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電視劇觀后感600字最新5篇
一路上,同學們嘰嘰喳喳不停地議論著,那一張張花朵般的臉上映出難以遮掩的笑容。走進電影院,剛坐下,只見大屏幕上出現了《暖春》這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接下來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暖春電視劇觀后感600字2020匯總,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暖春電視劇觀后感600字1
在我的印象當中,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已經失去了很多,人們欣賞好的品質,而自己卻不去實踐。當我看了《暖春》這部大型故事后,我徹底改變了這種看法,才認識到這些美德并沒有失去。《暖春》這部電影敘述了一個農村小女孩小花的故事。
小花是個孤兒,她的親戚虐待她,她只好拿著奶奶為她做的一個紙風車逃了出來,途中,他被一位老人收養了。老人對她十分愛護,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還想方設法讓她上學。可老人的媳婦卻不喜歡她,三番五次地要把她送走。她上學以后,努力學習,經常得第一。
她聽老人媳婦講,說吃了螞蚱能生小弟弟,她就利用放學時間,到山上去捉螞蚱,給嬸娘吃,整座山的螞蚱竟然被她捉光了。嬸娘到底是心軟了,她為小花買好衣服穿,還讓小花叫她“娘”。并把一個新的紙風車送給她。全村人都感動了,為她家舉行了捐獻活動,在活動中,村長宣布了一個他保守了三十年的秘密:老人的兒子也是一個孤兒。
這位可敬的老人為了這兩個孤兒,奉獻了他的一生!老人的兒子聽到了,向老人跪了下來!這部電影十分感人,當老人收養女孩的時候,學生中已有抽泣的聲音;到了小花捉螞蚱給嬸娘吃時,女孩們已是淚流滿面,就連“男兒有淚不輕彈”的男生們也哭了,雖然有一些沒有落淚,但我們知道,他們心中,也同樣被這感人的情景但動了。同學們仿佛看見了袋袋大米像玉一樣白,顆顆紅棗像火一樣紅,張張紙幣還有余溫,這不正代表了人們火熱、樸實德心嗎?當雪災來臨,全國人民捐款捐物,奉獻了力量。當地震來臨,全世界人們奉獻愛心,解放軍、志愿者,在一個個災難的時刻為災區的人們獻出了一片溫暖。電影中的愛,更讓我想到了生活中的大愛。
我們身為世界未來的棟梁,應學習《暖春》中老人的心腸,學習村民們的火熱的心,付出真愛。我相信,中華美德會永遠長存的!讓我們從現在做起,讓人們的心也像暖春一般溫暖。
暖春電視劇觀后感600字2
小花七歲時,父母和奶奶全部死亡,只給小花留下了那只老母雞。小花先后送到了四家。村長家、狗蛋家、爺爺家等。小花在狗蛋家受盡了折磨,最后送到了爺爺家,一開始,叔叔、嬸娘對她非常不好,而小花卻用自己的真心實意打動了他們。一天,爺爺看出小花非常想上學的神情,爺爺便開始上山砍柳條,編筐,最后用編筐賣來的錢供小花上學。小花知道爺爺編筐很不容易,為了給爺爺省學費,于是刻苦學習,在學校連續跳級,最后考上了大學。
我要向小花學習,學習她那刻苦鉆研的精神。小花的童年是多么坎坷,而她在那么艱苦的條件下仍然刻苦學習,當上一名人民教師,回報家鄉的父老鄉親,為社會培養更多人才。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成為小花那樣的人,就必須刻苦學習,列出學習計劃,雖然和小花在艱苦條件下的生活比起來我還差的很遠,但我已經開始鍛煉自己自力能力,因為有自強才會有自力,正因為有了自力,才能為今后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把自己逐漸鍛煉成對社會有益的人才。
暖春電視劇觀后感600字3
我很訝異,訝異于這個世界上存在著這樣不幸的女孩,電視劇《暖春》,讓我從一開始便在眼中蓄滿淚水,在最后,沒能忍住,淚如雨下。
首先是父母雙亡,孤苦伶仃的她被一個好心的老大爺收養。但老大爺的兒子、兒媳(繼父、繼母)并不喜歡她。后來,只為聽到的繼母說的一句話,她便在每天放學后拿著向別人討來的玻璃瓶去捉蚱蜢。她這么辛苦地去捉蚱蜢只為一個理由:她認為繼母吃了蚱蜢,便會生出小弟弟,生下小弟弟后,繼父繼母會喜歡她,愛她。看到這里,我覺得心好酸,她的繼父母雖然對她不好,但是小女孩卻一點也不怨恨他們。
