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紅軍長征的電視劇觀后感
《長征》這部連續劇講述了中國工農紅軍從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間從長江南北各根據地向陜西、甘肅革命根據地的大規模戰略轉移的革命歷史故事。 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五篇關于紅軍長征的電視劇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紅軍長征的電視劇觀后感1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鎖寒。更喜岷山千里雪,紅軍過后盡開顏。”這首氣勢磅礴的片頭曲,將我帶進了《長征》這部電視連續劇。這部片子再現了萬里長征的艱難征途,一幅幅戰火紛飛的畫面,一個個感人肺腑的場景,令我熱血沸騰﹑激情澎湃。
1934年,蔣介石不顧日本軍國主義入侵東北三省,侵略我們中華民族的事實,依然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對紅軍中央蘇區進行第五次圍剿。由于蘇聯來的顧問李德和中央主要負責人博古的錯誤指揮,紅軍反圍剿失敗,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開始兩萬五千里長征。
長征初期的錯誤指揮,使紅軍連連失利﹑損失慘重,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紅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率領部隊為紅軍殿后,等到大部隊撤退后,他們只剩下四五百人,待他們要撤退時,湘江已被封鎖,他們只能退回湘西打游擊。不料陳師長腹部中彈,他命令其他戰士撤退,自己來掩護,不幸被敵人抓住。在敵人抬著他去邀功的路上,陳師長把自己的腸子掏出來扯斷,最后壯烈犧牲,犧牲是他年僅29歲。紅軍這種寧可犧牲自我,保全集體的團隊精神使我感動至深﹑難以忘懷。
遵義會議后,毛澤東重新指揮紅軍作戰,局面才有所好轉。毛澤東指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過雪山草地,把蔣介石的幾十萬軍隊遠遠甩在后面。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飛奪瀘定橋”。1935年5月,紅軍在強渡大渡河成功后,國民黨調集大量兵力增援瀘定橋,企圖把紅軍的隊伍切開,但先頭部隊的戰士們用兩天的時間走了一百六十公里,趕在敵人增援部隊的前面到達。紅軍組織了二十二名勇士的突擊隊,攀著只剩下鐵鏈的“鐵索橋”,冒著對面橋頭堡敵人的槍林彈雨,匍匐前進。他們身下的大渡河水流湍急,一旦失手或受傷落入水中則必死無疑。但勇士們依然冒著密集的炮火,勇敢頑強的向前沖,一個掉下去,下一個沖上來,受傷的戰士在要掉下去那一刻還在向敵人射擊。勇士們沖破了敵人在橋頭堡的火墻,沖進了瀘定城,和后續上來的紅軍戰士一起消滅了國民黨的部隊。
紅軍過雪山草地異常艱難。央金山海拔四千多米高,終年積雪﹑空氣稀薄,翻越雪山時,為了躲避敵人的飛機轟炸,紅軍常常半夜起來爬山,許多紅軍戰士身上還穿著單衣,天上一會兒下著大雨,一會兒又下起大雪,有些戰士由于饑寒交迫走著走著就倒下去了。草地更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沼澤地不但有瘴氣﹑氣候惡劣﹑變化無常,不時還會遇到青草遮蓋的深水坑,稍不注意就會陷進去淹死。紅軍過草地時靠吃野菜和草根充饑,渴了喝沼澤中的積水,有些戰士不幸中毒,永遠長眠于草地上。作戰的疲勞﹑負傷的身體加上饑餓,使很多紅軍戰士體弱多病,不少戰士未能走出草地,一具具烈士的遺體成為明顯的路標。
經過一次次戰斗,沖破一次次包圍,克服一個個難關,英勇頑強的紅軍戰士終于到達了陜北,長征取得了最終勝利。在整個長征的368個日日夜夜里,他們一共爬過了18座崇山峻嶺,渡過了24條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個省份,占領過62座大大小小的城市,突破了10個地方軍閥部隊的包圍,挺進和順利通過了6個不同的少數民族地區。沒有食物,沒有交通工具,物資極度匱乏,面對30萬武裝精良的敵人,在一個地球上最為險峻的地帶迂回穿插,最終征服了兩萬五千里的艱難險阻。
《長征》讓我領略了中國共產黨人豪情萬丈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感受到中國革命的波瀾壯闊和艱辛曲折,體會到我們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如今我們生活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創造的和平年代,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做為一名學生,我要用“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征服學習﹑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條條大河,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讀書,絕不能浪費光陰﹑虛度年華,要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
關于紅軍長征的電視劇觀后感2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一讀到這首詩,我就想起了一部既感人又偉大的連續劇——《長征》。看了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長征》這部連續劇講述了中國工農紅軍從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間從長江南北各根據地向陜西、甘肅革命根據地的大規模戰略轉移。劇中,我看到了成千上萬的紅軍戰士在戰場上英勇殺敵,一些戰士受傷后怕拖累大部隊而自愿犧牲的場面。還看到了戰士們沒有食物,只能吃樹根,喝泥水但仍未放棄的畫面……劇中最后講述了紅軍過完草地后,毛澤東主席騎著馬在草原上奔騰的場景,頓時,劇中的高潮被掀了起來,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勝利啦!此時,我既傷心又高興,傷心是因為戰場上犧牲了許多戰士,高興是因為紅軍終于勝利了!
