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紅高粱觀后感
通過文藝作品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引導人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電視劇《紅高粱》以鏗鏘的人性美、無畏的民族觀、陽剛的生命力做到了這一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視劇紅高粱觀后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電視劇紅高粱觀后感1
莫言小說《紅高粱》1986年發表,并獲得了當年的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電影《紅高粱》也獲得了金雞獎和百花獎和柏林金熊獎。該劇以二、三十年代的民國山東城鄉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生活在齊魯大地上最為普通的農民形象,塑造了一群獨特的、帶有血性的、特屬于紅高粱的民間英雄,洋溢著鮮活的生命與人性。文藝創作的根在基層、本在群眾,要把人民群眾作為主角,關注群眾命運,反映群眾心聲,敘寫百姓故事,這樣的創作才能實現與人民群眾心心相通,才會贏得人民群眾的贊賞。
經過多番周折,山東衛視和莫言簽訂了改編協議,編劇趙冬苓為了準確反映莫言筆下以“我奶奶”為代表的民間社會,趕到山東高密縣進行采訪、考察、體驗生活。采訪過程中她特地拜訪了莫言的家人,到莫言紀念館了解莫言的文學成長和求索經歷,以求準確地把握莫言的寫作意圖,限度的接近歷史真實,對于原著中描繪的故事細節,她都要逐一進行考證,進行再挖掘再創作。比如十八里紅釀酒坊,為了準確還原釀酒過程,趙冬苓設法找到當地的土制酒廠了解釀酒工序和技術細節等等,并親自體驗釀造過程。此外她還對高密家族史、剿匪史都作了專題調查,所有這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在生活中提煉藝術、在藝術中還原生活,把歷史最鮮活的一部分吸收進創作中來。無論是小說還是電視劇等哪一種體裁,文學藝術反應的都是人民性,這一切又離不開它們賴以成長的土壤,創作者只有熟悉了這片土壤的氣息,找到最鮮活的生命力,才可能寫出有血有肉、真實可信的作品,才能使作品始終保持群眾立場和生活溫度,才敢于讓群眾來評價、請群眾來檢驗,創作出以群眾滿意為衡量標準的好作品。 二、堅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把愛國主義作為創作的主旋律。引導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電視劇《紅高粱》共有兩條主線,一條是“我奶奶”的愛情線,另一條是“我爺爺”等人的抗日線,電視劇《紅高粱》是一部愛情劇,更是一部愛國主義劇。《紅高粱》擺脫了傳統的戰爭題材的寫法,沒有正面描寫抗日戰場,而是著重挖掘了大背景下人的生存方式、精神氣質。余占鰲為首的這支農民武裝,沒有明確的革命目標,缺乏嚴密的組織,也缺乏一致的思想。但是他們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和鄉土之情,他們敢作敢為,在外敵侵略的特定歷史條件下,這一切就凝聚、生成、升華為英勇無畏的抗暴精神和威武不屈的民族尊嚴。這也正是中華民族最為本真和樸素的愛國主義基因,最為真誠和純潔的民族氣節。因此,電視劇《紅高粱》也是一部向抗戰勝利70周年的獻禮的大劇。
聚焦實現中國夢這個時代主題。生動描繪實現民族復興這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生動講述中國人、中國家庭的精彩故事,把人們追夢圓夢的激情和奮斗展示出來。電視劇《紅高粱》所講述的愛情故事和抗戰壯舉同樣也是一部追求愛情的家庭夢,更是一部追求民族獨立解放的中國夢。中國夢在不同的時代承載不同的時代主題,但都表現了中華兒女在民族復興、大國崛起的征程中努力奮斗拼搏、可歌可泣的精神氣質。電視劇主人公九兒單純、善良、聰慧,自小擁有一個美麗浪漫的愛情夢和幸福美滿的家庭夢,可時代并沒有給她圓夢的條件,19歲被父親賣給麻風病人當媳婦。自此,為了自己的愛情理想,她不斷向命運和封建牢籠抗爭。電視劇男主人公余占鰲,陽光、陽剛、爺們兒、霸氣十足,身上充滿了原始的生命力,他的夢想更加單純而質樸——九兒,他藐視一切封建婚姻禮俗,為了九兒不顧一切。當他們在為了自己的家庭夢拼死掙扎時,抗戰爆發了,在民族大義面前,所有人的夢想都匯集成同仇敵愾、永不屈服的中國夢,從保家開始到保國,展現了他們最樸素和真誠的家國情懷。