故事中的小女孩只有7歲,但她有一顆善良的心,有一種寬廣的胸懷,很值得我們學習。我和她的生活環境不一樣,甚至有天壤之別,我的父母愛我、寵我,有時候,只要我喜歡還可以在父母懷里撒撒嬌,我不必為一個愛,一個喜歡,去捉“蚱蜢”。
故事中小女孩終于如愿以償地得到了繼父繼母的愛為結局。但我感到的卻是悲哀,人與人之間的生活太不一樣了。
這個世界還有多少我未曾發現的不美好?還有人像小女孩那樣存在嗎?我多么希望答案是否定的,多么希望春天的溫暖,鋪灑在這片土地上,沒有那么多的不幸。
暖春電視劇觀后感600字4
《暖春》這部電視劇還是我上初一的時候,學校統一播放,大家共同觀看的。當時,教室里哭聲一片。
我是一個很少被感動到哭泣的女孩兒,那一次看電影奇跡般地留下了淚水。
影片中綠油油的原野和遠山;淳樸的村民;昏暗簡陋的泥坯房;孤苦無依的小姑娘;慈祥善良的爺爺,都給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
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小花的七歲的孤兒,因為不堪忍受養父母的虐待,逃到鄰村被一個老爺爺收養的故事。爺爺和她沒有血緣關系,當爺爺背著這個餓昏的臟兮兮的小孩子回到家的時候,遭到了兒子兒媳的冷言冷語。是這位爺爺給了她一塊兒玉米餅子救活了她。為了能留在爺爺身邊,為了打消嬸娘(爺爺的兒媳)總想把自己送走的想法,她每天起床后就開始掃院子,給雞剁菜,到河邊放鴨子,和爺爺一起編柳條筐子,用稚嫩的雙手捻玉米棒子,即使這樣,嬸娘還是不讓她生活在這個家里。“爺爺,求你別讓我走,我會做飯,會洗衣服,我每天就吃一頓飯就行了,求你別讓我走,我爹娘、爺爺奶奶都沒了——”看到這里,還有誰不流淚呢?
和她比起來,我有愛我的爺爺,姥姥,爸爸媽媽。我有美味的飯菜,不用干她那些苦累的家務活。
我有穿不完的花衣服,漂亮的裙子。而小花因為要洗自己身上穿臟的衣服,不得已換上爺爺的深藍色的又長又大的衣服而被小村里的小孩們嘲笑。
其實,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像小花這樣的孩子,他們生活在偏遠的山區,渴望知識、渴望學校,渴望吃飽穿暖,渴望有人疼愛。如果有許多的大人能像電影里的爺爺一樣無私無求地去疼去愛那些像小花一樣的孩子,我們的世界豈不是充滿了愛?
暖春電視劇觀后感600字5
今天,我們組織看了《暖春》這部電影,其實之前我就已經看過電視劇版的《暖春》。至今,我仍然記得當時那個坐在電視機旁拿著毛巾擦眼淚的我,而現在,又一次看了電影版的《暖春》,我依然被小花和爺爺感動。
當小花被二蛋撿來時,大家只是一味的觀望并沒有伸出援手,只有爺爺二話不說,背著小花就朝家走去。當爺爺決定收養小花時,村長的一句“怎么,又心軟了?”一個“又”不知道又有多少人情世故。而現在當我們走在路上,看到身邊需要的人,我們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幫助他們,還是漠視走開?
當嬸娘處處刁難小花時,我們看到的是嬸娘的刁鉆,無理取鬧,對身世可憐的小花的同情。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嬸娘的苦處,她是在保守農村的一個不孕女人,殘留的封建思想使她受到的是村里人的冷嘲熱諷,身處這樣的環境,當然會埋怨世態的不公。看到爺爺把小花領回家,當然會覺得這是對她的變相嘲諷,讓她成為全村人的笑柄,所以她自然就會把這種情緒發泄在小花身上。《暖春》教會了我從事物的多角度看待問題,看到人心的好與壞。
當小花做好了飯焦急的等待著爺爺回來無果時,她毅然決然地頂個雨布去雨中尋找爺爺,她不顧風吹,不顧雨打,更不顧摔倒,只為爺爺!看到爺爺背著一大筐柳條,在泥濘的小路上艱難行走,甚至摔倒。看到小花飛奔過去扶住爺爺,我感動了。看到爺爺躺在床上,小花無力地趴在爺爺身旁痛哭的樣子,我又深深地感動了,這個情景是我哭得最厲害的。
這樣的場景還有很多很多。小花為了節約作業本,請求老師用鉛筆批改作業;爺爺的一生都奉獻給小花和寶柱,從來沒有為自己著想;村民接濟小花和爺爺,送個雞蛋,送點大米,送件舊衣服。雖然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東西,但都是大家的心意,一幅幅這樣的情景構成了《暖春》,構成了我們的溫暖人間。
讓我們一起把愛灑滿人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