觀看完《長征》后,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感到驕傲。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紅軍戰士們英勇奮戰,用鮮血換回來的,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珍惜現有的美好生活。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沐浴在祖國和煦的陽光下,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為祖國出一份力,不再讓其他國家看不起我們。
《七律·長征》是毛主席在長征后寫出的詩歌,是一首雄偉壯觀的七律詩,它蘊涵著毛主席對長征的種種感受,而我們又何嘗不是呢!在那兩萬五千里的長征中,有許許多多的感人故事,我們不能一一道出,但卻能用一個字形容,就是:苦!紅軍那大無畏的精神和排除萬難勇往直前的氣魄深深地打動著我們每一代人。長征之所以能夠勝利,除了有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指揮外,還有一批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犧牲的紅軍戰士,長征才能夠走向勝利,新中國才能成立!
觀看完《長征》這部連續劇之后,紅軍那崇高的精神讓我敬佩,使我獲益匪淺:生活在這幸福的社會里,我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后為建設祖國貢獻一切力量!
關于紅軍長征的電視劇觀后感3
長征,當我讀到這個電影名字的時候,我就感到了一種偉大感,感到一種自豪感!有時又會想到毛澤東爺爺的一首詩——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這首詩贊美了紅軍的優秀的革命精神,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那天,我一打開電視就看到了《長征》這部電影這在播放!我入神的看起來,目不轉睛的盯著電視機。在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我高興,我悲戚,我感動。我高興的是紅軍用自己手上的槍支,炮火打倒了一個個日本人,那一個個日本人的血跡散在地上,不知道為什么我的心中有種自豪感。我悲戚的是日本人用著自己那一些小聰明與陰謀贏了一場又一場戰爭,而我們的紅軍不斷的受傷,不斷地犧牲,可他們沒有放棄,一直堅持著!我感動的是一位紅軍看到了敵人正在發出子彈,射向戰友的時候,他挺身而出,為戰友擋下了那一顆子彈。而他犧牲了,我頓時眼眶里滾動著淚花。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飛奪瀘定橋”。那是1935年5月,紅軍在強度大渡河成功后,國民黨調集大量兵力增援瀘定橋,企圖把紅軍的隊伍切開,但先頭部隊的戰士們用兩天的時間走了一百六十公里,趕在敵人增援部隊的前面到達。紅軍組織了二十二名勇士的突擊隊,攀著只剩下鐵鏈的“鐵索橋”,冒著對面橋頭的敵人的槍林彈雨,緩慢前進他們身下的河水非常流得非常急,一旦失手或受傷落入水中則必死無疑。但紅軍們依然冒著密集的炮火,勇敢頑強的向前沖,一個掉下去,下一個沖上來,受傷的戰士在要掉下去那一刻還在向敵人射擊。所以戰士們都要齊心協力,不能有一點兒閃失!紅軍們到了央金山海拔四千多米高,不管什么時候都是積雪??蓱鹗總儧]有放棄。
我認為,紅軍避免覆滅的原因,在于將士們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特別是后衛部隊敢打的勁頭,給紅軍帶來了喘息的機會。這等等的經驗,我們都要吸取教訓,發揚紅軍的精神,克服種種困難,不怕犧牲,眾志成城,面對一切艱難險阻,必將無往而不勝。
我們的祖國在進步!讓我們這些祖國的鮮花更加為祖國而奮斗起來吧!為了祖國更加起來。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就開始做好準備吧!不為祖國做貢獻的話,那就不能做有害祖國的事。這樣才能讓祖國更加強大起來。我們祖國才不會如以前一樣,被別的國家的人踩在腳底下了。同時我也感受到了,紅軍們的偉大!那種優秀的品質,豪情萬丈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感受到中國革命的波瀾壯闊和艱辛曲折,體會到我們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關于紅軍長征的電視劇觀后感4
長征,中國共產黨領導工農紅軍創造的壯麗史詩,一個舉世聞名的東方神話,是中國人民心中無窮無盡精神力量的源泉。如今 70 年歲月流逝,但紅軍氣吞山河的英雄壯舉,戰士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長征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都依然讓我們心潮激蕩、熱血澎湃。今天,吳老師組織我們觀看了電影《我的長征》,伴隨著銀幕中一幕幕感人的畫面,我的心靈感到一種強烈的震撼,精神上得到了崇高的洗禮!
