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電視劇觀后感與體會
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下面小編帶來勵志電視劇觀后感與體會7篇,對于各位來說大有好處,一起看看吧。
勵志電視劇觀后感與體會篇1
近日,不少地方電視臺都在熱播開年大戲《鋼鐵年代》,終于看到了一部關于工人英雄的電視劇,平時不太喜歡看電視劇的我,每晚端坐在電視機前聚精會神的看著、笑著,當然也有流淚的時候,說心話,作為一個國營企業的職工,我為這部精彩的電視劇喝彩。
《鋼鐵年代》雖已落下帷幕,可我依然沉浸在劇情中,尤其是想到麥草的結局,使我久久不能釋懷。我由衷地佩服編劇用此出乎意料的最后一筆,把在鋼鐵戰線上辛勞一生的工人們表現的淋漓盡致。這一幕隱喻著共和國的鋼鐵大廈上,不僅融入著他們的`心血和汗水,還融入著他們的生命!從這部電視劇中,我真正品味了工人是民族的脊梁,是他們建立了民族工業體系,用熱血,汗水和生命鑄造了一個火一般的鋼鐵年代。
《鋼鐵年代》還是純爺們的電視劇;是相當傳統的電視劇;是狂風暴雨猛擊人們心扉,拷問人們靈魂的電視劇。工人們有著最簡單最質樸的感情,總是用最生活化的方式來表達,他們沒有什么等級觀念,也不在乎人的出身、背景、學歷和財富,衡量人的標準很單純--那就是為人的情義!他們身體力行、當仁不讓、豪爽大氣、樂觀豁達、樂于奉獻,即使遭遇了不公正待遇,也很少抱怨,依然默默的自己承擔起生活的變故,即使有人背叛了他們也還在維護著起碼的良知。其善良、忠誠、忍耐使得他們的痛苦很少為人知曉。他們可以隨便的把一條毛巾搭在肩膀上擦嘴擦汗,可以肆無忌憚的說笑,無須擔心是否被認為缺乏禮儀。他們常常不拘小節卻很有時間觀念和協作精神。他們是真正的智者和高尚的人,永遠值得信賴和尊敬!
身為企業職工,雖無生長在如火如荼的火熱年代,但會努力繼承他們的精神,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企業騰飛做出貢獻。
勵志電視劇觀后感與體會篇2
《蝸居》當我看到最后結局的時候,我哭了。淚不停的流,心情不停地擔憂。
以一個女孩子的成長見證一個人的人生。那種見證是那樣的讓人心痛,而那個女孩子的經歷又是那樣的令人惋惜。似乎我們真的沒有理由去責怪誰,成長的痛總是那么徹骨、那樣刻苦銘心。當有一天我們真的明白的時候,那個幻想的青春夢就已經支離破碎了。而我們也開始現實了。
我想,她心里的痛,沒有人會真的明白。那種對這個世界、對這個社會不公平的無力的反抗。
似乎覺得那個女孩子是無辜的,她只是在跟隨那個莫大的城市、跟隨大多數人的步伐在走。就像我們去逛街一樣,我們來不及去想、不能決斷。就這樣被人推著往前走。而那些青春年少是的理想,卻被這人流推的無影無蹤。
我們那樣努力,只是不想被落在后面。
可是,有時候卻覺得,什么都沒有的人,就連努力都是徒勞的。
現實就是這樣,沒有能力,就會被淘汰。而即使有能力,不被伯樂賞識,不被重用,都是無力的。
這個社會,是金錢與名利交織的`社會。卻少了幸福、少了快樂。
每個人都抱怨,抱怨社會的不公,抱怨人情的冷漠,可是每個人在遇到事情時,都是想到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也許我們沒有權利去責怪誰,我們只有在不停的向前的同時,不要讓自己走錯路,不要再重復別人的錯,不要讓自己的青春再次葬送給這個社會,不要再讓自己留一輩子抹不去的心疼。
路,還很長。心,還很簡單。
這條路上,在艱苦,都要走,不期望有多輝煌、卻只求平平安安、幸福快樂,就好。
從那里,我看到了未來的路。或許,這樣,未來的路上就會少了些恐慌、和不安。
勵志電視劇觀后感與體會篇3
《麻雀》講述的是李易峰飾演的中共黨員陳深潛伏在張魯一飾演的汪偽特工總部首領畢忠良身邊完成一個個艱險任務的故事。三年來,陳深以為組織早已將他遺忘,每天混跡在紙醉金迷中,面對敵人只能賠笑,這樣的生活讓陳深痛苦而迷茫,好在,“宰相”終于同他接了頭,可惜“宰相”沒多久就暴露了。而導演恨不得第一集就把所有懸念所有包袱所有回憶都甩出來,懸疑設置力度太弱。
人物測評 李易峰配音出戲 李小冉表現出色
