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央視《315晚會》學生有感最新
3月15日,老百姓們期盼著一天,因為這一天能讓人們更加了解如今的社會狀況,那么關于2021年央視《315晚會》學生有感內容要怎么寫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2021年央視《315晚會》學生有感大全,歡迎參閱。
《315晚會》學生有感一
今日剛剛看了315晚會,感受頗多。案例的數量少了,但質量高了,并且敢于直接揭露那些關鍵性人物,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進步和民主的表現。
一種普通的茶,被冠之以什么"藏"字開頭的神氣藥物,已經夠荒.唐的了。而且更令人發指的是那個被什么人包裝出來的、藝術造詣并不深的郭德剛,明目張膽地拿了不法分子的200萬出演費,大做虛假廣告,欺騙、愚弄消費者,實在膽大包天,理應承擔法律責任!沒收其非法所得,賠償眾多被誤導的消費者的經濟損失和帶來的精神損失!國家法律和相關部門應該在這個問題上認真一些、嚴格一些、執法力度大一些!
筆者幾年前也多次上當受騙,記得有一次,在大街上碰到一家陜西的醫藥宣傳銷售活動,名叫"菲尼好",說是治療上呼吸道發炎、氣管類的新藥,包裝比較好,外部什么也看不出來,價格很高,筆者買了500多圓錢的。回家后服用,感覺味道和肺寶三效一樣,于是就看盒子內的說明書,(盒上是什么也看不出來的!)看了一會兒也沒看出個究竟,接著就細讀,終于在說明書上很不起眼的位置上有個小括號,內有幾個非常小的字:肺寶三效片。筆者看到這里才明白上當了!純粹是一種十足的騙局!當時肺寶三效一瓶僅三圓錢幣呀,他們竟然賣到二百多圓!可見現在有寫各業的騙局有多少,有多黑,有多少人在被騙啊!
我們希望天天315,并且月月來一次大規模的15,只有這樣,不正之風才能剎住一些,老百姓的日子才能安穩一些罷。
《315晚會》學生有感二
看完20_年央視的315晚會,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除了實體店鋪之外,網購爆出的問題更甚,隨著網絡的普及,網上購物也成為熱潮,可是廣大的剁手黨真的對網上購物的利弊分清楚了嗎。
今年央視3·15的一號熱點投訴為網絡購物,從消費者投訴的具體問題看,網絡售假和虛假宣傳問題比較突出。消費者投訴的問題大多集中在質量不合格、假冒偽劣,虛假促銷和宣傳,商家拒絕執行三包等等。
以天貓、京東、唯品會、聚美優品等為代表的網購平臺無一例外在今年315被多多少少提及,近期有消費者在聚美急速免稅店購買一款Coach錢包,但隨后證明是假貨,盡管聚美將責任推給第三方,但消費者對于聚美的印象大打折扣,同樣的事情還出現在京東,消費者花費一萬多購買的LV疑似假貨。網購的好處:首先,對于消費者來說:第一,可以在家“逛商店”,訂貨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第二,獲得較大量的商品信息,可以買到當地沒有的商品;第三,網上支付較傳統拿現金支付更加安全,可避免現金丟失或遭到搶劫第四,從訂貨、買貨到貨物上門無需親臨現場,既省時又省力;第五,由于網上商品省去租店面、召雇員及儲存保管等一系列費用,總的來說其價格較一般商場的同類商品更便宜。
其次,對于商家來說:由于網上銷售沒有庫存壓力、經營成本低、經營規模不受場地限制等。在將來會有更多的企業選擇網上銷售,通過互聯網對市場信息的及時反饋適時調整經營戰略,以此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再次,對于整個市場經濟來說:這種新型的購物模式可在更大的范圍內、更廣的層面上以更高的效率實現資源配置。
綜上可以看出,網上購物突破了傳統商務的障礙,無論對消費者、企業還是市場都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在新經濟時期無疑是達到“多贏”效果的理想模式。網購的缺點:第一,實物和照片上的差距太大:網購只能是看到照片,到貨物真的到達你手里,你會感覺和實物有不一樣。這就不如在商場里買到的放心。第二,不能試穿:網購只是看到照片及對物品的簡單的介紹,像衣服或鞋子之類的,你就不能直接的看出適不適合你,而如果在商場購買,你可以試穿,合自己的身,就馬上買下,不用考慮那么多,但是,網購就比較麻煩了。
