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會直播觀后感五篇范文
央視315晚會于7月16日晚8點播出,而315只有一日,但消費者保護是長期的課題,需要共同關注。那么你們知道關于 2021年315晚會直播觀后感內容還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 2021年315晚會直播觀后感五篇范文,歡迎參閱。
315晚會直播觀后感一
“315”,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一天,假冒偽劣商品在劫難逃;這一天,消費者權益揚眉吐氣;這一天,是集中打假、集中銷毀,成果的集中展示,可以說,“315”作為消費者權益日是一種標志,一種警示,更是一種期待。
打擊假貨,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百姓安居樂業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各類假貨的出現嚴重影響了百姓的生活質量,輕則買到假貨平白添堵,重則給百姓的生命財產帶來嚴重的威脅。除了百姓,合法合規經營的企業也是受害者,自己花費精力財力研究出來的產品,還未等到回收成本,卻已經早早被假貨占去了先機,著實給企業經營帶來了困難。如此循環下去,只能讓企業喪失了繼續創新的動力和財力,影響社會發展。
打擊假貨重點在于如何做,口號喊得再響,不如腳踏實地。打擊假貨首先要源頭入手,對于生產假貨的企業發現一個,查封一個,絕不姑息。對于出售假貨的店鋪,發現一家,關閉一家,絕不手軟。拿出壯士割腕的決心和信心,就一定能在源頭上對假貨堅決遏制。同時在社會上也要建立征信體系,對于存在制假售假的企業,納入“黑名單”,不允許再次進入市場,對于創新型企業,要給予一定獎勵,在社會上引領打假風向。
我們不能只指望就315晚會這一天來曝光所有違背、欺騙、無視消費者權益的商家。這是一個正循環的議題,企業重視消費者權益,產品好了,消費者能夠享受到好的產品與服務,消費者就會信賴這一家企業,就會促進這家企業良性發展。可一旦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情形,商家們會利用違背消費者權益的手段,就會使市場陷入惡性循環,到最終損害的就是消費者的直接利益。不信不立,不誠不行。只有讓商家誠信,企業正義深入每一個人的內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才觸手可及。
315晚會直播觀后感二
轉眼又到3月15日,這一天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皣H消費者權益日”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于1983年確定,目的在于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這一天,對于中國消費者而言,就是守在電視前觀看央視每年的315晚會,這是維護消費者權益的一場盛會。
一年一度的315消費者權益日已過去數日,在這個被廣大消費者視為“打假”盛宴的特別日子里,央視315晚會披露了一系列的不合格商品和一些失信企業,從家具家電、日用百貨到酒店餐飲,再到醫療用品,可謂涉及到了衣食住行的各行各業,真是讓人憂心忡忡。每個人都是消費者,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國家鼓勵、支持一切組織和個人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社會監督。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于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穩定,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誠信建設也不能只靠“315”。與其“315”當天大肆曝光不法企業和商家,倒不如平日里讓這些商家成為“過街老鼠”。如果每一天都成為了“315”,平時不法商家就無處藏匿,消費者就不用等到“315”時再狂歡,合法權益也不愁得不到保障。
要做到這一點,關鍵還是得從制度建設入手:首先監管務必要嚴,把嚴管的口袋扎緊了,企業和商家就無漏洞可鉆。其次要暢通舉報渠道,當消費者的權益受了損,要讓他們知道去找誰,而且找了就得有人管。再次要建立不誠信檔案,商家一旦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就要廣而告之讓其“臭名遠揚”,這遠比罰款更讓商家“肉痛”。
我認為這些制假人員之所以鋌而走險,都是因為這產業下的高額利潤,促使他們不顧綱紀,不顧法律的制裁。要想徹底根治,首先需要國家出臺更嚴格的監管制度,其次加強法律法規的約束,最重要的還是需要鼓勵消費者,在自己的合法權益遭到損害時,要及時舉報,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315晚會直播觀后感三
今年的3·15晚會于今晚(3.15)20點在中央電視臺演播廳拉開大幕,央視財經頻道為全國觀眾進行現場直播。晚會主持為撒貝寧、歐陽夏丹、陳偉鴻、謝穎穎。此次晚會中的主要看點則來自以下三個方面:
1、今年的3·15晚會主題確定為“共筑消費新生態”。
2、繼續關注傳統消費領域和新興消費領域兩個方面,設置虛擬觀眾席,與場外觀眾和網友進行實時互動交流。
3、有來自主辦部委的“權威發布”,以及表彰那些為消費維權做出卓越貢獻的普通人。
我認為食品安全這類事情,影響還是比較大的,蒙牛、雙匯等食品安全事件至今記憶深刻。不過,車易拍這類不痛不癢的問題,或許對品牌反而有好處,花多少錢廣告費都不會讓這么多人知道車易拍并且記住“它的市場占有率第一”。我之前一直以為是瓜子、二手車、優信這幾家更厲害。
看完315晚會,很是震驚,很是恐懼,很是無奈。以前從來都沒有考慮過的問題,現在居然被人用以牟利危害我們的生活了,忽然有種生活中處處是陷阱,讓人無法依賴的感覺。
吃了魚肝油、奶粉健康堪憂,用了智能手機話費無故增加,老人代步車沒有安全保障。當吃穿住行都存在安全隱患時,整個社會的誠信何在?但是,宣傳食品安全知識的孫煥平,誠信經營的安樹堂,喚起良知的劉鵬飛,因為他們的存在,堅定了我們的信心!