《麻雀》里頭除了張魯一,用的'全是配音,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諜戰劇的質感,聽起來像是上世紀90年代港片的配音,跟諜戰劇的氛圍很是違和。尤其是李易峰飾演的陳深的配音,口型對不上,導致陳深的說話和表情是慢半拍的,非常出戲。不過,李易峰在《麻雀》里的演技比起《古劍奇譚》的時候好多了,至少還算自然。讓人意外的是張魯一貌似也只是完成角色而已,反而是客串的李小冉,表現較好。
首播觀感 觀眾不看好 無法超越《偽裝者》
頂著”偶像+顏值+諜戰”的頭銜,此前《麻雀》被期待能成為下一個《偽裝者》。而首日0.9的收視率只能算得上是表現平平。豆瓣評分目前7.7分,賬面數據算是不錯。但在口碑上,觀眾評論卻褒貶不一,有粉絲力挺李易峰演技有進步:“演得真不錯,感覺開始靠演技吃飯了。”而該劇的快節奏也被不少觀眾點贊, “看了兩集,意外好看”。但也有觀眾持不同意見“該劇骨子里還是一副矯情做作的兒女情長,烽火亂世下本不該如此。” “格局也不大,總是在那個小作坊瞎轉悠,無法跟《偽裝者》媲美。”
勵志電視劇觀后感與體會篇4
最近朋友圈和微博都被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刷爆了。除了演員陣容強大,吸引廣大觀眾的更多是該劇所涉及的話題及引發的思考。該劇講述了生活優越安逸的全職太太羅子君與丈夫陳俊生離婚后一切歸零,在閨蜜唐晶及其男友賀涵的幫助下打破困境,進入職場,在自我成長中走向人生下一程的故事。
電視劇改編自小說《我的前半生》,對比兩部作品,作家亦舒和導演沈嚴對角色的塑造各有不同。對于陳俊生和子君婚姻的失敗,亦舒歸根于男主人公是拋妻棄子,狠心決絕的“過街老鼠”;而沈嚴則更傾向于把陳俊生塑造成了一個踏實穩重,有上進心,只是因靈魂寂寞而出軌的男人。兩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都可能出現,但筆者認為,后者更具普遍性。看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不應痛罵陳俊生解解氣就完了,現代女性應該從別人的故事中吸取經驗教訓,從而看清自己的人生。
全職太太本來就是一個危險系數很高的職業,所以“我養你”其實并不是一件好事。夫妻關系就像兩個人在跑步,一個跑得太快,一個跑得太慢,距離越來越遠導致想要對話都幾乎不可能。因此,兩個人在一起,進步快的那個人,總會甩掉原地踏步的那個。羅子君代表了很多現實中的女性,有些人即使沒有年薪一百五十萬的陳俊生,也會選擇放棄工作,照顧一家人的衣食起居。羅子君的故事告訴我們全職太太不值得羨慕,獨立自強,積極向上的新時代女性活得才有滋味,才有價值。
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要用心經營自己,只有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才能維護好自己的婚姻。面包一起掙,愛情互相給才應是婚姻的正確打開方式。
勵志電視劇觀后感與體會篇5
《花千骨》這個故事里,有太多的溫暖和絕決,仁慈卻固執,美好卻絕望的愛情。可是哪怕愛的記憶再悲傷,故事里的人仍會堅持,不肯放手,不肯遺忘,甚至痊愈或者病入膏肓。
遺忘這個東西,比生命還長,還寬,比大海還要深,還要洶涌,它埋葬一切記憶,是痛苦的天敵,也常常成為愛情的墳墓。曾經,意味著失去;而遺忘,意味著一切不復存在,不是你失去了它,而是你弄丟了它。明明不久前,它還珍寶一樣被你收在腦海的'最深處,久不翻看,竟不知不覺中灰飛煙滅。站在當下,驀然回首。記憶只剩下一片空白茫然。然后接踵而來的是恐懼。
《花千骨》可以簡單的看做一個在愛中堅持的故事,許多人對這樣的感情都無法認同,只是情一字,本就傷人。在作者眼中,愛就是那么固執而純粹,不可褻瀆,不可輕言放棄,相信看過這本書的人兒一定能懂。
有人喜歡《花千骨》中東方彧卿的那種:就算粉身碎骨,我也要和你在一起,的溫暖的不求回報的愛,喜歡殺阡陌:你若敢為你門中弟子傷她一分,我便屠你滿門,那種霸道的愛。
大部分人喜歡師傅(這里就是!)是因為白子畫的美好,正在于他不需要世俗的恭維打擾。他不需要說會不會更適合當一個好相公。能不能給一個女孩幸福。他就一直站在那里,站在每一個女孩子的心底,是那么期盼,卻又無法靠近,猶如在這紅塵中向往著那一點干凈的梨花白。
殺阡陌,東方彧卿,白子畫。軒轅郎都可說是花千骨生命中的貴人。他們完美而強大。真摯熱烈而又美好。