第三,網絡支付不安全:可能被偷窺,密碼被盜。網上購物最為擔心的一點就是他需要用到銀行賬戶,有些朋友的電腦中存在著盜號木馬等,會造成賬號丟失等一些嚴重的情況發生,所以大家在購物的時候盡量不要選擇網吧等公共場所,自己的電腦也要保證殺毒軟件的正常安裝才能進行網絡交易。第四,誠信問題:就是店主的信用程度,如果碰到過服務質量差的店主,問幾個問題就顯得不耐煩。還有在網上購物出現上當受騙時常發生。第五,配送的速度問題:在網上所購來的物品,還要經過配送的環節,快則一兩天,慢則要一個星期或更久,有時候,配送的過程還會出現一些問題,還有,如果對物品不滿意,又要經過配送的環節,換一下物品,這樣比較麻煩;而在商場上,看到自己想要,就直接到手,如果不滿意,直接拿去換。第六,退貨不方便的問題:雖然現實中購物退貨也需要很復雜的程序,甚至對產品要有保護的要求,可是網上退貨就相對更加困難。甚至提出百般無理要求拒絕退貨和推卸責任。
因此,網購需謹慎。辨清利弊。
《315晚會》學生有感三
又是一年315,又有老百姓津津樂道的315晚會。然而,業內卻戲稱,315晚會就是辦給各個企業老總和公關部看的。進入3月份,公關總監們就開始千方百計打聽今年自己的公司有沒有“上榜”,315當晚,他們緊張地守在電視機前,如果被點名就立即開始危機公關,如果沒被點名就慶幸又平安度過一年,洗洗睡覺。只留下第二天老百姓們照例對晚會上被曝光的企業和產品義憤填膺。
但是,剩下的364天呢?這些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產品和行為就不存在嗎?回答是同樣存在,只是不那么引人關注。因為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后,投訴渠道不夠暢通。
我國的消費投訴電話是12315。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曾透露,調查顯示只有70%的城市居民知道“12315”。有個部級領導買的商品出了問題,不知道怎么辦,找到張茅,才知道是工商總局管消費投訴。
而且,12315投訴電話推廣了這么多年,有一個問題始終沒有解決,就是熱線太熱,打不進去。張茅自己也承認,工商系統內部檢查12315的時候也打不通。現在統計12315投訴總量的時候,工商部門其實對數據也“發虛”,因為有些投訴相關部門并沒有接到。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去年3月份,工商總局建設了12315第一期互聯網平臺并正式開通。只要關注微信12315公眾號,就可以網絡投訴。上線僅9個月,網絡平臺就解決了38萬件投訴,效率非常高。
不過,這套系統還有待改進升級。比如,同電話一樣,投訴時消費者需要提供商家名稱或者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但消費者往往很少記得商家的準確名稱。而且,有的洗衣店、小飯館根本沒有證照,在工商的市場主體系統里查不到,無從投訴。
這些問題,把消費者攔在了投訴的大門外。怎么解決?首先還是應該借助技術力量。據了解,工商總局即將上線二期互聯網投訴平臺,將增加電子地圖功能,消費者點擊購買地點后,工商系統將通過大數據,在線處理舉報。
其次,相關管理部門要切實承擔起市場監督作用,及時處理投訴信息,依法處理不法商家。
第三,還要盡可能地把消費者的投訴變成強有力的威懾。比如,繼續推進企業投訴公示試點,將企業被投訴的情況經由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以后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或選擇服務時,可以提前查詢。如果發現這個商家有多次被投訴的經歷,或者是解決投訴特別不給力,就要多留個心眼。同時,還要發揮媒體的作用,及時曝光這些被投訴的企業和商家,讓全社會共同監督。
總之,消費者權益保護不該只是企業公關在315當天的一次大考,應該成為所有商家時時敬畏的一條準則。
《315晚會》學生有感四
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到來之際,無論是消費者協會,還是消費者,即便是一些媒體,對315非常關注,非常純情。尤其是通過315,讓消費者更放心,讓消費市場更健康,從而更好的保護消費者權益。
