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富清的事跡有感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張富清的事跡有感,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張富清的事跡有感1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近日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在張富清身上,集中體現了“奉獻精神”。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奉獻勇敢,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后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榮譽稱號;到地方,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他奉獻的是默默奮斗,淡泊名利。奉獻是張富清的靈魂,張富清是奉獻精神的使者。新時代,我們要學習張富清奉獻精神,凝聚新時代奮斗力量。
學習張富清一輩子堅守初心的奉獻精神。革命戰爭年代,勇敢沖鋒;和平時期,不怕偏遠。初心在心,始終如一,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永遠是奉獻、奉獻、再奉獻。在張富清身上,奉獻就是底色,奉獻就是追求,奉獻就是夢想。深藏功名,堅守奉獻,這就是新時代我們奔跑者應該具備的精神,奔跑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人民,為了國家,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奉獻精神是奔跑的營養,奔跑有奉獻,奔跑有力量,有速度。新時代,我們都在奔跑,我們應該用奉獻精神去奔跑,奔跑出一個輝煌的成績。
學習張富清不改本色的奉獻精神。不論是在戰場,還是在地方,張富清始終保持著一個英雄的本色,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沒有任何個人的名利,甚至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這種本色很淳樸,很潔白,沒有任何私欲,沒有任何功利。這樣的英雄本色最偉大,最可貴。中華民族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英雄本色,才能創造中華民族偉大成就的色彩斑斕。我們從張富清身上看到了生活中的無數“活雷鋒”,看到了我國國防科技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這些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是中華民族力量的源泉,是中華民族追夢的強大能量。
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斗新時代的強大力量。張富清是奉獻精神的榜樣,我們要學習好榜樣,我們要見賢思齊,萬眾一心,無數中華兒女的奉獻精神凝聚起在一起,就是新時代的奮斗強大力量,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能量。學習張富清奉獻精神,凝聚新時代奮斗力量,這是新時代我們每個人的必須擔當。
張富清的事跡有感2
有這樣一位老英雄,習近平總書記稱贊他,“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他就是湖北來鳳縣離休干部,今年95歲的張富清老人。
在部隊,他保家衛國。部隊軍營,戰功赫赫。1948年,24歲的張富清離開陜西漢中洋縣的家,光榮入伍,成為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三五九旅七一八團二營六連的一名戰士。先后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三大戰役”之一的淮海戰役子戰場冒著槍林彈雨,不顧自身安危保家衛國,先后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榮譽稱號。
到地方,他為民造福。退役轉業,低調奉獻。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他克己為國,國家開展精簡退職工作,張富清首先動員的,竟是自己的妻子;他輾轉多個崗位,一直默默地做著一顆螺絲釘;他年逾八旬截肢,自己鍛煉用義肢走路,沒給國家添過一份負擔。60多年來,他刻意封塵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軍人信息采集中,他的事跡才被發現,這段英雄往事才得以重現在人們面前。
張富清選擇扎根苦境,艱苦奮斗,始終以突出隊員的姿態,攻克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樹立起一段讓普通人無法企及的英雄高度。“藏”起來的是功名,“露”出來的是初心。張富清從未因追逐名利而工作,從不求被他人銘記,但求奉獻自己無愧的人生。從未將自己的榮譽向他人提及,一直過著低調而簡樸的生活,他是我們美好生活背后的奮斗者,他是淡泊名利、奉獻自己的時代英雄。他的堅強黨性和光輝品質,正是新時代“絕對忠誠”的鮮活教材,引導并教育我們,
淡泊名利的張富清老人,其實很富有。戰爭年代出生入死,一枚枚軍功章鐫刻著他的榮耀,他的經歷很富有;和平時期,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用共產黨人的本色贏得群眾信賴,他的精神很富有。理想信念是這個時代最寶貴的精神財富。不忘初心、不負使命、不改本色,張富清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堅守信仰的時代標桿。
張富清的事跡有感3
身披戎裝,他是為新中國解放事業在槍林彈雨中奮勇殺敵的戰士;脫下軍裝,他是不計得失、不慕虛名,扎根貧困山區奉獻一生的公仆。不久前,在國家開展的退役軍人信息采集工作中,老英雄張富清舍我其誰、勇于擔當的感人故事引發社會各界熱烈反響。