《花千骨》是作者心中的一個童話,而白子畫是童話中的童話,它寓意著每個女孩的成長,寓意著她們生命中的每一個遇見,心中雖渴慕,但現實中沒有這樣純粹的愛情……
勵志電視劇觀后感與體會篇6
看《神話》這部劇,我單單從胡歌演的這個"易小川"的角色來看,我看到了一個狂放不羈的痞子形象的小川慢慢地經過歲月的洗禮而變得成熟穩重的將軍形象。他與高要同為穿越人士,但高要卻成了史上的惡人--"趙高"。用"喪盡天良,無惡不作"來形容高要那是在合適不過了。胡歌飾演的易小川,在剛剛穿越到一千年前的秦朝,仍然是那樣的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仍然我行我素,逍遙人間。但在遇見玉漱公主和蒙恬將軍之后,卻被攪進了那樣一個嚴酷的大染缸。最初的他,只是為了自己而活著,遇見玉漱之后,便為了兩人的愛情而活,慢慢地,為了天下蒼生,為了大秦的未來,他又不得不接手蒙家軍…
我說,人總是會隨著自身的環境而不斷地去改變的,像易小川,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嗎?還有高要,不也是因為環境的改變而慢慢地由原先的膽小怕事變得膽大妄為,甚至做出危害江山的事情的人嗎?由此,我也不禁想到處在現實中的我們。現實的可怕也許現在處于青春的我們還不怎么能夠真正地領略到這一點,但誰又能夠否認現實的恐怖呢?畢業后,我們將要面對的現實的壓迫又怎么少得了?現實世界是個大染缸,我們之中,不乏會出現許多像易小川跟高要那樣的人,
觀后感
《《神話》觀后感》一種是處在污濁之境還能夠潔身自愛的人,另一種是漸漸地摒棄了自己善良的本性而隨波逐流,被污濁淹沒…
講到《神話》這部劇,不得不提一下里面那感動人心,穿越千年的亙古愛情故事,就像白冰唱的那首《星月神話》一樣,我覺得這首歌就是易小川與玉漱公主兩個人之間愛情的最好詮釋。相愛的兩個人在錯誤的時間里相遇,相識,相知,相愛…那是多么令人心酸的一件事呀!
這部劇真的很不錯,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這部劇的結局實在是太悲劇了,讓人看了都感到十分的心酸,為他們千年的等待到頭來還是一場空而感到悲哀。劇作,是讓人看的,這部劇是很吸引人,但結局真的太悲慘,劇作能吸引人是好事,但我覺得能讓人嘗遍人間各種情感的劇作會更加的優秀。既然劇中充斥了太多的悲劇色彩,何不給大家一個歡喜的結局呢?
電影《神話》的構思獨特,但是作為擁有豐富創作思維的制片人,要將一則別出心裁的完整故事濃縮成一部為時兩個小時的電影,實屬無稽,因為神話背景的選材穿梭于千年歷史之間,純粹考慮在古今場景的塑造上,電影局限于時間的編排,許多內容都只能夠簡易帶過。電視劇《神話》的出場,恰恰彌補了這一份不足,劇組給予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完善劇情氛圍,努力將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于是,我們又一度攜手“逍遙”胡歌,觀望秦時明月。
在中國,尤其是近代,家庭離異的現象早就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用羅貫中先生的話講,叫“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然而,就是這部穿越時空的古裝劇對于現實生活的素描,蘊涵著當代社會家庭的一個映照。很容易讓人通過它而萌生一些感觸。一對因為賭氣而離異多年的夫妻,在聽聞骨肉失蹤之后的第一時間,當即摒棄前怨欣然走到了一起開始了尋子之路,盡管行程途中小吵不斷,卻依舊難掩心靈深處那份互相關切的情誼,默契十足地前進。于是,這個支離破碎的家庭也終于邁出了破鏡重圓的步伐。通過電視劇情,我們由衷地敬佩大川,看到生活在離異家庭里的他卻也能獨立地把生活事務處理得有條不紊時,我們深感欣慰。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同樣生活在離異家庭的孩子一份生活上的啟示和精神上的撫慰。當大川以最純樸的孩子身份,向媽媽坦誠出自己是多么渴望得到一絲母愛的呵護,這一刻,守著屏幕,多少人會為之動容、落淚。小川這一家子,由點及面推己及人地向社會家庭吶喊,如若真正在乎親情,在乎這個完整的家庭,你們還會輕易地將婚姻推之于絕境么?即便是處于破裂家庭的孩子,你們都要學會堅強,要知道,在國內像大川這樣從逆境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博士可謂不勝枚舉,你們都是不平凡家庭中平凡的一分子……
