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范文
在我們的身邊,總有這樣一群人,時刻把人民群眾和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即便是付出生命也無所畏懼,他們的這種無私奉獻,為事業鞠躬盡瘁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觀看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1
連日來,一個英雄的故事在云貴大地廣為傳頌: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中士杜富國,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復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對戰友喊出“你退后,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同組戰友安然無恙。
為人民掃除雷患,為戰友血染雷場。杜富國英勇負傷后,軍地領導機關和醫療機構全力進行搶救。經多級醫療機構接力營救和精心治療,目前杜富國已脫離生命危險。
英雄,流血顯本色,壯舉定乾坤。入伍以來,杜富國先后獲得嘉獎2次,被表彰為“優秀士兵”“優秀士官”各1次,榮立一等功1次。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云南省麻栗坡縣老山西側壩子雷場掃雷時,杜富國面對半露出地面的加重手榴彈,對同組的戰友吶喊一聲:“你退后,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他下意識地倒向戰友一側……。他用驚天一擋書寫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的鐵血榮光。
認準了路,并堅定地走下去,必將成就一番事業。面對危險“讓我來”,臟活累活“我先來”,開辟通道“跟我來”,遇到困難“有我在”。入伍8年,在杜富國這個年輕戰士的身上體現了一種崇高的愛,體現了一種精神。這種愛,是支撐杜富國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做出令人敬佩的奇跡的愛;這種精神,是把愛國、愛軍隊和愛人民統一起來的崇高精神。杜富國以自己的一腔熱血真切詮釋了勇于獻身使命的奉獻情懷。在他和他的戰友們身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虧的“老山精神”得到了集中體現,不怕千難萬險、不惜傷殘犧牲、不計個人得失、掃除雷障為人民的“掃雷精神”得到了弘揚。一身男兒血,滿腔報國志。這是杜富國靈魂深處最珍貴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我們欣喜地看到,無數杜富國式的優秀共產黨員,為了祖國和人民的需要,一腔熱血報效疆場,奉獻在云嶺大地。無數熱血青年響應祖國的召喚,紛紛選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扎下根去。他們在鮮艷的戰旗上續寫著我們的榮光。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2
2月18日晚,中央電視臺播出了《感動中國》節目,盤點了2018年度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帶著淚水、溫暖與感動觀看完節目,內心久久不能平。2019,讓我們學習榜樣精神,傳遞榜樣的力量,在感動中堅定前行。
忠誠職守,用生命守護事業
擁有浪的執著、礁的頑強,民的本分、兵的執著,開山島上的王繼才、王仕花夫婦穿上了戎裝就扛起了槍,就有了一生矢志不渝的事業。雪域郵路上的其多美吉,不管遇到的是泥濘、堅冰還是雪崩,握起方向盤就有了力量,就成了在高原上馳騁的雄鷹,看到牧民翹首以盼的身影和期待的眼神,就找到了存在感和快樂。29年如一日,職責所在,使命必達。習近平強調,忠于黨、忠于人民、無私奉獻,是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黨員干部要學習王繼才夫婦和其多美吉的優秀品質,做到對黨忠誠、對事業忠誠,堅持真抓實干,勇于擔當作為,不講條件、不打折扣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以優異的成績來詮釋黨性,用無悔的付出來書寫忠誠。
以身許國,用奮斗詮釋擔當
赴英留學后,面對積貧積弱的祖國,程開甲放棄了國外優厚條件堅定回國,無悔地融入到國家社會發展的洪流。國家的需要就是他的方向,十年間他四次轉變了研究方向,最終加入到我國核武器研究的隊伍,隱姓埋名、攻堅克難、甘冒風險、不懈奮斗,為我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和才智。黨員干部要學習程老的精神,將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需要緊密結合在一起,在工作中聽從單位的召喚、堅決服從組織安排,關鍵時刻敢上,艱苦崗位能上,以“以天下為己任”的格局視野,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使命擔當做好每一項工作。