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老人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
老英雄張富清的動人故事給了我們一個清晰的參照,在革命年代里沖鋒在前、奮勇殺敵是初心,在和平年代里默默耕耘、無私奉獻也是初心。老人一身踐行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干事,給我們青年一代樹立了堅實的榜樣。
他一生不改本色,深藏功名。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后榮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榮譽稱號。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家教嚴格,樂觀樸實,作風扎實是他的性格使然,張富清靠的是黨員的信仰、為的是不負入黨的誓言。
他一生堅守初心,無私奉獻。在部隊,張富清保家衛國;到地方,張富清為民造福。作為一名軍人,張富清用九死一生立下赫赫戰功;作為一名黨員,他又在退役轉業后俯下身子、甘守清貧,始終為國家、為人民奉獻光與熱。糧食局、三胡區、卯洞公社、外貿局、建設銀行……從轉業到離休,數十年如一日,張富清就像一塊磚,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新青年,我們要學習張富清同志這種奉獻精神,不忘共產黨員的第一身份,接續奮斗,工作在基層,奮斗在基層,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張富清的事跡有感4
95載風雨滄桑,隱藏戰功63年,張富清同志以對黨絕對的忠誠、堅守初心、淡泊名利,踐行著一名中國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當年和我并肩戰斗的那些戰友,好多都犧牲了,還有一些整連整排犧牲的戰友,他們根本沒有機會提任何要求。比起他們,我今天吃的、住的已經好很多倍了。我有什么資格居功自傲,給組織找麻煩提要求呢?”張富清同志的一席話,展示出了一名老黨員的初心、一名老黨員對黨絕對的忠誠,也體現出一名歷經生死的共產黨員,最純粹的堅守。
“為人民而戰”,學習張富清同志在艱難困苦中堅定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理想是信念之源是成事之基,1948年,張富清同志在被編入國民黨部隊的時間已經兩年,身體瘦弱的他被指派做飯、喂馬、洗衣、打掃等雜役,稍有不慎就會遭到皮帶抽打。在瓦子街戰役中,被“解放”的他沒有領遣散費,而是主動要求加入解放軍。他說道“共產黨的軍隊仁義、講規矩,是真正為勞苦大眾打仗的軍隊,參加解放軍就是為自己打仗,為人民打仗。”正是堅定為人民謀幸福的信念,張富清才能在戰場上屹立不倒,守得初心,終見成功。
“到最偏遠的地方去”,學習張富清同志為勇于擔當,敢為人先的精神。1954年,張富清從文化速成學校畢業后毅然放棄留在大城市、回到故鄉的選擇。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去鄂西山區最偏遠、最困難的來鳳縣。對于這樣的選擇他說到“我是一名黨員,黨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戰場上死都不怕,苦點怕什么?”敢于放棄優質的生活,敢于到最偏遠的地方去挑起改善當地貧窮狀況的重擔,這種甘于奉獻,淡泊名與祿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為國家節約一點是一點”,學習張富清同志樸實純粹、淡泊名利的奉獻精神。2018年張富清同志要做白內障手術,需要植入人工晶體。醫生為他推薦了7000多元到2萬多元的晶體,即使知道醫藥費全部報銷,但聽到同病房的一名農民只選了3000多元的,張富清同志也選了跟他一樣的,張富清同志說:“為國家節約一點是一點”。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張富清同志隱藏功名63載始終保持著樸實純粹的初心,這種純粹令我們動容。
張富清的事跡有感5
“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繁榮。希望我們的軍隊能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強軍指示,努力練好殺敵的過硬本領,對共產黨的信念要堅定,在意志上要頑強。要堅決聽黨的話,黨指到哪里,他們能夠打到哪里!”這是人民英雄張富清的最大心愿,也是他用一生來踐行的宗旨。
忠于組織忠于黨是張富清一生的夙愿。71年前的冬天,為了新中國的建立,24歲的張富清第一個跳下永豐城墻,一顆子彈擦著頭皮飛過在他頭頂留下的一道淺溝,他的兩名戰友再也沒醒過來。戰爭結束,為響應黨的號召,31歲的張富清把自己的名字連同那枚金光閃耀的軍功章深深埋進湖北一個叫來鳳的地方,除了下崗的老伴,沒有誰知道他頭頂的那一道淺溝的故事,因為一次偶然,紅布包里的軍功章上刻著人民的功臣,張富清才被發現是中華民族九死一生的英雄,作為一名普通共產黨員,他用一生的選擇詮釋了什么是初心,什么是對黨和國家的無限忠誠,什么是對人民群眾的赤子之心。
念黨情報黨恩是張富清親自樹立的家風。張富清曾經親口對兒子說:“無論什么時候都要保持自己的原則”。所以,雖然張富清是國家干部,但是自己的孩子也是從小餓到大,靠拾穗子、紅薯來補貼家用,他從未向組織反映過任何困難。一名樸素的革命老黨員形象躍然紙上,使人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他立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團一等功一次,兩次獲“戰斗英雄”稱號。這些都是他“念黨情報黨恩”的家風之魂,是傳家的精神命脈。他對黨赤誠是一貫的,是超越生命的。這是一世的堅守,代代的相傳。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新時代的我們,在繼承和發揚老一代革命家的優良作風的同時,更要時時刻刻不忘初心,深刻牢記時代賦予我們共產黨員的使命,要有立身為傘,為百姓遮風擋雨的擔當;要有俯身為牛,為百姓鞠躬盡瘁的精神。用實際行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奉獻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