把追求真善美作為創作的永恒價值。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引導人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向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電視劇《紅高粱》既有對傳統老舊價值觀的質疑與反叛,對封建倫理觀念深刻的剖析,也有對由于社會環境改變而導致的人性缺失的感嘆,其中最重要的則是對生命意識的弘揚和民族大義的尊崇。告訴人們什么是應該肯定和贊揚的,什么是必須反對和否定的。“真”在于用現實主義筆觸記錄的那個時代下以東北鄉人民為代表的真實的生存狀態;“善”在于勇敢揭露和批判封建價值觀及由此帶來的丑陋人性,褒揚了陽剛不息的生命力;“美”在于民族危機關頭,人們所迸發出來的那種樸素的大義觀、無畏的民族感。藝術的境界就是讓人動心,讓人們的靈魂經受洗禮,讓人們發現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靈的美。通過文藝作品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引導人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電視劇《紅高粱》以鏗鏘的人性美、無畏的民族觀、陽剛的生命力做到了這一點。
電視劇紅高粱觀后感2
第一次接觸到紅高粱是張藝謀拍的電影!這部電視劇是鄭曉龍做導演,九兒(周迅飾)每次掉眼淚都和《甄嬛傳》里的嬛嬛(孫儷飾)是那么的神似,也可能兩部作品出自同一個導演。有很多情愫和共鳴是相通的!
因為受到固有電影《紅高粱》的影響,電影里面飾演九兒的演員是鞏俐,當周迅出演九兒的時候確實感覺有點瘦小,畢竟高密地處山東大地,大眾對于山東人的印象還停留在煎餅大蔥、酒量好、身材魁梧……諸如此類的!但是考究一下九兒的家庭背景,她從小家里比較窮,17歲的九兒被貪財的父親許給有麻風病的酒坊主兒子單扁郎,在這樣一個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姑娘也應該是瘦小的形象。
九兒逐漸從一個單純少女成長為干練的高粱酒坊女掌柜,曾經喜歡過她的俊杰也說她不再是當初的九兒,為了生存她也慢慢有了勾心斗角,有了報復心,和自家的嫂子斗,聯合嫂子和叔叔斗,聯合叔叔和日本人斗。作為莫言筆下的一個貞烈女子,她不是沒有犯過錯,而是社會現狀給予她的改變,這樣才不失社會人的真實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她因為起初弱小喜歡余占鰲,因為沒文化喜歡張俊杰。她的成長之路曲折艱辛。每一次落淚都是故事的轉折,一個人的成長永遠是孤獨的,沒有人會體會到自己心里每一個細節的觸動、每一根弦的交織變化。隨著情節的發展,她身邊的人相繼去世,她的每一次告別都臨近崩潰的邊緣,但她還是無奈,無力去改變,慢慢的內心更強大,千瘡百孔。
人們往往會忽略一些小人物,可恰恰就是這些小人物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方向,沒有戀兒,九兒在生孩子的時候就應該去世了。但每次告密的也是戀兒,最后戀兒還帶著九兒最親的女兒走向日本人的圈套。故事情節就是由這樣幾個很有矛盾的小人物所連接的,成麻子、錢玉郎之類也皆如此。
在民族大義、是非公正之前,朱縣長、余占鰲、黑眼放下世人所追逐的面子、功、名、利。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冰釋前嫌,面對人性的弱點,真的觸碰到了觀眾最柔弱的心弦。隨著情節的發展好人壞人相繼去世,我們好像不那么痛快,心里一片陰霾和思考。這也是作者和導演要表達的情懷充分體現出來了。
全劇的中心是九兒,全劇就是看著她的成長變化。她的出場是單純懵懂的,她也逃脫不了世俗的眼睛,畢竟是出生在舊中國山東一個小村莊的人,她沒有眼界沒有多大的格局。但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她沒有認命,認真的去生活,雖然勾心斗角,但是不失善良本真!余占鰲喜歡她的剛烈性格,還有她的冰雪聰明。她為人處事也十分干凈利落,小人物大情懷,作為干練的高粱酒坊女掌柜,日本人來臨,她從張俊杰那里學到了民族大義,帶著自己的男人走上了正道,是她一路幫扶著余占鰲,團結著各方力量,危難時刻化解矛盾危機,為掩護余占鰲與前來偷襲的鬼子同歸于盡。小人物的情懷瞬間升華!給人以無限的思考!