不計得失,用奉獻實現價值
在扶貧攻堅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負了傷,在泥濘崎嶇的大山上走出了路,張渠偉六年堅守在扶貧攻堅一線,耳石癥、青光眼和磕磕碰碰的傷疤是工作的印記也是無言的“勛章”,全縣143802名貧困人口脫貧、130個貧困村脫貧和整縣摘帽是對他最好的回報。80后的鄉村教師張玉滾,放棄在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用一根扁擔挑起了孩子們求知的渴望,用一支粉筆點燃了孩子們起飛的夢想。分毫積攢,千萬捐贈,耐得清貧,守得心靈的高貴,馬旭和丈夫用畢生的節儉成就了唯一一次“奢侈”。黨員干部要以先鋒模范為榜樣,培育無私奉獻的精神,堅定為民服務導向,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的境界,為國家建設、民生福祉貢獻力量。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3
“如果你覺得歲月靜好,那一定有人為你負重前行;如果你覺得事事如意,那一定有人為你負重前行。”回望2018年,有多少面孔讓我們仰望凝視,有多少聲音讓我們真情傾聽,有多少瞬間讓我們怦然心動,又有多少人為人民幸福殫精竭慮,為民族復興負重前行。“我們的民族需要榜樣,我們的民族不缺榜樣;我們的民族需要英雄,我們的民族不缺英雄;我們的民族需要感動,我們的民族不缺感動”。風雨兼程這一年,也許有很多遇到,也會有很多錯過,回望來時的路,有一種“英雄”,他們未必有撼天動地的本領,卻有著異于常人的勇氣,讓我們從“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事跡中,追尋愛國敬業、無私奉獻的民族精神,鑄就偉大的民族精神之魂,樹立起新時代民族精神的“風向標”,再接再厲,再創輝煌。
守島衛國最顯忠誠,默默堅守最顯奉獻
32年,一口水窖、三只小狗、四座航標燈、數十棵被風吹歪的苦楝樹,200多面曾經升起過的舊國旗,勾勒、構成了王繼才夫婦的收到歲月。島就是國家,守島就是守國,為了守島,王繼才錯過了女兒的婚禮,錯過了外孫的出生,錯過了與老父親的最后一面……只為堅守祖國領土。32年的無悔堅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崗位樹立出了愛國奉獻的最美華章。中華兒女當以王繼才夫婦為榜樣,學習他們“一朝上島、一生為國”的大魄力、大情懷,把為黨和國家的事業奮斗作為畢生追求,立足崗位、履職盡責,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華章,筑夢新時代,創造新輝煌。
脫貧攻堅最顯初心,殫精竭慮最顯擔當
6年,2000多個日日夜夜,始終堅守扶貧一線,為了143802名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為了130個貧困村脫貧摘帽,張渠偉貢獻了健康、發揮了智慧,揮灑了熱血。脫貧致富一個也不能少,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落下,由于長期熬夜和超負荷工作,張渠偉患上了嚴重的“耳石癥”和“青光眼”,疾病纏身從不拒怕,面對困難從不退縮,只為踐行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使命。打贏脫貧攻堅、消除貧困、實現小康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畢經之路,華夏兒女要集中力量、團結一致,動員并團結全社會、全民族的力量,堅決打贏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偉大卻沒有硝煙的戰爭,創造美好生活,實現民族復興。
支教家鄉最顯大愛,三尺講臺最顯無私
天之驕子張玉滾,回鄉支教,從30元補貼開始,從100斤糧食開始,走進大山、扛起扁擔、挑起課本、傳播知識,這一干就是18年,最美的年華獻給了大山,最美的青春獻給孩子。他是老師,手持教鞭能上課,他是廚師,掂起勺子能作風,他是醫生,打開藥箱能治病,他是裁縫,握起剪刀能制衣。80后的兩鬢白斑彰顯出了人類靈魂工程師最偉大的品質。實現民族復興,需要一代代的中華兒女去堅守,新的時代、新的起點,在這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我們當涵養“一次支教、奉獻一生”的高尚品質,愛崗敬業,堅守在自己工作崗位上,做好每一件事,走好每一步路,擼起袖子加油干,建功立業書寫華章。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于國他們忠于祖國、鞠躬盡瘁,于民他們無私奉獻、不求回報。“感動中國”彰顯了新時代中華民族的精神氣節,正是這種閃耀光輝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批批具有中華民族的“追夢人”。他們為振興中華上下求索、矢志不渝,他們為民生福祉履職盡責,無私奉獻,推動了時代的發展和民族的進步。而今,新中國建立70周年,中華大地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這個比任何時候都接近民族復興的時刻,我們要以“感動中國”中彰顯出的民族精神,挺起民族脊梁,團結一致、勇往直前,為中華之復興而不懈努力。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4