勵志電視劇觀后感與體會篇7
長篇小說終于寫成了,但因為寫的這部悲情小說的關系,心情一直很壓抑。就想找一部喜劇電視劇看看,調節一下心情。
找著找著,看到了一部女人進城,從編劇,導演到演員都不是太有名。潘雨晨主演的,很久之前看過她和高曙光演的一部婚外戀題材的電視劇,名字都忘了,演的很不錯。潘雨晨在里面演的是一個性格溫柔內向的小護士。在女人進城里她搖身一變為一個叱詫風云的女強人形象。性格差異那么多,開始曾讓我一度以為不是她,后來看了演員表才確信。
電視劇里確實有很多搞笑的場面。一群男人進城打工半年,腰包鼓了,覺得自己能掙大錢了,了不起了。回來就對孩子老婆硬起來了,吆五呵六,看不順眼,終于把幾個女人惹急了,商量著要一起進城也掙個大錢給這幫男人們看看。潘雨晨演的是王紅艷,可以說是這幫姐妹中的大姐大。
但想掙到錢,談何容易呀!幾個女人從來沒有進過城,以為只要肯吃苦,城里遍地是黃金,她們總可以滿載而歸。可是開始的一段時間對環境不熟悉,又被人騙,幾乎連飯都吃不上,更別提掙錢了。面對困難,幾個姐妹喊苦叫累,都后悔跟紅艷來到城里。其實看到這些,最苦的是王紅艷,她把姐妹們帶出來,沒有讓她們得到最初想要的生活,身體受點罪算啥,可心里的壓力誰又能替她分擔呢?累了一天的姐妹們都在大橋上睡著了,紅艷淚眼看著她們思緒萬千……
女人們都走了,男人們在家的日子也并不好過。他們不愿做飯,不愿看孩子。一貫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使他們認為這不是男人該干的活,況且他們也真的干不好,已經意識到,男人在外面吃苦受累,女人在家也并不是只管享受的,她們把家里的事情打理得緊緊有條,才讓他們這些在外漂泊的人沒有后顧之憂,好好的干活。雖然知道了女人的重要,但大男子主義和要面子不肯認輸的他們還是執拗的不給孩子做飯,以離婚和孩子的健康為要挾想讓他們的女人回來。
要強的女人也知道了在外面討生活確實不易,了解了自己的男人們賺錢的艱辛。而且因為男人們的不配合讓她們又時刻為家里人擔心,心里更多了一層負累。
在女人們最困難的時候,王紅艷的老公進城看她,別的女人都想回去了,紅艷卻還要強的不想回,她出來是想干一番事業的,弄成了這樣回去,她太心有不甘了。老公表面上說她這個犟女人弄得家不家,地不地,孩子不孩子的恨死她了,可心里卻又有多疼啊!男人離不開女人,女人更離不開男人,面對老公,心里更疼的是王紅艷,性格要強的女人心里往往更會受苦,只不過她們從不表現在表面上罷了。
一心想干一番事業的王紅艷機會終于來了,她因為要工資,老板把廠子頂給她了,自以為撿了個大便宜的幾個女人欣喜若狂。但天上哪有掉餡餅的好事,經過詢問律師,紅艷才知道,她不僅擁有了這個資產過千萬的的廠子,同時也擁有了它過千萬的債務。被殘酷的現實夯蒙了的王紅艷一度消沉,以為自己應該坐監獄,她怕連累家里,要與老公離婚。
在家里,多虧了村里的領導這么多天來一直在關心他們幾個沒有女人的家庭里的生活,終于使幾個男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讓即將破裂的家庭走上正軌。所有的男人們在女人們遭受重創時都積極支持她們的工作了。紅艷的老公堅決不與紅艷離婚,他要和自己的媳婦甘苦與共。
在市里領導,村里領導及家人的支持下,王紅艷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后生,終于還清了絲綢廠的巨額債務,給村里賺回了一個中型企業,給自己的外出畫上了一個圓滿的結局。
電視劇看完了,我們認識到這個社會確實男女平等,男人能干成的事,女人也都能干成,相反女人能干的事,男人卻不一定干得了。為什么傳統的思想一直是男主外,女主內呢?不是因為他們不能換位置,而是因為這樣更適合而已。在這個人人勾心斗角的社會上,誰生活的也不易,大家不要再給自己過不去了,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堅定信念,才能與艱苦的命運做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