電視劇紅高粱觀后感3
這幾天,電視劇《紅高粱》比較火,可能是因為匯聚了幾大看點:其原著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該故事還曾被張藝謀改編成電影紅遍大江南北,如今電視劇版的《紅高粱》導演又是曾拍過《甄嬛傳》的鄭曉龍先生,所以,十分令人期待。從第一集我就追上了。
小時候看過電影版的,后又看過書,再品電視劇,心中不禁感慨萬千,這個《紅高粱》真是不簡單,讓人生出多少難以忘懷的前塵往事呀!
紅高粱之火熱的愛
既然命名為《紅高粱》,自然和高粱脫不了干系,此情此景,眼前頓時出現漫天漫地望不到邊的綠色海洋,風吹過,它們前赴后繼,洶涌起伏,透著無限的生機,在薄氣裊裊的高粱梢頭,我們似乎聽到四面八方高粱拔節生長的聲音,那是生命的吶喊,那是人性的堅韌,那是人類不屈服的象征。
一頂紅轎子抬著一襲紅衣的新娘子九兒,卻并沒有新婚的喜悅,一通暢快淋漓的顛轎,反而泄去心中的許多不痛快,路遇劫匪,九兒不懼的站在爛漫的矢車菊里,粲然的笑看著余占鰲。只這一眼,便值得他拼了命的去救她。
紅紅的高粱熱烈的愛,這愛如濃郁的高粱酒香,激發了追求自由愛戀、追求幸福的余占鰲和九兒,他們沉醉在那片高粱地里,愛得狂野,愛得不能自拔。
紅高粱之火熱的酒
九酒諧音,似乎預知著九兒為酒所生,一四七,三六九,九九歸一跟我走,柔弱的九兒扛起了酒坊的一切,把自己的機智、潑辣、能干發揮到極致,卻不失女人的溫柔和美麗。
她一邊打理著家族的一切,不辭勞苦,她一邊火熱的愛著自己的男人,不顧閑言碎語,她讓自己如酒一般發酵,散發出醇香濃烈醉人的氣息,這樣的女子在那個時代真是夠個性夠奇葩。
其實,九兒的想法很簡單:我愛幸福,我愛力量,我愛美,我的身體是我的,我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不怕罰,我不怕進十八層地獄。
所以,九兒至死不悔,即便是熱血酒一般灑在了高粱地里,她的眼前依然是那個高大的身影,精致的臉。她留著為他準備的高貴的笑容,閉上了雙眼。
紅高粱之火熱的血
高粱地里生活著原始的民族,如果這樣世世代代活著,倒也不算糟糕,但是,這樣的青綠歲月卻沒能永遠持久,他們被徹底打破平靜的那一天是——鬼子來了。
鬼子踏平了蔥綠的高粱地,高粱的尸體發出噼噼啵啵的哭泣,他們不但牽走了人們的牲畜,并把人也像牲畜般牽走,為他們修路。
皮鞭、刺刀、槍聲,會讓我們屈服嗎?不會!
一場活剝人皮的“懲罰”也昭示著我們與鬼子的勢不兩立。
高粱地的人們啊!骨子里都流淌著屬于中國的火熱的血,我們的土地神圣不可侵犯,我們的人民拼了命也要反抗,哪怕是魚死網破也在所不惜。
點燃心中的那把火,把仇恨爆裂在暢快淋漓的紅高粱酒中,四分五裂,與敵共盡。
就讓熱血灑在高粱地里吧!我們的民眾有千千萬,殺了我一個,還有后來人!
我們可以拼了命追求自己的幸福,也可以拼了命把鬼子趕出我們的家園!
向紅高粱人致敬!向如紅高粱人一樣拋灑熱血的民族英雄致敬!