我覺得,在人們呼喚天天都是315的當下,更應該建立誠信315。如今保護消費者權益已經頗受消費者關注,也受市場關注,但是商業道德,商業誠信卻并沒有做到315。因而商業誠信和商業道德的缺失已經危害到我們的社會,對此,溫家寶總理曾說,“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
建立誠信315,就是讓商家不能少了誠信,不能少了商業道德,只要做到誠信315和道德315,才會讓消費者天天都是315。
其實,誠信是一個人的立命之本,是人人必備的優良品格,一個人講誠信,就代表了他是一個講文明,講信用的人,這樣的人處處受歡迎,時時受尊重。不講誠信的人,人們會避免和他打交道,甚至忽視他的存在。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講誠信,企業更應該講誠信才能發展,社會更應該有誠信才有和諧。
誠信是一個道德范疇,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稱。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
古語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就是說一個人若不講信用,在社會上就無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一個企業不講誠信,更就不會有市場,也沒有發展的天地。對于一個人要講誠信,對于一個企業更要講誠信,對于社會也應該有誠信。
如今社會誠信的缺失,給社會帶來了災難,更帶來了麻煩。諸如:毒牛肉,牛肉膏,染色饅頭,硫磺姜,瘦肉精,這些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威脅到了社會的安全,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對此也引起了高層的重視,于是要通過建立良好的誠信,喚起商家的良知,讓消費者天天都是315。
誠信315,就是讓消費者感受到商家和企業的誠信和道德,讓每一個企業家身上都流趟著誠信和道德的血液。在如今社會安全事件頻發的當下,讓消費者草木皆兵的現實面前,通過誠信315換起社會的良心,人們的誠信意識,企業的誠信責任,助推社會共同建設誠信大廈,筑起誠信銅墻鐵壁,共同營造良好的誠信氛圍。
《315晚會》學生有感五
三月十五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在這天晚上,我看了關于際消費者權益的相關晚會晚會,也叫“3.15”晚會里面的每一個例子都令人驚心動魄,令人驚訝,令人張大了嘴巴。其中有兩個例子使我深有感觸,使我充滿了怨恨。
第一個例子是關于造紙的,當地的人們使用了這些之后,我們透過銀光燈發現:用紙察過的部位竟有許多銀色的東西,而且還抹不掉,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來到了當地的造紙廠,居然驚奇的發現,造紙的原料既然是非常臟的廢紙和一些藥物的包裝袋!然后經過一系列的化學物品加工而成的“干凈紙”。真是令人驚心。要是用多了這種紙然后生了什么怪病該怎么辦?所以應該早些查抄這家盜版的造紙廠。
第二個例子是一家子的幸福因為一件事而破滅。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在小孩小的時候起了皰疹,然后到了一家名叫“田婆婆洗灸堂”的連鎖店去給小孩看病,結果因為那里的安全質量有問題,導致小孩后背皮膚破裂,最終患上了“不死的癌癥”。后來發現,田婆婆洗灸堂,用的原料居然大不符合標準:經常用臭雞蛋來當原料,用過的還重復用,大不符合國家標準,導致了這一家子的幸福最終破滅。
通過這兩個典型的故事后,使我深刻感到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很多人們為了賺錢,不顧危害的產品,我們應該共同努力,爭取解除這種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