看完了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后,最震撼我們心靈的是馬旭,她和老伴數十年如一日,勤儉節約,自己種菜做飯,為的是把節省下來,衣服都是當兵時候發的衣服,從來不舍得買新的,就是今年買了一雙新鞋,花了十幾塊錢,都開膠了,馬旭說回頭再用膠粘粘,還能穿,每天和老伴起來打拳鍛煉身體,為的是身體好了,不用花錢看病,不給政府添麻煩,但是他們把一輩子的積蓄1000多萬,要捐給家鄉窮苦的孩子們,他們把錢無私的捐給別人,卻嚴格要求自己,節省,當看到這的時候,孩子在摸眼睛,我感覺他被感動了。
還有一位英雄就是機長劉傳健,在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然發生駕駛艙擋風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緊急狀況,生死關頭,劉傳健果斷應對,帶領機組成員臨危不亂、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當他講述整個過程的時候,他哽咽了,我和孩子觀看的時候,感同身受,發生危險時下面是高山,在駕駛艙那么危險的時候,依然保持冷靜的頭腦,靠著多年的駕駛經驗,果斷處理應急情況。如果不是平時工作嚴謹,認真,哪來的危急時刻的化險為夷。我們平時工作和學習,必須認真對待,不能應付。
感動我們的還有兩彈一星功勛程開甲;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鐘揚;守島衛國32年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不畏犧牲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勇斗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干部張渠偉;擔起未來的80后鄉村教師張玉滾。設想一下,整天只知享樂,無所事事的人,會成為英雄嗎?極端自私、沒有國家責任擔當的會成為英雄嗎?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以英雄為榜樣,關心他人,愛崗敬業,勇敢擔起國家的重任,特別是青少年,祖國的未來靠你們,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天天向上,為祖國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觀看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5
2018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頒獎盛典在2019年2月18日晚20:00在CCTV-1綜合頻道播出。節目中評選出了2018年度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他們是兩彈一星功勛程開甲、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鐘揚、守島衛國32年的民兵夫婦王繼才與王仕花、生活節儉卻捐贈干萬的退休老人馬旭、不畏犧性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勇斗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危急時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干部張渠偉、擔起未來的80后鄉村教師張玉滾。
他們是時代的先鋒,是一名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是這個時代的楷模,是所有黨員干部的榜樣。他們樸實無華,在這樣一個經濟繁榮的年代選擇去追求精神上的富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共產黨員堅定信仰,心系群眾,勇于擔當,創新奉獻的精神。他們彰顯了共產黨人的精神和信念,彰顯了榜樣的力量,值得我們所有黨員干部去學習。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精神,崇高的事業需要榜樣的引領。這些充滿正能量的榜樣人物,他們是旗幟,是方向,是楷模。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黨員干部要把榜樣的力量轉化為億萬群眾的生動實踐,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濃厚氛圍。
榜樣的力量引領著新時代前進的方向,廣大黨員干部要從感動中國的先進人物身上,學習他們堅定的信念、無私的奉獻、創新的意識和實干的精神。榜樣不僅僅是感動,黨員干部要把感動的情感化為行動的力量。我們要看榜樣、學榜樣,化感動為行動,為新時代黨的建設事業添磚增瓦,始終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