電視劇紅高粱觀后感4
《紅高粱》—一部描繪中國二、三十年代一伙農民古樸、野性的生活和他們與侵略者浴血奮戰的過程, 影片的劇情構成極具戲劇性,通過人物塑造贊美生命的自由。愛就真愛,恨就真恨;大愛大恨,大生大死。
而我認為,通過對劇中女主角九兒—一位險些淪為舊中國封建勢力犧牲品的女性的成功塑造,我們看到了舊中國女性非凡的人格魅力。她有這樣的經歷:曾屈從于世俗的家庭包辦婚姻,對自己悲慘命運也曾絕望過….但是最后她卻抓住了唯一的救命草—血氣方剛的“我爺爺”,從而改變了她的命運,成就了一段被世人傳誦的佳話!
不管是面對劫匪時的鎮定自若還是面對日寇時的大義凜然;不管是與情人的激情野和還是對烈士的無限緬懷,都充分體現了女性們難得的魅力,刻畫出愛恨分明,在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含糊的女性形象,這樣一位女性由不得我們不佩服!歸納起來,九兒身上體現了如下人格魅力特征:
自尊自愛—當被父親以一頭騾子為代價嫁給患有麻風病的酒廠老板李大頭時,這位堅強的女人為了保住貞操,為了捍衛自己的尊嚴,試圖通過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悲慘的命運,敢于自殺何嘗不是一種勇氣?
對封建制度以及世俗的反抗—當自私的老父親嘮叨著催促她回家時,她對父親說出了“大逆不道”的話—你跟你的騾子過去吧!我再也不回來了~當遇到心儀的男人時,大膽打破世俗的偏見,追求幸福的決心可見一般。
強烈的民族精神—當遭受日寇侵略時,毅然發動人們進行無畏的斗爭,從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險些搭上丈夫和兒子。
超強的工廠管理能力—把一個瀕臨破產的酒廠快速地發展起來,甚至釀造出著名的“十八里紅”,這點足顯女性們“另類”的魅力。
電視劇紅高粱觀后感5
看《紅高粱》我深深的喜歡上九兒,九月初九生的丫頭,不甘被控制命運的質樸農家女。痛恨父親將自己與一頭大黑騾子相提并論,絕望的憤怒吼叫:“你跟你的騾子過去吧,我再也不回來啦。”推翻了桌子,就如推翻了整個封建禮教,包辦婚姻的束縛。她是叛逆的,但卻是有思想的,用剪刀護衛自己的貞潔,熱烈而執著的追求自己的幸福。
是的,她早已芳心暗許那個抬轎的,有黝黑結實身軀的北方漢子,锃亮的光頭是粗獷而不羈性格的縮影。她是勇敢的,因為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愛情或許已經變成反抗的最好載體,所以她不顧世俗的偏見和閑言碎語,早已在心底下定了決心。作為一個女掌柜,一個有家業的女人,她是大氣,真摯和勤勞的。她用她的誠懇和聰慧挽留下了那一大幫兄弟,用自己的勤勞和能干,是家業在發展鐘整整日上。
高粱酒,紅紅似火又似血。血染日,她倒下的身軀卻是毅然的堅定和無怨……沒有悲傷的流淚,卻依然記得她淡定從容的微笑,是美的如此動人。她是鎮定的,當日寇來侵,她和高粱地里的人選擇了戰斗,保衛家園,這是怎樣的毅然決然啊?
紅,火一般的熱烈,血一般的驚心。紅紅的高粱地,紅紅的落日,紅紅的讓人驚心的熱烈女子啊……我在那般激情燃燒的歲月里遇見你。
成功的藝術不必居于生活的真實性,它只要滿足人們生活需要就好。在拍攝《紅高粱》那個年代里,人們對現實的生活缺少的就是那種張揚狂放的個性,而《紅高粱》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這部影片中,所有的中國人都是同一個形象,全身古銅色,皮膚飽滿,棱角分明。甚至還有大部分為光頭,正是這樣的一個形象展現了男子的野性和人們敢愛敢恨的一面。男主角姜文強壯的身體,沙啞的嗓音成為一個典型“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莫回頭,莫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