。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秋季開學第一課的觀后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秋季開學第一課的觀后感1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講了中國的文化,以“中華驕傲”做主題。共分為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載道、棋以明智、絲綢新路,多角度反映中國的傳統文化。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就是漢字。中國漢字發展到現在,有了四千多年的歷史。在慢慢漢字的演變過程中,至今發現最早的是陶器文字,然后是甲骨文,再到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和行書等九種字體。我們現在常用的是楷書,楷書寫出來的字方方正正,橫平豎直,讓人一目了然。這也是中國漢字與世界文字不同的優點,也預示我們中國人,做人做事,堂堂正正!
節目中,主持人撒老師指著一個奇特的字問同學們甲骨文中是什么字?有同學說是“出”字,有同學說是“流”字,但都不對,我在想會不會是“川”字?最后由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的王寧先生告訴我們這是“天”字。王教授還現場給同學們講解了“正”、“直”兩個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行不離軌就是正,目不斜視就是直。漢字造字的意圖告訴我們:看清道路,奔向目標。一筆一劃中涵蓋豐厚的歷史底蘊,漢字帶領我們感受過去,思考未來。它不僅是智慧的結晶,更是傳統文化中不能缺失的根基。漢字記錄著中國人獨特的思考方式,中華精神價值的源頭。
到了后面,大家看到了吳京。暑假有看電影《戰狼2》的相信都非常非常崇拜他吧!包括我自己也是。吳京說:真正的英雄不是想如何戰勝別人,而是用這強大的力量來保護自己保護身邊的人。吳京的千錘百煉、自強不息無不彰顯著我國中華武術之精髓。
穿越五千年時光,走進中華文明的古老源頭,領略民族自強的風采,品味字里行間的國家理想,開啟黑白二子間蘊含的智慧。追根朔源,鑒古知今,這一課讓我受益匪淺!讓我自豪感倍增!
秋季開學第一課的觀后感2
2021《開學第一課》讓人回味無窮,仔細想想應該落筆寫一寫自己的感受,通過這個節目讓我想到了幾個人,護士朱海秀拒絕在鏡頭前向爸媽報平安,她說“我不想哭,哭花了護目鏡就不能做事了”;2000年出生的劉家怡奮戰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她說“穿上防護服,我就不是個孩子了”;00后護士郭詩敏,在進入隔離點工作30天后,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她說:“覺得自己不再是個稚嫩的孩子了。”……一場戰“疫”,讓90后、00后一瞬間“長大”,抗擊疫情成為一次的“成年禮”,透過這些話語中令人震撼的胸襟和氣度,更讓我們真切感受到疫情給他們帶來的“成長”。
他們信任無數人民心中赤誠的熱火,信任日益強盛的中國,信任統一戰線的世界。當然,也信任,今年武漢的櫻花會開得格外絢爛。待春暖花開,我們一起看車水馬龍。
盡管2021年初,一場疫情席卷神州大地,病毒肆虐橫行,災難從未停息,蠶食了春日的盎然生機,但我們以愛與支持致敬那些堅守,守護中國的英雄,如此,我們一定會風雨無阻的前進。
重大關頭誕生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滋養偉大的時代,我們堅信:中國精神熔鑄而成的戰疫之魂和抗疫精神,必將煥發出磅礴的精神偉力,推動“復興號”巨輪劈波斬浪、揚帆遠航!