在315的路上,我們并不孤單,讓消費更有尊嚴!
315晚會直播觀后感四
一年一度的315晚會往年很是勁爆,今年也不例外。往年有“歐典地板”,有“藏秘排油”,315晚會瞬間就能把他們解決掉,讓人不得不感到一種值得敬畏的力量,感嘆:媒體太牛了。今年曝光的黑心商家網絡購成了假貨重災區。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餓了么和車易拍了。因為廣告做的足,品牌影響力也迅速擴展開來,人盡皆知。再者就是淘寶刷單,這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但就是沒有人來懲處。
對于購買商品,每位消費者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但再雪亮的眼睛也有眼花的時候,這也給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機,使社會上誕生了一大堆的損害消費者利益的商品,例如:假藥、假奶粉等等,這些假冒偽劣商品不但威脅著我們的消費者,同時也威脅著我們的社會文明。
有多少病人服用了假藥,不僅沒有擺脫疾病纏身的痛苦,反而病情越來越重;又有多少嬰兒吃了假奶粉之后,而導致變成了大頭嬰兒。我想這些人都是無辜的,那些賺著黑心錢的不法分子看到消費者受罪,難道很高興,心情很舒暢嗎?
今天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營造一個良好的消費市場!
最后我想用一首打油詩來作文本篇文章的結尾:
道高一尺魔高丈,
坑蒙拐騙太猖狂。
聰明才智走偏鋒,
旁門左道遍四方。
315晚會直播觀后感五
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為了與國際接軌,3月15日也定義成了我國的消費者權益日。日常消費中,由于信息不對稱,消費者掌握的信息過少,往往容易掉入各種誤區與陷井,為了維護消費者權利、曝光不法黑心廠商、彰顯媒體的責任與公信力,315打假晚會自1991年在我國應運而生。30年的積累和沉淀,3月15日儼然已成為一個特殊的日子,在這一天里商家小心翼翼,民眾滿心期待。
那么,作為普通消費者的我們又能做些什么呢?我認為,“315”不僅是消費者的盛大節日,更是消費者權益的“提醒日”。我們廣大消費者也需要主動維權、積極維權,捍衛自己神圣的權利。憲法與法律賦予了公民權利,公民就有責任維護好、行使好,“永不放棄”就是責任擔當。公民的維權,是捍衛公民權利的尊嚴,是捍衛市場秩序的尊嚴,同時,還能夠“倒逼”市場監管機制的改革與創新。具體到“網絡誠信,消費無憂”的主題上來說,就是要從自身提高意識、注意風險。在使用、存儲、分享個人信息時,及時鑒別和防范各種可能的危險源,防止個人信息被竊取。一旦個人信息遭泄露,網民也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唯有如此,才能使互聯網真正成為讓公民放心的安全之網,才能讓每位消費者都能放心消費,才能讓公眾都享有“穩穩的幸?!薄?/p>
總之,消費者權益還需要宣傳與普及,不能只在315這天強調消費者權益,要讓消費者認識到消費者權益的重要性。消費者權益不能單單只靠政府部門的力量,還需依靠群眾,曝光更多通過欺詐虛假宣傳從中獲利的企業,呼吁更多人關注、提倡、重視消費者權益,讓消費者們能會用、懂用、善用自己所擁有的權利,向不良商家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