電影以王瑞老人重返長征故地,回憶小時候跟隨紅軍出征為線索,講述了長征中感人肺腑的故事。漫漫兩萬五千里長征,其間多少生離死別,多少艱難險阻!槍林彈雨中,紅軍戰士前赴后繼;滂沱的暴雨中,紅軍戰士跋山涉水;瀘定橋上;紅軍戰士奮不顧身……惡劣的自然環境、慘烈的炮火、親人的犧牲、饑寒交迫的折磨……都沒有讓這些紅軍戰士退縮和逃跑,反而磨礪了他們的意志,激發了他們的斗志,為了革命的勝利,他們選擇了義無返顧,選擇了舍生忘死,選擇了勇往直前,最終紅軍取得了長征的勝利!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得到了深深的啟迪,其實每個人的一生也是一次長征,是成為一個對社會對祖國有益的人,還是渾渾噩噩、碌碌無為一生,全看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付出多大的努力,在人生的道路上充滿了挑戰和坎坷,前進中的失敗、委屈和誤解、競爭的壓力……只有像紅軍戰士那樣,不畏艱難,百折不撓、自強不息,擁有頑強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才可能克服這一個個困難,跨越一個個障礙,攀登一座座險峰,從而實現心中的理想,擁有美好的人生!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若等閑。電影看完了,但偉大的長征精神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
關于紅軍長征的電視劇觀后感5
《長征》用毛主席寫的詩,做開頭曲,寫的是即將看到長征勝利的曙光,但道出了多少血汗艱辛。我聽著這首歌,看完了這部電視劇,內心五味雜陳。
長征歷時兩年零五天,紅一方面軍就走了二萬五千里。敢問,短短24集,每集46分鐘上下,加起來不到19個小時,要問我從中體會到或是學習到什么,我除了慚愧,無以回答。19個小時,我舒舒服服坐在電腦面前,除了畫面和音效還有歷史的刺激,我所經歷的感受還不如那些戰士在戰場上呆的一個小時來得毀滅。在此談感想,我心里是不安的。
在電視劇《長征》中,我看見,紅三十四師血染湘江,陳師長為了不讓敵軍得逞,把自己的腸子掏出來扯斷,我至此仍心有余悸。我看見,毛主席指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過雪山草地,把老蔣的幾十萬軍隊遠遠甩在后面。我看見,風霜雨雪,冒死躲避轟炸機的紅軍,為了生存而食草根地衣的紅軍,站在老百姓身邊,無私奉獻的紅軍。而我,我卻念不出他們的名字。我相信很多大學生和我一樣,可以一眼念出當紅小生,花旦的名字,愛好,甚至生活經歷。而我們卻對長征這段歷史,這些英雄時常不聞不問,說來實在慚愧。
看完電視劇《長征》,有兩個字,讓我時刻謹記——一個是苦,一個是創。
說到苦,不僅是吃苦這么簡單。"苦"是人生常態,是"樂"不可或缺的反作用條件。長征是一條吃苦的路,更是一條走向光明的路,作為當代大學生,我知道,任何一條未來的路,都將是不易的,如果沒有對"苦"有深刻的認識,不懂吃苦的意義,不能體會吃苦的心境,那么什么夢想只會是空談。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當下,新時代的大學生,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受益于這個時代,也更有責任去為這個時代,無論從小我還是大我的層次上,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至于創,我相信每個看過《長征》的人都能明白,紅軍長征,甚至之前的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等等,新中國的今天,都是老一輩的革命戰士創出來的。創——要敢創新,要創造,要創業。發展永不止步,創新的步伐便不可停下。新時代的我們,要重拾長征的勇創精神,在新時代的沃土上,發新芽,創新業。
長征結束了近百年,電視劇《長征》也看完了,但是新的長征還在等著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人生的長征要走,都有自己的夢想與責任。至此,我希望,長征精神不滅,中華兒女,永遠帶著長征的火種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