秋季開學第一課的觀后感3
今天是開學的日子,我在晚上觀看了《開學第一課》,觀看完節目之后,我被深深的感動了,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上午李老師也給我們上了一節課,我對這兩節課深有感觸。
《開學第一課》的節目圍繞著抗疫這個話題來展開,節目中分別有鐘南山、張文宏和許多抗疫醫生這些英雄們來作了講話,突出強調了年輕人在這次抗疫中的巨大貢獻。這些事例感染了我,我被他們勇于擔當的精神感動了,我不禁想起了在十七年前的非典時,也是他們這些抗疫英雄挺身而出,為人民的生命而付出、犧牲,這是多么偉大的責任啊!我又想到了鐘南山院士,他是人民的英雄,雖然已經84歲高齡,但他在新冠疫情爆發后,依然像抗擊非典時一樣奔赴疫情第一線——武漢。鐘南山院士的家國情懷打動了我,我決心也要做一個像鐘南山院士那樣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人。而如何成為這樣的人呢?我又想起了上午李老師給我們講的開學第一課。
李老師對我們講的開學第一課分為五個部分,其中第三部分——“勵志分享”對我的感觸,李老師給我們分享了一篇文章,“華為以201萬年薪錄取天才少年”。老師讀完這篇文章之后說:“如果你想像這個天才一樣成功的話,就必須付出成為天才需要付出的辛苦和勞累。”是啊,誰能不努力就獲得成功呢?每個成功的人背后都有超乎常人的汗水的付出,如果你想取得成功的鮮花,就必須用汗水澆灌。我的夢想亦是如此,想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超越常人,就要有堅強的意志與日復一日的堅持努力。只有這樣,成功的花朵才會向我們綻放。
經過了李老師的分享與從《開學第一課》中獲得的思考,我明白了只有努力干好現在應該干的事情,才能選擇自己想要成為的人,而現在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所以,讓我們刻苦學習,爭取長大之后為祖國建設增加自己的力量!
秋季開學第一課的觀后感4
今晚,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教育部合作打造的全國中小學生《開學第一課》在開學的日子準時播出。這檔節目每年都會選定一個明確的主題,不出意外,今年的主題是“普及防疫知識、弘揚抗疫精神”。
疫情期間,我們的中央政府依然臨危不亂,迅速又堅決地下達“命令式”的防控疫情措施。接著各省市和地區積極響應,層層下達,嚴防死守,控制人員的流動。各地抗疫英雄紛紛挺身而出,奔赴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在這種危急的情況下,全國人民身不在一起但心卻緊緊聯系著,眾志成城,在不同的空間里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最終我國在短時間內壓制了病毒的大規模傳播。
因為疫情,不管是上班族還是學生黨,都開始了前所未有的超長假期。那段時間,我每天都會關注病例的確診情況。看到確診病例上升時,心情如同遭遇暴風般不安;看到確診病例下降時,又如同藍天白云般晴朗。我相信那段時間,很多人的心里都是這種感受。可誰能想到,自己曾經夢寐以求的超長假期竟然這么不讓人待見?不過說實話,因為這次疫情,我第一次真正地感覺到我們的祖國有多強大,我們的英雄有多偉大,我們的人民有多團結。
目前,疫情雖說已經基本被控制住,但國外疫情依然嚴峻,我國部分地區也有境外輸入和本地病例,我們仍然需打起十二分精神,牢記防疫知識并積極落到實處。
秋季開學第一課的觀后感5
秋天,這是一個樸素而又繁忙的季節里,在這季節里迎來了學生們一個嶄新的學習時期。漫長而又快樂的暑假已經過去,換回來我們開學的日子,而在開學前當中給我們安排上人生當中最有意義的一節課了,那就是《開學第一課》。
所謂的開學第一課是根據我國每一年所發生最具有意義上的事情來改編而成的大型公益節目,其目的是讓廣大的學生和家人們更好的了解祖國隨著時間上的演變而變得更強,在學生萌發期當中植入一顆愛國,樂于奉獻的心靈種子,讓學生們明白少年強,則中國強的道理,樹立了一個明確的目標,成為廣大學生們為今后的努力而成長,這也使得在我們人生當中多添加了一些色彩,而《開學第一課》更多的教育是我們心理上的成長,精神上的補給,靈魂上的升華。
因為觀看了《開學第一課》后能讓我們明白什么是團結,什么是愛國精神,遇到困難無畏不懼的精神去克服。所以為我們將來的更加強大的祖國而努力學習,能夠成為為祖國做貢獻的一份子。
而今年20_的主要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可以這么說今年的疫情驚動了全球,關鍵時刻,只有相互協作,建立起政府、社會、個人各方休戚與共、有機互動的命運共同體,才能共克時艱,奪取最后勝利。這就是我們的祖國,人民英雄的好榜樣!
每個人都是人生當中的主角,或許慢,或許快,但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將會是哪個主角的人!加油,為今后的生活而努力!
開學第一課個人感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